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最傷肝,艾灸這6個穴位統統補回來!

2021-01-15 掌門談養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人已經將入睡時間推遲到晚上11時以後,上網、看電視劇、打遊戲、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人們晚睡的理由。很多人晚上經常熬夜,或者大吃大喝,我們都知道這樣很傷身體,特別是對肝臟的傷害最大,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除了不熬夜,平時我們艾灸什麼穴位能保護我們的肝臟呢?下面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看看。

中醫養生理論告訴我們,其實熬夜對肝臟的傷害是最大的,每天晚上的11點到凌晨兩點,是肝臟排毒的時間。因為肝臟是我們身體裡唯一的解毒器官,平常吃進嘴裡的食物,肝臟要把有毒的部分全部留下來,進行解毒,分解,再排除體外,而晚上是肝臟集中精力的「工作時間」,正常排毒是需要在熟睡中進行。

但是,熬夜讓肝臟無法完成毒素的排洩,導致新鮮氣血無法生成,長此以往,肝臟養不足血,已經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反而加劇惡化,對身體就會造成很大傷害。久而久之,不僅會皮膚粗糙、容易疲勞、倦怠、常感口苦咽幹、火氣大,而且肝臟解毒功能也會因此受損,使得體內毒素在血液中含量大大增加。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代謝器官,肝臟受到損傷,全身健康都將受到威脅。再比如,女性長期熬夜會導致月經紊亂;兒童長期熬夜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一系列成長問題;腸胃不好、有肝病的人熬夜,會加重病情,病情嚴重還會反過來影響睡眠質量,導致腸胃、肝臟健康進一步惡化。

艾灸6個穴位補肝

艾灸療法是用艾絨製成的艾炷或艾條,燒灼或燻烤體表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產生溫熱或輕度灼痛的刺激,以調整人體的生理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複雜的開放系統,對外界的影響不僅有被動的適應能力,也有主動的調節能力。人體的這種適應與調節能力稱之為「正氣」,它是決定人體是否健康的內在因素,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因此,要想避免人體遭受各種邪氣陰寒的侵害,就必須增強機體「正氣」。

艾灸作為千年傳承的養生方式,必然成為增強「正氣」的第一選擇。閒暇的時候點一株艾,馨香飄來,人也變得神清氣爽。接下來分享幾個補肝的重要穴位,有事沒事灸一灸,守護我們的肝臟健康。

1、太衝穴

太衝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出自《靈樞》,足厥陰肝經的第3個穴位。該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太衝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按摩刺激太衝穴,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

太衝穴是肝經氣血運行的根源所在,經常對其進行艾灸,可以激發肝經的原氣,促進肝經氣血的運行,以此來補肝養肝。再者,肝主經絡,經常艾灸可以改善季肝血不足,改善四肢無力。

2、三陰交

三陰交出自《針炙甲乙經》,是足三陰經交會之處,故名。穴在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治療; 又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三陰交穴是脾經的穴,但是肝經也從這兒通過。為什麼叫「三陰交」呢?因為「肝脾腎」3條陰經都從這兒通過。所以三陰交穴雖然是脾經的穴位,它也能治如慢性肝炎、肝功能弱等肝病。

對三陰交進行艾灸,可以引火下行。春季內臟容易氣血不足,陽氣外散,消化功能差,如果對足三裡進行艾灸,可調節脾胃,調肝補腎,還可安神幫助睡眠。

3、大敦穴

出《靈樞·本輸》。別名水泉、大順。一說「足大指爪甲根後四分節前」(《針灸集成》)。敦,厚也。在足大趾端,喻其趾端敦厚;又穴當厥陰之初,厥陰根於大敦,穴處脈氣聚結至博至厚,故稱為大敦。正坐伸足或仰臥位,從拇趾趾甲外側緣與基底部各作一線,於交點處取穴。

大敦穴是肝經的井穴;,中醫講肝藏血,所以肝經上的大敦穴能治療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經過多等。刺激大敦穴時,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灸法。

大敦穴是足厥陰肝經的首穴,是肝經經水發出的穴點。該穴對於肝經經絡出現的疾病以及肝臟本身發生的疾病都具有治療作用。如疝氣、少腹痛、遺尿、癃閉、五淋、尿血、陰縮、陰中痛等。經常艾灸大敦穴,具有保健肝經的作用。

4、行間穴:

行,循行,穴在第1、第2趾趾間縫紋端,喻脈氣行於兩趾之間,而入本穴,故名行間。「行間穴」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艾灸行間穴對於疏肝理氣,調暢氣機很有幫助,比較適合肝鬱氣滯或肝火旺的人。臉色發黃的女性經常艾灸這個穴位,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對於肝病患者來說,艾灸行間穴雖然不能根治肝病,卻能疏通肝經,調暢氣血,改善肝功能,對於緩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5、期門穴

