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1.3萬光年!形成於80億年前!銀河系發現最大恆星團

2021-01-08 網易

2021-01-04 15:46:16 來源: 川陀太空

舉報

  

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應該還有其他文明,只不過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

  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上,這裡處於銀河系的郊區、外圍,我們遠離了中心附近的龐大恆星集群,也遠離了銀河系中最大的黑洞人馬座A。太陽系所在的環境為地球生命發展贏得了機會,科學家們也在思考,銀河系中是否還有其他文明?

  

  圖註:圖中紅圈的位置就是太陽系所在的地方,距離銀河系中心有2.5萬光年

  

  圖註:地球上的無線電也僅僅傳輸了上百光年之遙

  這個話題關乎到哲學、宇宙學的問題,從概率上說,銀河系內有4000億顆恆星,對應著更加龐大的行星系統,出現地外生命也符合常理,並不足為奇。但是文明的發展具有連續性,就拿地球文明來說,從400萬年前最早的猴子出現,成為人類的祖先,但現在才演化出人類,這個過程並不短暫,但也非常漫長。

  地球上出現生命的時間可追溯到38至40億年前,到人類出現也花了數十億年的時間,看來從出現生命到文明誕生,需要數十億年的時間。近日,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發現,銀河系中應該還有其他文明,只不過它們在數十億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圖註:Arches的恆星團位於黑洞附近,這裡被認為曾經是非常繁榮的

  

  圖註:恆星團是承載文明的關鍵線索

  這個結論發現的根據來自對銀河系中最大恆星團的調查,科學家發現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的位置距離了大量的恆星,它們形成於80億年前,這些恆星數量佔據銀河系中恆星數量的絕大部分,在80億年前,這裡也是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團集聚地。有著如此眾多的恆星,那麼生命出現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距離銀河系有2.5萬光年,人類出現在銀河系誕生之後的130多億年,屬於銀河系後期形成的文明。

