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醫療特色 提升服務品質 改善就醫體驗 豐都衛生健康事業持續向...

2020-11-25 重慶市政府公眾信息網

近年來,豐都縣衛健委以群眾的生命健康為立足點,全方位領導縣各級醫療機構重黨建、強基礎、提能力、保穩定,著力深化綜合醫改,開展「美麗醫院」建設、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扶貧、健康促進行動、中醫藥事業發展、行業作風建設大行動等多項工作,促進豐都衛生健康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切實增進百姓的健康福祉,有力推動健康事業的建設發展。

其中,豐都縣人民醫院、豐都縣中醫院、豐都縣婦幼保健院、豐都縣精神病醫院分別在健康扶貧、醫療技術、兒童保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升實力,發揮特色,共同譜寫了豐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豐都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深入貧困戶家中,為困難群眾做健康檢查

豐都縣人民醫院 傾情幫扶,扶貧工作成績斐然

脫貧攻堅勇擔使命,攻堅克難克盡全力。豐都縣人民醫院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全院醫護人員踴躍參與、人人擔責履職,紮實開展健康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發揮了區域醫療中心在健康扶貧中的排頭兵、領頭雁作用,為確保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有保障,幫助貧困戶穩定脫貧,切實增進豐都縣貧困群眾的福祉不計得失、竭盡全力,「人民醫院」名副其實,脫貧攻堅一馬當先,贏得了各界好評。

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這一直是醫院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醫院整合資源,構建了「幫扶領導—幫扶責任人—幫扶醫生—幫扶對象」多重精準幫扶機制,目標激勵、問題導向,強化幫扶責任,確保幫扶成效。

醫院多措並舉,嚴格落實貧困群眾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建立貧困戶患者「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確保住院醫保貧困患者自付比例不超過10%,門診慢特病貧困患者自付比例不超過20%;藉助北京協和醫院的優質資源,對豐都縣貧困群眾開展遠程會診等。截至目前,共有農村貧困患者9135人享受醫院健康扶貧就醫補助,補助金額共計521.92萬元。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醫院倍加關注地處偏遠鄉鎮、沒有條件到縣城就醫的困難群眾。「貧困患者不方便來醫院,我們便把健康醫療送到家門。」回想扛著醫療設備,翻山越嶺深入貧困戶家中,為他們治療病痛、發放藥品、宣傳扶貧政策的日子,醫院扶貧工作人員無限感慨,「在這個過程中,有困難、有辛苦,但看到困難群眾重獲健康,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快樂。」

去年,醫院爭取山東棗莊的援助,購置了豐都縣第一輛健康體檢車。「這是一輛集生化、血常規檢測、心電圖、B超、DR檢查等為一體的健康車,可以滿足群眾的更多健康需求。」醫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醫院共派出251名醫務人員分別為三建鄉、青龍鄉等深度貧困鄉鎮及仁沙鎮、保合鎮、十直鎮等鄉鎮群眾開展健康體檢和諮詢問診服務。

醫院深刻地認識到,健康扶貧工作想要在鄉鎮紮根開花結碩果,最重要的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根據豐都縣衛健委的醫共體建設安排,醫院不斷推進對17家醫共體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的建設,逐步將雙向轉診、健康扶貧工作相結合。

為此,醫院共派出137名醫護人員駐點幫扶醫共體成員單位,對鄉鎮醫護人員以及村醫進行技術指導、人才培養、規範培訓、醫療設備支持等;在下沉優質資源的同時,醫院免費接收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到醫院進修培訓……

除了醫療幫扶,醫院還選派5名年輕幹部前往結對幫扶的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建強組織、發展產業、為民辦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以來,醫院向結對幫扶鄉鎮、村社區提供幫扶資金累計超過百萬元,用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戰鬥未曾有窮期。「十四五」時期,豐都縣人民醫院將繼續秉持「人民醫院為人民」的理念,發揮醫療衛生服務特點和優勢,傳承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繼續砥礪奮行,更好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辦暖事,乘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之良機,在開啟建設現代化國家、人民美好生活新徵程中,繼續譜寫服務奉獻新篇章。

豐都縣中醫院開展心臟冠脈介入手術

豐都縣中醫院 升級技術,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醫療技術是醫療質量的內在核心,是解除患者病痛的關鍵要素。近年來,豐都縣中醫院持續提升醫療技術,基本實現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增強群眾的就醫獲得感。

11月12日,醫院心血管腎病內科55號床,76歲的患者張樹柏正躺著吸氧,整個人神智清楚,表達流暢。而且他身上只有右橈動脈有一個針孔似的微小手術傷口,完全看不出他兩天前差點因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在旦夕。

「患者能夠及時獲救,主要得益於醫院心臟冠脈介入手術的逐步成熟。」心血管腎病內科主任夏曉清介紹,這是一種藉助現代科技的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小,病人恢復快,但手術過程對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

