續上篇(達摩傳法|道場寺18年,誤判梁武帝,陷身於險境,顯神通疾走)
達摩一陣風般地離開了梁武帝的皇宮,離開了建業城,他想,「要趕緊找到我的徒弟啊!他應該在甘露寺。
達摩在南向的官道上疾行,很快就到達兩花臺山坡上的甘露寺。此山得雨花臺之名也只是十多年前的事,那年雲光法師在寺後面一塊高聳的巖石上對五百人說法,說得如此動聽,天降彩如雨落,雨花臺因而得名。
從那時起,許多年輕的法師來此寺掛單,為了砥礪講經的口才。達摩抵達甘露寺時大約下午五時多,他去到寮房後面的甘露井,在井旁的樹蔭下有石桌石凳,十多個年輕法師或坐或立,正在聆聽一位法師試講。
那位三十歲左右的法師盤坐在一礅石凳上講經他講的竟然是求那跋陀羅翻譯成中文的《楞伽經》達已經決定這四眷《楞伽經》譯本就是將來傳禪法的實典,達摩擎著正在試講的法師微笑,心想,「就是他了!」
神光法師個子修長,神態自若,俊美儒雅,雙目黑亮,皮膚如凝脂,褐色的僧衣是用最細密的棉布縫成,裁剪合度,胸前掛著一串晶瑩的水晶念珠。達摩想,看這渾身公子氣派,要花多久才能去除他的貴氣丶驕氣丶文氣。他想到自己也曾是王子,出家前是南天竺香至王的兒子,每天胸前掛不同的瓔珞,享受精緻的美食丶喜歡作詩寫歌。師父般若多羅用了四年時間才去除他的皇家貴氣,師父帶著他在墳地徹夜打坐只算是樁小磨練。
神光法師正講到《楞伽經》的「自心現習氣因相續妄想自性計著因…….」這時秋天黃昏,林子的樹葉已經轉黃,在秋風中搖曳,忽然四周像注入了新的氣流黃葉全都不再搖擺,卻發抖似的微微顫動。神光感覺細銳,覺得像在十公尺外,突然岀現一座大熔爐,落葉由黃慢慢轉褐色,法師們身後站著一位身材高大丶凸額深目的番僧,囂張的絡腮鬍子,一雙發亮的眼睛凝視著他,嘴魚有一抹笑,神光心中一震。
神光繼續解說「現習氣因」四字。他說,「習氣一詞的梵語是梵薩那.….」說到這裡,看見番僧搖了一下頭,神光想,也許是自己梵文發音不正確。
神光引經據典繼續講,「《大智度論》說:『習者名煩惱殘氣』這時番僧大大搖了一下頭,眼中對他噴岀火桔。神光知道是因為自己講的內容有問題,但是他還是鎮定地講下去,「習氣』像《大智度論》用的比喻,腳被鎖很久的人,一天解鎖了,走路的時候雖然沒戴腳鐐,但因為習性會覺得腳上還有鎖,番僧臉上帶著不屑,猛一轉身走了。
神光忽然想起三年前離開洛陽龍門岀來行腳時,師父實靜大師的叮嚀,「你會遇到大善知識,要把握住。」神光丟下周圍那十多位聽講的法師不管,站起身來,拎起包袱跑去追番僧。
神光出了甘露寺的山門,看見番僧走在通向長江南岸的小路上,他迫過去,落日把番僧的影子投射在路旁的雜草上,一路上只有幾間農舍。番僧的腳程很快,沿著江邊向東走,神光練過武功,所以跟得上但是總落後一段距離。
他們一前一後走了約一個多小時,來到獅子山下,這裡有一個渡口,就是二十世紀蓋的南京長江大橋之西約兩公裡處。天已經黑下來了,神光想,現在沒有渡船了,我可以追上你討教。神光來到長江邊的渡口,空無一人。
這時農曆八月十六日,一輪圓月掛在東方天空,月輝如明燈,清清楚楚看見寬闊一公裡半的長江,波光粼粼,橫在眼前。再看,岸邊不遠處的樹林前,有人背對著大江面向林子打坐,是番僧。神光不想打攪他,走近到五公尺處就止步,忽然覺得在秋天的涼意中,前方溢來一股暖流,神光想番僧的內功真深厚。
他坐下來瞪住番僧,生怕自己一閃神他就脫身離開。忽然番僧站起來,右手在地面折一枝長長的蘆葦,疾步走到長江邊,用力把蘆葦扔向江水,然後他縱身向江裡一跳。神光怕番僧淹死,大叫「哎呀!跑到江邊,卻目瞪口呆地站著,他看見番僧輕輕地降落在水面那根蘆葦上,蘆葦怪異地向前急馳,好像番僧是立在一隻向前衝的丶亙大的長江鯨魚背脊之上。
達摩高大的背影越馳越遠,速度像今天的飛翼船』兩分鐘後就成為一個小黑點抵達對岸。這兩分鐘裡神光腦中轉著幾個念頭,這位高僧有大神通,是故意洩露給我看的;他有意要我追隨他,否則由甘露寺過來,根本不可能跟得上他;他對我的修行不以為然,但是沒有放棄我,那麼他一定會教我真正的佛法。」至此
他對番僧已經心悅誠服,他想第二天早上要乘第一班渡船去找他。
神光到方才番僧背江打坐的地點,吃了些乾糧然後學番僧的姿勢,背江丶面對樹林坐下來打坐。番僧留下熔爐般的氣場加強了神光的定力,他的感知能力也超越以前。他能感知長江水中的魚丶蝦丶螃蟹各水族正安靜地休息,能感知三公裡外驛道上官差和奔馬的疲累。還感知到有一個年輕人往他打坐的江邊跑來,心中充滿悲苦。神光睜開眼,一個穿著文士袍服的年輕人跑到他面前跪下,大口喘著氣說:「法師救我年輕人的焦急痛苦令神光的心也跟著糾結起來,趕忙定下心來,感知附近沒有別人,就安慰他:「放心,沒有人在追你,怎麼回事?」
「我唯一的親人,叔叔,今早上吊了。逼他債的人在追我,我只有跳江了。」
神光看他相貌堂堂,還有官運呢。問了他姓名說:「不要急,我會幫你,你先去藏在樹林裡。神光由包袱取出小木盒中的文房四寶,修書一封;叫年輕人由樹林出來,說:「這是給雨花臺甘露寺智真教授師的信,你可以在寺裡住下,好好讀書未來會有前程。」
年輕人拿了信,向他道謝匆匆走了。神光看見他依舊是滿臉惶惑,心裡自責,自己能力不夠啊,不能真正拔人於苦,更不能令人覺悟。真的要追隨番僧大師修行、悟道和渡人。
第二天清早,神光搭最早的渡船到長江北岸,找到昨晚番僧登陸的地方,那兒有一座梁武帝新蓋的崇福寺,後來此寺改名為長蘆寺紀念達摩一葦渡江在此登陸。神光問在山門前掃地的沙彌,昨夜有沒有個聖僧來掛單,沙彌說,「有,今早他天沒亮就走了,他要我告訴你,他的名字叫菩提達摩,要你去定山寺找他,定山寺在六合峰,你往西北走。」
待續
#五燈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