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一本書的「甲子往事」

2021-01-20 新華網客戶端

  《現代漢語詞典》的成功不僅僅因為有長期穩定的專業隊伍、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有強大的學術支撐,更重要的是老一輩學者在編修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嚴謹求實的敬業精神、不計名利的奉獻精神、齊心協力的團隊精神」。

  在許多人成長的道路上,都曾受益於一本辭書——《現代漢語詞典》,有些人把這本書叫作「無聲老師」「智慧的扁舟」。大概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本厚厚的詞典已經走過一個「甲子」,在60年歲月裡記錄著我們的時代,積攢下一份「語言的史料」。

  左圖 1958年參加《現代漢語詞典》編輯的工作人員合影。下圖 60多年來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全家福」。左下圖 1960年由商務印書館印出的《現代漢語詞典》試印本。(資料圖片)

  忠實反映時代語言

  1956年2月6日,周恩來總理親自籤發《國務院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責成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從1977年5月起改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一部以確定詞彙規範為目的的中型現代漢語詞典。

  為完成這一任務,原隸屬文化部出版事業管理局的新華辭書社(《新華字典》的編纂機構)、原隸屬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中國大辭典編纂處(《國語辭典》的編纂機構)合併到語言研究所,與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員一起,組建了40人的詞典編輯室,由時任語言研究所副所長的呂叔湘先生兼任主任並擔任《現代漢語詞典》主編。

  1958年夏,《現代漢語詞典》開編。呂先生精心研究計劃,組織資料收集和落實編寫安排,制定並不斷完善編寫細則,主持編寫工作,負責審稿定稿。1959年10月,初稿完成。1960年年中以後,試印本分8冊由商務印書館陸續印出,廣為送審,為詞典進一步修訂和正式出版打下了堅實基礎。

  呂叔湘先生認為,詞典是進行語言規範化的最重要工具,語彙研究的結果一般要由詞典總結。一部好的詞典在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難以估量。編詞典大有學問。從選詞、注音、釋義、舉例到語法特點和文體風格的提示,乃至條目的排列和檢字法這些技術性的工作,都有很多問題,有的比較好處理,有的比較難處理。

  1961年3月,丁聲樹先生接任《現代漢語詞典》主編和詞典編輯室主任。丁先生在音韻學、訓詁學、方言學、語法學、文字學、詞典編纂等方面都造詣頗深,著名語言學家朱德熙先生曾說丁先生「大概是主持、領導大型詞典編纂的最理想人選」。丁先生夜以繼日地工作,1965年試用本出爐。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3版修訂主持人單耀海先生回憶,丁聲樹先生曾說過:這部詞典忠實反映我們這個時期的語言,給後人留下一份語言的史料。經過普遍調查,尊重語言實際,大家都這麼說,詞典就得承認它。

  許多詞條的背後,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呂叔湘先生主持編寫的試印本中「自作自受」裡的「作」注為陰平zuō,丁先生修訂時一仍其舊。與此相反,對那些存在歧義的讀音,儘可能定於一音。如「吐蕃」的「蕃」,呂叔湘先生主編的試印本只列fán一個音,「吐蕃」注為tǔfán。丁先生修訂時為了照顧同「番」的應用實際,增加了fān音,「吐蕃」改注為tǔfān。當時有人向丁先生說「吐蕃」一讀tǔbō。丁先生說「蕃」讀兩個音已經夠繁難了,不要再增加讀者負擔了(《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對這一讀音做了修訂)。

  《現代漢語詞典》的使命是確定現代漢語詞彙規範,用典範的白話文來注釋。從收錄一代語詞、反映語言面貌來說,《現代漢語詞典》是前無古人的。

  編詞典是「聖人的苦力」

  《現代漢語詞典》1965年5月印出試用本後,分送有關方面審查。1965年底到1966年春,根據反饋意見做了修改,稿子再次送交商務印書館。這時,「文革」開始了,編輯工作停滯,直到1978年《現代漢語詞典》才正式出版。從1958年開始編寫算起,歷經1960年試印本、1965年試用本、1973年內部發行本,整整20年之後才得以出版。而1978年出版以來,《現代漢語詞典》又歷經6次修訂,目前已出至第7版。這本不足2000頁的詞典,凝結著60多年漫長歲月裡幾代語言學工作者的心血。

