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竭」肌肉練到沒力氣了,健身效果會更好嗎?很多人都錯了

2021-01-10 汪汪健身號

施瓦辛格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最後一個動作,才是真正的增肌動作。」

還有一個大佬也說過一個類似的技巧:

「我做到舉不動的時候,才開始數數。」

這些說法,其實都指向了一個訓練指標,就是肌肉力竭。我們一直認為,肌肉不力竭,健身效果差。

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肌肉力竭?

力竭這個詞,其實很容易力竭,就是肌肉練到沒有力氣了,就算是肌肉力竭。

但是如何判斷肌肉力竭呢?總的來說肌肉力竭有兩種形式。

每組力竭比如我們練臥推的時候,推了10次動作還算是標準,但是推到11次的時候,動作就變形了。

一般來說,我們把第10次就成為臥推每組力竭。

定義就是,當動作不能標準執行的時候,就算是每組力竭。

全組力竭而全組力竭,也叫最終力竭,很多人沒聽過、也沒經歷過,其實這個一般玩家一輩子都體會不到。

全組力竭,就是指整體訓練下來,肌肉完全沒有力氣的感覺。

比如我以前練胸肌,練到一定程度以後,感覺不到胸肌的存在了,怎麼擠都擠不起來,像一灘爛泥一樣。

這種程度就叫全組力竭,也叫最終力竭。

為啥肌肉力竭有利於增肌?

傳統觀念認為,無論是每組力竭,還是全組力竭,都有利於增肌。

今天我不是來反駁它,這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組力竭,意味著肌肉疲勞程度我們都知道增肌訓練,訓練本身要對肌肉產生破壞,然後才能完成增肌。

那麼想要對肌肉產生破壞,除了重量這個因素以外,肌肉越疲勞,肌肉纖維彈性就越差。

所以小重量訓練,一般追求的就是每組力竭,也就是肌肉疲勞程度越高,肌肉纖維就越容易撕裂。

一般像手臂、肩膀、小腿這些小肌群的訓練,通常會採用每組力竭。

全組力竭,意味著肌肉代謝壓力全組力竭,普通玩家進行這種訓練,其實大部分恢復不過來,但是有一類人可以,那就是藥物玩家。

全組力竭,意味著肌肉張力的消失,同時也以為這肌肉整體疲勞程度的最大化。

這種方式肌肉不見得會撕裂更多,但是肌肉代謝缺口卻很大。

所以利用代謝增肌的藥物玩家,一般會追求全組力竭。

但很多人沒發現肌肉力竭的弊端

聽完上面說的,很多人躍躍欲試,覺得以前健身效果差,就是因為肌肉沒有力竭的原因。

其實整體訓練來說,追求力竭反而是低效行為,尤其對於自然玩家來說更是如此。

自然健身玩家採用的是張力增肌,簡單來說,就是重量為主,一定程度內重量越大,增肌效果越好。

但是假如你用了力竭練法。

首先你受傷風險很高有統計數據表明,健美玩家的受傷風險遠遠大於力量舉玩家,這一下子讓很多人納悶了。

為啥力量舉整那種1-5RM的大重量沒事,倒反而健美8-12RM的中等重量更容易受傷呢?

這裡面有一項重要原因就是「力竭」。

絕大部分人都聽過「力竭」,但是最後一次動作,為了追求最高收益,往往會竭盡所能衝最後一次動作,而這最後一次,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次。

