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中夢,悟身外身:被貶來貶去的黃庭堅將雙腳伸出了欄杆

2021-01-08 弘化社

生非名利客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黃庭堅《牧童詩》

贛鄱大地西北,有一條修河蜿蜒流過。河上遊的修水縣杭口鎮,有一個村子,叫雙井村,被稱為「華夏進士第一村」。僅有宋一代,雙井黃氏家族就出了48位進士,其中就有與蘇東坡並稱「蘇黃」的黃庭堅。

修水黃氏是進士世家,自唐至宋,進士輩出,書香越過十代。黃庭堅的祖輩共有同族兄弟13人,個個以學問文章出名,其中有10人考中進士,當地人譽為「十龍及第」。黃庭堅的父親黃庶也考中進士,延續了家族榮光。

黃庭堅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有一次,他的舅舅、北宋政要李常到他家裡來,看到書架上許多書,隨手抽了幾本出來提問。黃庭堅竟然對答如流,無所不通。

李常非常驚奇,認為他的學業一日千裡,進步神速,是千裡之才。

黃庭堅7歲的時候,寫下了那首《牧童詩》: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14歲,黃庭堅的父親黃庶病逝,在母親的安排下,黃庭堅跟著舅舅李常學習。在舅舅身邊的三年時間裡,黃庭堅博覽群書,研古涉今。並通過李常引薦,在揚州認識了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孫覺。孫覺十分欣賞這位聰穎少年,將女兒許配給他。在李常、孫覺等人的幫助下,黃庭堅學業大進。黃庭堅後來回憶云:「長我教我,實惟舅氏。」

19歲時,黃庭堅入京科舉,還未放榜,朋友們就哄傳他得了省元。於是大辦宴席,預先祝賀。宴席中,放榜消息傳來,說真正考上的是孫升和另外兩人,並沒有黃庭堅。

大家一聽,失望透頂,一鬨而散。有的人臨走前,還擦著眼淚跟黃庭堅道別:「兄弟,保重,別想不開呀!」黃庭堅依舊哼著小曲,根本沒往心裡去。之後,他還和孫升一起去看榜,神色跟平時沒什麼兩樣。

3年後,再考。這次沒人給他預辦宴席,他卻靜悄悄考中了。

只為清白吏

觀其文以求其為人,必輕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

——蘇軾《答黃魯直書》

23歲的進士黃庭堅,被任命為汝州葉縣縣尉。

上任後不久,遇上河北地震,震後又發生大澇,難民紛紛湧入葉縣。黃庭堅積極組織救援,主持賑濟工作。懷著「邑有流亡愧俸錢」的自責,他賦詩《流民嘆》,記錄災民流離失所的悲慘圖景:

朔方頻年無好雨,五種不入虛春秋。邇來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鰲復戴三山遊。傾牆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地文劃劙水觱沸,十戶八九生魚頭……

在江西泰和當知縣的時候,他以平易為治。倡導「當官莫避事,為吏要清心」「不以民為梯,俯仰無所怍」的從政為官主張,深受百姓愛戴。

上任不久,他就親筆書寫了《戒石銘》中的「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的十六字箴言,並刻成石碑,立在官署衙前,警策自己。

當時朝廷頒布徵收鹽稅的新政,地方官收上來的稅額跟政績直接掛鈎。其他縣都爭著佔多數,黃庭堅體察民情,獨不如此,縣吏們不高興,可是該縣的老百姓都喜歡。

在德平鎮任職時,他的主要任務是管理集市、監督稅收與治安。德州通判趙挺之迎合上級,想在德平鎮推行「市易法」,身為德平鎮監的黃庭堅認為,德平地小民窮,集市太小,若實行「市易法」,集市聚集起來的民眾必然星散而去。

黃庭堅曾任《神宗實錄》檢討官。後來,朝廷「新黨」審查《神宗實錄》的內容,認為裡面多誣陷不實之辭。使前修史官都分別居於京城附近各處以備盤問,摘錄了千餘條內容宣示他們,說這些沒有驗證。不久,經院受考察審閱,卻都有事實根據,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其中黃庭堅所寫「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成了首要問題,罪名是「大不敬」。

所謂「鐵龍爪」,是王安石變法期間,一名太監設計的一種疏浚河道工具。用它治河,勞民傷財,效果很差,所以黃庭堅才有此記述。面對審訊,黃庭堅回答道:「這件事是我親眼所見,確實如同兒戲。」凡是有所查問,他都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聽到的人都稱讚他膽氣豪壯。