  出版家陳原先生說:「詞典不是人幹的,是聖人幹的。」這是個中人的切膚體會。據詞典編輯室的老先生回憶,《現代漢語詞典》當年的編寫工作按流水作業進行,一環緊扣一環,一環卡住就要影響下邊的工作,每項工作都十分緊張。編寫人員每人每周要編寫100條,一個組長一周要審改600條。作為主編的呂叔湘先生一周要定稿1500條,工作量相當大,晚上還要把稿子帶回家裡繼續看。

  當時呂叔湘先生住在中關村,單位在西單,上班來回都乘公交車,中午飯是從家裡帶的饅頭就著開水吃。他的胃病越來越嚴重,後來做了手術。呂先生在《現代漢語詞典》出版20周年學術討論會發言中曾經這樣感慨:我們編這部詞典可以說嘗盡了甘苦,或者說只有苦而沒有什麼甘。要編好一本詞典,就得收集大量資料,比如編《現代漢語詞典》就收集了上百萬張卡片的資料,要對資料進行全面、認真的分析、綜合,工作繁雜,當然十分辛苦。

  呂先生把編《現代漢語詞典》的「苦」概括為4個方面:一是人手生,參加編寫的人大都沒編過詞典,要邊幹邊學。二是工作生,這類詞典前人沒有編過,沒有嚴格意義的詞典可以參考。三是時間緊,要在一兩年內完成四五萬條的編寫任務。他說自己在一年多時間裡差不多每天都要工作到夜裡12點鐘,又不能太晚了,因為第二天還得早起照常工作。四是幹擾多,一次次運動耗費不少時間……先生感慨地說,「這本書出版以後,適合社會需要,讀者反映不錯,這使得我們心裡感到安慰,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的『甘』吧」。

  詞典越編,膽子越小

  呂叔湘先生說,詞典工作「是不朽的事業」。詞典是供人們識文斷字、解疑釋惑的工具,一定要求真務實、避免錯誤。

  丁聲樹先生說過:「我總覺得詞典越編膽子越小,常會出錯。」每一個詞條背後都需要細緻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現代漢語詞典》的編者靠著一種對學術謙恭和謙卑的態度,確保進入詞典文本的都是精挑細選、千錘百鍊的,讓讀者在最節省的篇幅和最簡短的時間裡獲得最有價值的知識。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的詞典事業還處在一個新發展的初期。接替呂叔湘先生擔任《現代漢語詞典》主編的丁聲樹先生深知,需要大力培養青年人。他曾說:「我要向一些老科學家學習,發揚做人梯的精神。」他不僅在工作中扶持年輕人,而且在生活上也像父輩一樣關心。1967年,單耀海因病住院近兩個月,在北京單身一人。丁先生每周日下午都到醫院探望,病友們都以為他是單耀海的父親。後來,已是耄耋老人的單耀海回憶起往事仍然感慨不已:「幾十年前的往事,今天想來,猶歷歷在目,心底裡也覺得不論是工作學習生活各個方面,父親對我也不過如此。」一個月前單耀海先生剛剛去世,令人唏噓。

  《現代漢語詞典》的成功不僅僅因為有長期穩定的專業隊伍、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有強大的學術支撐,更重要的是老一輩在編修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嚴謹求實的敬業精神、不計名利的奉獻精神、齊心協力的團隊精神」。學界甚至由此形成一門專門研究《現代漢語詞典》的學問,叫「《現漢》學」。

  在當下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挑戰下,《現代漢語詞典》不能再囿於國內市場和紙本詞典。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給辭書編纂與研究搭建了更高的平臺。同時,語言研究所新設立了新型辭書編輯室,研發數位化辭書和面向國際漢語教育的《現代漢語詞典》學習版。另外,商務印書館研發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App即將面世。在國際傳播方面,漢英雙語版的翻譯工作已接近完成,商務印書館與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組建了國際編輯部,來推進這個項目的進程。同時,喬治亞語版、阿拉伯語版、俄語版、西班牙語版、波斯語版的翻譯工作也已經開始啟動。希望《現代漢語詞典》這部記錄和承載中華文化的國家文化重器能夠走出去,助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新的時代續寫新的輝煌!