據了解,自去年的魯渝健康扶貧協作開始,山東省三甲醫院支醫專家給予醫院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顯著提升醫院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以及介入手術的成熟度。

在今年6月,該院心臟微創介入治療成功救治豐都縣首例心臟血管完全閉塞超過3個月(CTO)的重症心梗患者,使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心功能及預後得到成功改善。

這些成績離不開先進醫療設備的支持。今年3月,醫院重新裝修導管室,引進最新的數位化平臺DSA——荷蘭皇家飛利浦最先進的AlluraXper FD20C。該DSA是最高端通用型血管造影系統,可以滿足各個臨床科室的使用要求和習慣,以及心臟、腦血管和全身血管、腫瘤等介入診療需要。

此外,醫院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重視加強新技術準入和手術分級制度管理。3年來,開展了小切口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肩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鏡探查半月板次全切手術,腦室鏡顱內血腫清除術,胸腔鏡食管癌、肺癌微創手術等新技術新項目60餘項。

通過一系列的臨床實踐,該院的關節置換技術從剛剛起步到獨立開展,從成熟到精湛,實現了新突破。自2019年以來,醫院實施魯渝健康扶貧協作「站立行動」,主要針對需要進行髖、膝關節置換的貧困患者進行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實施費用補助。項目自去年在豐都實施以來,已累計幫助34名患者重新站立。

醫院積極引進市級適宜技術,為醫療技術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分別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涪陵中心醫院籤訂「腦卒中康複評定及規範化治療流程技術推廣」「急診內鏡檢查及幹預治療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應用」2項適宜技術,通過兩個「三甲」單位的定期指導,為該院學科建設及適宜技術進一步開展應用提供良好的平臺。

目前,醫院骨傷科是重慶市重點專科,針灸康復科為國家級特色專科,肝病科是重慶市特色、重點專科,肺病科和兒科正在爭創市級特色專科。未來,醫院將繼續堅持中西醫結合,不斷強化學科建設、提升醫療質量,辦人民滿意的醫院,為豐都縣患者送去更多的健康福音。

豐都縣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醫師為孩子做康復訓練

豐都縣婦幼保健院 精心呵護,搭建兒童健康成長橋梁

一直以來,豐都縣婦幼保健院從心理到生理、從孕育到出生後竭力構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全面守護婦幼的生命健康,為豐都縣及周邊區縣的婦女兒童打造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兒童保健是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的關鍵一環,主要體現在對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加強兒童營養幹預、早期發展指導等,是醫院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今年5月6日,該院綜合樓4樓的兒童康復科正式開診。科室對高危兒早期幹預、語言發育遲緩及構音障礙、全面性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智力發育遲緩、腦炎後遺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腦性癱瘓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康復治療工作,治療水平處於豐都縣地區首位。同時該科室被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指定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的定點康復機構。

「目前科室開設有治療項目功能訓練、作業訓練、語言訓練、認知訓練、ABA行為幹預療法、小組課、音樂療法、感覺統合訓練。」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訓練可以針對運動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進行多角度、有針對性的科學康復訓練。

科室現有康復醫師5名、康復治療師6名,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科室設有評估室、功能訓練室、作業訓練室、語言訓練室、認知訓練室、感統訓練教室、康復理療室、家長培訓室等教室。每一間教室功能突出、設備齊全、環境舒適,瀰漫著溫馨的氛圍。

在作業訓練室,康復醫師正在手把手帶著一個孩子玩玩具。「這是培養孩子動作協調力和專注力的一個過程。「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在三合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五樓,時而歡聲笑語,時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這裡正是孩子們的另一處溫暖家園。醫院在此設立早期發展指導中心,致力啟迪0-3歲嬰幼兒的智慧,引導孩子們走向健康、快樂成長之路。

中心通過創編本土化課程體系,精心設計教育型遊戲、活動和動手體驗等方法,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開發語言、藝術、體能、社交等潛能,為寶寶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家長提供優質的育兒指導。

通過早期的指導教育,專業人員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可能潛存的健康問題,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重要的基礎。

「早期發展指導中心和兒童康復科是互為輔助、共為一體的關係。」據工作人員介紹,早期發展指導也是康復治療的一部分,兩者的有機結合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實現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

創新不停,追求不止。兒童康復科和早期發展指導中心只是醫院守護兒童健康的兩個縮影。未來,醫院將以人為本、以婦女兒童為中心,繼續從胎兒時期的健康,到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篩查診治、心理疾病診治、高危(早產)兒健康管理、發育障礙兒童康復等一系列問題,為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從產前檢查、產中監護、產後保健等多方面,守護婦女健康,促進優生優育,提升人口素質,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數。

