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都縣衛健委以群眾的生命健康為立足點,全方位領導縣各級醫療機構重黨建、強基礎、提能力、保穩定,著力深化綜合醫改,開展「美麗醫院」建設、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扶貧、健康促進行動、中醫藥事業發展、行業作風建設大行動等多項工作,促進豐都衛生健康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切實增進百姓的健康福祉,有力推動健康事業的建設發展。
其中,豐都縣人民醫院、豐都縣中醫院、豐都縣婦幼保健院、豐都縣精神病醫院分別在健康扶貧、醫療技術、兒童保健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升實力,發揮特色,共同譜寫了豐都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豐都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深入貧困戶家中,為困難群眾做健康檢查
豐都縣人民醫院 傾情幫扶,扶貧工作成績斐然
脫貧攻堅勇擔使命,攻堅克難克盡全力。豐都縣人民醫院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全院醫護人員踴躍參與、人人擔責履職,紮實開展健康扶貧、結對幫扶等工作,發揮了區域醫療中心在健康扶貧中的排頭兵、領頭雁作用,為確保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有保障,幫助貧困戶穩定脫貧,切實增進豐都縣貧困群眾的福祉不計得失、竭盡全力,「人民醫院」名副其實,脫貧攻堅一馬當先,贏得了各界好評。
確保貧困群眾「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報銷,大病有救助」,這一直是醫院思考和努力的方向。醫院整合資源,構建了「幫扶領導—幫扶責任人—幫扶醫生—幫扶對象」多重精準幫扶機制,目標激勵、問題導向,強化幫扶責任,確保幫扶成效。
醫院多措並舉,嚴格落實貧困群眾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建立貧困戶患者「一站式」結算信息系統,確保住院醫保貧困患者自付比例不超過10%,門診慢特病貧困患者自付比例不超過20%;藉助北京協和醫院的優質資源,對豐都縣貧困群眾開展遠程會診等。截至目前,共有農村貧困患者9135人享受醫院健康扶貧就醫補助,補助金額共計521.92萬元。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醫院倍加關注地處偏遠鄉鎮、沒有條件到縣城就醫的困難群眾。「貧困患者不方便來醫院,我們便把健康醫療送到家門。」回想扛著醫療設備,翻山越嶺深入貧困戶家中,為他們治療病痛、發放藥品、宣傳扶貧政策的日子,醫院扶貧工作人員無限感慨,「在這個過程中,有困難、有辛苦,但看到困難群眾重獲健康,我們感受更多的是快樂。」
去年,醫院爭取山東棗莊的援助,購置了豐都縣第一輛健康體檢車。「這是一輛集生化、血常規檢測、心電圖、B超、DR檢查等為一體的健康車,可以滿足群眾的更多健康需求。」醫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醫院共派出251名醫務人員分別為三建鄉、青龍鄉等深度貧困鄉鎮及仁沙鎮、保合鎮、十直鎮等鄉鎮群眾開展健康體檢和諮詢問診服務。
醫院深刻地認識到,健康扶貧工作想要在鄉鎮紮根開花結碩果,最重要的是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根據豐都縣衛健委的醫共體建設安排,醫院不斷推進對17家醫共體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的建設,逐步將雙向轉診、健康扶貧工作相結合。
為此,醫院共派出137名醫護人員駐點幫扶醫共體成員單位,對鄉鎮醫護人員以及村醫進行技術指導、人才培養、規範培訓、醫療設備支持等;在下沉優質資源的同時,醫院免費接收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醫護人員到醫院進修培訓……
除了醫療幫扶,醫院還選派5名年輕幹部前往結對幫扶的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在建強組織、發展產業、為民辦事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以來,醫院向結對幫扶鄉鎮、村社區提供幫扶資金累計超過百萬元,用於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戰鬥未曾有窮期。「十四五」時期,豐都縣人民醫院將繼續秉持「人民醫院為人民」的理念,發揮醫療衛生服務特點和優勢,傳承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繼續砥礪奮行,更好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辦暖事,乘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之良機,在開啟建設現代化國家、人民美好生活新徵程中,繼續譜寫服務奉獻新篇章。
豐都縣中醫院開展心臟冠脈介入手術
豐都縣中醫院 升級技術,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醫療技術是醫療質量的內在核心,是解除患者病痛的關鍵要素。近年來,豐都縣中醫院持續提升醫療技術,基本實現患者「大病不出縣」的目標,增強群眾的就醫獲得感。
11月12日,醫院心血管腎病內科55號床,76歲的患者張樹柏正躺著吸氧,整個人神智清楚,表達流暢。而且他身上只有右橈動脈有一個針孔似的微小手術傷口,完全看不出他兩天前差點因為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在旦夕。