期門穴位於乳頭正下方,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期門穴屬於足厥陰肝經;也是肝的募穴,是肝經、脾經、陰維脈的交會穴,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和胃、化痰消積之效。

期門穴是足厥陰肝經上的募穴,相當於肝的幕僚,肝遇到麻煩了,它就會站出來幫「將軍之官」排憂解難。期門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特定穴位,由於該穴與臟腑比較接近,所以常用來治療各類臟腑疾病。每天艾灸10-15分鐘,是疏洩肝膽的首選方法。

6、太溪穴: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這個養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相關焦點

  • 熬夜耗陰傷肝虧血,老中醫教你2招,把失去的補回來
    >養肝  此時,是我們精氣生發的時候,此時千萬不要酗酒。  ● 寅時(3點到5點)  手太陰肺經當令,此時最宜深度睡眠  此時,乃夜與日的交替之際。所以,如果你必須熬夜,可以晚上十一點前入睡,凌晨三點起來再進行自己的工作,因為凌晨三點鐘,人體陽氣開始生發,氣血由靜變動。
  • 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那麼艾灸調理氣血兩虛可以艾灸中脘、關元和足三裡穴等穴位。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艾灸調理氣血的主要穴位。經常艾灸這6大穴位能有效提升女人的氣血,延年益壽。而命門與之相對應,為後天滋補的最便捷通道,它與神闕穴遙相呼應,決定著生命成長變化中的元陽盛衰。其次,命門穴位於督脈上,處於人體正中位置,因此成為支撐督脈氣血運行的重要支點。此處瘀滯,督脈不通,全身循環受阻。命門受補,則督脈氣血運行強勁,正氣充足。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艾灸養生離不開這些常用的穴位,你知道幾個?
    艾灸是中醫養生中的一個重要方法,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養生保健作用。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艾葉製作成艾柱或艾條通過燃燒產生近紅外和熱量作用於人體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的自然療法。
  • 艾灸哪個部位對女性最好?
    先簡單說說艾灸的補瀉手法,《靈樞·背腧》記載:「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意思就是用艾條進行艾灸時,自行燃燒,不要吹,灸完後按住穴位幾秒鐘左右,屬於補法;如果艾條在進行艾灸過程中,不斷吹氣,讓艾條燃燒更快,灸完後不按壓穴位,屬於瀉法。那適合灸哪些穴位呢?
  • 艾灸這個穴位讓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疏肝的方法有很多,在這裡掌門師兄不得不提的是艾灸太衝穴。因為太衝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能夠平肝清熱、清利頭目,與中藥中菊花的功效很像,對心煩氣躁、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很有效。平時脾氣暴躁的MM們一定要多多重視此穴,點按或者艾灸太衝穴,當然不要在經期施灸,要在月經來臨之前5天就開始,每天艾灸10分鐘左右,或者用最新科技的艾灸貼敷貼,要產生那種明顯的酸、脹感,每個月經周期都堅持做,不到2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經期開始恢復正常了,經前的緊張煩躁也沒有了,痛經的也不痛了。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大家好,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關於養生的話題,最近發現一些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他們總是針對這幾個部位艾灸的比較多,第一個就是我們的肚子,第二個就是背部。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
  •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養肝養心
    肝經當令在凌晨1點,其實,一個時間三個穴位,不熬夜也能養肝養心。肝是身體最大的解毒工廠,對它的養護,素有「養肝就是養命」的說法。所以,如何養護好肝,對身體的健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我們常接觸到的很多養肝方法,「吃」被作為最常用的手段。因此,一說到養肝,必然就會提及要「吃什麼」或者「怎麼吃」。所謂「天食人以氣,地食人以味」。
  •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艾灸?掌握這5個扶陽大穴就可以了
    陽虛體質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溫補忌清補的東西,少吃或者不吃性寒生冷之物,可多食溫熱之性的食物。如荔枝、榴槤、櫻桃、大棗、核桃、腰果、南瓜、胡蘿蔔、山藥、黃豆芽等。瘀血體質者行血遲緩不暢,可常食桃仁、油菜、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山楂粥、花生粥亦頗相宜。陽虛體質如何艾灸?艾灸療法是陽虛患者補陽最好的方式之一。
  • 艾灸養生之穴位五行應用十:手少陽三焦經的五輸穴
