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心煩氣躁愛生悶氣?艾灸這個穴位讓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2021-01-15 掌門談養生

如今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總是很容易心煩氣躁,一點小事情心理就不痛快,總想發火,自己也總是控制不住,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常見現象。很多女性朋友可能會發現,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鬱悶也是家常便飯,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大姨媽」也會因為我們的脾氣而變得不守規矩,時早時晚,讓人捉摸不透。殊不知,這其實都是肝火惹得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梳理好肝氣,別讓肝氣鬱結,化為滿腔怒火。

心煩氣躁是咋回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心煩氣躁屬於陰虛生內熱的熱症,屬於五心燥熱的一種。如果還有失眠多夢,心煩,心慌,老想生氣的現象,那就是陰虛火旺的表現,這種情況一般的情況往往是可以採用疏肝降火滋陰的方法來治療。

疏肝的方法有很多,在這裡掌門師兄不得不提的是艾灸太衝穴。因為太衝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能夠平肝清熱、清利頭目,與中藥中菊花的功效很像,對心煩氣躁、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很有效。

平時脾氣暴躁的MM們一定要多多重視此穴,點按或者艾灸太衝穴,當然不要在經期施灸,要在月經來臨之前5天就開始,每天艾灸10分鐘左右,或者用最新科技的艾灸貼敷貼,要產生那種明顯的酸、脹感,每個月經周期都堅持做,不到2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經期開始恢復正常了,經前的緊張煩躁也沒有了,痛經的也不痛了。

女性發脾氣不是壞事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發脾氣並不是一件壞事,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每當男性朋友們向我抱怨太太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掌門師兄總會勸他們當做一件值得慶幸的好事來坦然接受。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發脾氣不是由於修養差、學問低,而是不由自主的,是體內的濁氣在作怪,它在你的胸腹中積聚、膨脹,最後爆發出來,控制不住。

那麼這種氣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從根源上來講是由情志誘發而起的。其實這種氣起初是人體的一股能量,在體內周而復始地運行,起到輸送血液周流全身的作用。

肝功能越好的人,氣就越旺。肝幫助人體將能量以氣的形式推動全身物質的代謝和精神的調適。這種能量非常巨大,如果我們在它生成的時候壓抑了它,如在生氣的時候強壓下怒火,使它不能及時宣發,那麼這時它就成了體內一種多餘的能量,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上火了」,「氣有餘便是火」,這火就是因為沒有正常的通路可宣發,就變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在體內橫衝直撞了,這種火上到頭就會頭痛,衝到四肢便成風溼,進入胃腸則成潰瘍。所以讓她河東獅吼,宣洩出來,豈不妙哉!

大哭一場也是治病

有一種人愛哭,你可別阻止她,有煩心委屈的事能夠隨感而發,將體內的鬱結及時疏解,真是痛快!「肝之液為淚」,這是上天賜予我們每個人的自然解毒法,可以迅速化解肝毒,為何不用呢?

有些人大哭了一場,將多年的積鬱一湧而出,頓時無毒一身輕。所以這是最高明的治療方法。哭也會消耗大量的氣血,因為濁氣不會自行排出,需要調動大量氣血將它趕出來。所以大哭之後通常疲憊不堪,睏倦思睡,這時就要及時補充氣血。另外,也不可總是哭哭啼啼,像林妹妹一樣,那就又會造成氣血兩傷了,所以凡事要恰到好處,過猶不及。說到肝火,說到生氣,就不得不提到太衝這個奇妙的穴位。

太衝穴:心平氣和的良方

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原穴的含義有發源、原動力的意思,原穴是腑臟原氣匯聚的地方,可以雙向調節腑臟也就是說,掌門師兄對太衝穴一直懷有一種敬畏的情感,因為它太像是一位不怒而威而又寬厚睿智的長者。它總能給你注入能量,總能為你排解鬱悶,總能讓你心平氣和,甚至在險象環生之時讓你臨危不亂、勇往直前。

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太衝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釐米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太衝穴的位置在足背側,第1蹠骨間隙的後凹陷處,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太衝也是肝經上用的最多的一個穴位,可以說是個明星穴位。為什麼稱其為「太衝」呢?太,大的意思;衝,衝射之狀。「太衝」的意思是指肝經的水溼風氣在此穴位向上衝行。《黃帝內經》中有「五臟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的說法,所以太衝穴可以治療和肝有關的各種疾病,在養生保健及臨床治療領域有廣泛的作用。

中醫講,肝為將軍之官,將軍能統領千軍萬馬,可以看出來古人對於肝極其重視,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肝是人體極其重要的器官。太衝穴也如將軍一樣,時時刻刻保護著我們的身體,而且是有求必應。當我們感到頭暈腦脹時,太衝穴會讓我們神清氣爽;當我們感到有氣無力時,太衝穴會給我們補充氣血。當我們心慌意亂時,太衝穴會讓我們平定心神;當我們怒氣衝天時,太衝穴會讓我們心平氣和。

