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之後,大家常說就是進入鬼月了,七月半鬼節的歷史有幾千年了,但是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五,而有些地方的鬼節是在七月十四。
七月十四鬼節的來歷:
根據各地風俗,南方人認為七月十四是鬼節,北方人則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 每年農曆7月14日是中元節又叫鬼節或著叫盂蘭節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節日。
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 」 ,「倒懸 」指的的是釋迦十大第子目蓮的母親死後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 。
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 祀孤魂都在鬼月農 歷 7月 舉行普渡會,現在叫鬼節。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小孩七月十四晚上不要外出,有事出去的也都儘量早回,而真正的燒紙祭拜是在七月十五。
鬼節
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固定的節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 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