「患者能夠及時獲救,主要得益於醫院心臟冠脈介入手術的逐步成熟。」心血管腎病內科主任夏曉清介紹,這是一種藉助現代科技的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小,病人恢復快,但手術過程對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
據了解,自去年的魯渝健康扶貧協作開始,山東省三甲醫院支醫專家給予醫院技術支持和人才培養,顯著提升醫院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以及介入手術的成熟度。
在今年6月,該院心臟微創介入治療成功救治豐都縣首例心臟血管完全閉塞超過3個月(CTO)的重症心梗患者,使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心功能及預後得到成功改善。
這些成績離不開先進醫療設備的支持。今年3月,醫院重新裝修導管室,引進最新的數位化平臺DSA——荷蘭皇家飛利浦最先進的AlluraXper FD20C。該DSA是最高端通用型血管造影系統,可以滿足各個臨床科室的使用要求和習慣,以及心臟、腦血管和全身血管、腫瘤等介入診療需要。
此外,醫院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重視加強新技術準入和手術分級制度管理。3年來,開展了小切口髖關節置換術,膝關節置換術,肩關節置換術,膝關節鏡探查半月板次全切手術,腦室鏡顱內血腫清除術,胸腔鏡食管癌、肺癌微創手術等新技術新項目60餘項。
通過一系列的臨床實踐,該院的關節置換技術從剛剛起步到獨立開展,從成熟到精湛,實現了新突破。自2019年以來,醫院實施魯渝健康扶貧協作「站立行動」,主要針對需要進行髖、膝關節置換的貧困患者進行幫扶,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實施費用補助。項目自去年在豐都實施以來,已累計幫助34名患者重新站立。
醫院積極引進市級適宜技術,為醫療技術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分別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涪陵中心醫院籤訂「腦卒中康複評定及規範化治療流程技術推廣」「急診內鏡檢查及幹預治療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應用」2項適宜技術,通過兩個「三甲」單位的定期指導,為該院學科建設及適宜技術進一步開展應用提供良好的平臺。
目前,醫院骨傷科是重慶市重點專科,針灸康復科為國家級特色專科,肝病科是重慶市特色、重點專科,肺病科和兒科正在爭創市級特色專科。未來,醫院將繼續堅持中西醫結合,不斷強化學科建設、提升醫療質量,辦人民滿意的醫院,為豐都縣患者送去更多的健康福音。
豐都縣婦幼保健院兒童康復科醫師為孩子做康復訓練
豐都縣婦幼保健院 精心呵護,搭建兒童健康成長橋梁
一直以來,豐都縣婦幼保健院從心理到生理、從孕育到出生後竭力構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全面守護婦幼的生命健康,為豐都縣及周邊區縣的婦女兒童打造了一個安全的港灣。
兒童保健是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的關鍵一環,主要體現在對兒童進行康復治療、加強兒童營養幹預、早期發展指導等,是醫院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
今年5月6日,該院綜合樓4樓的兒童康復科正式開診。科室對高危兒早期幹預、語言發育遲緩及構音障礙、全面性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智力發育遲緩、腦炎後遺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腦性癱瘓等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康復治療工作,治療水平處於豐都縣地區首位。同時該科室被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指定為「孤獨症譜系障礙」「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的定點康復機構。
「目前科室開設有治療項目功能訓練、作業訓練、語言訓練、認知訓練、ABA行為幹預療法、小組課、音樂療法、感覺統合訓練。」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訓練可以針對運動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進行多角度、有針對性的科學康復訓練。
科室現有康復醫師5名、康復治療師6名,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科室設有評估室、功能訓練室、作業訓練室、語言訓練室、認知訓練室、感統訓練教室、康復理療室、家長培訓室等教室。每一間教室功能突出、設備齊全、環境舒適,瀰漫著溫馨的氛圍。
在作業訓練室,康復醫師正在手把手帶著一個孩子玩玩具。「這是培養孩子動作協調力和專注力的一個過程。「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在三合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五樓,時而歡聲笑語,時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這裡正是孩子們的另一處溫暖家園。醫院在此設立早期發展指導中心,致力啟迪0-3歲嬰幼兒的智慧,引導孩子們走向健康、快樂成長之路。
