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如今能拿回多少錢?

2021-01-18 九個頭條

44年前存入銀行1200元,如今能拿回多少錢?

據海峽導報(微博)報導,廈門市民陳女士持有一張存有1200元的老存單。

陳女士手中的老存單,記載著存款時間為1973年。

距離現在都44年了,那麼,44年前的1200元是什麼概念?

當年,好一點的大米約1角3分錢1斤,豬肉7角錢1斤。當年家裡若有12口人,一天只需要1元錢左右的夥食費。也就是說,這1200元,在當年堪稱一筆「巨款」。

1、按工資算:相當於現在的34.3萬。

報導稱,上世紀70年代是計劃經濟,普通職工工資每月20多元錢。1200元相當於5年的工資。如果按照廈門2016年平均月薪5715元算,5年工資則達到34.3萬元。

2、按房價算,至少相當於現在的30萬。

有人提出,「甚至可以蓋兩棟樓房」。

這1200元歷經44年,能取到多少錢?

據相關報導,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經過多方計算確認,在支取日這筆存單本息合計為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44年的利息終究敵不過經濟發展和收入增長,如今,這2600多元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

而現在的2600多元可以幹什麼?

有網友說:44年前1200元如果用於辦結婚酒席,按30元一桌算,可以開40桌。而且是在上海南京路高等級飯店,如「新雅飯店」。現在連利息2600元,一桌也開不了!

頭條哥想說,大概可以吃一頓較好的飯菜吧!