  加州理工的科學家從恆星團集群位置入手,劃分出銀河系中大概率存在文明的區域,定位在距離地球1.3萬光年之外,靠近銀河系中心方向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文明也基本上消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巨蟹座出現6億年前的「鬼宿星團」 距離地球約550光年
    「鬼宿星團」距離地球大約550光年,其中擁有大約1000顆左右的恆星,這些恆星被認為同時形成於相同的大型空間氣體塵埃雲中,時間大約為6億年前,研究人員在這片恆星世界中探測到相類似的化學成分。天文學家此前發現兩顆系外行星圍繞著大質量恆星集群,但並沒有在恆星團中類似太陽的恆星周圍發現行星。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大結構,直徑長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灰塵都不如
    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這個國家的面積為1700萬平方公裡,這算是一個超巨型國家了,因為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裡面,大部分的國家國土面積在50萬平方公裡以下,雖然俄羅斯的面積很大,但是它也僅佔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170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僅佔地球表面積的3.3%而已,所以說地球算是一個大球了,不過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相比
  • 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是哪個?距離地球多遠(盾牌座uy)
    目前人們知道的銀河系中體積最大的恆星是盾牌座UY,它主要位於盾牌座,是一個紅超巨星。根據計算和測量它的半徑大約為太陽半徑的兩千倍,而體積更達到了太陽50億倍之多,確實是比較驚人的。下面和晨哥一起了解下吧。 銀河系中最大的恆星
  • 假如把最大質量恆星R136a1放到比鄰星的位置,地球會怎樣?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在大麥哲倫星雲中發現了特別明亮的區域,而後證實這個異常明亮的區域是由若干恆星群所組成,其中R136a1是其中最大最亮的一顆,也是人類目前發現最大質量的恆星。關於R136a1的有關特徵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是我們銀河系的兩個伴星系,它們以距離銀河系非常近的距離共同和銀河系一起圍繞著一個巨引源運行,其中大麥哲倫星系距離地球16萬光年,從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得到它,視直徑可以達到月球的6倍以上,其中核心區異常明亮。
  • 除去太陽外,哪些恆星距離地球近?大約是多少光年?
    太陽附近的恆星不多,因為太陽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在銀河系獵戶座懸臂的比較靠外的一側,大致相當於北京三環外不到四環的位置,算是近郊吧。第九和第八位:天狼星雙星系統我們都知道天狼星是全天除太陽之外最亮的恆星,但天狼星其實是個雙星星系,又稱大犬座α星系,距離我們約8.7光年,這兩顆恆星相距約20個天文單位(比太陽和天王星的距離遠一些),我們平時看到的是天狼A,質量約2.1倍太陽質量,半徑約為1.8 倍太陽半徑。是一顆處在主星序階段的藍矮星。
  • 地球在太陽系內,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銀河系又在哪裡?
    但是我們知道銀河系非常的大,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只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中的普普通通的一顆。因此,從太陽繫到銀河系我們還可以再具體地劃一下片兒。目前太陽位於本星際雲中。這是一個太陽系運行其中的星雲,直徑大約30光年。科學家認為太陽在大約15萬年前就進入到了本星際雲。今後可能還會在這裡待上一兩萬年。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這六大行星中,天王星離地球最遠,它只有在衝日期間才變得肉眼可見,那時離地球為17.3天文單位,將近26億公裡。除了幾大行星之外,還有一些彗星在靠近太陽時會變得非常亮,它們也能通過肉眼看到。太陽系外的恆星在地球上的整個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大約有7000顆,其中超過99%都是恆星,它們正如太陽一樣通過核聚變反應來產生光和熱。
  • 在銀河系當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流浪行星 我們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和許多矮行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小行星,這些行星都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與太陽一起組成了穩定的恆星系統;以奧爾特云為界的話,太陽系半徑大約1光年,當前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是半人馬座三星,與地球距離4.2光年。
  • 武仙座發現宇宙中的最大結構,長100億光年,改觀了科學家的認知
    宇宙中天體眾多,在我們看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星球了,其直徑達12,756公裡,周長4萬公裡,我們開車跑高速,一天也不一千餘公裡,然而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000倍,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銀河系中有著數千億個太陽這樣的恆星,已知銀河系的直徑達16萬光年,但在可觀測的宇宙中,類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著上萬億個。
  • 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有多大?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了99.8%, 其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而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可想而知太陽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那麼大。如此看來,地球在太陽的面前就真的如同螻蟻一般大小了 。
  • 科學家發現了連接銀河系恆星的巨大結構,那會是什麼?
    「拉德克利夫波浪」是沿著距離地球最近的銀河系螺旋臂發現的,黃點代表太陽。當觀察夜空時,觀星者會尋找銀河系最著名的星座,如獵戶座,英仙座還有人馬座;但隱藏在視線之外的是一個將恆星形成的巨大苗圃連接在一起的巨大的波浪結構,在銀河系磁碟上下延伸了數萬億英裡。
  • 銀河系中最大的球狀星團-半人馬座歐米伽星團
    這個星團是我們銀河系光暈下的200個左右已知球狀星團中最大最明亮的一個。雖然大多數星團都是由相同年齡和結構的恆星組成,但是神秘的半人馬座ω星團卻包含具有不同年齡和化學組成的恆星群。    實際上,半人馬座ω星團可能是小星系被銀河系吞併後所殘留的星系核。這幅精彩的影像之所以呈現出如此多的恆星是因為它使用了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並結合不同曝光時間的影像。
  • 3.3億光年只有60個星系,牧夫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
    這樣的宇宙空間一般被稱為「空洞「在距離地球7億光年遠的地方有一片直徑3.3億光年的時空區域,它被稱為「牧夫座空洞」,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天文學家在這裡發現了只發現了60個星系,而在宇宙其他地方,相同的大小的空間中都存在至少10000個星系。
  • 南極牆首次被發現,距離地球很近但一直被遮擋,這到底是何方神物
    這種巨大的宇宙結構並非是第一次被發現,在此之前人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5個巨大的,由星系、氣體、塵埃構成的物質結構以及空無一個的空洞。 例如目前已知最大的武仙-北冕座長城,跨度達到了100億光年,這是個啥觀念,可觀測宇宙的直徑920億光年,也就是說這個物質結構竟然佔到了約整個宇宙的1/10。
  •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有多遠,會把地球吞噬掉嗎?
    由於黑洞不發光,輻射溫度接近絕對零度,所以我們很難發現黑洞,只有當黑洞的引力對其他恆星或者星雲造成影響時,我們才能間接探測到黑洞的存在,目前人類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有2800光年,根本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 七姐妹星團:又名「昴星團」,是距離地球最近也是最亮的疏散星團
    在晴朗的夜晚我們能夠看到的滿天繁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這些恆星距離我們地球的距離各不相同,有的近,有的卻很遙遠,這些距離不同的恆星共同投影在了我們所看到的天空熒幕上,並組成了不同的圖案,我們根據其形象命名為不同的星座。
  • 8萬年前,兩顆恆星曾經闖入太陽系,距離地球不足1光年
    在半人馬座α星C之前,還有其他恆星曾經距離我們非常近,甚至可以說已經闖入太陽系。2013年,天文學家就發現了這樣的恆星——WISE J072003.20-084651.2。 這顆恆星名字比較長,不過看名字可以推測出來,科學家是利用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望遠鏡發現了這顆恆星。因為它是由德國科學家迪特爾·肖爾茨發現,所以又被稱作肖爾茨星。
  • 在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是誰?其大小你可能想像不到
    我們都知道,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非常巨大。但是在銀河系中,比太陽還大還閃耀的恆星有很多。仙王座VVB(約19個太陽大小)仙王座VVB距離地球約2,400光年,直徑為太陽直徑的10倍,釋放出的光強度為太陽的10萬倍。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在上小學時,我們就了解了地球與行星、恆星和星系的驚人距離。太陽距離地球約1.5億公裡,這一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AU)。我們最親近的鄰居金星,離太陽0.72AU,而火星離太陽1.52AU。海王星,最遙遠的行星,距離太陽30AU(即448億公裡)。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兩年後才到達木星,但直到1989年才到達海王星。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那麼再一級是什麼?
    我們所處的室女座超新星團,之上是更大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該超星系團包含10萬多個星系,跨度有5.2億光年。目前人類所處的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的宇宙結構是「宇宙網」,看起來就如一張大網,其中每一條細線和亮斑,都包含了數以萬記的星系,就如星際間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