  (杜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辭書編纂研究中心秘書長、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

相關焦點

  • 《現代漢語詞典》刪除了哪些詞?
    ——譚景春   「從出版的角度來說,一本詞典的厚度有一定限制,也就意味著對詞條總量有要求。所以《現代漢語詞典》之前幾版在增收新詞的情況下,不刪減不行;而第六版由小32開本變成大32開本,容量增大,刪詞的任務並不像之前那麼重。」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修訂主持人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主任譚景春日前接受採訪時向早報記者介紹。
  •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新詞反映社會變遷
    新版《現代漢語詞視頻:新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房奴雷人等新詞來源:CCTV新聞頻道典》歷時5年修訂,增加單字600個,新增詞語3000個。增加單字600個 新增詞語3000個中國辭書學會會長、《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介紹,距離上一版修訂已過去7年,新版詞典中的新詞新義新用法充分反映了中國新時期特別是近幾年來湧現的新事物、新概念、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和人們的新觀念。
  • 《現代漢語詞典》App正式發布 新增手寫輸入查詢等檢索方式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App最新資訊 > 正文 《現代漢語詞典》App正式發布 新增手寫輸入查詢等檢索方式
  • 現代漢語詞典為何取消「六」字LU的地名讀音?
    現代漢語詞典為何取消「六」字LU的地名讀音?《現代漢語詞典》第五、六版取消了(lu)的地名讀音,到底對不對?我的結論是:取消(lu)的讀音是正確的,但是詞典... 「六」字有兩個讀音,就是(liu)和(lu)。《現代漢語詞典》第五、六版取消了(lu)的地名讀音,到底對不對?
  • 漢語走俏和詞典失語
    最近幾年,中國的國力日漸強大,世界各國對漢語另眼相看。想學漢語的外國人和海外華人與日俱增,出現了一股全球性的漢語熱。  為了因應這股學習漢語的熱潮,中國政府決定採取在海外大辦孔子學院等舉措,加強漢語的國際傳播。將漢語推向世界,不僅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理解中國的需要,也是中國進行軟實力建設,加速走向世界的需要。
  • 新版《現代漢語詞典》增收"搖號""宅"等3000多條詞語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一版增收了「限行」「搖號」「團購」「微博」「雲計算」「情人節」「北漂」「潛規則」「山寨」「宅」「PM2.5」「捷運」「壽司」「粉絲」「數獨」等3000多條詞語。
  • 教師熱議:漢語詞典該不該收錄西文字母詞
    外文應先翻譯後吸收    ■《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記者 傅振國    中國辭書學會會長、《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女士8月30日在人民網做嘉賓訪談的時候,說了這樣一段話:「任何文化要想增強表達力,保持鮮活的生命力,都要向其他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吸取營養,語言也不例外
  • 為何說兒化語彙是漢語構詞的寶庫?這本詞典值得一看
    她說著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話,對日常生活中的北京風物人情特別敏感,隨聞隨記,積累了大量來自現實生活的第一手北京口語材料,幾年後,她的《北京話兒化詞典》(語文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問世了。儘管我知道她多年來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那樣厚厚的一冊放在眼前還是吃了一驚:一部「兒化詞典」的部頭遠遠超過當時已有的任何一種「北京口語詞典」或「北京方言詞典」「北京土語詞典」什麼的。
  • 漢語詞典編纂方回應漢字讀音更改質疑 你讀對了嗎
    漢語詞典編纂方回應漢字讀音更改質疑 你讀對了嗎 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李濤 張月朦 實習生 王京平)近日,一篇名為《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
  • 書香一縷|老虎菜:說說出版軍事成語詞典那些事
    不久前,我應邀到軍事醫學科學院機關講新聞報導課,課間休息時,一位熱心研究軍事成語的朋友找到我,好奇的問,我看過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中國軍事成語詞典》,作者和你的名字一樣!是你嗎?我說是,我當新兵時部隊在山西,所以,我出版的這本《中國軍事成語詞典》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 智能聽寫寶新增筆畫筆順和漢語詞典查詢,幫助孩子寫好漢字、理解詞義
