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艾灸「上半圓」,不灸「下半圓」,等於白灸了!

2021-01-11 網易

2021-01-10 06:47:45 來源: 三分鐘美妝

舉報

  總是有灸友這樣問:為什麼我最近上火了?我之前灸了幾個月都沒問題的啊?

  也有灸友留言問:為什麼我艾灸後月經變少(推遲、閉經)?艾灸不是活血的嗎?為何反而月經變少?

  細問之下,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灸腿。

  一、艾灸,不能忘了灸腿

  

  多灸腿部穴位可以引火下行。

  這一點很多灸友都知道,但是仍然有不少灸友連續多日或幾個月只艾灸胸腹部穴位,沒有艾灸腿部穴位,導致月經不來,導致上火嚴重(牙齦腫痛、咽喉疼痛、舌質紅、胸悶煩躁等等)。

  人體是個圓,腰腹部是上半圓,腿就是人的下半圓,如果不灸腿,氣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環,單灸腰腹部,氣血只在上半圓局部打轉,氣血就沒有往下走的引導,特別是在你的上半圓灸量過大、經絡不通時,上火是不可避免的。

  二、灸好腿,養好命

  

  中醫認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腳根。四根的根本,是腳根。「人老腳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說明腳在人體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雙腳健康,經絡傳導才暢通,氣血才能順利送往各個器官。

  腿是「第二心臟」

  人體血液運行包括動脈和靜脈。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

  2

  腿是「交通要道」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3

  衰老從腿開始

  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後,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輕時那麼默契。且雙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護,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4、腿是「疾病反映區」

  很多疾病都會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鈣有關、腫脹說明臟腑有病、發涼意味著體質虛寒等,及時發現症狀,利於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三、灸腿的好處太多了

  1、引火下行

  最近很多灸友反饋艾灸後上火的情況,除了要控制灸量、多飲溫水多運動之外,每次艾灸也要兼顧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氣引到腳上,也叫引血歸源(湧泉),可清虛降火,緩解灸後上火症狀。

  但是,有的人採用艾灸足三裡、湧泉的方式引火下行並不管用,為什麼呢?因為有些人是瘀堵體質,特別是中焦堵住了,想引火下行也無法引下來,那該如何處理?

  1、虛火往上走,可以在耳尖、大椎放血,上火問題基本就解決了。

  2、可以配合一些藥物來調理你的瘀堵體質。

  3、配合一些刮痧、拔罐、刺絡等方式,來打通瘀堵的地方,讓艾的力量可以在經絡裡暢通。

  4、自己不會處理的話還等什麼?及時就醫解決。

  2、潤肺濡腸

  雙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與肺腑相對應的反射區,且脾、胃、肝、腎等重要臟腑的經脈都經過此,艾灸通過經絡傳導刺激,能達到促進氣血循環、調節臟腑的功能,滋潤乾燥的臟腑以及器官。

  3、滋陰補腎

  腿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這三條都是陰經,艾灸即可滋陰,尤其是那些陰虛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陰交、太溪、湧泉。

  4/解決手腳冰冷

  陽虛即寒氣重,寒凝則氣血凝滯,氣血傳遞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現手腳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氣、促進氣血循環,解決手腳冰涼。

  四、六大腿部穴位可以常灸

  

  1/血海

  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

  

  2/足三裡

  增強脾胃的運化生血能力,脾胃差、體虛必灸!

  

  3/三陰交

  健脾益血,通調肝脾腎三經,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4/太溪

  清熱生氣,滋陰益腎。

  

  5/湧泉

  引血歸源,引火下行,陰陽不調、體寒易上火,都可灸它!

  

  6/太衝

  疏肝解鬱,行氣活血,肝氣瘀滯者必灸!