因為為官清白正直,黃庭堅一直沒做過什麼大官,且常被貶謫。別人官越做越大,黃庭堅官越做越小。但他卻清正如故,淡然處之。

被貶黔州,左右的人都哭泣起來,黃庭堅卻神色自若,倒頭便睡,睡得還格外地香。旁人看他喜形於色,好心地提醒他說:「黔州乃是蠻荒之地,少有人煙,凡遭貶此地者,皆水土不服,不病即亡,你不僅不擔心,還很高興,是什麼原因?」

黃庭堅回答說:「四海之內,皆為兄弟,浮生若夢,來去無跡,凡有日月星辰照耀之地,無處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憂?」

被貶戎州,黃庭堅給住的破地方起名「任運堂」。被貶宜州,朋友聽了流淚不已,他卻笑著說了一句:「宜州者,所以宜人也。」

在黃庭堅坎坷的仕途上,他的詩詞書法藝術不斷精進,留下了很多傳世作品,亦指點、教授了不少學子。晚年的黃庭堅,對人對己,「皮毛剝落盡,唯有真實在」。

孝敬親與師

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

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黃庭堅秉性至孝,自小侍奉父母極真誠而且無微不至。因為母親有潔癖,受不了馬桶的異味,所以他從小就每天親自傾倒並清洗母親所使用的馬桶,數十年如一日。

即使日後身為朝中官員,顯貴一方,也絲毫未曾忽略照顧侍奉母親。但這一孝順母親的行為,卻遭受他人的問責:「你如今已經是朝廷命官了,手底下還有那麼多僕人,何必再自己刷便盆,有辱朝廷顏面。」黃庭堅搖頭道:「孝敬父母是我的本分之事,無論我是否當官,我都心甘情願服侍母親,而這又怎會有辱朝廷顏面呢。」

《二十四孝》裡有一則「滌親溺器」記載的就是此事。

當母親病危的時候,黃庭堅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奉在病榻前,親自淺嘗湯藥,沒有一刻未盡到人子的孝道。及母親過世,他築室(永思堂)於墓旁守孝,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蘇東坡讚嘆他:瑰偉之文,妙絕當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黃庭堅後來拜蘇東坡為師,而蘇軾對黃庭堅的欣賞由來已久。《宋史·黃庭堅傳》: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

蘇軾欣賞黃庭堅,黃庭堅亦是十分仰慕蘇東坡。兩人未曾謀面時,即詩詞唱和,神交已久。

蘇軾身陷「烏臺詩案」時,案發之初,很多早先與蘇軾有過詩詞唱和、信件往來的人,紛紛加入揭發隊伍,撇清關係。人微言輕的黃庭堅,無法為蘇軾做些什麼而自己也要接受別人的審問,兩人當時還未曾相見,他完全可以為自己開脫免罪,可他偏要說:蘇子瞻是最了不起的文人,蘇子瞻是忠君愛國的。

最終,蘇軾被貶黃州,黃庭堅被處罰金。

1086年春,蘇東坡和黃庭堅這對相知相慕、朝思暮想、心神兩契的詩星至友,終於盼到了展晤之期。黃庭堅和蘇軾在京師首次見面。黃庭堅用一塊石硯作為見面禮,以弟子身份登門拜見了蘇軾,正式成為蘇軾的學生。

這一年,黃庭堅41歲,蘇軾49歲。

蘇軾為正式將這名老學生收入「蘇門四學士」而欣喜不已,寫詩說:我今獨何幸,文字厭奇玩。又得天下才,相從百憂散。

隨後的三年多的時光裡,蘇黃步入了終生最為快意的一段翰墨友誼生活。黃庭堅與蘇軾及其他門人朝夕相伴,講道論藝,酬唱贈答,切磋詩文,鑑書賞畫,大暢平生師友之情。這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獨醒雜誌》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東坡曰:「魯直(黃庭堅字)近字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掛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輕論,然間覺褊淺,亦甚似石壓蛤蟆。」二公大笑,以為深中其病。

黃庭堅草書《諸上座帖》(局部)

