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暗依舊為所欲為,法治無法審判時,更大的黑暗便出現了。
最近幾年,我們的影視市場出現了許多關於「禁毒」的好片子:從《門徒》到《毒戰》,從《湄公河行動》到《掃毒》,從《餘罪》到《破冰行動》,各位老戲骨們用自己的演技與情感徵服了許多觀眾,也讓我們這些底層大眾真正了解到毒品的危害,了解到國家禁毒的決心,也更加理解為何對「吸毒藝人」零容忍。我們當下能安穩生活,必定是有無數戰鬥在一線的人民子弟兵,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近日上映的《掃毒2》便是這「禁毒」戰線中的一員。很多以「禁毒」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一般都是以警察抓到大毒梟為結局。本以為這部電影也以同樣的邏輯,不過是動作和特效的累加,沒想到華仔的角色定位讓不少人眼前一亮。本片主要講述依舊是苗僑偉飾演的警察與古天樂飾演的毒梟之間的故事,但不落俗套的加入了劉德華飾演的金融家。在法治社會裡,作為正義一方的警察總是需要各種證據、走完各種程序才能真正對邪惡一方的毒梟進行審判,當找不到證據時,拿什麼來審判「邪惡」?華仔飾演的慈善家兼金融巨子餘順天,因為親人吸毒而對毒品深惡痛絕,而之前在黑幫的好兄弟——古天樂飾演的「地藏」,為了報復兄弟、也為了證明自己,發展為了最大毒販。當警察對「地藏」毫無辦法時,「順天」憑藉自己的手段,做了對邪惡的「審判者」。天地對決,一觸即發。
整部電影開場即高潮,女友離開、兄弟反目,一開始就展現了巨大的戲劇衝突。同為黑幫小弟的「順天」與「地藏」,一個墜入毒網、一個成功洗白,一個製毒售毒、一個太平紳士,一黑一白。當衝突繼續發展,餘順天的兒子因為毒品而死、學校裡的孩子因為吸毒而死時,作為「滅毒委員會」會長的他懸賞一億港幣要買兇殺最大的毒梟,而通過各種黑吃黑成為最大的毒梟的「地藏」反而因此成了警察重點保護的對象,此時的「順天」也成了踐踏法律的「黑」,而身為「黑」的「地藏」反而得到了「白」——警察的保護。當黑暗依舊為所欲為,法治無法審判時,更大的黑暗便出現了。
失去愛人的餘順天便是這更大的黑暗。最後那一場中環地鐵飆車著實是讓很多觀眾大聲驚呼「這都可以?」劉德華與古天樂的這一場地鐵飆車戲著實讓人血脈噴張,在狹窄的地鐵站裡不停漂移,甚至撞向正在行駛的地鐵,兩輛車就這樣靜止在了封閉的隧道裡,黑暗中只有「天」「地」二人,一個被兄弟砍去手指、一個被兄弟槍殺了愛人,黑暗籠罩著他們,雙方都一心想讓對方死,所以在最後代表「白」的警察苗僑偉出現時,三人拿著槍互相指著對方,但最後只有「天」「地」二人中槍,以毒攻毒、以黑治黑,終完成了要做的事。
在故事的最後,依然為餘順天留下了美好,「餘氏伉儷基金會」的成立是對「無法審判的黑暗」的無聲對抗。
雖然整部影片在故事伏筆的描述、細節的處理、影片的敘述方式上還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以毒攻毒」這一主題得到了很好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