  建議:如果您在頭面部、腰腹部穴位灸量較大時,日常一定別忘了灸腿部的穴位,可在上述穴位中取一兩個施灸。可先灸上面的穴位,再灸腿上的穴位,也可以同時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艾灸和溫灸的區別 艾灸時注意這些事情
    艾灸是中國傳統的治療手段以及保健手法,在中醫學中,艾灸是最基本的。有人疑惑:艾灸和溫灸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和溫灸的區別是什麼、艾灸有什麼好處以及什麼人不適合艾灸。艾灸和溫灸的區別簡單來說,溫灸和艾灸都是中醫灸法,不同的是,艾灸是點燃艾條直接在皮膚上灸,這樣直接刺激穴位,效果更直接,但是損傷皮膚的風險更大;而溫灸是將艾條直接懸掛起來離皮膚有一段距離的治療,這樣溫度沒那麼高,比較容易承受,但是相應的速度也會慢下來,效果也是一樣好的,只是過程要漫長些。艾灸和溫灸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主要就是手法的不同。
  • 天乙艾灸基礎及臨床班9月9日面授!「灸」這麼神奇!
    艾灸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的作用。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 艾灸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灸法艾灸的作用廣泛,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
  • 艾灸養身的大功效 艾灸這樣做,肩頸一通,全身輕鬆!
    其實,身體勞累首先會反應在肩頸上,而研究發現,只要酸痛超過1年,大腦就會萎縮5%~11%!01肩頸酸痛超過1年,大腦會萎縮5%~11%這個研究結果爆紅網絡!!對那些上班天天電腦辦公的人來說過不了10年腦子萎縮完了網友掐指一算,大腦沒了...
  • 艾灸湧泉的3大好處
    艾灸湧泉穴的好處1、改善睡眠睡眠不好,必灸湧泉穴,這個是我們在日常艾灸臨床中的一個經驗。雖然失眠的原因有多種,但是不管針對那一類的失眠,艾灸湧泉穴,效果都非常理想,即便不會配穴,只需要堅持每天艾灸這一個穴位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湧泉穴,乃腎經第一穴。藏先天精氣,腎精充盈,保證人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且交通心腎。
  •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常見方法有哪些
    2、神闕隔姜灸薑片穿出無數的小孔,覆蓋在肚臍眼上,點燃艾炷放在薑片中啄灸,感覺到溫熱且舒適為最佳。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症有預防作用。3、神闕隔藥灸隨著亞健康的泛濫,人們對養生的要求提高。艾灸也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隔藥灸。
  • 艾灸前辨清體質 陰虛火旺者不宜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喜歡通過居家艾灸的方式來驅趕體內的寒氣。中醫認為,可適當藉助艾灸顧護陽氣、扶正固本,從而調整和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冬季的抗病能力。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針灸科主任冶尕西介紹,艾灸雖是很好的養生手段,但艾灸的適合人群是有講究的,在進行艾灸前應辨識體質,若選用不當,非但沒效果,還可能會適得其反。艾灸是不是人人適合做?當然不是。冶主任表示,「艾灸適合治療的是一些寒性、虛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對緩解人體虛寒、陽氣不足、四肢冰涼、月經失調、精神疲乏、腸胃虛寒的病症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冬季灸後背,養陽排外邪!
    (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艾灸】常見病症的艾灸配穴★
  • 艾灸完拉肚子是怎麼一回事艾灸完很黃有水珠正常嗎
    艾灸完拉肚子是怎麼回事 因為艾灸之後一般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會有反應的,例如腸胃方面的問題,艾灸肚臍之後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或者頻繁去廁所等,這種情況很正常的大家遇到之後別擔心的,通常艾灸是慢慢調理的,所謂艾灸,就是用熱力把毛孔打開,之後艾的藥效滲透進去,之後沿著經絡慢慢調理的,所以艾灸有反應出現很正常的。
  • 艾灸當順應天時四:大腸經上的穴位,啥時候艾灸效果好?
    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提出防病於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艾灸不像針療,需要專業的手法。艾灸的實際操作比較簡單、效果也很好,適合作為日常強身健體的保健方式。不過要想艾灸發揮最大的作用,施灸的方法尤其重要。
  • 艾灸哪個部位對女性最好?