多年後,人在貶途的黃庭堅,聽聞蘇軾去世的消息,失聲痛哭。他在屋裡懸掛蘇軾的畫像,每天穿戴整齊,畢恭畢敬地向畫像焚香行禮。

有人說起他與蘇軾並稱「蘇黃」,難分伯仲,他即刻起身離席,趕緊迴避說:「我是東坡先生的弟子,怎敢這麼沒大沒小?」

平生無此快

江西《修水縣誌》記載:黃庭堅出任黃州知府的時候,一日午間做夢,夢見自己走到一個鄉村裡去,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婦倚門而立,好像在等誰,門口有一張香案,上面供著一碗芹菜面。

黃庭堅覺得餓,就端起來把面吃了,不多時夢醒,嘴裡竟然真的有芹菜的香味。以後接連兩天做夢,都是同樣的情景。黃庭堅感到非常奇怪,於是順著夢中的路徑走,果然來到一處鄉村,所有景物都和夢裡一模一樣,夢中見到的白髮老婦也正站在門前,旁邊是一碗香噴噴的芹菜面。

黃庭堅上前問緣由,老婦哭著說,今天是她女兒的忌辰,女兒生前最愛吃她做的芹菜面,所以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擺上面來祭奠。黃庭堅想,事情也真巧,今天正是他的生日,遂又問,那女兒死去多久了?老婦說,二十六年了。黃庭堅一驚,他今年正是二十六歲。

後來進到屋去,裡面有個塵封多年的大櫃,因為不知道女兒把鑰匙放在哪兒,所以一直沒打開過。黃庭堅想了一下,輕而易舉找到了鑰匙,櫃裡全是女孩兒生前讀的書,還有寫的文章,居然和他自己歷次考試的文章一字不差。黃庭堅這時知道自己回到了前世的家。那老婦就是他前世的母親,於是接回府衙,奉養終身。

後來黃庭堅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名「滴翠軒」,亭中有黃庭堅的石碑刻像,他贊自像說:「似僧有發,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北宋文人多喜參禪,黃庭堅也不例外,經常參禪悟道,但同時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內心對是非善惡涇渭分明,而外表隨和,任運隨緣,和光同塵,與世委蛇。正所謂「俗裡光塵合,胸中涇渭分」(《次韻答王慎中》),「胸次九流清似鏡,人間萬事醉如泥」(《戲效禪月作遠公詠》),中剛而外和。

黃庭堅早年曾遊安徽山谷寺之石牛洞,愛其林泉之勝,自號山谷道人。晚年曾築精舍於涪濱,潛心精修,故又號涪翁。

人生最後的日子,黃庭堅是在宜州一座城樓上的小屋子裡度過的。最後陪伴黃庭堅的範寥後來回憶說,有個大熱天,太陽烤了很長時間,忽然下起小雨,黃庭堅興奮得不得了,像個小孩一樣,坐在椅子上,將雙腳從欄杆間伸出去淋雨。悠然恍惚間,回頭對範寥說:

