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多來自三火(胃火、心火、肝火)艾灸快速祛火還你清新口氣!

2021-01-20 醫持艾

試想一下,假如與人交談時,話還未出口,一股異味先到,這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情。涵養好的人,可能會不動聲色地慢慢離開,稍微著急的,恐怕會直接掩鼻而走吧?艾灸快速幫你解決,而且是根除喲!

  口臭原因   

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食源性的口臭,比如食用了像洋蔥、大蒜之類的刺激性食物,或者是某些藥物,還有吸菸酗酒,以及食物殘渣引起的口臭。

第二類屬於口源性口臭,除了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牙周炎患病人數較多外,還有的由於有齲齒沒有填充,食物殘渣留在口內;牙齒的殘根、殘冠和不良修復體也是重要原因。由於智齒生長時口腔裡的骨量可能已經不夠,所以出現傾斜,在口腔內形成了存積食物殘渣的死角,刷牙也刷不到,這種死角也會引起口臭。

第三類屬於病源性口臭,呼吸道疾病、鼻咽類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等等導致的口臭。


前面兩類口臭,只要你養成良好口腔習慣:每天都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加上對一些常見口腔疾病進行必要的治療:如牙周病,齲齒等,有效的避免口臭,就能很好的解除口臭的煩惱。

今天重點聊聊這第三類口臭的調理方法,一般來說病源性口臭患者,大多患有各種急慢性病症。通常情況下,艾灸是可以治療口臭的。艾灸可以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調理內環境,從而起到去除口臭的作用。那麼口臭艾灸什麼穴位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在中醫看來,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在穴位選取上略有差異。


脾胃積熱型  


臨床表現:胃強脾弱,能食而運化不足,胃氣上泛而出於口,可表現為寒溼證:畏寒,便溏,喜熱飲,舌體胖大,邊有齒痕,亦可表現為溼熱證:口乾喜冷飲,多夢,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臨床上大多口臭為此類型。

大多數口臭與脾胃積熱、溼濁上侵有關,用六個字可以概括:「胃火旺、腸胃熱」。因此要治療口臭,還是要從調理脾胃下手,那麼脾胃積熱型選擇那些穴位進行艾灸呢?主要艾灸穴位:中脘、內庭、天樞穴、足三裡。


1、中脘穴

中脘, 經穴名,出 《針灸甲乙經》, 《脈經》名 中管,別名 上紀、太倉、 胃脘。


中脘穴:我們的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四寸。本穴內應胃中,即近於胃小彎處,因穴位所在,故名為中脘穴。中脘為胃之「募穴」,腑之「會穴」。「募」即是我們臟腑之氣積聚於腹部的腧穴,那麼胃的氣就積聚在中脘穴,「會穴」即八會穴,是指「髒、腑、氣、血、筋、脈、骨、髓所匯聚的八個穴位。」我們臟腑的氣血就匯聚在中脘穴上。可見中脘穴的重要性。故治胃腑諸病,以此穴為主。


2、天樞穴


在中腹部,肚臍左右兩側三指寬處。天樞穴,出自《靈樞·骨度》,別名長溪,大腸募、谷門。天樞穴是胃經的穴位,同是又是大腸經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臟腑之氣在胸腹的聚集地,相當於大腸經氣在小腹駐紮的營地。所以天樞穴不公調胃經經氣還能調整大腸功能,促進排便,讓痘痘、口臭很快消失。好比家裡的排水池,下水道通了,沉積在水池裡的髒東西很快就下去了。


3、內庭穴



一般來說,口臭、胃酸、便秘多是胃火惹的禍。朱丹溪在《局方發揮》中指出:「平時津液隨上升之氣淤積而成,鬱積之久,溼中生熱,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非熱而何?」意思是說,津液隨氣上升而鬱積生熱,時間長了就要化生為火,口中酸味便是由這熱引起的。口臭和便秘也表明體內有胃火。


4、足三裡


中醫有句話叫「肚腹三裡留」,這裡的三裡就是指足三裡穴。關於足三裡的功效,在《黃帝內經》中曾有詳細的記載:「陽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有熱,皆調於三裡。」脾胃病,根源在於陰陽失調。如果陰氣有餘,則表現為腸鳴洩瀉的寒證;也可能是寒熱錯雜證。其實這幾種症狀,都可以從足三裡來調治。大人或小孩腹瀉或消化不良,都可以通過按壓這個穴位來解決。


