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
艾灸,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進行調節自身,但是有很多人艾灸完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牙齦紅腫等上火現象,那麼艾灸完為什麼會上火呢?
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瘀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陽氣得不到疏通和傳輸,就會出現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以祛除病邪,兼顧四肢上的穴位,疏導陽氣。
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避免上火。
一、控制艾灸溫度。
降低艾灸的溫度,使用儀器就調低溫度,使用懸灸就拉遠距離,還可以減少艾灸的時間。
二、控制艾灸的量。
上半身的穴位少灸一些,八髎穴、足三裡穴、湧泉穴,從上到下艾灸,打通中間的障礙,引火下行,多艾灸腿部。
三、艾灸完後要適量喝點熱水。
艾灸完後1個小時可以喝熱水。艾灸前也要喝一杯熱水。
四、注意平時的飲食。
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的食物。
人體其實有所謂的「降火穴」,在「降火穴」上進行按摩、拔罐、刮痧、艾灸,都可以達到平衡陰陽、涼血解毒、清熱瀉火的作用。一般用於調理臟腑鬱熱、熱病高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的病症。
一、清心熱穴
①、小海穴
②、曲澤穴
二、清肺熱穴
①、尺澤穴
②、魚際穴
三、清腸胃熱穴
①、曲池穴
②、合谷穴
③、內庭穴
四、清肝膽熱穴
①、陽陵泉穴
②、太衝穴
③、行間穴
五、清三焦熱穴
①、外關穴
②、支溝穴
六、清熱解毒穴
①、耳尖穴
②、八邪穴
③、八風穴
④、湧泉穴
最上乘的去火方法還是清淡飲食以及寧靜清心,正所謂心靜自然涼,只有心如止水,才能真正的壓下滿身的火氣!處於淡泊寧靜的狀態,縱然火燒眉頭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