    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漢字的筆畫筆順,寫好漢字,以及能夠準確理解漢字和詞語的意思;智能聽寫寶在公眾號上新增筆畫筆順和漢語詞典查詢功能,幫助孩子寫好漢字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詞的兼類
    現代漢語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門學科,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它不僅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包括現代漢語各方面。詞的兼類是現代漢語語法需要研究的詞類分析。當你讀到一句話你接受的是它的情感傳達,語法要研究的是它的內質規律。詞的兼類現象從理想的意義上講,一個詞應該只屬於一種詞類。
  • 四川辭書出版社《諺語大詞典》收錄諺語1.3萬多條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實習生 李昊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難,失之難」、「刀在石上磨,在人在難中煉」、「東方不亮西方亮」、「把式要有架兒,商品要有樣兒」、「一竿子插到底」、「小船跑順風」、「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愛之深,恨之切」......
  • 晉城退休教師二十五年編了一本筆畫號碼漢語字典!
    今年7月,《筆畫號碼漢語字典》一經問世,就被晉城市多所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所使用,其方便和快捷受到了師生們的一致好評,而編撰這部字典的正是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晉城分校退休教師王法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五筆字型成為最為普遍的漢字輸入法,而電大數學教師王法林欲另闢蹊徑。當他每每想到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需要牢記250多個字根時,就夢想著用簡單的部首輸入代替五筆字型。
  • 網絡流行語讓漢語不純潔了?-網絡,流行語,漢語,語言,純潔,傳統...
    39.2%的受訪者認可,34.0%不認可受訪者對於張懷瓊委員所指出的,「屌絲」「裝逼」「逼格」等屬於粗俗猥瑣的下流詞語這一觀點怎麼看?調查顯示,表示認可的受訪者佔39.2%,不認可的受訪者佔34.0%,26.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 2022年北京語言大學828漢語語言學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複習筆記一、現代漢語概說(一)什麼是現代漢語1.定義現代漢語是指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包括多種方言和漢民族共同語兩個部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 《人類愚蠢詞典》:「愚而不蠢,肥而不膩」的一本好書
    今天,讓我帶著你走進皮耶爾喬治堪稱「人類愚蠢奧斯卡」的著作《人類愚蠢詞典》——一部聽著就好奇,看完就能笑抽的裝飾詞典。在領略不一樣的橋段的同時,順便深扒一下偽科學和江湖騙子吧。一,「愚蠢」的類型,你有我有全都有字母A開頭,講述了人類為了填滿自己空虛的精神世界所作的種種「努力」。比如,有人拍紅腦門子,創立了一門名為「習慣科學」的無所作為的學科。
  • 成語詞典拒收"正龍拍虎" 不算熟語要看自然選擇
    在一些詞庫更新較快的輸入法裡,輸入「zhenglongpaihu」甚至「zlph」四個字首拼音都能打出「正龍拍虎」一詞來。由志願者編輯的中華百科網站裡,可以查到這個詞條。周正龍的把戲被官方徹底揭穿之後,有網友呼籲將「正龍拍虎」列入正式詞典,「與刻舟求劍、葉公好龍、掩耳盜鈴、鄭人買履一樣,成為笑柄。」但權威的辭書編纂單位表示,目前還不可能。
  • 有道詞典
    有道詞典app是網易有道出品的網際網路時代詞典軟體,是最好用的免費全能翻譯軟體,也是最受歡迎的詞典軟體。
  • 面向未來煥發新生機——《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60周年
    今年是《漢語拼音方案》頒布推行60周年。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教育部10日舉行了《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紀念座談會。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杜佔元在會上介紹,《漢語拼音方案》繼承了往聖先賢兩千多年來對漢語語音分析和注音方法的探究,建基於19世紀末以來波瀾壯闊的語文運動,功成於新中國成立以後,在老一輩革命家親自指導和大批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研製並頒布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