    我們說如果要很好地掌握艾灸的方法,必定要知道穴位的五行。何為五行?實際上就是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相生」又「相剋」的規律,成為了闡釋天地萬物聯繫的基本法則,從而也成了祖國中醫的基礎理論。
  • 艾灸當順應天時四:大腸經上的穴位,啥時候艾灸效果好?
    當我們用艾灸祛治療疾病的時候,往往是哪條經絡出問題了,我們就去找到這條經絡上的關鍵穴位,然後再施灸。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咳嗽,那麼就要在肺經上取相應的穴位,同時也要在相關經絡(如母經、子經)上選擇跟肺臟對應的穴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可以說身體的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而經絡就相當於一個中藥的方子。這方子好不好用,直接就決定了治病保健的效果。
  • 腳上的這個保健要穴,艾灸它居然還有這4種妙用
    的確如此,得病後給自己、給家人都會帶來很多的痛苦,為了不生病或者少生病,我們平時就應該注意預防,穴位養生保健,防患於未然。其實我們身上有很多的仙藥田,隨處可得,隨手可得,幫我們防治百病,今天掌門師兄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穴位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穴位就是足厥陰肝經上一個重要穴位:大敦穴。 穴位釋義大敦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
  • 艾灸這12個募穴,護你一生臟腑周全,你知道幾個?
    艾灸治療也是遵循陰陽相配的原則。所以,髒病大部分都要取背俞穴。那麼募穴呢,也就是腑病的時候,一般要取募穴,也是陰陽相配。那麼腑病,各個腑有病的時候,在背俞穴上的反應,相對來講要差得多,但在相應的募穴上,都有明顯的反應點。故臨床當中,當遇到腑病的時候,要選擇對應的募穴。這兩組特定穴,在診斷和治療有區別的地方。
  • 「餓瘦」不如「補瘦」!減肥還需先補脾!這樣艾灸就對了
    所以,想要減肥,想要身形苗條性感,就要先補脾。不補脾,你就減不了肥!健脾就是最安全綠色的減肥法。艾灸健脾能幫助氣血運行,增加身體的陽氣,從而把體內「痰溼」等廢物蒸發出去!健脾減肥4大穴位1、太白穴太白,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太陰脾經。
  • 熬夜發脾氣最傷肝 「甲乙丙丁戊」預防各有側重
    原標題:傷肝兩殺手:熬夜發脾氣   易怒人群發病率高8倍   中醫認為,抑鬱的人常肝氣鬱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國外研究發現,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 幽門螺旋桿菌最怕的三穴位,每天艾灸讓胃更健康
    hp,就是幽門螺旋桿菌的簡稱 在用碳14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這個hp的數值如果在100以內,一般認為是陰性 數值越大,一般認為是病症情況相對而言越重,這個朋友最開始檢查的時候是1335,停藥後艾灸21天
  • 細數按摩勝似進補的十八個穴位
    細數按摩勝似進補的十八個穴位!穴位是*的天然藥庫。全身都是阿是穴,哪不舒服就按摩哪個部位。這些穴位常按摩,不僅可養生保健,還能強身祛病,勝似吃中藥,無毒副作用,簡單易行,操作方便。下面與您一起分享比吃中藥更管用的穴位按摩秘籍。1、六味地黃丸復溜穴:有中醫專家稱此穴滋腎陰效果極好,相當於六味地黃丸的功效。
  • 艾灸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灸法艾灸的作用廣泛,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
  • 總生氣,傷肝、傷心、傷血管!送你3個「撒氣穴」,肝氣通病不找
    這怒氣,不是不能發作的,要分情況。 在中醫看來,發怒與肝密切相關。很多人都知道「怒傷肝」,但小怒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對人體是有好處的。《黃帝內經》說「怒為肝志」,適當的發怒能疏洩人體的不良情緒,有助於肝氣的疏洩條達。 但如果是暴怒,也就是大怒,就會有很激烈的情緒表達,也就會傷肝了。
  • 經常艾灸這個手臂上的穴位,一輩子不怕「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被稱為心肌梗死,是最兇險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壽命的主要疾病。近些年因為心肌梗塞死亡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猝死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往往青睞年輕人。那麼在生活中有什麼好辦法預防?從中醫的經驗傳承來看,事實上艾灸是可以防治心肌梗死的,不僅如此艾灸對於各種心臟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而且艾灸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找打相應的穴位,再加上懂得幾個基本要領就可以防治心肌梗死。今天掌門師兄要分享的手臂上的這個穴位:天泉穴,對心臟疾病就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經常艾灸這個穴位,對於「心肌梗塞」就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穴位釋義天泉,經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