心火過旺型  

臨床表現:口乾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艾灸調理選穴方案:大陵穴、勞宮、曲池。


1、大陵穴

在古代的針灸口訣《勝玉歌》裡,就有這麼一句「心熱口臭大陵驅」,可見用這個穴位來治口臭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大陵穴為心包經輸土穴,為該經的子穴。根據中醫「實則瀉其子」的原則,因此大陵能清瀉心火;另心包經還「歷絡三焦」,大陵穴本性屬土,大陵穴還瀉脾胃之熱,治療心脾之火上攻所致的口臭。


2、勞宮穴

勞宮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穴,位於掌心橫紋中,第2、3掌骨中間。最簡單的尋找方式就是手自然握拳,中指所指的掌心位置就是勞宮穴。


勞,勞作也。宮,宮殿也。該穴名意指心包經的高熱之氣在此帶動脾土中的水溼氣化為氣。本穴物質為中衝穴傳來的高溫乾燥之氣,行至本穴後,此高溫之氣傳熱於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溼亦隨之氣化,穴內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氣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溼,如人之勞作付出一般,故名。

勞宮穴屬於手厥陰心包經。中醫將心臟外表包裹的一層薄膜看成一個臟器,稱為心包。心包保護著心,有「代心受邪」的作用,心經上的實邪和火熱,都交給心包經去疏洩。勞宮是心包經上的大穴,所以瀉心火必選勞宮。


3、曲池穴

曲池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出自《靈樞·本輸》。曲池穴有抒壓/解除疲勞,疏風清熱等作用。


曲池的原意就是指這個穴位就像彎曲的池塘,盛滿了手三裡穴降到地上的雨氣化而成的溼濁之氣。作為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曲池有清熱去溼、行氣和血的作用。


肝火旺盛型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規律、心情積鬱導致。中醫有「肝主目」的說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現為一些眼部症狀,如:視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紅、眼乾、耳鳴等。臨床表現:易怒,易躁,頭目脹痛,舌紅苔黃,脈弦。灸調選穴方案:章門穴、行間穴、太衝穴。


1、章門穴

章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強勁風氣在此風停氣息。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 息,風氣如同由此進 故名。


艾灸章門穴可以增加膽汁分泌,膽汁分泌多了,消化能力就強了,就能把多餘的脂肪消化掉。此穴還是脾經的「募穴」,募就是聚集的意思,這個穴位可以清肝火補脾。

艾灸章門穴還可以舒肝健脾,把肝氣鬱結疏散掉,可以把脾的功能增強了,大家知道脾是管運化的,管消化食物的,管生血的,所以你艾灸一個章門穴就可以舒肝健脾,而且對於婦女來講可以防治乳腺增生,可以防治婦科的任何問題,都是走肝經這條通道。


2、行間穴


「行間穴」位於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火穴,肝屬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瀉其心火。而「行間穴」就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口臭肝火盛,多艾灸「行間穴」,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


3、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

說到肝火就不得不提到太衝這個奇妙的穴位。有人把「太衝穴」比作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經的火穴,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所以通過艾灸「太衝穴」,可以把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衝出去。

由於它屬於足厥陰肝經,因此按摩此穴對肝火旺盛帶來的口臭症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衝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或者艾灸這個穴位。


