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今生讀已遲——黃庭堅轉世的反思

2021-01-21 佛教在線

「書到今生讀已遲」,這話出自清朝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表的是宋朝大才子黃庭堅轉世的一段公案。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字山谷,江西省修水縣人。修水縣誌以及很多筆記中都記載著這樣一個悽美動人的故事。 說黃庭堅得中進士之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蕪湖)知州,就任時才二十六歲。有一天他在州衙內午睡,夢見自己走出衙門,來到一處鄉村,老遠就看見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禱告,口中喊著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名字。山谷走近前,見案上供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芹菜面,香味撲鼻,便不自覺地端起來吃,吃完後回衙門休息。忽然聽見敲門聲,一覺醒來,方知是夢。不過夢境逼真,嘴裡還留有芹菜香味。但他並未在意,以為只是夢而已。

次日午睡,再夢如昨,菜香幽幽,夢境歷歷。黃庭堅感到不可思議,遂起身步出州衙,循著夢中道路行去,欲探個究竟。

行至一村落,景物依稀,仿佛回到故鄉一般。他徑直走到一戶人家,扣門而進,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便上前施禮,問婆婆何故在門外喊人吃麵。老人答道:「昨天是我女兒的忌日,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回來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做。」

黃山谷感到驚奇,問道:「你女兒死去多久了?」 婆答:「已經二十六年了。」山谷突然想到,自己今年正是二十六歲,昨天恰是自己的生日。遂再問她女兒在世的情形,家中境況如何。老人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生前喜歡讀書,信佛吃素,很是孝順,但不肯嫁人。並發願說求來世轉男身,做文學家。到二十六歲那年,女兒生病去世,死的時候,她說還要回來看我的。」

山谷大驚,忙問:「她的閨房在那裡?我可以看看嗎?」

老婆婆手指著一間舊房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吧,我給你倒茶去。」

山谷走進房裡,環顧四周,臥床桌椅,倍感親切。只見靠牆有一個大櫃,依然緊鎖。山谷問老人:「那裡面是什麼?」

「全是我女兒生前看過的書。」老人邊擦淚邊回答。

「我……可以打開看看嗎?」

老人家說:「鎖匙不知女兒放哪裡去了,我一直無法打開。」

山谷心中琢磨了一下,忽然記起鎖匙的位置,便告訴老婆婆,徑直找出鎖匙。打開書櫃,發現裡面許多書稿。細閱之下,山谷如墮雲霧——原來他每次應試的文章,竟然全在這裡,而且一字不差!

山谷沉思良久,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前生曾是女兒身。此地是他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如今這個家只剩老母一人。於是山谷跪拜在地,僕伏老人腳前,含淚稱娘親,說自己就是她的女兒轉世。母女隔世相認,自然悲辛交集。

黃山谷回州衙後,迅速帶人來迎接老母同往,奉母至孝,如同親娘,終身奉養。
其實,黃山谷從小就是出名的大孝子,幼時就為母親洗滌溺器,後來作了大官,還是堅持自己親手洗刷。其孝行美德,感化一方,被後人選為二十四孝之一。

山谷在州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滴翠軒」。亭中有山谷的石刻像,自題像讚曰:

「似僧有發,是俗無塵;參夢中夢,悟身外身。」

這首贊亦足佐證,山谷轉世的故事真實可考,決非杜撰。

想來,安徽省南部蕪湖縣鄉村的那位善良樸實的女子,死後轉生到江西省北部修水縣,成為大丈夫、大才子黃山谷,的確令人嚮往。這比那些以「安樂死」或「睡著死去」為終極理想而不知輪迴為何物的女作家,似乎略高几籌。

山谷前生喜好讀書著文,行善積德,遂有今生的官運亨通,才華蓋世。至於由女轉男,道業增上,當為其信佛、吃素、孝順等善因所致,因果報應極為明顯。黃庭堅詩書畫三絕,著有《山古內外集》、《山谷別集》行世,與蘇東坡齊名,世稱「蘇黃」。其詩文著作流傳日本,深受推崇,對日本的漢文學有較大影響。天才人物都是前生的善根積累,在今世的兌現,此所謂「生(前生)而知之」;但這並不否認今生的努力,因為今生的耕耘決定來世的收成,此所謂「因果通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是一個無限循環的自然規律,並非迷信。 至於袁枚所說的「書到今生讀已遲」,只說對了一半,應該再加上一句「惠及來世當此時」。——既然去年的收成今年已成「定數」,那麼今年的耕耘決定著明年的收穫,當下的努力就是明天的「定數」。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就是「因果」,這就是「輪迴」,這就是佛法!

前生種因,今世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多麼簡單而明顯的道理,連馬克思主義哲學都承認的因果原理,怎麼被當今中國的主流話語指責、污衊為「封建迷信」呢?數典忘祖認賊作父拉馬列做虎皮愚弄百姓誤國誤民難道這就是「先進文化」嗎?!

