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灸後背,養陽排外邪!艾灸背部生陽氣,通經絡,疾病消!

2021-01-08 網易

2020-12-16 10:45:32 來源: 吳浣秋娛樂

舉報

  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全息縮影,人體的五臟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應的對應區,如:

  背上部對應肺和心臟,背下部對應脾、胃、肝、膽,腰部對應腎、膀胱、大腸和小腸。背部健康與否,往往直接反映著:臟腑是否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養背有多重要?

  提起成語「虎背熊腰」,很多人腦中會浮現出一個身體魁梧、健壯的人物形象。但是,由於年齡增長,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導致經絡堵塞,就不一定健康了。

  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千金難買老來瘦,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脊背正中間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脊背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膀胱經陽氣最多,且與腎經相表裡,腎主水,於是膀胱經總管全身的水液代謝。

  人體氣血走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 大的去溼排 毒的通路,那麼脊背就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

  

  看背診病

  大椎突出、色素沉著——說明肩頸長期勞損,易引發肩周炎,肩頸經絡不通,腦部供血供氧不足,容易頭暈頭痛,心慌胸悶。

  背部長痘——說明腸道宿便便堆積,毒素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

  肺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說明肺功能減弱,易引發鼻咽問題,如鼻炎、咽炎、易上火、胸悶氣短等。

  心區:毛孔粗大、色素沉著、長痘——說明心火旺,有心事,淺睡多夢,心悸,手腳冰冷。

  肝區:明顯凸起——說明肝火旺、心情抑鬱或脾氣暴躁,面黃,口苦,易引發肪肝,膽結石,後背發沉,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冷。

  脾區:有氣節、腫脹——說明月經不調,膚色暗黃、皺紋明顯、胃口不好等。

  腎區:發黑、色素沉著、腰眼深——說明腎氣不足,記憶減退,睡眠質量不高,內分泌失調等。

  八髎突出、發青、發黑、長痘——說明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盆腔炎等婦科疾病。

  如何養背?

  若背部經絡暢通,則百病可消退!所以,保養背部成了養生很重要的一點。

  那麼應該如何養背呢?有以下幾個方法:

  1、按摩開背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肩頸僵硬、腰酸背痛、失眠壓力大等亞健康人群。

  

  2、衣服護背

  背為五臟俞穴所會,背部常暖,身體才會更健康。尤其是天熱汗出腠開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易於內侵,引起疾病。

  所以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隨時加減衣物,以護其背。

  3、背部艾灸

  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和藥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可以強身健體、培補陽氣,調五臟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建議艾灸取穴:大椎、風門、身柱和命門。

  對於一些經常久坐的辦公的人員來說,更要注意背部保養,堅持背部艾灸的同時,日常工作學習時要有正確的坐姿,久坐文案時要合理站起來休息一下,使背部肌肉合理休息,鬆緊有度,收放自如。