所以追求安全的健身玩家,最後一次動作,沒必要做。

其次重量上不去我之前講過「疲勞練法」和「負荷練法」,其中說了,力竭是疲勞練法。

疲勞練法的話,會讓你的負重能力無法突破。

比如說我深蹲正式第一組是120公斤,如果沒有疲勞練法,你第二組還可以蹲120公斤。

但是用了力竭的話,你第二組就要降低重量。

你整體容量可能不會變化,但是單次的訓練負荷就降低了,那麼自然健身玩家來說,你的肌肉張力下降了,增肌效果也就變差了。

最後是恢復不過來最後是針對全組力竭或者叫最終力竭來說的。

有些人平時訓練,也追求最終力竭,比如練背60組(我真的這樣玩過)。

這種練法,基本上就練傷了,很難恢復過來,追求最終力竭的方式,不適合推拉腿計劃,只適合五分化練法。

此外,如果沒有外掛加持和大量蛋白質供應的話,你的肌肉非但不能完成增長,反而可能會退化。

所以沒必要追求全組力竭,每個部位20組就已經很多了。

這裡要道個歉,之前我也鼓吹過力竭,但那個時候的訓練強度、重量都比較低,所以通過力竭來提高訓練刺激也是可以的,受傷機率也不會很高。

但是如果你要突破、或者整體負荷強度比較高的話,儘量不要練到肌肉力竭。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健身每次都要做到力竭?力竭是更有利於肌肉增長?看完你就懂了!
    前言在健身領域中,有一個詞相信大家也很熟悉,就是「力竭」,但我覺得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力竭」。因為我覺得沒解釋清楚的話,可能會誤導到其他人,也有可能有人會因為而受傷。#健身#一.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力竭?
  • 健身擼鐵時,每組要做到力竭,增肌效果會更好嗎?
    很久之前,筆者剛開始健身的時候,為了追求最大的進步,就會萌生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在健身房練得最苦,肌肉能夠增加得最多。你們是不是也會有這種想法呢? 之前筆者也講過,想要增肌有三大手段,機械張力,代謝壓力和肌肉損傷。那麼,為了最大化機械張力的效果,讓每一組的訓練都能夠達到增肌的效果,你要在每一組儘可能地募集更多的肌肉纖維,這是第一點。 而研究顯示,在你每一次做額外次數的訓練時,就會越來越接近每組訓練的力竭點,也就會募集更多的肌肉運動單位,帶來更好的肌肉激活和訓練體驗效果。
  • 健身如果不力竭,那和不練有什麼區別!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在健身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想要尋求更多的技巧,以提升自己的訓練質量和表現。但有些技巧卻一直以來都是飽受爭議的存在,這也讓我們逐漸被這團「霧」給迷惑了雙眼,看不出它的本質。比如我們常提起的訓練至力竭能夠幫助更好的增肌,這是真實有效的,還是沒有必要?先簡單談談:為什麼我們總是認為力竭能夠幫助更好的增肌?
  • 什麼叫力竭?那麼長時間,力竭都沒弄清楚,你的健身白練了
    在健身房裡,有許多的健身小夥伴,疏忽對健身理論知識的理解,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健身的動作上。實際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識,會讓你的健身效果增倍很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什麼叫力竭?力竭是身體在運動中,呈現給大家的一種身體狀態。
  • 訓練到「力竭」效果好?未必,「省時省力」的訓練可能更好!
    在健身房裡,很多人喜歡訓練到力竭後的酸爽快感,但是「力竭」並不是進步的必要條件,很多時候甚至會阻礙我們的前進。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省時省力、無需力竭的訓練方式,希望能讓更多人開啟自己的健身旅程!「我經常訓練做到力竭,因為都說力竭的那幾下最有效!」
  • 健身如果不力竭,那和不練有什麼區別,但力竭真能長更多肌肉嗎
    首先我們就是健身中常說的「力竭」問題,看看能不能有效。我們先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感覺有人會覺得說只要歷劫了就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更好地增加肌肉呢。這是我們的大腦皮層跟我們的一種信號,那就是我們把身體的力氣都用完了,訓練出來的效果一定會比沒有用盡全力訓練的效果更有效,帶來的疲勞感也就會更強。
  • 肌肉訓練到什麼程度就算力竭?通過這幾點,幫你正確判斷
    文/宇很多人在健身的時候一旦感覺累了,總會停下來休息一會,但是這種方式的健身小夥會非常的差,因為在健身裡面,自我感覺的累跟肌肉真的累是兩碼事,當你感覺到肌肉酸痛了並且停下來的時候,其實肌肉並沒有真正的耗光力量。
  • 為什麼增肌要做到「力竭」?練到力竭有什麼優勢?
    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我們只需通過簡單地分析肌肉增長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推理出來!力竭為什麼能促進肌肉增長 ?研究發現,練到力竭,可以更好地促進肌肉增長。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我們只需通過簡單地分析肌肉增長的基本原理,就可以推理出來。★當我們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會造成肌肉纖維有微小損傷。