靈魂的存在早已是西方科學家的共識,國外研究靈魂、靈體、瀕死體驗的學科理論方興未艾,但在今日之中國卻依舊是官方劃定的禁區。其實,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就發現並宣言,「縱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因為人的肉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而成的混合物,只是一個有形且有限的物體與載體,寄居於肉體內的靈魂則是無形的旅客——靈魂,所謂「此身雖異性長存」。佛學上稱靈魂為第七識,又名末那識,其特徵是強烈的我執,亦即「自我中心主義」,這是其他宗教的局限性所在,也是佛與上帝的本質區別。要想徹底解脫,必須破除我執,開發第八識(即元神,佛教稱為阿賴耶識),然後轉識成智,明心見性,超凡入聖,圓滿佛果。

可惜黃山谷的前身女子不明此理,否則在她臨終時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淨土,登菩薩位,永脫輪迴,不至於繼續投胎為人,流浪三界。轉世後的黃山谷在州衙午睡,前生母親在祭祀召喚,其靈魂仍會回老家去接受母親的供品——芹菜面,因而促成今生的會合。在佛教唯識學上,末那識的投胎是「去後先來作主公」的。當那個蕪湖鄉村小女子死後,靈魂出竅,迷迷糊糊地從蕪湖鄉村的上空,飛向江西修水縣黃家的屋頂,儘管千裡迢迢,靈體瞬息即到。飛行迅速且不談,那麼它何以偏偏投向江西黃家而非南京鄭家呢?這是由於「業力」牽引,不由自主——端的是「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連修行多年的道人也未必逃脫(請看下篇《三生石上舊精魂——圓澤禪師的悲劇》) 。但業力本身會有選擇的能力嗎?這使很多人感到費解。後來讀《地藏菩薩本願經》才知道,原來無明業力難思議,舉首三尺有神明,虛空之中有很多鬼神,鑑察善惡,世間的一切一切,無論我們做如何隱秘之事,它們全都了如指掌,並予以宏觀調空,賞善懲惡。果然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地藏經》云:「南閰浮提(指太陽系內)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可見不僅是行為上的罪惡隱瞞不了,就連心念初動、思維意識,也會被鬼神洞察無遺!不過世人不知,還以為聰明,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可見業力的範圍,應包括有形的行為與無形的心念。由身、語、意所造作產生的業力,決定人的命運吉兇和靈魂趣向——或者三善道(升天,成人,修羅),或者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這便是投胎轉世之由來了。
如此說來,則黃山谷之轉世,必有其宿世因緣,絕非偶然巧合之事。依世間法來講,黃庭堅可以算是幸運的,因為善有善報,她不僅保持著難得的人身而且由女轉男,又有功名,與前生相較,有了顯著的改善。但依出世間法講,則不算成功,因為還是在六道輪迴之內,凡輪迴一次,便迷失一次本性;何況有了功名富貴,更容易仗勢凌人,而造惡業,每況愈下。

試看山谷少年時期,受當時風氣影響,喜好填寫男女情愛的哀豔詞章。有一次他與同輩少年、擅於畫馬的李伯時同遊佛寺,參訪得道高僧圓通秀禪師。秀禪師不問自知,但不忍心他們迷於豔詞,致招墮落,所以警誡李伯時,囑他不要再畫馬,因為畫馬時,心念專想於馬,以致形隨心轉,難免墮落成馬身。然後又呵責山谷曰:「大丈夫懷有蓋世文才,難道竟用以寫作無益於世,而又動人邪思的哀豔詞章嗎?」

山谷聽了這番呵責,不以為然,反自以為是地笑著說:「據禪師這麼講,難道我也會像李伯時一樣變作馬嗎?」

秀禪師乃以威嚴而莊重的態度,誠懇地勸告說:「李伯時為了畫馬,念想在馬,模擬既久,積重難反,難免墮落成馬而不自知。但那是他自己的事。而你寫那些撩亂人情思的哀豔詞章,不知會令多少人讀後起邪思而貪淫好色。這種誨淫誨盜、誤人子弟的惡行,豈只是變馬而已,恐怕地獄正等著你哩!」

山谷被秀禪師義正辭嚴地當頭棒喝,深知秀禪師乃一得道高僧,絕不會虛言嚇人,頓時反省其利害關係,深信因果報應的道理,遂誠惶誠恐地向秀禪師謝罪悔過,發誓永不再寫哀豔詞章了。