豐都縣精神病醫院 真情關懷,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11月12日,陽光明媚。站在豐都縣精神病醫院門前,「和諧、仁愛、敬業、創新」8個大字引人注目。走進醫院,更是一派寧靜祥和,給人舒心愉悅之感。

一直以來,醫院始終秉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為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該院醫護人員勇擔使命、衝鋒在前,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公眾心理健康,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助力疫情抗擊工作的順利開展。

2月初,在豐都縣衛健委的領導下,醫院發動具有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15名專家,組建心理救援專家組,有序有組織地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疏導工作。專家組設醫務人員心理幹預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心理幹預組,公眾心理幹預組3個工作組。

「我們針對不同人群實施分類幹預,致力提供具備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組的專家表示,他們首先帶領幹預隊伍深入一線,動態評估一線醫務人員、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公眾等心理狀況,制定幹預計劃,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心理幹預,提供及時、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等服務。

不止如此。醫院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開通了24小時微信客服諮詢和心理援助熱線,為身處本地以及外地的豐都群眾提供溫暖細緻的「線上關懷」。

此外,醫院積極響應,將治癒患者心理疏導納入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進一步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

該院醫護人員表示,無論是線上的心理熱線,還是線下的面對面心理疏導,都是為了給有心理健康需要的群眾提供一個傾訴的平臺。「讓有需要的人知道我們一直在身邊,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這句平常話說出心理健康服務的意義,更道出精衛人的共同追求。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是醫院重點關注的對象。為確保貧困、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能夠持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穩定患者病情,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醫院從今年10月開始為豐都縣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發放抗精神病藥物,減輕他們的用藥負擔。

另外,醫院聯合鄉鎮精防人員以及其餘部門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建檔,實現精準信息管理。截至10月底,豐都縣嚴重精神患者在冊3000餘人。為守護他們的精神健康,醫院嚴格落實隨訪制度,關注他們的服藥動態以及生活情況;派出幫扶醫生具體解決他們的困難;定期對鄉鎮精防醫生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

未來,豐都縣精神病醫院將本著「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繼續守衛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為患者構築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把關懷送到每一個有需要的人身邊。