「肝藏魂」,有一個成語叫「魂不守舍」,就是魂不能踏踏實實地在肝臟這個屋子裡呆著,非要跑出來。有的人整天精神渙散,思想難以集中,就像丟了魂一樣,這就是肝氣虛弱造成的。還有人夜裡總做噩夢,兩三點鐘便會醒來,再難入睡,這都是肝臟鬱結的濁氣在作怪。太衝穴可以解決這如此眾多的問題,所以你一定要善加利用。太衝穴還可以在你發燒的時候幫你發汗,可以在你緊張的時候幫你舒緩,可以在你昏厥的時候將你喚醒,可以在你抽搐的時候幫你解痙。

艾灸施灸方法

雖然我們知道生氣會傷身體,但生氣也是在所難免。這裡有一個很好的補救方法,那就是補救方法,那就是艾灸太衝穴。其方法為:艾條懸灸或者艾灸貼敷貼施灸,時間上每次10分鐘左右,每日1次,5-7日為一個療程,間隔1日可進行下一個療程。如果效果不夠理想,可以加灸行間和肝俞穴,在順序上先灸太衝,再灸行間,最後灸肝俞。

這個穴位最適合那些愛生悶氣、有淚往肚子裡咽以及那些鬱悶、焦慮的人。脾氣大的人有時是因為肝火太旺,情緒很難控制,肝火很大的人按這個穴位會覺得很疼,所以要多灸一灸。常灸太衝穴可給心臟供血,對情緒壓抑、生悶氣後產生的反應有疏瀉作用。

最後,很多女性月經總是提前或者延長,總時沒規律,月經的顏色深紅,量比較多,有的還有血塊,經前幾天特別煩躁不安、想發脾氣。這是肝熱引起的。治療的話,可以在經期來之前7天開始灸太衝穴,每次10分鐘,效果不明顯可以加行間、歸來、三陰交,順序上先灸太衝和行間,然後灸歸來和三陰交,後兩個穴位順序不限。