中心通過創編本土化課程體系,精心設計教育型遊戲、活動和動手體驗等方法,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開發語言、藝術、體能、社交等潛能,為寶寶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家長提供優質的育兒指導。
通過早期的指導教育,專業人員可以及時發現孩子可能潛存的健康問題,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重要的基礎。
「早期發展指導中心和兒童康復科是互為輔助、共為一體的關係。」據工作人員介紹,早期發展指導也是康復治療的一部分,兩者的有機結合是促進兒童身心和諧,實現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
創新不停,追求不止。兒童康復科和早期發展指導中心只是醫院守護兒童健康的兩個縮影。未來,醫院將以人為本、以婦女兒童為中心,繼續從胎兒時期的健康,到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篩查診治、心理疾病診治、高危(早產)兒健康管理、發育障礙兒童康復等一系列問題,為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從產前檢查、產中監護、產後保健等多方面,守護婦女健康,促進優生優育,提升人口素質,增加家庭的幸福指數。
豐都縣精神病醫院 真情關懷,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11月12日,陽光明媚。站在豐都縣精神病醫院門前,「和諧、仁愛、敬業、創新」8個大字引人注目。走進醫院,更是一派寧靜祥和,給人舒心愉悅之感。
一直以來,醫院始終秉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為廣大群眾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該院醫護人員勇擔使命、衝鋒在前,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危機的發生,保障公眾心理健康,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助力疫情抗擊工作的順利開展。
2月初,在豐都縣衛健委的領導下,醫院發動具有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15名專家,組建心理救援專家組,有序有組織地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疏導工作。專家組設醫務人員心理幹預組,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心理幹預組,公眾心理幹預組3個工作組。
「我們針對不同人群實施分類幹預,致力提供具備科學性和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組的專家表示,他們首先帶領幹預隊伍深入一線,動態評估一線醫務人員、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公眾等心理狀況,制定幹預計劃,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心理幹預,提供及時、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等服務。
不止如此。醫院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開通了24小時微信客服諮詢和心理援助熱線,為身處本地以及外地的豐都群眾提供溫暖細緻的「線上關懷」。
此外,醫院積極響應,將治癒患者心理疏導納入疫情防控工作整體部署,進一步做好心理疏導工作,促進治癒患者全面康復。
該院醫護人員表示,無論是線上的心理熱線,還是線下的面對面心理疏導,都是為了給有心理健康需要的群眾提供一個傾訴的平臺。「讓有需要的人知道我們一直在身邊,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這句平常話說出心理健康服務的意義,更道出精衛人的共同追求。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是醫院重點關注的對象。為確保貧困、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能夠持續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穩定患者病情,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醫院從今年10月開始為豐都縣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免費發放抗精神病藥物,減輕他們的用藥負擔。
另外,醫院聯合鄉鎮精防人員以及其餘部門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建檔,實現精準信息管理。截至10月底,豐都縣嚴重精神患者在冊3000餘人。為守護他們的精神健康,醫院嚴格落實隨訪制度,關注他們的服藥動態以及生活情況;派出幫扶醫生具體解決他們的困難;定期對鄉鎮精防醫生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
未來,豐都縣精神病醫院將本著「醫者仁心「的職業精神,繼續守衛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為患者構築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把關懷送到每一個有需要的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