  背部肉多肉厚而且發硬的人群,基本上身體都有些問題,做好背部的保養非常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背部是全身陽氣的總開關!冬季灸後背,養陽排外邪!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
  • 艾灸和溫灸的區別 艾灸時注意這些事情
    艾灸是中國傳統的治療手段以及保健手法,在中醫學中,艾灸是最基本的。有人疑惑:艾灸和溫灸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和溫灸的區別是什麼、艾灸有什麼好處以及什麼人不適合艾灸。艾灸和溫灸的區別簡單來說,溫灸和艾灸都是中醫灸法,不同的是,艾灸是點燃艾條直接在皮膚上灸,這樣直接刺激穴位,效果更直接,但是損傷皮膚的風險更大;而溫灸是將艾條直接懸掛起來離皮膚有一段距離的治療,這樣溫度沒那麼高,比較容易承受,但是相應的速度也會慢下來,效果也是一樣好的,只是過程要漫長些。艾灸和溫灸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主要就是手法的不同。
  • 天乙艾灸基礎及臨床班9月9日面授!「灸」這麼神奇!
    艾灸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的作用。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 只艾灸「上半圓」,不灸「下半圓」,等於白灸了!
    我之前灸了幾個月都沒問題的啊?  也有灸友留言問:為什麼我艾灸後月經變少(推遲、閉經)?艾灸不是活血的嗎?為何反而月經變少?  細問之下,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沒有灸腿。  一、艾灸,不能忘了灸腿    人體是個圓,腰腹部是上半圓,腿就是人的下半圓,如果不灸腿,氣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環,單灸腰腹部,氣血只在上半圓局部打轉,氣血就沒有往下走的引導,特別是在你的上半圓灸量過大、經絡不通時,上火是不可避免的。  二、灸好腿,養好命
  •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常見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做過艾灸肚臍眼來緩解自己的症狀,肚臍正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這個穴位是經絡之總樞,各經氣氣匯聚的地方,能司管我們身體各種經絡經與脈絡。那麼艾灸肚臍眼都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艾灸肚臍眼的功效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臍療可增強脾胃機能,使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
  • 艾灸養身的大功效 艾灸這樣做,肩頸一通,全身輕鬆!
    3、增強免疫力和神經調節力艾灸可有效地預防感冒和氣管炎疾病,增強抵抗力,調節人腦中樞,使之反應更加靈敏,頭腦清晰4、易睡安眠(通過藥物的滲透作用,使皮膚出汗,不會有洗桑拿因物理熱效應帶來的乾渴煩躁的感覺,灸後易入睡,而且睡眠質量好,休息後倍感舒暢,疲勞頓消)5.降脂減肥艾灸後心跳會加快,此時心臟跳動得會像運動員一樣強而有力,心臟每分鐘的輸出量大大改善
  • 艾灸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灸法艾灸的作用廣泛,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
  • 掌握這14經絡不通的常見症狀,你就是艾灸養生的高手了!
    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已經發現,有一部分人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會出現紅色發燙的「線條」,通過按摩或其他方式刺激這些「線條」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這裡所謂的「線條」,實際上指的就是我們身上的經絡。說起經絡,當然離不開艾灸,艾灸療法是祖國中醫的瑰寶。在古老的典籍《黃帝內經·靈樞經》上就已經這樣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灸法有獨到之處。
  • 背部是人體「縮影」,如果背薄一寸,可能疾病不來找,不妨看看
    背部是以脊椎為中心的整個人體的縮影,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背部都能找到相應的對應區。背薄一寸,可能就會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我們的背部變厚,往往是由於背部的經絡堵塞,導致氣血不通暢所造成的。經絡不通就容易滋生百病。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加重脊椎負擔,使脊椎變形,引發慢性病的發生。背部是人體「縮影」,如果背薄一寸,可能疾病不來找,不妨看看。
  • 肺經經絡走向和作用 肺經可以艾灸嗎
    平常我們又能不能對肺經進行艾灸呢?  一、肺經經絡的走向  手太陰肺經是人體十二正經之一,其起始於腹部的中焦,向下聯絡大腸,向上穿過膈肌,入屬肺部,然後再沿胸部外上側的中府穴出腋窩下,再沿經腋下向手臂內側前緣下行,過大魚際,止於大拇指橈側指甲蓋上0.1寸的少商穴。
  • 艾灸前辨清體質 陰虛火旺者不宜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喜歡通過居家艾灸的方式來驅趕體內的寒氣。中醫認為,可適當藉助艾灸顧護陽氣、扶正固本,從而調整和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增強冬季的抗病能力。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院針灸科主任冶尕西介紹,艾灸雖是很好的養生手段,但艾灸的適合人群是有講究的,在進行艾灸前應辨識體質,若選用不當,非但沒效果,還可能會適得其反。艾灸是不是人人適合做?當然不是。冶主任表示,「艾灸適合治療的是一些寒性、虛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為主。對緩解人體虛寒、陽氣不足、四肢冰涼、月經失調、精神疲乏、腸胃虛寒的病症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艾灸?掌握這5個扶陽大穴就可以了
    陽虛體質如何艾灸?艾灸療法是陽虛患者補陽最好的方式之一。因為艾是自然界陽氣最足的植物之一,灸是補充陽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用艾灸補陽是中華幾千年傳統養生的精華。現代人的補陽或稱扶陽要有適應現代人的方式,要有效、要簡單、要可持續、要有文化氛圍。正是在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上,以艾灸為主,結合按摩等其它的養生方法。
  • 背部養生很重要,保養方法要記牢!
    由此可見,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體堅實的保護屏障。背部保養,貴在堅持!無論是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壯年,亦或是頤養天年的老人,關注背部,正確保養背部,就等於為健康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撞背:雙足與肩同寬,背靠牆壁站立,約相隔20~40釐米,全身放鬆,身體後仰,用背部撞擊牆壁,用力適度,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回復直立,撞擊下背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後突出,然後進行撞擊。撞擊時意念貫注背部,使意氣集中於腰、肩、背之間,撞擊100次左右。
  • 背部是全身陽氣的總開關,所以養背=養命
    只要保養好背部,就能讓人體的背部發光發熱,滋生出源源不斷的能量。因為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都是陽經,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為「陽經之海」,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無不與之相關。    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 督脈有「三關」,三伏天灸透,來年不受罪!
    因為古人農作的時候都是面朝換土背朝天,因此我們身體的陽氣就集中在了我們的背部。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匯於大椎穴,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因此督脈又被稱為「陽脈之海」。因為督脈匯聚了全身陽氣,並把這些陽氣輸送到全身體表的肌膚腠理之處,溫煦機體,抵禦外邪的功能。因此來說打通督脈從中醫理論來說就可以治療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督脈以及艾灸督脈對於養生的作用把。
  • 傻瓜式艾灸有奇效之一:艾灸肘窩,疏通三條經絡,調理心肺疾病
    大家好,咱們來聊一下艾灸,大家找不準穴位,但是又想調理身體,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跟大家分享一個地方就是我們雙手的肘窩。這個地方其實有三條經絡經過。第一個是心經,第二個是心包經,第三個就是肺經。這三條經絡,他如果一旦受阻,那麼無形中對我們的一個心臟,肺臟,都是特別有影響的,所以說,如果想解決心臟和肺的一個相關病症和疾病,那麼這個地方也就是肘窩,我們可以經常地進行艾灸,也可以經常用手進行拍打,對我們的三條經絡起到一個疏通的作用。其實肘窩這個地方,它連接著兩個很重要的穴位。一個是肺經上的是尺澤穴。另一個是心包經上的曲澤穴。
  • 艾灸當順應天時四:大腸經上的穴位,啥時候艾灸效果好?
    當我們用艾灸祛治療疾病的時候,往往是哪條經絡出問題了,我們就去找到這條經絡上的關鍵穴位,然後再施灸。舉例來說,我們經常咳嗽,那麼就要在肺經上取相應的穴位,同時也要在相關經絡(如母經、子經)上選擇跟肺臟對應的穴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可以說身體的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而經絡就相當於一個中藥的方子。這方子好不好用,直接就決定了治病保健的效果。
  • 艾灸養生穴位妙用:手陽明大腸經之五輸穴,你了解多少?
    艾灸養生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保健方法,也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我們施灸之前往往是先找到跟病症相對應的穴位,然後通過燻烤身體穴位的方式進行自然理療。中醫認為,艾灸具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等作用。由此可見,熟練的掌握穴位的知識,對於艾灸養生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 手法視頻丨手部經絡按摩手法!
    今天給大家準備了【手部經絡按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