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子規夜半猶啼血 不信東風喚不回丨劍河縣革東鎮...

2021-01-08 天眼新聞

我叫吳常顯,是劍河縣革東鎮東隴村第一書記,2018年,有幸受黔東南州教育局委派,肩負局領導的信任,我來到東隴村投入脫貧攻堅一線工作。

東隴村距劍河縣新縣城革東鎮11公裡,曾經因山高路陡,出行不便。全村247戶1130人,建檔立卡戶96戶387人,是劍河縣的深度貧困村之一。

我出生自天柱縣一個偏遠的山村,切身體驗過貧窮落後的痛苦,因此初到東隴時,肉眼可見的貧弱現狀讓我揪心不已。我倍感困難艱巨,責任重大。同時,也下定決心,此番出戰脫貧攻堅,當像建設自己家鄉那樣,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東隴村安排村中貧困戶獲得保潔員的公益崗位

入村之後,我們每一位扶貧隊員和村幹,首先端正思想,統一認識,積極引導群眾由「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徹底打消聽天由命和等、靠、要的思想念頭。

要致富,先修路。思想統一後,在局領導的關懷下和相關部門幫助下,我們積極籌集建設資金72.35萬元,與村民們一起修建了1.75公裡的繞村公路建設,解決了多年來懸而未解決的「最後一公裡」問題。

道路暢通,為後續很多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便利,降低了成本。隨後,陸續完成了村中飲水、村衛生室、硬化入戶道路、安裝路燈、建設小學食堂等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村容村貌也在全村的努力下變得煥然一新。

隨後,我們引導村民利用地緣優勢,大力發展蔬菜種殖。因品質好、運輸方便、銷售快捷,有30多戶人月收入增加3000元左右。現有60畝花椒基地一個,村民學會了利用獨特氣候條件經營特色產品,嘗試挖掘山地潛力。在廣東汕頭、揭陽以及周邊市縣開設汽車美容中心20個,走出大山,外地創業發展,帶動勞動力就業110多人。

東隴村進行衛生評比大會

雖然起點很底,規模不大,畢竟己邁出歷史性的一步,仍可喜可賀!

扶貧終有限,發展無竟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是中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由進程。東隴美好的未來離不開東隴人的自強自立。

文化水平的提升,人才的培養,是東隴後續發展的關鍵。對此,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對東隴的教育扶貧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

我們先後完成農民技術培訓150人次,教育資助貧困戶和困難家庭子女80人次,資助東隴小學課桌和教學物資3萬元,資助東隴幼兒園1.5萬元的教學玩具。

吳常顯走訪村民家中了解情況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如今,東隴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完美收官,東隴的明天一定更美好!這也是我這個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信念,是一個脫貧攻堅工作者的心聲。