相關焦點

  • 濟寧市微山縣持續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微山縣衛生健康局主要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十三五」期間,微山縣始終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健康優先」的發展理念,以「構建大衛生大健康格局、著力推進健康微山建設」為目標,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完善醫療服務體系為手段,按照「建機制、保基本、強基層」的工作思路,堅持目標導向
  • 探索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與管理模式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改善醫療...
    自2015年開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積極貫徹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以智慧、信息互聯、流程改造為載體,以資源共享、信息流動、患者便捷為目的,實現「一站式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 天元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託舉「健康天元」
    紅網時刻株洲12月1日訊(通訊員 譚昕吾 劉湘輝 陳雪晴)近年來,天元區從滿足居民的需求出發,不斷完善基層醫療衛生環境,提升「家門口」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轄區居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從社區到鄉鎮,基層醫療競相爭得「國字號」水準11月15日,三門鎮中心衛生院裡,一臺16排螺旋CT正式投入使用。附近居民需要CT拍片,不必再去40分鐘車程之外的城區。
  • 【民心築城·政府推】補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短板,全力保障市民就醫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廣州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存在的人才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醫保政策不完善、「信息煙囪」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就醫環境?前期經過「記者跑」、「委員議」,廣州市政協委員將問題向各相關部門及時反饋並開展了密切的討論。
  •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濱州衛生健康事業護航百姓健康
    1月15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8場,市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介紹了「十三五」期間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情況。過去的五年,濱州市衛生健康系統推進健康濱州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 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京東健康發力線下渠道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19年收入計,京東健康是中國最大的在線醫療健康平臺,與線上零售藥房。 直接或間接、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隨心所欲的健康消費需求是京東健康全渠道建設的重點。舉例來看,京東健康上線全劑型中藥飲片品類,與線下藥店和醫療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代煎、送藥上門服務;京東健康與眾多線下機構合作,打造助聽器等醫療器械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體驗。
  • 鎮江市舉行醫療衛生行業暗訪問卷調查情況通報會
    金山網訊 7月15日下午,鎮江市醫療衛生行業暗訪問卷調查情況通報會在鎮江市衛健委舉行。鎮江市放心消費創建辦、鎮江市衛健委、鎮江報業傳媒集團、鎮江市消費者協會等相關領導及全市各大醫療機構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 眾惠相互打造「健康管理+相互保險」融合發展模式
    同時,眾惠相互還向廣大會員詳細解讀了「腎愛保·愛多多腎病保險」產品運營的基本情況,並就優化產品及服務體驗公開徵詢意見,充分展示了相互保險會員「共建、共治、共享」的特色理念和「健康管理+相互保險」的運營模式。
  • 崑崙健康推出樂享金生終身護理險,加速「品質養老」生態閉環建設
    隨著國家老齡化日趨嚴重,大眾對品質養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市場端需求激增倒逼保險企業從提供單一的風險保障服務向醫療、保險、養老融合型服務轉型,基於健康管理服務進行的產品創新成為行業新趨勢。在此背景下,以護理險為代表的、聚焦養老醫護服務的健康險產品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作為大健康產業中的一個特色化產品,護理險如何快速切入市場、背後是一場對險企運營能力的大考。
  • 關於雷山縣醫療衛生事業方面的建議
    因各方面原因導致雷山縣人員編制特別少,特別是衛生系統編制嚴重不足,影響了雷山縣基層衛生事業的發展,隨著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不斷提升,雷山縣現有的衛生醫務人員已不能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雷山縣人民醫院現佔地面積41畝,編制床位200張,實際開放床位300張,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總面積1.6萬平方米。
  • i康保百萬醫療慢病版:為用戶提供合適的產品、創造優質體驗
    近年來,平安健康險持續推進移動網際網路戰略,加速數位化轉型。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高科技手段,以健康險產品和服務為載體,打造保險、健康和醫療的科技健康保險生態圈。早在2016年,平安即推出國內領先的移動端健康保障平臺——平安健康APP,為用戶提供「保險保障+就醫服務+健康管理」的一站式智能服務。
  • 網上找的安慶遠康醫院看病靠不靠譜 品質就醫
    每個就診細節都與健康有關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身體的健康和醫療服務的質量,安慶遠康男科醫院一直努力學習,結合中外先進的醫療服務理念,改善醫院的服務質量和就醫環境,力求能為廣大患者解除疾病帶來的各種困惑
  • 奮發有為正當時 銳意改革謀新篇——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改善醫療...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從一家社會福利院,發展到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鑑定、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63年的歷史長河,忠實的記錄了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多次華麗轉身。  科學正確的發展理念,為醫院發展帶來的正效應正在持續發酵。
  • 廣東衛生人才網_廣東醫療衛生每日資訊(2019年12月27日)
    國內資訊   1)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2部門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年底,基本建成有利於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環境,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
  • 靈山縣婦幼:乘勢而上 開啟婦幼健康事業新徵程
    這是靈山婦幼健康事業發展的一個新裡程碑,更是廣西縣級「三級婦幼保健院」零的突破!南國冬日,暖陽怡人。走進靈山縣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映入眼帘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醫技大樓,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診室、病房、藥房等,營造出舒適、溫馨、文明的就醫環境,前來就醫的患者絡繹不絕。
  • 新政策實施,老年人出行、就醫更方便!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老年人日常就醫需求,維護老年人健康權益,陝西省衛健委日前制定下發了《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關於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對於需要查驗「健康碼」的情形,要優化代辦代查服務,簡化操作程序,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方便老年人使用。就醫01醫院為老年人提供現場號源不少於30%《方案》規定,各醫療機構要完善電話、網絡、現場預約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特別是暢通老年人的家人、親友、家庭醫生等代為老年人預約掛號的渠道。
  • 李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中央投入700多億元支持2400多所縣級醫院和4萬多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啟動了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軟硬體」都得到明顯改善。四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服務內容得到拓展,服務標準穩步提升,億萬人民群眾得到了實惠。五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推進,積累了有益經驗。
  • 實體醫療機構頻頻落地,好孕幫穩步推進助孕O2O一站式服務平臺
    雖然市場規模仍在不斷突破,但行業的競爭已從最初的流量爭奪回歸到醫療的本質,向促進醫療服務方向持續轉變。可以預見,2018年國內網際網路+醫療將會覆蓋更多行業痛點,日漸走向成熟。站穩行業發展風口,好孕幫一站式解決生殖健康難題「有了不孕不育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極易走上治療彎路,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好孕幫創始人黃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好孕幫要做的就是讓用戶更早地發現自己生殖健康領域存在的問題,更及時的去做檢查治療,通過服務創新全面幹預病患就醫流程,提高就診效率,提升就診體驗,一站式解決生殖健康領域各種難題,直指懷孕這一結果。」
  • 方便老年人就醫,國家衛健委發文了
    為方便老年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就醫可增設「無健康碼」通道提供多渠道掛號等服務保留足量人工服務窗口對網絡辦理就醫的智能終端和智能APP開展適老化改造等》(國衛老齡函〔2020〕457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做好方便老年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下同)看病就醫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國家衛生健康委就介紹「十三五」綜合...
    重慶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合理確定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薪酬水平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實行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穩定基層醫生隊伍。湖南設立人才編制池,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此外,四省份在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績效考核、強化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改善醫療服務提升患者滿意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