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日的鬼節,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2020-11-30 張不興

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專門給鬼過的節日,估計很多人是知道的。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鬼節了,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

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

盂蘭盆會是佛教每年都要舉行的一場超度歷代宗親亡靈的法會,盂蘭盆三個字都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救倒懸。

根據《盂蘭盆經》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佛陀有位名叫目連的弟子,他開了天眼。目連利用自己的天眼神通看到他去世的母親墮入了餓鬼道,瘦的皮骨相連,不能進食,日夜痛苦不堪。

目連不忍心母親受這般苦難,連忙下到地獄裡,用缽盛飯餵給母親吃,但是因為他的母親由於惡業要受報應的緣故,每當飯到嘴邊就化為了烈火,根本不可能吃到肚子裡去。

目連為了拯救他的母親,向佛陀請示解救的方法。佛陀感念目連的一片孝心,於是讓目連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把百味飲食放置於盂蘭盆中以供養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用這種功德讓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在厄難中者,脫離餓鬼道,能夠到人世間或者天上去享福。

我國的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和發展。盂蘭盆會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在我國舉行的,發起者為梁武帝蕭衍。梁武帝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都會給各個寺院送盆供養。

等到了唐朝,道教雖說很是厲害,但是佛教文化也是發展的相當繁盛,由於盂蘭盆會這天也是道教的中元節,因此更是熱鬧的很。當時長安的各大寺院,唐朝的皇帝們每年到了盂蘭盆會都會送盆獻供,並且設有專門的送盆官員。

民間的百姓對這個節日也是非常重視的,當時長安城中的百姓每到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就會做花蠟、鮮花餅等物品。為了讓自己去世的親人能夠早日脫離苦海,他們也會去寺院中獻供,因此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在唐朝時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

到了宋朝,盂蘭盆會和中元節沒有了唐朝時期那樣的隆重氛圍,它逐漸的變成了僅僅在寺廟中每年都要舉行的重要的法事之一,其內容主要是白天誦經,夜晚放焰施食。這種儀式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但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過鬼節的風俗一直在我國的民間流傳著。如今過鬼節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方式,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放河燈的習俗,以求死去的親人能夠早日脫離苦海,希望活著的人能夠平安幸福,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是一個感恩的日子。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十四是鬼節嗎 有些地方七月十五是鬼節
    導語:今天我們要說說鬼節,這是一個很挑戰心率的節日,先看看你的四周確定安全才看我們的鬼節專題哦!但是俗話說不做虧心事,那就夜半不怕鬼敲門。只要心中善念長存,一身正氣,就會百邪不侵,所以也不要過分憂慮鬼節這樣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鬼節的時間,農曆七月十四是鬼節嗎?這是很有爭議的事情,有些地方七月十五是鬼節,說法不同。
  • 農曆七月話鬼節,和你們講講鬼節的來歷
    傳說每到農曆七月,地府大門洞開,百鬼夜行,所以整個七月叫做鬼月。老一輩的人就會勸說年輕人,不要下河遊泳,晚上要早歸,最好呆在家裡。在我們家鄉這個月是比較忌諱辦喜事的,什麼喬遷嫁娶之類的,都不會在這個月舉辦。而每家都會過的節日是七月十五中元節。
  • 農曆七月,你不可不知的鬼節禁忌
    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鬼節的起源: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
  •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
    (原標題: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入,夜涼如水。「鬼節」的來歷「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
  • 七月十四鬼節的來歷 民間七月半中元節說法多
    進入七月之後,大家常說就是進入鬼月了,七月半鬼節的歷史有幾千年了,但是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五,而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四。   七月十四鬼節的來歷:   根據各地風俗,南方人認為七月十四是鬼節,北方人則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摘要: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文/農夫也瘋狂時間過得真快,2019年又過去了一大半。進入八月份也迎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中元節」。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節、施孤,佛教稱它為「盂蘭盆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
  • 又到七月半 各遊戲「鬼節」玩法一覽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就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
  • 農曆7月15中元節,為什麼有「鬼節」之稱?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說起農曆七月十五,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傳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關於節日基本的知識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兩個人真的細聊起來,「中元」究竟是什麼,「中元」和鬼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這個節日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主要風俗是什麼,恐怕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現在咱就來聊聊 「中元節」的這些事。
  • 鬼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元節的習俗由來已久
    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元節,也被稱為是鬼節,按照民間的習俗,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但是你知道這個節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中元節起源於北魏。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
  • 視頻:鬼節,中元鬼節如何過?農曆7月14日/15日
    如您受益,請關注轉發,利益他人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可以說,天地水三官都是造福人間造福百姓的,所以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也稱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這就是中元節最早的由來,那麼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元節又是怎麼和鬼聯繫起來的呢?
  • 中元節俗稱「鬼節」有哪些禁忌是真的嗎? 鬼節不能做的事盤點
    中國四大鬼節分別為:上巳節(農曆三月三)、清明節(公曆4月4-6日交節)、中元節(盂蘭節、農曆七月十五)、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一、上巳節(農曆三月三)江淮、江南一帶,每年農曆三月三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裡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
  • 鬼節七月半到底是十四還是十五
    中國傳統節日鬼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顧名思義肯定與鬼有關。另外還有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還有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這一切都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2018鬼節是幾月幾日哪天 今天中元節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是中元節,很多人知道這個節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鬼節,中國的鬼節不止一個,你知道這幾個鬼節分別是哪天嗎?   中國三大鬼節(zhōng guó sān dà guǐ jié)指的是清明、中元、寒衣。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 你知道嗎?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是盂蘭盆節,還是佛歡喜日!
    俗話說:「七月半,鬼門開」。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中元節,也是我們俗稱的「鬼節」。據說,在這一天裡,閻羅王都會下令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為了緬懷先祖,祭拜地官,人們會在當天準備好豐富的供品,燒香焚紙來祭拜他們。
  • 你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
    你知道農曆七月十五是什麼節日嗎?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石鼓節、地關節或齋鼓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區是七月十四日),每年有上元節、下三元節。它是中國文化圈和海外華僑區的一個傳統文化節日。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七月十四是鬼節嗎 七月鬼節民間禁忌要了解
    說起鬼節,大家都知道是在七月半,其實還有一些地方,把七月十四這一天當做是鬼節,鬼節到底是七月十四還是七月十五呢?   鬼節有的地方過七月十四,有的地方過七月十五,比如廣東,就過七月十四的居多,而隔壁省廣西的客家人就過七月十五的居多。
  • 農曆七月鬼月中元節,這些民間風俗禁忌和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
    農曆7月 鬼月  中國傳統認為每年農曆七月是「鬼月」——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為何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有啥意義?  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是因為中元節,它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三官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這三個日子也叫三元。
  • 農曆7月15是什麼節日 民間傳說中流傳的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也叫做鬼節,關於這個節日在傳說中非常神秘而且又有些恐怖,民間流傳到了這一天地府的鬼門關會大開。   農曆的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稱為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