【人物小傳】

吳常顯,1968年8月出生,今年52歲,1993年7月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農村電氣化與自動控制專業,大學本科,工學學士學位。201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工作在教育一線,2015年8月任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學報編輯部主任(副處級),2017年5月調任州教育局教科所教研員,專技七級崗。2018年3月駐任革東鎮東隴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黃昕蕊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沒讀過子規悲啼,就不懂唐詩宋詞
    唐代詞人溫庭筠就寫過「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文中就表達了思念遠人不歸的情感。杜鵑鳥又叫杜宇、布穀、子規、望帝、蜀鳥等。杜鵑鳥歷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常詠之物,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杜鵑鳥的古詩詞,一起欣賞。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 「我的脫貧故事」奮發圖強只為美好生活丨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
    我叫陳金紅,是劍河縣磻溪鎮平岑村村民,我家境貧寒,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為了維持生計外出務工,把我和我弟寄養在外公家。我家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我步入了大學生涯,在此期間,享受了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讀書不花一分錢,減輕了家裡很大的經濟支出。
  • 不同人聽到不同聲音!這鳥叫聲有多預兆,吉兇隨心轉,無不應驗
    不同人聽到不同聲音!這鳥叫聲有多預兆,吉兇隨心轉,無不應驗每年的農曆三四月份,在鄉下田野四周的人,都會聽到一種布穀鳥的叫聲。到底這個鳥在叫什麼,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據說,不同身份的人,不同心情的人,聽到布穀鳥的聲音都有所不同,都會有不同的預兆。布穀鳥被稱為「春天的報信使者」。布穀鳥是怎麼來的,他為什麼要持續發出有節奏感的叫聲?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基層就是為了真心服務群眾|劍河縣南哨鎮翁座...
    我叫楊鳳林,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哨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員,2017年剛參加工作就被派駐村,我懷著對農村的一顆熾熱之心,離開舒適的城市生活,來到了劍河縣南哨鎮翁座村。楊鳳林幫助老百姓搶收秋糧到村任職三年多來,我走遍了翁座村的每一個角落,在春播繁忙的時候,在晚歸休憩的農戶家中,隨處可見我忙碌的身影。   記不清多少次冒著酷暑、暴雨,嚴寒行走於貧困戶之間。村裡的每一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住址所在、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幫扶聯繫人等信息都基本了解。
  • 楊花落盡子規啼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5日答案
    楊花落盡子規啼中的「子規」指的是什麼 支付寶螞蟻莊園11月5日答案 2020年11月5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中更新了最新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用真情實感實力「圈粉」丨劍河縣南哨鎮章白村...
    駐村伊始,我主要負責小村白索村一、三組網格工作。  雖自己在基層工作多年,但做脫貧工作是第一次,不知從何做起,加上我文化不高,年紀偏大,所以對這項工作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依照以往的工作經驗,我從「真心為民」抓起,這四個字,雖讀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
  • 「我的扶貧故事」從「後輩」變「前輩」 我的青春在這裡奉獻丨劍河...
    我叫龍瑋,今年32歲,是劍河縣柳川鎮巫泥村的前駐村幹部、網格員,同時也是柳川鎮林業站工作人員,2016年初,我經過上級安排,來到巫泥村,便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到了。遠看巫泥的風景似畫,而近看卻是髒、亂、差,村道全是垃圾和動物糞便,腳也不知道該踩哪裡。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丨貞豐縣豐茂街道...
    我和單位的劉關張老師一道,被安排到豐茂街道辦事處對家寨村工作。駐村扶貧是一項細心的工作,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不然,群眾的困苦就會在不經意間被忽略。沈壽翔(右一)走訪貧困戶記得有一天,村主任胡洪美的手機收到一條簡訊:「主任奶奶,能申請貧困戶嗎?」胡洪美主任把這條簡訊拿給我看,我馬上撥打電話過去。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扶貧一線,是我對黨最大的忠誠 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付強,是淇灘政府一名普通的幹部,是一名平普通的黨員。2019年10月,我來到白果村,開始了平淡卻不平凡的駐村幫扶工作。雖然以前也來過白果村,但從沒有像今天一樣仔細打量她:「秀美」是白果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穿過臘園村曲折狹窄的通村路,眼前豁然開朗,秀美又可愛的白果村呈現在眼前。
  • ...故事」志願路 青春伴丨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展架村西部志願者龍星靈
    我叫龍星靈,2019年8月參加西部計劃,服務於劍河縣仰阿莎街道展架村,成為一名脫貧攻堅微機員,主要負責全村的脫貧攻堅資料整理和數據核對工作。為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工作,我駐紮在村,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為了增加與群眾之間的感情,我時常聯繫群眾開展「院壩會」「連心會」。
  • 把「我愛你」翻譯成「今晚月亮真美」,是你看了假的夏目漱石
    首先,這個最初版本中的翻譯並非是「月亮真美」,其次,小田島的這本書出版於 1978 年,距離夏目漱石去世已逾 60 年,其間並沒有任何資料記載過夏目漱石曾經說過這句話,以夏目漱石在日本的影響力,他的話不可能時隔 60 年才重新被人發掘,並且小田島也沒有說明這句話引用自哪本書。後來在山下洋輔和椎名誠的對談集中,山下洋輔將「愛してます」(我愛你)描述成「月がきれいだな、星も、ある。」
  • 「一起讀詩詞」「西出陽關無故人」致敬那些藏在詩詞中的友情
    後來,李白得知王昌齡被貶官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於是就有了這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和王昌齡都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們的友誼伴隨著古詩流傳千古。
  • 遇到「真空獨白」的男生,「已讀不回」不是很好的選擇
    沒想到從那天開始,A 開始每天發一條短消息過來,「你在幹嘛」、「你很漂亮」、「希望下次會見到你」,一條又一條,在空蕩的白色聊天背景上看起來又孤獨又倔強。因為我脾氣好,再加上兩人有些共同朋友,所以我選擇已讀不回讓他自己識相參透。沒想到A 似乎完全沒看懂暗示,持續他的「真空獨白」,這讓我想,或許遇到這種男生,已讀不回可能不是很好的選擇。因此……有機會!
  • 「我的扶貧故事」教育扶貧讓每個孩子享受陽光雨露 丨貴定縣金南...
    我叫柳成美,今年54歲,是貴定縣金南街道勝利村巫仰小學教學點教師,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擔任巫仰組一組至八組扶貧專幹。從事教育工作35載,我經歷了「提著煤油燈」上夜校的高標準掃盲,「一個也不能少」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到如今「脫貧先扶智」的脫貧攻堅,最感懷的還是歷經三年的脫貧攻堅工作。柳成美(左二)與同事一起開展走訪,向村民宣傳扶貧政策「教育資助不漏一人,6—16周歲無一人輟學」,是教育扶貧的核心任務,要做到這兩個「一人」,要摸排、走訪、勸返、扶貧,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丈量扶貧路丨三穗縣武筆街道辦事處工作員吳...
    我叫吳才睿,2016年9月通過事業單位招考考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縣雪洞鎮人民政府,根據工作安排,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間我在雪洞鎮巴仙村擔任脫貧攻堅網格員,負責新州、稿茶2個村民小組,這2個村民小組共有貧困戶16戶,另外還有幾十戶非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梁書記、彭局長,你們還在搞精準扶貧工作呀?」  「代犬生,你會開車了?」  「梁書記,我會開幾個月了嘞。」  「你這老人電瓶代步車是誰給你買的呢?」  「是政府發給我舊房拆除補助款後,我請人幫我買的!4000多塊錢,方便出行。」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
  • 手遊「千年少女團」新情報公開:十二星座少女們的悠久故事~
    手遊「千年少女團」新情報公開:十二星座少女們的悠久故事~ 動漫 178ACG ▪
  • 這位廣州的塔羅佔卜師月入三萬,卻說他「不信」塔羅牌
    奶黃包回我,他就是這麼打算的。這個「不謀而合」打消了我一些疑慮。,奶黃包還在吃午飯,招呼我試試薯條,「這是廣州最好吃的薯條。」,學得越久,學得越深入,奶黃包反而越「不信」塔羅。「最後分手時,反而覺得釋然,因為兩個人的確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