相關焦點

  • 人有「三火」,胃火肝火心火,睡不好試試這3招,或改善睡眠質量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的身體不適可能都是因為上火引起,比如牙齦腫痛、咽炎、牙疼等等,其實上火也分很多種,最為常見的分為「胃火」、「肝火」「心火」,而這三種火都與你的睡眠質量有關。有胃火的人睡不香,想睡個好覺,試試這3個方法1、保持良好心態要想祛火,首先要保持心情愉悅,心情的好壞會直接反映到人體的五臟六腑,從而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如果過於焦慮、發脾氣可能會引起脾胃的消化不良。注意鍛鍊身體,保持心情愉悅,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會有助於去除胃火。2、注意飲食健康胃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器官,飲食不當,會增加胃的負擔。
  • 胃火睡不好,肝火易失眠,心火愛做夢,這3招有助於緩解「三火」
    如果長期處於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煩躁的狀態下,身體就會上火,例如:牙齦出血,喉嚨腫痛,失眠多夢,嘴長瘡等等,身體上火一般是肝火,胃火和心火,想要呵護身體健康,平時一定要降火胃火睡不好,肝火易失眠,心火愛做夢,這3招有助於緩解「三火」一、有胃火睡不好1、不要焦慮過多,以免傷及脾胃平時如果焦慮太多,就會傷及脾胃,影響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 有胃火睡不香,有肝火易失眠,有心火愛做夢,3招緩解「三火」
    引起睡眠障礙的上火常見的有這「三火」,肝火、胃火和心火。如果有胃火的話會睡不香,有肝火的話容易失眠,有心火的話容易做夢。有胃火睡不香,有肝火易失眠,有心火愛做夢,3招緩解「三火」一、有胃火睡不香,調理以和安神健胃為主1、不要焦慮過多,免得傷及脾胃生活當中如果過度焦慮,容易損傷到脾胃,影響到身體機能的系統功能。
  • 有肝火難入睡,有胃火睡不沉!忌三物、飲二水,或許可以改善失眠
    睡眠不好更容易降低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疾病也會隨之找上你。在生活中一旦我們口腔潰瘍,嘴角起泡,或是眼紅咽痛,鼻腔烘熱,流鼻血,長痘痘等不良表現,常被人稱為「上火」。上火」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中醫看來,人體中有一種看不見的「火」,維持著人體的陰陽平衡,溫暖著身體,提供著生命的能源。火還分為虛火和實火,又稱「命門之火」,按五臟六腑來劃分,胃火,心火,肺火,肝火,腎火五火為上火。
  • 上焦有火頭疼,中焦有火口臭,下焦有火小便黃,只需1味藥,能清三焦火
    1.梔子養生清上焦心火,助睡眠。 上焦火熱,常見心火過旺。心火最典型的就是影響心神而心煩、煩悶,偶些人因為心火而心煩失眠,這時候如果「火氣」不除則難以安心的睡眠。 用梔子養生的一大特點就是善於清火瀉熱、清心火、除煩悶,適用於外感「火熱」而煩躁睡不著覺的人,如果與豆豉搭檔則更佳,這組搭檔最早被記載於《別錄》之中,一直沿用至今。
  • 腳上有個「滅火開關」,若能經常按一按,或能緩解胃火,消除口臭
    生活當中胃火比較旺盛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如果出現了胃火旺盛,日常該如何調理?其實胃火旺盛,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胃熱,如果頻繁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日常該如何調理改善這種情況,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腳上有個「滅火開關」,若能經常按一按,或能緩解胃火,消除口臭胃火旺的調理方式:按摩內庭穴,祛胃火內庭穴是治療胃病最好的一個穴位,尤其是對於去除胃火有比較好的療效。中醫上會認為這是胃部上火的剋星,只要是在生活當中有胃火所導致的牙疼,咽喉疼,鼻出血,口臭,胃酸等等情況,都可以通過按摩這一個穴位來得到緩解。
  • 看舌頭知內火:舌尖紅有心火 舌紅咳嗽是有肺火
    舌尖紅表示有心火  一般來說,比正常顏色要深的紅舌是比較多見的病體症狀,它預示著你的體內有熱證,但舌頭紅的位置不同,反映的問題也不同。  比如,心火的表現主要是舌尖紅,另外還有口乾、煩躁、口舌生瘡、睡眠不好、小便發黃、大便偏乾等症狀。
  • 急躁易怒、口乾失眠……天氣乾燥易上火,幾招幫你調理好
    入冬後,天氣降溫,我國北方地區已經供暖,南方地區也多採用空調取暖,是一年中比較乾燥的季節。中醫認為,燥是無形之邪,現代醫學認為,燥邪氣候會導致人體內分泌失調、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一旦交替不平衡,則容易引「火」上身,人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肝火、心火、胃火、肺火四種表現形式,「上火」怎麼辦?
