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式艾灸有奇效之一:艾灸肘窩,疏通三條經絡,調理心肺疾病

2021-01-11 我們都愛養生

大家好,咱們來聊一下艾灸,大家找不準穴位,但是又想調理身體,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跟大家分享一個地方就是我們雙手的肘窩。這個地方其實有三條經絡經過。

第一個是心經,第二個是心包經,第三個就是肺經。這三條經絡,他如果一旦受阻,那麼無形中對我們的一個心臟,肺臟,都是特別有影響的,所以說,如果想解決心臟和肺的一個相關病症和疾病,那麼這個地方也就是肘窩,我們可以經常地進行艾灸,也可以經常用手進行拍打,對我們的三條經絡起到一個疏通的作用。

其實肘窩這個地方,它連接著兩個很重要的穴位。一個是肺經上的是尺澤穴。另一個是心包經上的曲澤穴。尺澤穴他能夠清宣肺氣,瀉火降逆,尤其是針對口腔有異味、感冒,扁桃體發炎,咽喉腫痛,腹脹,口乾以及我們常見的咳嗽問題,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而曲澤穴他有,比如說靜心,洩熱對於一些鎮靜還有嗝逆都有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比如說我們容易出現心慌氣短,甚至說中暑,包括心煩,身熱,嘔吐,這類情況都可以通過曲澤穴來進行預防和調製。

所以說我們在對肘窩這個地方艾灸的時候大力些,如果這兩個穴位疏通了,基本上來講,心肺功能就會更好一些,並且這個地方也不用大家費心的找穴位。以上就是關於肘窩他的一個作用,咱們簡單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大家還有什麼好的建議歡迎留言評論,感謝大家對小編的支持與關注,小編會持續更新更多的實用的養生內容。

