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品的孤獨是最根本的孤獨,真正的作品是不表達什麼也不溝通什麼的,正如瓶中信,在完成的那一瞬間就中斷了和作者的關係,也中斷了和讀者的關係,存在,同時又消失在無始無終的海洋之中。
2、最沒有辦法也最不能掌握社會邏輯的人,最是可怕。
3、擲瓶入海,而終於被人打開閱讀,這根本不是奇蹟,而是意外。寫瓶中信的人不是敢於下注的賭徒,而是認命的作者,最純粹的作者。
4、只有實際的行為才配得上道德判斷,所以單戀,其實是超越善惡的愛戀。
5、正是記憶,不是別的,把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聯繫起來,使我歷經時間的變幻還能統一,而不分裂。
6、這叫做紳士。不一定喜歡昂貴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隨便花錢,朝秦暮楚。
7、哲學教懂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謙卑,因為你雖愛慕智慧,但你永遠得不到智慧,他總在你的掌握之外。故此,哲學家是「愛智之人」(Philospher)而非「智者」(Sophist)。
8、在真實與虛偽之間往復,在信與不信之間來回,這是戀人與信徒的共同特徵。
9、在許多文化傳統裡面,水都與遺忘有關,也因此代表了潔淨與新生。喝過一碗孟婆湯,你就告別前生的記憶了;涉過忘川,就是一片彼岸新天地。領受水的浸洗,基督徒乃得赦免,迎取新生。
10、怨恨是一種對他人不滿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是種潛藏心中隱忍未發的怒意,毒蛇般地折磨和扭曲了一個人的正常心智與價值觀。所以要隱忍不發,是因為有這種情緒的人根本沒有發洩報復的能力。
11、於是我們看不懂老電影,讀不懂老情詩,我們不再懂得愛情了;因為時間不再長遠古老,過去消失,存在的只是不同地點上的同時現在。
12、有人說:幸福的人都沉默。百思不得其解,問一友人,對方淡然自若地答: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只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13、由於教養困難,奢華容易,我們今天才會把品位許給了奢華,讓空洞的無止境的消費去遮掩教養的匱乏。奢華和教養的分界點在哪裡?一個向外——求勝。一個向內——求安。無時無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傾慕奢華。無時無刻不在要求自己進步,自然就有了教養。
14、藝術的寫實如果也是一種做作,只是一種意識形態,那麼如今流行的「人性還原風」一樣是一種意識形態。它建立在我們對真實和人性的假設紙上,而這些假設不無可疑之處。
15、一個人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有不懂的事情,很努力地想要提升自己,所以他走進書店,拿起一本書。這個動作,就是一個很感人的動作。
16、一個人去崇拜一個偶像,其實是在利用這個偶像的一些形象,來告訴別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按照法國社會學大師布爾迪厄的說法,這代表了某種品味的選擇。品味就是人賴以區分自己,並且試圖在象徵性領域戰勝其他人的東西。
17、一個人的時間用在哪裡,是看得出來的。當代人不讀書,根本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一個選擇什麼的問題。
18、一個人不做物質的奴隸,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許可以借著物質偶爾散發出來。簡單的講,這就是教養。
19、要完全認識一個人,一定要認識他的恐懼。
20、幸福的人都沉默,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只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21、無時無刻不在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傾慕奢華;無時無刻不在要求自己進步,自然就有了教養。
22、我總告誡年輕人,在你事 業落敗的時候絕不能讀太多勵志書籍,讀勵志書有時候會把一個人讀傻的。因為此後你會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確,即便偶爾遇到失敗,也會視其為一時的困惑,你堅信最終還是會贏的,這樣的人其實是很可怕的。
23、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你不能主動,你不能做任何事,你只能等他心血來潮問候幾句的時候平淡和緩不慌地應答,你不該成為逼迫的力量,你是一株等待季節性陣雨的沙漠植物。
24、我們總相信一種虛妄愛情的神話,認為愛情是沒有條件的,其實愛情是需要條件的。如果女人愛男人是因為他有錢,意思是很實際的。他安排了浪漫的約會,因為他很有經濟實力,這個浪漫約會帶來的打動是很真實的。這有什麼不對嗎?女人喜歡男人因為才華或很帥就可以?才華和財富是同樣的,都是條件。
25、我們能改變,能改變什麼?向什麼方向改變,我覺得現在臺灣和香港都是這樣,都有夢想,那夢想什麼?我們呼喚年輕人,年輕人也出來了,但這些年輕人也說不出什麼新東西,他唯一標榜的就是他的年輕。但是年紀的長幼和議題的新舊是兩回事。(chinaoc.com.cn)
26、我們都盼望眼前的河流就是忘川,它永遠都不會是同一條河;而踏進去的人在出來的時刻,也就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27、我們被教導成如此害怕「沉悶」如此抗拒千篇一律的動物,只是為了更好更新的選擇,也就是更多的消費機會。
28、我常常說當前中國最大的問題不是缺乏常識,而是常識的矛盾;不是價值的虛無,而是價值觀念與社會現實之間的斷裂。
29、體驗是一次過的,卻也是一輩子的;所謂難忘經驗,它真能不滅,且隨日月疊加陌上一層層虛構的油彩,因而更顯璀璨。
30、他所謂的自由主義精神指的是:與其做一個跟所有人想法一樣的,千人一面的所謂的人,倒不如做一隻生活不被人設置,不被人擺布,堅持自己一套的豬。
