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在銀行存6元定期款,63年之後的利息是多少呢?按照2020年銀行最新定期存款利率來計算,63年至少也有上千元的收益。
假如在信用社入股6元股金,63年後回報又會是多少呢?如果這6元如果放入到農村信用社,又是解放初期的入股金,收益一定非常大了吧?
然而事情真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黑龍江大爺6元入股"信用社"63年之後發生的故事。
為「穩糧」而生的農信社
銀行業務大家並不陌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人在銀行除了存取款,還進行著定期、短期、理財、基金、股票、信貸等投資活動。
說白了,銀行就是現代人金融活動的"第一根據地"。而農村信用社,則是建國初期國家為減輕農民的壓力,順應國情需要而為農民建立的信貸服務機構。兩者都是金融機構,但目的不同,作用也不同。
俗話說,糧食穩則天下安。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想要大力發展綜合國力,最重要的就是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就是先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
當時國家的農業發展緩慢,土地貧瘠、資源稀少,這對於農民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挑戰。
然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發展經濟首先就是要發展農業,為了鼓勵生產和發展,政府便決定在建國初期建立了農村信用社,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種植的問題。
農村信用合作社,是國家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農村興辦的銀行類金融機構,目的是為了解決當時農村貸款難的問題。那麼這些貸款主要是為幫助農民解決哪些問題呢?
你可能就要問了,農業種植無非就是土地、工具和肥料、種子這些方面的開銷,還有什麼需要貸款的呢?更何況土地革命後,農民是土地的所有者,幾乎每個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無需購置成本。工具不好用的話去別人那借用就是了,幾乎沒什麼開銷。
63年前的6元如今有多少?
這樣看來土地和工具這些都不是難事,那什麼才是問題癥結所在呢?
建國之初,我國農業工業並不發達,種子質量和肥料問題成為農業發展的阻礙。種子和肥料沒有現在的優質品種,無法保證播種的質量和收穫。農民可能辛苦勞作一整年,花了錢去購置、培育,到頭來顆粒無收,造成資金壓力巨大。
面對這些問題,政府便想到了通過信貸的方式緩解農民的困難。國家通過小額貸款小額利息的方式,幫助農民緩解資金問題,等到來年掙到了錢,再還貸款,通過小額信用貸的方式逐步推進國家經濟良性發展。
此政策出臺後,迅速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的支持與關注,大家紛紛跑去辦理"社員證"、"股金證",可以說農村信用社開啟了我國金融領域信貸服務的第一頁。
當時,一位來自黑龍江的老大爺在1957年繳納給信用社6元的股金,繳納之後也一直沒有想起來再去信用社取出,時間一長,老人也就漸漸淡忘了此事。
如今63年過去了,老人的家人無意間翻出了當年的股金證,大家便思考現在究竟能兌換出多少錢呢?於是他們立即去當地銀行進行了諮詢,銀行經過仔細核算,最終告知其家人可兌換的金額是17元3角。
單從這個金額來看,這張股金證確實沒有起到太大的增值效果。老大爺家人得到這個結果後也是又震驚又迷惑,這存了好幾十年的股金,放在現在就算是銀行定期存款也得有個百八十萬了吧,更何況自己持有的這是股金證,怎麼也應該有分紅才對。於是便向銀行和有關人員進行了諮詢。
原來之前農民在信用社入股,和現在去銀行存錢比較相似,但是收益計算方式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現在銀行計算利息,是以存款數額為基準,按照百分比計算收益,到期之後客戶會如約收到相關收益。而信用社股金分紅,是要按照當年的盈利虧損狀況計算,沒有固定比例。
對於金額如此少的原因,銀行進一步給出了解釋。曾經的農村信用社這些年經過多次的改革重組,發展為銀行。最初的股金證是農村信用社的股份證明,現在的農商銀行是一個新公司,所以這張股金證農商銀行從法律層面講是可以不認領的。
換句話說就是,如今家人手裡的這張股金證僅在農村信用社存在期間有效,但股金證在此已經不能進行兌換。
然而銀行也表示,為了感謝老大爺當年積極響應政策,仍願意給他兌換17餘元,表示鼓勵和感謝。
聽完解釋後,老大爺一家震驚之餘,難免有些許失落,但同時也表示理解。任何事情都有他的多面性和特殊性,更何況過去了這麼久的事情,要更多地考慮它的歷史性。
決定將股金永久存續
這張充滿年代感的股金證雖然沒有給大爺帶來高額的收益,但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它的存在意義非凡。
這張股金證體現著國家在困難時期對農民的支持與幫助,沒有它,很多家庭恐怕連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進一步展現了國家對農業和農民群體的扶持與關懷。老人的家人們對此也感慨萬千。
他們最終決定不領取股金,要將股金永久存續,至於這張股金證他們也要永遠珍藏起來,因為其歷史價值、收藏價值遠遠高於實際價值。
事已至此,老大爺和股金證的故事告一段落,但時代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我國信用社模式開啟了農村金融服務的第一頁,為辛勞的農民帶來了經濟上的便利和資源,也是信用社的出現,帶領新中國農業金融走向了現代化的歷史徵程。
如今,信用社雖然只存在於部分農業區域,主要業務也是為農民種植提供信用貸款,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信用社的發展將日趨多元化、現代化、時代化,以國家戰略為目標,支持農民種好地,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提升種糧的綜合效益。
我國經過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苦探索,無數農民伯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子孫後代開闢道路。我們走過了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市場經濟下信貸金融飛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的飛躍加足馬力。
如今,我們在新時代的宏偉徵途中繼續前進,農村信用社將繼續發揮其優勢,在廣袤的祖國大地描繪著穩健的農信篇章。五穀豐登,物阜民康,糧食是豐收調色板上,最雍容燦爛的一抹顏色。一張6元的股金證,見證了老一輩農民們為建設祖國留下的光榮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