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這一天人們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來迎接這個節日,而且中元節又叫鬼節,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
在我國有三大鬼節,分別是清明節、中元節以及寒衣節,其中中元節的鬼節色彩更為濃厚一些。
在民間,每年的農曆七月被大家稱為鬼月,因為傳說在農曆七月十五的時候,閻王爺會大開鬼門關,讓地府的鬼魂來到陽間,算是放假,所以七月十五被稱作是鬼節。
在農曆七月中,很多事情都是不能隨便做的,因為一不小心很可能會招惹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當然了,這些都是帶有迷信色彩的民間傳說,在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人們的認知更加豐富,所以人們對於這種說法是基本上不相信的。
在民間關於七月十五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那就是地藏菩薩救母,地藏菩薩在未看守十八層地獄之前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但是他的母親卻為人刻薄,而且非常惡毒,有一天她想出一個辦法來戲弄寺廟中的和尚,便找人做了一些肉包子給和尚吃。
地藏菩薩知道這個消息之後趕緊去寺廟通知,和尚們把肉包子藏在袖間,換成了素包子吃下去,這才避免了一場鬧劇的發生。
但是這件事情被天帝知道了,他非常惱怒,於是把地藏菩薩的母親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受苦。
雖然地藏菩薩的母親有罪,但是他卻是一個大孝子,於是他勤修佛法終成菩薩果位,鎮守十八層地獄。在地府之中地藏菩薩不忍心看母親受苦,於是打開了鬼門關,放出了惡鬼,這則傳說也鬼節的來源之一。
在我國民間有很多事情都是被神化了,就像這個關於鬼節的傳說。其實,無論這個節日的來歷如何,它在我國已經傳承了成百上千年,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有很多東西也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就比如古代詩人留下的關於鬼節的古詩詞,還有一些習俗活動以及傳統食俗,這些都是值得大家牢記,並且傳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