31、所有的人際往來,莫非一種應答關係。有呼召遂有響應,送禮就期待回禮,寄了一封信之後就等著回信的到來。電話這種溝通技術使得應答俱在一瞬間完成,幾有共時的幻覺,因此電話通信的懸擱就更加叫人困擾了,也更加凸顯了主奴之間的優次地位。不回電話的必定就是主人。
32、所以他是一個真正享受孤獨的人,因為喜歡孤獨的人必定也喜歡愛情;因為唯獨在愛情中,才能最圓滿深刻地體會孤獨,而且這還得是不可成就不會成就的愛情。就這麼閉戶獨居,你不會感到孤獨;但是在一個人的懷抱與自己的小房間之中拉鋸,且終於捨棄前者回到密室,你的孤獨才是完美的。
33、時代變了,現在機遇比以前更多,但代價更高,人們變懶了,不願意讀書不願意思考。一個人的時間用在哪裡,是看得出來的。當代人不讀書,根本不是有沒有時間的問題,而是一個選擇什麼的問題。
34、生命成了一趟購物之旅,而世界則是一個超級市場。我們不只消費雜貨,甚至還消費愛情,因為我們用來計算理想對象的思維方式和計算一把牙刷優劣的辦法是一樣的。
35、神是受害者與罪人之外獨一無二的獨有權柄的第三者,他可以寬恕所有的罪,接受所有的悔過。
36、赦免之所以是特別的,就在於它違背了法律背後那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古老法則,在法律之外開啟了不可能的空間。
37、擅於文字的,終將死在文字的手上。因為對方將從文字裡發現,無論對待任何事物,這個作者都是冷靜置度,且能掌握進退的分寸。於是感到危機的存在,如動物般本能地逃逸。
38、如果說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那麼酒精便是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意志大麻了。
39、如果時事評論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現實,那麼現實的屹立不變就是對它最大的嘲諷了。任何有良心的評論家都該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總有現實意義,那是種悲哀。
40、如果旅行只是吃到更多的食物看到更多的風景買到更多的紀念品但不能轉化為你觀看世界的方式改變你立身的態度的話那麼你就只不過佔有了更多那麼你在行程中的所有體驗也就都全部付諸流水了。
41、任何一本書被一個讀者拿起來的時候,他心底都有一種或許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我要改變自己,要提升自己,這是一個很偉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42、人與人最終的關係歸結於「公」與「私」的關係,與有交往的人的關係就是「私人」關係(可以根據私秘程度擁有不同程度的私人信息),對陌生的人就是「公共」關係(應該保持公共關係的距離,越過這個距離就有侵犯隱私的嫌疑)。
43、人生如此孤獨,以至於我們太需要與人分享。愛就是人活在世界上讓我們覺得不是那麼孤獨的很重要的東西。因為這樣的需要,我們願意去冒險,做世界上最不理性的投資。所以愛情是讓人成為人,又幾乎要超越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44、人的品位不在於他買什麼,而在於他的生活風格甚至為人;一個人不能做物質的奴隸,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許可以借著物質偶爾散發出來。這就是教養。奢華和教養,一個向外求勝。一個向內求安。無時無刻不和他人相比,自然就傾慕奢華。無時無刻不要求自己進步,自然就有了教養。
45、然而人生在世,註定是個個體,你的喜悅,再親的人也難完全分享,你的傷痛,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體會得到,於是我們反過來更想向其他人靠近,明明知道親身的體驗是別人不能共享的,但還是希望那與人親密的感覺可以消滅一己的孤獨。
46、品味與文化只所以說得上是種資本,在於它們就和賺錢經商一樣,也是一種必須花時間花指揮去經營培養的事。
47、你愈想掩藏,那掩藏的手段就愈是耀眼。最精湛的偽裝反而誇耀了偽裝的存在。
48、你所見到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你以為是自己的,只不過是種偶然。
49、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如果沒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那他也沒有和別人過好日子的能力。一個女人一定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個才是重要的。
50、每一段感情的發生與結束,其實都是場記憶的戰爭。受過傷害的,必將在新一輪關係的最初就遲疑畏懼,甚或倉皇退縮,因為他記得那麼清楚。他害怕的,不是眼前的人,而是過去的人。他不只是在和新認識的朋友交往,他同時還在和自己的記憶協商、談判與作戰。對方可不知道,這樣的關係何等艱難,因為與他角力的是一些過去的陌生人。
51、每個人都說,最重要的是人好,好像這樣才高尚,但愛情總是和各種條件有關,你愛一個人總是因為某種理由,財富不見得比其他的條件更高或更低。有錢人或許有機會有更好的藝術鑑賞力、見識、氣度或者某種更好的性格,這是和錢帶給他的東西有關的。
52、每當你覺得快樂或不快樂,滿足或不滿足時,你都清楚地跳出來看一下自己,這時被刺激被滿足的究竟是什麼?我需要這樣的滿足嗎?人的確很難認清自己。唯有常常問自己問題,離自己有點距離,你才能清楚看到那個狀態下的自己是什麼。
◇◆◇◆◇◆◇◆◇◆◇◆◇◆◇
下個月,中國文化界名人梁文道作為【英卓時尚學院】的導師將為學員們分享「中國式審美與教養」的深度內容,錯過了估計還要等100年!您的身體能等,您的靈魂不能等!
英卓時尚學院火熱招生中!
廣州總校:廣州市天河區興民路天盈廣場西塔1705
佛山分校: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倫福路1-3號
聯繫人:盧小姐 1382552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