  • 健身中,什麼是有效次數?是否越接近力竭,增肌效果越好?
    健身訓練中,有效次數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是不是我們在動作中,每一下都是有效次數呢?有效次數這個概念,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那麼,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就看下去。有效次數,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在做正式組的過程中,肌肉真正發力的次數。而身體越接近的那幾下,對於我們的肌肉的生長,有著更加強的刺激作用,也就是說增肌的效果會比較好。那麼,什麼是接近力竭的那幾下呢?
  • 力竭訓練會使肌肉肥大最大化嗎?
    這種生理反應已在研究中得到證實,研究表明,在低負荷訓練期間,疲勞的向心收縮會使表面肌電活動相應增加,但這種影響隨著負荷的增加而減弱。因此,可以假設,當高強度負荷訓練時,力竭訓練的效果變得越來越弱
  • 想把背部練成倒三角,試試這些動作,幫你緊緻背部肌肉練出輪廓
    導語:在實際健身過程中,有很多的外行把注意力放在腹部肌肉的鍛鍊上,對於剛剛參加健身的小白來說,加強胸部的鍛鍊成為初次接觸健身的目標,而對於那些有系統健身的高手來說,往往把鍛鍊的注意力集中在練背上,但是因為背部肌肉所處的位置,導致很多的小夥伴對它忽視,而把門面肌肉群(手臂、胸部、肩部)作為鍛鍊的重點
  • 8個手臂訓練動作,練完才知道什麼叫肌肉泵感!鍛造健美手臂!
    盛夏已至,又到了越穿越少、不得不展示自己健身成果的日子了。很多男生可能都嚮往「州長」施瓦辛格一樣飽滿充實、充滿力量感的手臂,然而自己天天做二頭彎舉、做臂屈伸卻還是感覺沒有什麼效果,臂圍看不到變化。今天介紹的8個不同的手臂訓練動作,它兼顧到了肌肉持續緊張時間,增加生長激素釋放,讓肌肉充滿血液和氧氣,所有觸發增長的元素都包含在內。我教大家用正確的方法去獲得尺寸和線條。手臂訓練和身體的其他地方有些不同,對於其他部位,我建議採用大重量高次數的循環。而對於手臂,相反,我幾乎全部採用高次數,強迫次數,超級組和大容量!
  • 健身時到底該不該練到力竭?組間休息到底怎麼樣才科學?
    在我剛開始健身的時候,就是這麼給自己打雞血的。所以每組做到力竭,力竭了又減重量做遞減組,或者各種超級組,不管動作形式,借力繼續懟!你是否也像曾經的我這樣?如果是,那麼本章節將帶大家科學地了解訓練至力竭以及組間休息背後的真相。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就有人推薦「高強度訓練」(HIT,注意不是HIIT)。以該方法為主的就是多屆奧賽冠軍多裡安耶茲,他經常在單組中練到深度力竭。
  • 健身訓練時如何增加肌肉的泵感和飽滿度?這三點很重要
    健身訓練時如何增加肌肉的泵感和飽滿度?這三點很重要 眾所周知,健身時衡量一次無氧訓練是否有效,最需要關注的就是肌肉的充血感,也就是泵感(泵感其實就是血液湧入肌肉纖維中引起的細胞腫脹)。
  • 健身練了一年多的背部肌肉,兩張圖對比感覺有變化嗎?
    健身練了一年多的背部肌肉,兩張圖對比感覺有變化嗎? 背闊肌訓練與胸肌和腹肌相對來說比較難練一些,在健身圈,拉扎爾可謂是神一般的存在,無數的榜單中他始終霸佔著榜首,他擁有漂亮的倒三角背部肌肉以及性感的紋身,都爆發出強烈的雄心荷爾蒙。健身圈裡有一個順口溜,新手練胸,老手練背,高手練腿,其實都很重要。
  • 想要練出健壯的手臂肌肉,這幾個訓練動作值得掌握
    轉眼間夏天馬上就要來了,又到了展示身材的季節。對於健身達人來說,穿上T恤衫露出自己健壯的手臂肌肉想想就非常開心。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身材並沒有那麼完美,夏天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噩夢。但是大家也不要擔心,練習手臂肌肉也是有效果很好的動作可供我們選擇的。
  • 健身有關背部肌群的概述,了解這塊肌肉,練就倒三角形身材!
    上一期我們講了有關背部訓練的俯身槓鈴划船的一個要點,可能對剛接觸健身的人來說,還沒有意識到背部肌肉重要性,今天這一期我們著手一下背部肌群的概述,以及如何練習這個塊肌肉。讓你更全面的認識這塊肌肉,成就你的倒三角形身材!
  • 增強肌肉泵感的6條建議
    很多健身愛好者都喜歡在訓練時追求泵感,泵感就像身體被吹大一樣,肌肉漸漸膨脹起來的感覺會讓人覺得妙不可言。訓練產生的泵感會刺激內啡肽和腦啡肽的釋放,讓人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讓我們會更願意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有時還會讓人越練越興奮,就像完全感覺不到疲憊一樣。
  • 健身練出倒三角身材,顯得臉好小,這肌肉蘿莉不一般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男生練出倒三角身材是非常迷人的,尤其是那種倒三角身材還有肌肉的男生,這樣會顯得他們的肩膀特別的寬厚,而這種男生會給女生莫名的安全感。似乎我們很少見到女性朋友是倒三角身材,因為女性朋友練出倒三角身材的話,會顯得自己特別的壯,沒有女人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