「吾平生無此快也!」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被貶嶺海之地,蘇軾和韓愈對此卻有著不同的生活態度
    一、蘇軾被貶惠州宋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再次被彈劾誣陷,又一次成為新舊派勢之爭的政治犧牲品,在第二年就被貶惠州。在去惠州的途中,詩人蘇軾的船要經過贛江,中間要經過包括聞名遐邇、曾讓無數船隻翻船的惶恐灘在內的十八處險灘。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我好像一艘江海中的沉船,身側百舸爭流,千帆競秀;我又像一株生了病的老樹,萬木在我的前頭煥發著春天的生命力。如今聽了你為我作的歌,感慨萬千,就讓我藉手中這一杯酒來振奮精神吧!這一首詩是劉禹錫為「酬答」白居易的詩所作。當時劉禹錫從和州返回洛陽,在楊州和白居易碰了個頭,白居易在酒宴上寫了一首詩讚他是「國手」。
  • 七夕夜晚,黃庭堅悲傷摯愛,寫一首代表作詞語美豔卻讓人想要大哭
    我想要,這一代詞宗黃庭堅,也許最懂其中嘗到。古時做官的女性,46歲卻是青壯年的時候。而在志得意滿時忽然被削職,一貶再行被貶,這應當是妥妥的老年政治危機了吧?演藝事業上遇上老年政治危機有多駭人?若是又恰好不恰巧,沒想到還有一段拿不起、又只想的情感,那這其中的酸楚,就堪稱一言難盡了。
  • 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轉世的反思
    「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話出自清朝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表的是宋朝大才子黃庭堅轉世的一段公案。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修水縣誌以及很多筆記中都記載著這樣一個悽美動人的故事。 說黃庭堅得中進士之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蕪湖)知州,就任時才二十六歲。
  • 黃庭堅很有禪意的一首詩,首句劈空而來,頸聯更是驚豔世人
    黃庭堅是北宋的大書法家,更是一位大文豪。雖然他是東坡先生的弟子,但人們向來「蘇黃」並稱,在北宋獨有山谷的詩歌成就堪與東坡匹配,兩人並轡爭驅,榮辱與共。但黃庭堅與蘇軾的風格還是差別很大,蘇軾比較曠達隨興,而黃庭堅強調師法杜甫,詩風更加深拗勁峭。
  • 蘇東坡人生低谷 留下《寒食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他一生中遭貶,一次比一次更行更遠,而他的人生功業也在憂患中築起。蘇東坡因詩受貶到黃州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在他的《寒食帖》中留下了一時的心境。一、蘇東坡人生低谷 留下《寒食帖》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東坡受誣告以詩諷政,讓他入獄一百多天,險遭斬頭,成為蘇東坡生涯的轉折點。後來他在弟弟蘇轍、曹太后和其他大員力保下,改謫任黃州團練副使。
  • 黃庭堅看不慣鄰家美女下嫁貧民,寫下兩首酸溜溜的詩,卻成為經典
    宋朝時,文人們作詞頗多,故而我們常將「送」與「詞」連在一起稱為「宋詞」,其實,宋朝也出現過不少作詩的大家,比如陸遊、黃庭堅……今天咱們要讀的詩便是黃庭堅的作品。黃庭堅曾參與校定《資治通鑑》與修纂《神宗實錄》,章敦、蔡卞與其黨羽認為《神宗實錄》多誣陷不實之辭,黃庭堅因此被貶為涪州別駕、安置黔州,這一貶就是整整六年。六年之後,黃庭堅出任監鄂州稅,曾在荊州住了一段時間,他眾多的鄰居中,有一女子美如花,可惜卻嫁入小民之家,黃庭堅心中甚是感慨,寫下兩首酸溜溜的詩。
  • 黃庭堅的「道」——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
    崇寧三年黃庭堅寫一詩:遠公引得陶潛住,美酒沾來飲無數……·道卿道卿歸去來,明遠主人今進步。在這首詩中,他更將自己比作陶淵明,可以看出,對於黃庭堅來說,陶淵明所代表的,是因任自然,遊於物外,這充分反映了其道家思想的發展。
  • 揭秘天庭的捲簾大將沙僧為什麼被貶下凡
    豬八戒在天庭做天蓬元帥的時候因為調戲嫦娥所以被貶下凡間,而後受觀音點化等待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那麼沙僧為什麼被貶下凡?  因為在凡間跟隨取經的情況來看,盡職盡責的沙僧完全可以在天庭中獲得一個更好的位置,就因為他的地位低下,而且還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所以在沙僧打碎了琉璃盞後就被貶下凡間。
  • 神仙被貶下凡間後,如何才能重回天庭?
    神仙世界讓人神往,但是有些神仙卻要下凡到人間來,其中的緣由也是有很多種。 有許多神仙會下界到人間,為了巡查人間的疾苦,考校世人的善惡,這種下凡方式應該說是神仙們的本職工作,是他們神職的一部分。
  • 豬八戒被貶入凡間,真的是因為調戲嫦娥?多種說法,你怎麼看?
    其實我們看原著的話,就知道豬八戒被貶下凡並不是因為調戲嫦娥。八戒出場的那篇,八戒自己明確說了,最主要原因不是調戲嫦娥,而是在天兵來抓時太過驚慌失措,把鬥姆元君的鬥母宮拱倒了,本來是死刑,太白求了情改判兩千錘,再打下凡間。調戲嫦娥是小事,把鬥母宮破壞了才是大事。