    關於艾灸哪個部位對女性最好,應該先了解女性的體質特點。不同的體質灸的穴位不一樣,補瀉手法也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女性的體質容易出現兩種傾向於:一種是虛寒體質這種體質的人平時容易手腳冰涼,比較怕冷,喜歡吃溫性的,稍微吃點涼的容易肚子疼,月經推遲,有痛經,血塊,顏色比較暗,月經不規律,舌淡苔薄白,脈弱等。虛寒體質的人,平時可以用艾條灸哪些這些穴位呢?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熱水不是萬能的,左點小艾智能暖灸寶,替你守護女神
    女神:我有點不舒服。你多喝熱水。女神:我們分手吧。你:不要,我會心痛的。女神:你TM多喝點熱水就不痛了。以中國人的體質來說,多喝熱水確實大有好處。不過,喝熱水也的確不是萬能的。所以,當你的女神遇到腰酸背痛來大姨媽,別人都無法替她承受,但是你卻可以在叫她多喝熱水之外,用陪伴及其他的方式幫助女神緩解她們的不舒服,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款左點小艾智能暖灸寶。
  •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艾灸?掌握這5個扶陽大穴就可以了
    因為艾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之一,灸是補充陽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補陽是中華幾千年傳統養生的精華。現代人的補陽或稱扶陽要有適應現代人的方式,要有效、要簡單、要可持續、要有文化氛圍。正是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上,以艾灸為主,結合按摩等其它的養生方法。中醫發現艾灸對調理陽虛體質效果顯著。只要學會艾灸以下這5個扶陽大穴,陽虛體質就能得到改善。
  • 冬季灸後背,養陽排外邪!艾灸背部生陽氣,通經絡,疾病消!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養背有多重要?但是,由於年齡增長,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導致經絡堵塞,就不一定健康了。  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千金難買老來瘦,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艾灸,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進行調節自身,但是有很多人艾灸完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牙齦紅腫等上火現象,那麼艾灸完為什麼會上火呢?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瘀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陽氣得不到疏通和傳輸,就會出現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以祛除病邪,兼顧四肢上的穴位,疏導陽氣。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避免上火。一、控制艾灸溫度。降低艾灸的溫度,使用儀器就調低溫度,使用懸灸就拉遠距離,還可以減少艾灸的時間。二、控制艾灸的量。
  • 艾灸這個三焦經上的「人體小太陽」,手腳都是暖暖的!
    許多人認為手腳冰涼是小事,都不太在意。卻不知道手腳冰涼其實隱藏著許多健康隱患…..西醫認為手腳冰涼是因為末梢血液循環不暢;而中醫則認為陽氣不足,氣血虧虛可以導致氣血不能溫煦營養四肢百節。艾灸,是通過艾草燃燒時產生的熱力刺激人體的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快,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營養,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抗病的目的。手腳冰涼怎麼辦?
  • 艾灸這個穴位讓你心平氣和、神清氣爽
    如今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總是很容易心煩氣躁,一點小事情心理就不痛快,總想發火,自己也總是控制不住,這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種常見現象。很多女性朋友可能會發現,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鬱悶也是家常便飯,常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大姨媽」也會因為我們的脾氣而變得不守規矩,時早時晚,讓人捉摸不透。殊不知,這其實都是肝火惹得禍。
  • 腳拇指下面藏著一個穴,艾灸時加上它,能解決「艾灸無效」的問題!
    曾有人總結出一句針灸歌訣,「針必足三裡,灸必關元」,
  • 艾灸幫你睡得更香甜!
    但,如果你肺氣不足,陰陽銜接不順,肺經當令時段就會本能地醒來。如果是那種平時工作說話超多的老師,律師,高管等,話多耗氣, 這種人一般表現為舌邊有齒痕,精力差,說話無力等。 2.肝血不足 「肝藏魂,肝血虛則魂不藏」,魂就是精神。肝血虛時,魂不守舍,心定不住,自然就睡不安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