相關焦點

  • 44年前存入銀行的1200元巨款,現在可以連本帶利取出來多少?
    雖然工資是漲了,但錢卻越來越不值錢了。以前很多朋友都喜歡把錢存到銀行裡,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賺取一定的利息。然而有這樣一種情況,如果你在40年前存了1000塊錢,到了現在會是多少呢?要知道,在40年前,1000塊錢可以說是相當大的一筆巨款了。廈門的陳女士在家裡發現了一張1200元的老存單,這張存單過去是由她父親保管的。因為面額不大,就沒有放在心上。
  • 廈門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
    廈門女子44年前存1200元如今成功取出2684.04元 44年前的老存單 臺海網 圖臺海網9月20日消息,「真的太感謝你們了,為了存單忙前忙後。」
  • 44年前存銀行的錢還剩多少?難怪說存銀行是最不靠譜的理財?
    不知道大家前兩天,有沒有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位老人有一張44年前的存單。當時存的是1200元,然後她幾經波折,最近終於把錢取了出來。根據銀行結算,這次她一共取出了2684元。也就是說存了44年,一共有1484元的利息。我們算成單利,相當於2.81%的年化利率。這個收益率比現在的銀行一年期存款還要高一些。不過,這不是重點!
  • 1973年在銀行存1200元,放到現在利息有多少?
    不過最終在人民銀行的組織協調下,在農業銀行找到了這筆1200元的「銀行底單」,並按照利率給付陳女士存單本息。相信很多人都對於陳女士最終取得了多少錢感興趣?經過銀行的計算確認,陳女士提取的本息僅為2684.04元,利息尚不足1500元。44年的時間,1200元存進銀行本息只有2684元!很多人會想銀行是不是坑陳女士呢?其實並沒有,那麼銀行這個1484元的利息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 1988年在銀行存2萬元和在銀行貸款2萬元,現在分別是多少錢?
    1988年不管是能一次性在銀行存2萬元或者能在銀行貸款2萬元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在那個平均工資每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年代,萬元戶在全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都是一些早期開始下海經商的人才有可能有這麼多的存款,靠在廠裡一個月幾十塊工資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幹20年左右才有可能有一萬元存款。
  • 63年前,黑龍江一位老大爺在「信用社」入股6元,如今能拿多少?
    假如你在銀行存6元定期款,63年之後的利息是多少呢?按照2020年銀行最新定期存款利率來計算,63年至少也有上千元的收益。假如在信用社入股6元股金,63年後回報又會是多少呢?如果這6元如果放入到農村信用社,又是解放初期的入股金,收益一定非常大了吧?然而事情真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嗎?
  • 黑龍江一大爺,63年前在「信用社」入股6元,如今漲到了多少錢?
    現如今如果手頭缺錢,可以先銀行申請貸款。不過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各銀行都是不提供小額貸款的。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農村信用合作社就應運而生了。 而且信用社還推行了許多經濟策略,讓老百姓在信用社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比如說社員在入社時繳納的入股基金,每年都能拿到一定的利息分紅。
  • 老人1958年在銀行存入77元,現在能取出多少?也許我們都想錯了
    銀行存錢取錢已經是少數人的習慣,把錢存銀行也只是暫時的,不會很長時間。但是在新中國剛成立那會,錢對於人們來說還是很珍貴的,人們想要把錢留住存著還是得去銀行。可能對於現在的90後、00後來說,77元錢啥都幹不了,隨隨便便買點東西就要幾百來塊。但是對於當時一斤大米才一毛四的中國人來說,77元錢可以算得上是一筆「巨款」。聽爺爺奶奶輩的人說,那個時候一個月工作下來工作單位好的可能也就十幾塊錢的工資,還要進行日常開銷,東用西用一個月能攢下來的也沒多少。那位老農民知道錢來之不易,也不捨得用掉,便把這77元「巨款」存進了銀行,也一直沒有取出來。
  • 1973年1200元人民幣拿現在是多大一筆錢?
    1973年1200元人民幣拿到現在是多大一筆錢?1973年到現在2008年已經45年了,我們國家無論是從物質還是人口以及地理環境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理論上來說,用1200元人民幣在不同時空裡對物價進行比較,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
  • 湖北農民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給多少錢?
    借條已經陪著楊明榮一家走過了85個年頭,6年前,楊明榮將這張沉寂了近一個世紀的"欠條"拿了出來,這是他第一次拿出來。借條上面寫著:  紅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經濟困難,隊長塗杏,向楊長銀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還有一部分的字跡已隨著歲月變得模糊不清。
  • 男子兌60年前股金 銀行:當時1萬等於現在1塊
    男子兌60年前股金 銀行:當時1萬等於現在1塊】如果你突然從家裡翻到60年前價值10萬元的入股憑證,會不會覺得自己即將暴富?湖北武漢的胡瑞付家最近就遇到這樣天降的「餡餅」,搬遷中翻出了一張保留多年的「黃陂縣信用合作社社員證」,上面記載著他的爺爺胡世炳在1954年時,花費10餘萬元入股黃陂縣信用合作社。用現在的話來講,成了股東。
  • 老人1958年在銀行存77元,60年後取出,現今連本帶利總數讓人意外
    而這些閒錢很多人選擇存在了銀行。因為存在銀行不僅安全,而且還有一些利息。說到利息,我們都會想到銀行的活期和長期存款。活期存款更為靈活。當人們需要提取存款時,並沒有太多限制,但是這種存款方式的利潤很低,即使本金很高,利潤也不會太多。一般來說,長期存款的利潤較高。本金越高,存款時間越長,您將獲得更多的利潤。但是,這種存入方法也有缺點,即當緊急情況下需要錢時不能及時使用。
  • 黑龍江一位老大爺,在「信用社」入股6元63年,如今能拿多少?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從一個一窮二的落後國家,發展到如今的世界經濟大國。國家的發展變化如此巨大,那麼作為生活在國內的華夏兒女來說,又出現了什麼變化呢?六十多年前,中國還是一個剛剛成立的國家。當時的我們什麼都沒有,溫飽問題是關乎的民生的第一個大問題。因此,當時的人們把錢看的很重要,一有錢就會存在銀行裡,但是由於當時的銀行不提供小額貸款,為了解決農民的難題,便出現了農村信用合作社。
  • 中國首富身家超過3300億元人民幣,把錢存銀行60秒能領多少利息?
    中國首富身家超過3300億元人民幣,把錢存銀行60秒能領多少利息?如今中國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在網際網路經濟下,社會不斷「造富」,造就了很多的富豪,其中諸如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亦或者是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還有今年成為中國內地富豪榜第三名的拼多多創始人黃崢,都是受到了時代的影響,才成為了富豪,而富豪擁有的財富,往往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1958年,一農民在銀行存77元忘記取出,60年過去,能取多少錢?
    雖說如此,大部分人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膽魄去做生大錢的事,獲得大錢難,搞點小錢還是不難的,人們將錢放在銀行吃利息就是。銀行的最大的一項業務就是吸儲,所有的宣傳都是圍繞存款的獲利進行的。大部分也認為吃利息是很好的,總比將錢放在家裡生黴要好。知乎上有人提問,如果將100萬存定期1年,取利息然後再轉存,如此往復下去,是不是靠著利息就能很好生活了。
  • 湖北老農拿出85年前「欠條」,紅軍借款400大洋,如今應還多少錢
    在湖北就有一老農,他手裡有一張85年前的欠條,是紅軍借的400大洋。  這麼多年過去了,時過境遷,更新換代,  大洋被人民幣所取代,面對如此大的一筆數目,在現如今,又值多少錢呢?  後來有關部門查閱了一些資料得出:  在民國初期時,一塊大洋換算下來應該是人民幣三百五十元,  不過後來大洋貶了值,  1903年時,一塊大洋差不過是15年時的一百元人民幣  ,這樣一算,  四百大洋差不多就是四萬元的人民幣  ,數目還是不小的。
  • 30年後,一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看完你還把錢存到銀行嗎
    但是如果把一萬元放在30年前,確實萬元戶是比較稀少的。那時候的一萬元可以解決很多的物質生活的問題,單說我們天天都吃的豬肉30年前只有五六元一斤。而現在近30元一斤,漲了近六倍,通貨膨脹是物價飛揚的主要因素。那如果再過30年,一萬元人民幣又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貨幣的貶值是世界各國的一種趨勢,因為各國的社會都存在有通貨膨脹的現象。
  • 當年在「信用社」入股6元,存了63年的大爺,最後取出了多少錢?
    01 本文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自黑龍江的一位老人,用六元「巨資」在信用社入股,雖最後大爺沒能親手將錢取出,但股金憑證一直留給了自己的侄子
  • 1958年,小夥在銀行存77塊忘記取出,62年過去了,這錢能取多少?
    在我們老百姓看來,家裡的錢一般都是放在銀行裡面,除了安全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筆錢能通過銀行賺取利息。一般來說,這筆錢在銀行裡放的時間越長,那麼利息也就越多,是一個最簡單的錢生錢的辦法。正因為這樣,有些人經常會幻想,要是我現在放進去1萬塊錢,等過個五十年六十年的再取出來,那得有多少錢?這的確是一個很夢幻的想法,但是現實中有沒有人這樣做過呢?別說,還真有,有一名小夥,在1958年的時候在銀行裡存了77塊錢當作老婆本,但是在那之後小夥忘記取出來了,直到今年才想起來。那麼這名小夥到底取出來多少錢?只能說,幻想和現實之間差距還是挺大的。
  • 1987年的10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看完知道為什麼窮了!
    1987年的100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看完知道為什麼窮了! 當時幾十元的工資能養家,主要是因為當時每個人都不需要買房。這房子幾乎是由國家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