相關焦點

  • 艾灸當順應天時四:大腸經上的穴位,啥時候艾灸效果好?
    當我們用艾灸祛治療疾病的時候,往往是哪條經絡出問題了,我們就去找到這條經絡上的關鍵穴位,然後再施灸。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咳嗽,那麼就要在肺經上取相應的穴位,同時也要在相關經絡(如母經、子經)上選擇跟肺臟對應的穴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可以說身體的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而經絡就相當於一個中藥的方子。這方子好不好用,直接就決定了治病保健的效果。
  • 經常艾灸這個手臂上的穴位,一輩子不怕「心肌梗塞」!
    從中醫的經驗傳承來看,事實上艾灸是可以防治心肌梗死的,不僅如此艾灸對於各種心臟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艾灸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找打相應的穴位,再加上懂得幾個基本要領就可以防治心肌梗死。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手臂上的這個穴位:天泉穴,對心臟疾病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經常艾灸這個穴位,對於「心肌梗塞」就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穴位釋義天泉,經穴名。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大家好,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關於養生的話題,最近發現一些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他們總是針對這幾個部位艾灸的比較多,第一個就是我們的肚子,第二個就是背部。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
  • 熬夜最傷肝,艾灸這6個穴位統統補回來!
    艾灸6個穴位補肝艾灸療法是用艾絨製成的艾炷或艾條,燒灼或燻烤體表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產生溫熱或輕度灼痛的刺激,以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複雜的開放系統,對外界的影響不僅有被動的適應能力,也有主動的調節能力。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艾灸養生離不開這些常用的穴位,你知道幾個?
    艾灸是中醫養生中的一個重要方法,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養生保健作用。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葉製作成艾柱或艾條通過燃燒產生近紅外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自然療法。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艾灸這3穴位讓你擁有好睡眠
    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調查指出,30到60歲的女人,4人之中就有3人每天睡不到八小時;必須出門工作的媽媽們,也有四分之三總是感到很疲倦。現在的很多的女性朋友都不僅僅只做家庭主婦,他們還有自己的事業,這就讓現在的女性的負擔就更加的大了,很多的女性朋友每天總是忙得頭暈腦脹的,在晚上根本睡不著,這就讓很多的女性的身體出現了一定的問題。
  • 幽門螺旋桿菌最怕的三穴位,每天艾灸讓胃更健康
    「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hp,就是幽門螺旋桿菌的簡稱 在用碳14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這個hp的數值如果在100以內,一般認為是陰性 數值越大,一般認為是病症情況相對而言越重,這個朋友最開始檢查的時候是1335,停藥後艾灸21天
  • 艾灸完拉肚子是怎麼一回事艾灸完很黃有水珠正常嗎
    艾灸完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因為艾灸之後一般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會有反應的,例如腸胃方面的問題,艾灸肚臍之後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或者頻繁去廁所等,這種情況很正常的大家遇到之後別擔心的,通常艾灸是慢慢調理的,所謂艾灸,就是用熱力把毛孔打開,之後艾的藥效滲透進去,之後沿著經絡慢慢調理的,所以艾灸有反應出現很正常的。
  • 艾灸這個三焦經上的「人體小太陽」,手腳都是暖暖的!
    艾灸,是通過艾草燃燒時產生的熱力刺激人體的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營養,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抗病的目的。手腳冰涼怎麼辦?除了食療,我們也可通過艾灸我們身上的「小太陽」來改善手腳冰冷症狀,在我們的手背手腕上,順著小指下來有個穴位,叫作陽池穴。
  • 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氣,是人體的動力,血則是這個動力的源泉,它們共同推動著身體內的能量轉化和新陳代謝。氣與血,一陰一陽,一虛一實,和肉體、靈魂等一道構成了神奇精妙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總會在人的臉上留下痕跡。如果把人體比作植物的話,氣就是陽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於人體,使其茁壯成長。一旦氣血不足,將導致人體機能全面性潰敗。人最重要的是氣血。
  • 艾灸這個大腸經郄穴,祛除體內寒邪,緩解急性腹痛!
    這時,您就不妨試試中醫祛除寒邪之法:艾灸溫溜穴。溫溜穴位於人體前臂,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郄穴。郄穴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本經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證。陰經郄穴多治血證,如手太陰肺經的郄穴孔最治咳血。陽經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頸項痛取足少陽膽經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陽明胃經郄穴梁丘等。
  • 口臭多來自三火(胃火、心火、肝火)艾灸快速祛火還你清新口氣!
    通常情況下,艾灸是可以治療口臭的。艾灸可以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調理內環境,從而起到去除口臭的作用。那麼口臭艾灸什麼穴位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在中醫看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在穴位選取上略有差異。脾胃積熱型
  • 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
    該症狀是最常見的,表現為情緒低落,總是唉聲嘆氣,或者煩躁易怒,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2. 肝經循行部位脹悶疼痛等。肝經循行經過小腹、胸脅、喉咽、頭頂等部位,肝氣鬱結會有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脅肋疼痛、頭痛等表現。3.頸部、咽喉部的病變。肝經循行經過咽喉,肝氣鬱結於此,人就會出現咽喉部有異物感,吞不下、咳不出,中醫稱之為「梅核氣」。
  • 艾灸湧泉的3大好處
    今天我們說一個穴位:湧泉穴。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第一個穴位,《黃帝內經 》有云:「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說:腎經之氣來源於足下,並湧灌向全身各處。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現代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
  • 按摩腳底這個穴位功效大,養腎、緩解疲勞,經常按的人都說好
    其中以這個穴位來說,更是有著獨特的作用,這就是湧泉穴,在接下來文章中,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按摩湧泉穴對身體保健有哪些益處?湧泉穴在哪?想要按摩湧泉穴獲得健康,首先你要知道湧泉穴在什麼地方?湧泉穴在我們的腳底,把腳部繾綣起來,腳部前方凹陷的地方就是湧泉穴。這個穴位是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對於緩解腎臟不適,以及緩解身體其它病症有著驚人的效果。
  • 掌握這14經絡不通的常見症狀,你就是艾灸養生的高手了!
    說起經絡,當然離不開艾灸,艾灸療法是祖國中醫的瑰寶。在古老的典籍《黃帝內經·靈樞經》上就已經這樣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灸法有獨到之處。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說:「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艾灸是以有「長壽之草」之稱的艾草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愛的諧音,代表著偉大的母愛,可無私的賜予萬物生命而不求回報。
  • 艾灸治失眠 失眠可以用艾灸來解決
    艾灸來幫助你解決。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治失眠怎麼個治療法、失眠是什麼原因以及失眠吃什麼好。艾灸治失眠艾灸是中醫傳統的保健手法以及治療手法,若是失眠了,不妨讓中醫幫你針灸幾個穴位。這樣又有利於健康還能治療疾病,一舉多得的事情。1、百會穴百會為督脈經穴,位居人體頭部正中最高點,乃諸陽之會,通過足太陽膀胱經的背俞穴而與五臟六腑密切相關。
  • 艾灸養身的大功效 艾灸這樣做,肩頸一通,全身輕鬆!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後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艾草本身是山上的一種植物,把它的葉子曬乾了,把它碾碎了,把它做成蓉狀的,做成條也罷,做成柱也罷,做成塔也罷,做成卷也罷。把它點燃了,對準人的經絡,對準人的穴位,一點燃之後身體好多症狀沒了。那麼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艾灸是什麼?【艾灸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