相關焦點

  • 艾灸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改善睡眠,提升睡眠質量灸法艾灸的作用廣泛,現代研究認為,艾燃燒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並且比未燃燒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強。施灸局部皮膚中過氧化脂質顯著減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燒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燒不僅沒有破壞其有效藥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強。
  • 艾灸養身的大功效 艾灸這樣做,肩頸一通,全身輕鬆!
    所以解決氣血問題,必須先疏通各條經絡,經絡通萬病不生!03肩頸保養有什麼作用?可以活血化瘀、祛風散寒、疏通經脈、緩解肩頸僵硬、肌肉疲勞、肩周炎和頸椎病變。還可以改善頭暈、頭痛、大腦供氧不足、睡眠質量下降、失眠多夢等,還能使您面色紅潤。
  • 經絡不通身體有這4大表現,快來測試一下!
    02 有明顯的過血現象很多人可能有過這樣的感受,即用一隻手緊攥住另一隻手的手腕,過了1分鐘左右會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漸從紅色變成白色,而當突然鬆開的時候,會感覺一股熱流一直衝到了手指尖,同時手掌也會從白色變成紅色,這種現象稱為過血。有過血現象說明經絡是通暢的。對於手掌而言,很容易了解過血現象,但怎樣知道下肢是否過血呢?
  • 肺經經絡走向和作用 肺經可以艾灸嗎
    2020-12-24 12:55:28 來源: 極光旅遊嚮導 舉報   手太陰肺經是人體十二經絡之一
  • 艾灸肚臍眼的功效 常見方法有哪些
    很多人都做過艾灸肚臍眼來緩解自己的症狀,肚臍正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這個穴位是經絡之總樞,各經氣氣匯聚的地方,能司管我們身體各種經絡經與脈絡。那麼艾灸肚臍眼都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艾灸肚臍眼的功效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臍療可增強脾胃機能,使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
  • 艾灸和溫灸的區別 艾灸時注意這些事情
    艾灸是中國傳統的治療手段以及保健手法,在中醫學中,艾灸是最基本的。有人疑惑:艾灸和溫灸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和溫灸的區別是什麼、艾灸有什麼好處以及什麼人不適合艾灸。艾灸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艾灸有什麼好處調和氣血氣是生命之源,血為物質基礎,氣血充足、氣機條達則人的生命活動正常;反之則發病。艾灸可補氣養血、疏理氣機,且可提升中氣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若是有失眠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做些艾灸來幫助解決,艾灸的保健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好處可不止這些。
  • 艾灸完拉肚子是怎麼一回事艾灸完很黃有水珠正常嗎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艾灸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是從古至今常用的驅寒祛溼的重要手法之一,有很多人選擇在夏季通過艾灸調理身體,效果頗佳,但是也有人在艾灸過後出現拉肚子、艾灸完很黃有水珠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小編跟大家詳細說明介紹一下。
  • 艾灸當順應天時四:大腸經上的穴位,啥時候艾灸效果好?
    我國古代醫學家很早就提出防病於未然的理念,艾灸除了治病外,兼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艾灸不像針療,需要專業的手法。艾灸的實際操作比較簡單、效果也很好,適合作為日常強身健體的保健方式。不過要想艾灸發揮最大的作用,施灸的方法尤其重要。
  • 天乙艾灸基礎及臨床班9月9日面授!「灸」這麼神奇!
    艾灸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去溼逐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防病保健的作用。灸法是利用艾絨在體表穴位上的燒灼,藉助灸火的溫和熱力和藥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法。
  • 只艾灸「上半圓」,不灸「下半圓」,等於白灸了!
    對靜脈來說,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是血流動力之一,腿部靜脈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縮,把小腿照顧好,就等於在身體下部加了一個「泵」,可助心臟一臂之力,堪稱人體「第二心臟」。  2  腿是「交通要道」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
  • 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女人氣血不足的後果如此嚴重,那麼有沒有一種有效且無副作用的補充女人氣血的方法呢?中醫學認為,灸法保健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協調臟腑,從而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何艾灸調理氣血?
  •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
    艾灸為什麼會上火,又該怎麼降火呢?艾灸,可以有效的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以有效的進行調節自身,但是有很多人艾灸完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牙齦紅腫等上火現象,那麼艾灸完為什麼會上火呢?艾灸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瘀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陽氣得不到疏通和傳輸,就會出現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以祛除病邪,兼顧四肢上的穴位,疏導陽氣。做到以下幾點,可以避免上火。一、控制艾灸溫度。降低艾灸的溫度,使用儀器就調低溫度,使用懸灸就拉遠距離,還可以減少艾灸的時間。二、控制艾灸的量。
  • 艾灸養生離不開這些常用的穴位,你知道幾個?
    艾灸起作用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熱力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等效果。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的藥力,因為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所以古人經過多年的摸索,最終將艾草定為施灸的主要原料。那麼艾灸養生應該用哪些穴位呢?艾灸養生用哪些穴位效果會比較好呢?今天就讓掌門師兄為大家介紹一下吧!1、任脈之關元穴關元穴功能:一是培根固元。
  • 掌握這14經絡不通的常見症狀,你就是艾灸養生的高手了!
    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已經發現,有一部分人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會出現紅色發燙的「線條」,通過按摩或其他方式刺激這些「線條」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這裡所謂的「線條」,實際上指的就是我們身上的經絡。說起經絡,當然離不開艾灸,艾灸療法是祖國中醫的瑰寶。在古老的典籍《黃帝內經·靈樞經》上就已經這樣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灸法有獨到之處。
  • 經常艾灸這個手臂上的穴位,一輩子不怕「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也被稱為心肌梗死,是最兇險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壽命的主要疾病。近些年因為心肌梗塞死亡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猝死的年齡也越來越小,往往青睞年輕人。那麼在生活中有什麼好辦法預防?大家都任何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是要經過一個過程的,心肌梗塞也同樣有發病的前兆,只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加上平時不注意保養,因而延誤病情,丟失了最好的時機。心臟病的形成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心肌梗塞、心絞痛只不過是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的必然表現。
  • 經絡不通百病生!中醫推薦6個小動作,疏通經絡,管用!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經絡養生。《黃帝內經》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百病源於經絡堵」「經絡不通百病生」!民間也有兩句:「經絡不通,走路中風」。經絡就如同人體內的交通網絡,一旦經絡不通,人則容易生病,進而一系列的問題隨之而來。
  • 艾灸背部生陽氣,通經絡,疾病消!
    養背有多重要?  提起成語「虎背熊腰」,很多人腦中會浮現出一個身體魁梧、健壯的人物形象。但是,由於年齡增長,背部脂肪逐漸堆積而成「虎背」,導致經絡堵塞,就不一定健康了。  俗話說,「背薄一寸,命長十年」,千金難買老來瘦,可見保養後背的重要性。
  • 怎樣艾灸調理月經量少、閉經等問題
    怎樣艾灸調理月經量少、閉經等問題 月經量少,需不需要擔心?是否可以通過艾灸調理?我的回答是,可以。 月經經量多少、時間長短都是女性生理健康的一種外在反應。
  •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艾灸?掌握這5個扶陽大穴就可以了
    陽虛體質是以陽氣虛弱為主的體質狀態,是許多疾病產生的體質基礎。陽虛體質常見夜尿多,小便多,清清白白的。晚上還會起夜兩三次。老年人夜尿多是陽氣正常衰老,如果是孩子或是中青年人經常夜尿,就是陽虛。同時中醫發現很多女性都屬於陽虛體質。陽虛體質的人容易出現畏寒、手腳冰涼等問題,甚至會有疾病困擾,所以,如果你是陽虛體質應該及時調理和改善。
  • 記得疏通三條經絡
    記得疏通三條經絡。有的朋友,一到冬天就全身容易發癢,時不時要這裡抓抓、那裡撓撓,一不小心還會在皮膚上留下疤痕,讓人感到非常苦惱。更無語的是,在冬天怎麼調理都難以徹底解決,待到春暖花開,卻又「不藥而愈」。對於這種情況,有的人認為,不就是皮膚瘙癢嘛,內經有云「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可以從清瀉心火著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