  • 有肝火入睡難,有胃火睡不沉,喜書醫生來支招,去2火
    中醫認為在人的身體裡有一種看不見的」火「,它可以供給人們身體溫暖,提供生命的能源,這種火又被稱之為」命門之火「。然而在正常的情況下,」命門之火:應該是深藏不露淺而不悅的,但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就會導致陰陽失調,」命門之火「便會失去抑制,火性便會浮現上來。然而上火偏偏會有傷陰精。常見的上火症狀有肝火和胃火,然而有了這兩種火,往往就會導致睡眠的障礙。
  • 寶寶上火套路多,這5個「暗號」,千萬別錯過!
    你滿心委屈,覺得娃可真不好哄。但實際上,你可能冤枉寶寶了!真相是,你帶的娃可能是上火了!冬天天氣乾燥,寶寶很容易上火。雖然小寶寶不會說話,但身體的一些部位會向你發出上火的「暗號」。聰明的寶媽會通過識別這些「信號」,來判斷小寶寶到底上火了沒~上火按原因分,也分為不同的種類,只有準確識別上火原因,才能做出有效護理。
  • 清新口氣還無糖,你值得擁有
    清新口氣還無糖,你值得擁有這款薄荷糖,第一次吃的時候,十分好奇它為什麼有個洞,小時候含著經常用舌頭抵著發出哨聲,就以為這個洞是用來吹哨的?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而且薄荷糖對於保持口氣清新極為有效,尤其是無糖薄荷糖,普通薄荷糖只能對口腔內的異味進行緩解,其含有的蔗糖更利於口腔細菌繁殖,細菌在分解糖的過程中會釋放出硫化物,加重口臭!口腔中的致齲菌也會利用蔗糖產生酸性物質,對牙齒產生腐蝕,蛀牙。而咀嚼口香糖又會使咬肌變大,影響美貌。
  • 6種火,6個法,對症下手!
    一、心火主要表現症狀:1、容易心煩意亂,額頭長痘,長閉口2、睡眠質量不佳,大便幹或便秘3、口乾,嗓子冒火4、手腳容易盜汗如果還無法看出自己的表現症狀,可以對著鏡子看著自己的舌頭,如果舌尖的地方有明顯的小紅點,則是心火旺。降心火平時多吃梨、桑葚、百合、芹菜等食物,吃飯的時候可以做苦瓜炒蛋來清火。
  • 戴上口罩,才知道自己的口臭有多可怕!6個小妙招,恢復清新口氣
    但是戴上口罩雖然隔絕了病毒,卻發現了另一大困擾——口臭。對於口臭這件事,如果別人不提醒,確實自己很難發現。但自從戴上口罩,很多人就開始困惑:天吶,我嘴巴裡呼出的氣怎麼這麼「上頭」,難道我有口臭嗎?據統計,全球約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在中國,口臭的患病率為27.5%。所以,你口罩裡有臭味,多半是你自己的。
  • 1顆「元気爆珠」入嘴,提神醒腦、瞬間激涼、還你口氣清新!
    如果你也經歷過這樣的痛苦,別難過,今天就給你推薦一個來自日本的爆珠——KIKIN啵啵珠!它含有超高含量的薄荷,不僅能提神醒腦,還可以清新口氣,放進嘴巴裡1s爆破,瞬時就讓你回復狀態!推薦理由:1、超強3級薄荷力的激涼薄荷味,添加日本白桃的甜美白桃味,從嘴巴激涼爆爽到胃部,1顆口氣清新,2顆提神醒腦。
  • 艾灸湧泉的3大好處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艾灸或者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健康長壽。湧泉穴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你可以看一下腳底,會發現在腳掌前1/3處,有個像「人」字一 樣的紋路,在這個「人」字的交叉位置的凹陷處就是湧泉。
  • 還在因為口臭而煩惱嗎?這款火遍全網的接吻糖來了,好看又好吃
    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伴隨著越來越多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吸菸、喝酒、重口味的不良飲食習慣,有些人,一開口就輸了,就因為——口臭!而且比口臭更可怕的是通過別人告訴你:你有口臭!更別提甜蜜時的親親了,簡單的交流都會被「口臭」嚇跑。
  • 臉容易出油、有口臭、舌苔厚?5個表現提示你胃火太旺,及時降火
    胃火過旺的人身體有哪些表現?01胃部灼熱有疼痛感如果在平時的生活總經常感覺到胃部有灼熱的感覺,還有輕微的疼痛,說明你可能是胃裡的火氣上升了。導致這種症狀的主要原因與平時的飲食有很大關係,如果經常吃一些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就會導致胃部上火。
  • 身體總愛上火,跟體質有關係,別擔心,分清症狀,一招幫你搞定
    根據臟腑,上火又可分為心火、肝火、肺火、胃火。心火:中醫認為心是人體的主宰,而心火則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量內源。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心煩、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小便赤黃等症狀。常用黃連、蓮子心等藥物清心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