  • 讀《覓詞記》小札:黃庭堅豔俗與爭名(作者 徐景洲)
    《覓詞記》寫黃庭堅重在兩點,一是豔詞的爭議,二是對老師蘇東坡的不恭。黃庭堅無疑是詩、詞、文、書大家。且看「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東南枝」這一句,把梅花的盛開寫得妙極了!但像「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真也俗出了低級趣味,許多詞不亞於今日之黃段子。
  • 莫名其妙被貶下凡間的小仙女,何仙姑被調戲,九尾狐不熟悉天規
    人間有人間的規矩,天界也有天界的天規,當神仙犯錯之後,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處罰,而最常見的就是被貶下凡間。有人因為談戀愛被貶,有人因為工作失誤被貶,有人因為要歷劫被貶,但也有一些人卻因為某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而被無辜貶下凡間,比如以下這幾位小仙女。
  • 才高八鬥蘇東坡雖一生被貶,卻不畏人生的風雨,依舊瀟灑前行
    當然,他最鮮明的還是其自身強烈鮮明的個性,超然灑脫的人生態度,若說他是仕途順利,家中有礦,活出這樣一個不在乎外物的形象,那我覺得也實屬正常。然而他的一生,可謂仕途坎坷,命途多舛,經歷了一而再的貶黜,忍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挫折和磨難,而這一切,也就越發襯得他那灑脫樂觀的人生態度那份難能可貴,讓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 劉心武夢中得句,說沒見前人寫過,連黃庭堅的名句都敢搶
    夢中得句,就是在睡夢中得到了詩句。你相信這回事嗎?我是確信不疑的。古代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果只有一個詩人這樣說,那可能是在故弄玄虛,但很多詩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就說明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了。這聽起來有點玄乎,但也是可以解釋的,我們不是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嗎?
  • 想你就會夢見你,夢裡不知身是客,想你,夢醒時分思念更濃烈
    引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心心念念的想,是一份卿卿我我的眷戀,那是你儂我儂的痴迷不悟——想念遠方的你,回味著曾經擁有過的往昔,心在疼淚在流,想你就會夢見你,夢裡相依相伴是那麼的美好,有你的夢好甜蜜,夢裡不知身是客,夢醒思念更濃烈,耳邊明明還有你的聲音,身邊卻沒有你存在,愛在情在甜蜜也在
  • 無情不似多情苦,痴心有恨思難度;緣去緣來,輪迴俗世幾人悟
    緣去緣來傷心處,輪迴俗世幾人悟。迷離的夜,總是牽動無言的思。於是那悠長的念,伴著絲絲縷縷的惆悵。在寧靜中,無意識的瘋長。沉寂的心,沁滿文字的馨香,盡興揮灑,默然成行。無情不似多情苦,痴心有恨思難度。喜歡追求完美,卻總能看見完美後面的殘缺。也許完美只能在夢中詮釋,而殘缺依舊在現實中上演。
  • 夢中夢有多可怕?如果醒不來會永遠在夢中嗎?科學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夢中夢有多可怕?如果醒不來會永遠在夢中嗎?科學家揭露真相什麼是夢中夢?美國有一部科幻電影《盜夢空間》,應該不少人都看過,《盜夢空間》中的男女主角就多次陷入深度的夢境中。原以為自己已經從夢裡醒過來了,卻沒有想到自己還身處在夢境中。
  • 黃庭堅年表
    作《蕭子云宅》詩。 1082年 壬戌 宋神宗元豐五年 38歲 是年在吉州太和。八月,弟叔獻卒。 十月,書《黃龍晦庵和尚開堂疏》(1082年疏)。 書《戒石銘》、《陸機文賦》、《太和倉後酒正廳昔唐林夫謫官所作十一月己卯予來受秋租隔牆木芙蓉盛開》、《送徐隱父宰餘干二首》。 作《長句謝陳適用惠送吳南雄所贈紙》詩。 1083年 癸亥 宋神宗元豐六年 39歲 是年仍在吉州太和。與王鞏(定國)相遇於江濱。
  • 03年的古裝劇,女主大概是天界第一個被無辜貶下凡間的仙女
    古裝劇中,有一些仙女拼命想留在凡間過普通人的生活,卻偏偏總有人將她們捉回天庭,同時也有一些神仙明明只想在天上好好待著,卻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小錯誤被貶下凡間歷劫。比如說03年播出,楊若兮、徐崢、聶遠等主演的古裝神話劇《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中,楊若兮扮演的女主荷花仙子本來是個安分守己的小仙女,卻受到男二的牽連被貶下了凡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女主荷花仙子是王母娘娘身邊的小仙女,人長得漂亮又乖巧,每個路過遇到她的神仙都會為她的美貌驚嘆,就連呂洞賓鐵拐李等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