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如今能拿回多少錢?
據海峽導報(微博)報導,廈門市民陳女士持有一張存有1200元的老存單。
陳女士手中的老存單,記載著存款時間為1973年。
距離現在都44年了,那麼,44年前的1200元是什麼概念?
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當年家裡若有12口人,一天只需要1元錢左右的夥食費。也就是說,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巨款」。
1、按工資算:相當於現在的34.3萬。
報導稱,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1200元相當於5年的工資。如果按照廈門2016年平均月薪5715元算,5年工資則達到34.3萬元。
2、按房價算,至少相當於現在的30萬。
有人提出,「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這1200元歷經44年,能取到多少錢?
據相關報導,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44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如今,這2600多元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而現在的2600多元可以幹什麼?
有網友說:44年前1200元如果用於辦結婚酒席,按30元一桌算,可以開40桌。而且是在上海南京路高等級飯店,如「新雅飯店」。現在連利息2600元,一桌也開不了!
頭條哥想說,大概可以吃一頓較好的飯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