他少年時行為不檢,幾乎墮落,幸遇善知識指正,後來有此孝行,這都足以證明山谷的善根深厚,佛緣不淺。如其所作戒殺詩: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元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由此詩便知山谷終於歸依佛門,而吃素念佛了。因當時禪風高峻,時人多驅於習禪,山谷亦親近不少高僧,潛心參究,並得法於黃龍禪師。晚年建精舍於四川射洪縣涪水之濱,自號「涪翁」,棲心淨土,念佛不輟,臨終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得正果,流芳於世。一樁大事因緣得以了結,小女子隔世成佛,不亦偉哉!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所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佛教:虛雲大師的前世今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按照佛法的教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世今生,我們這個生命是三緣和合:父精、母血和中陰身的結合,才會有我們這個生命。何謂中陰身?當我們這個生命消亡,我們的靈魂離開這具肉體,還沒有開始進入到另一個生命的中間階段,就是中陰身。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凡俗之人,做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來生到底投生到那一道,就是「業」與「緣」的關係了。
  • 不為牛後人——黃庭堅的意義
    自元祐初期聚遊於蘇門,在老師及蘇門友人錢勰和王鞏等人的批評氛圍中,中年的黃庭堅反省到自己草書「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於是暫時地放棄了草書創作。「餘少擬草書,人多好之,唯錢穆父以為俗。初聞之不能不慊。已而自觀之,誠如錢公語。」對於自視頗高、追求「韻勝」的書家而言,其鄙夷俗書也到了毫髮不容的地步,因此他做出了寧可不寫草書的選擇。
  • 讀《覓詞記》小札:黃庭堅豔俗與爭名(作者 徐景洲)
    《覓詞記》寫黃庭堅重在兩點,一是豔詞的爭議,二是對老師蘇東坡的不恭。黃庭堅無疑是詩、詞、文、書大家。且看「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東南枝」這一句,把梅花的盛開寫得妙極了!但像「奴奴睡,奴奴睡也奴奴睡」,真也俗出了低級趣味,許多詞不亞於今日之黃段子。
  • 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等書畫珍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等書畫珍品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2016-1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10月6日電 (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北宋黃庭堅
  • 黃庭堅年表
    國子監教授任期已滿,受文彥博器重,舉其再任。 1077年 丁巳 宋神宗熙寧十年 33歲 是年在北京。女兒黃睦生。 為友王肱(力道)作《王力道墓志銘》。 1078年 戊午 宋神宗元豐元年 34歲 是年在北京。 二月,黃庭堅從北京致書徐州守蘇軾,並以《古詩二首上蘇子瞻》寄意,蘇也有報書及和詩。 書《平原宴坐二首》。 作《觀王熙叔摹本草書歌》詩。 1079年 己未 宋神宗元豐二年 35歲 是年在北京。
  • 黃庭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瘞鶴銘》的?
    作者:梁繼黃庭堅師法《瘞鶴銘》已為定論, 然其從何時開始學習《瘞鶴銘》, 亦值得關注。明人李日華在《味水軒日記》中說:「宋蘇、米、黃皆喜擘窠大書, 米於顏、柳間取筋, 蘇於季海取肉, 涪翁晚得《瘞鶴銘》摹之, 清勁之中益加尖銳, 識者偏許其骨……」李日華認為黃庭堅得《瘞鶴銘》晚, 具體時間則語焉不詳。明人張醜在《清河書畫舫》記曰:「《黃魯直年譜》載元祐丁卯歲行書《大江東去詞》, 全仿《瘞鶴銘》法。」其所記元祐丁卯時, 黃庭堅44歲。
  • 前世傳說:想知道你今生是神仙轉世嗎?來看前世為神仙的幾大徵兆
    在古代,有神話傳說類的書上面記載了幾個前世為神仙,今生是神仙轉世的徵兆,首先第一個,就是聰慧,似乎是因為只有聰慧的人,才配得上神仙的身份,如果你上輩子是神仙,那麼這輩子一定是聰慧異常的,所以在古代,那些學習成績好的,被人稱作是文曲星轉世,或者是文曲星下凡,由此可見神仙的聰明程度可不是我等凡人能夠比的。
  • 因果生死輪迴處,書法家的前世今生
    宋朝的大居士、大書法家黃庭堅,是江西修水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知州。一天,他在午睡時夢見自己走出州衙門來到一個村莊,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案上供一碗芹菜面,口中喊著某某的名字,黃庭堅走到近前,看到那碗面還熱氣騰騰的,很好吃的樣子,他不自覺地就端起來吃,吃完回來。一覺醒過,口裡還有芹菜香味。
  • 黃庭堅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黃庭堅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以及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書法與蘇軾、蔡京、米芾等人齊名,他們都是宋朝書法的風格代表。黃庭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是可以比肩蘇軾,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同樣自成一派。
  • 前世今生,那些關於輪迴的事
    關於人前世今生的實證不勝枚舉,在《因果輪迴實錄》《世界奇聞錄》《佛學不是迷信》等書裡,記載著很多真實的故事、公案,能充分證明輪迴的存在。
  • 心理測試:選一副你喜歡的風景圖,測你今生轉世人間的目的是什麼
    人死後總是要轉世投胎重新做人,那麼你至今轉世了幾次?這次轉世的目的是什麼呢?想知道嗎?選一副你喜歡的風景圖,測你今生轉世人間的目的?答案來了A:你擁有非常強烈的靈感,從以前至今的轉世中,你都被神秘的力量或神的指引所吸引,實踐他們的指示。
  • 《轉世遇到你》——我竟然找到我的前世今生
    溫馨提示:內容來源:智悲佛網從研究佔星到前世今生,可能會讓很多佔星的朋友疑惑
  • 作夢中夢,悟身外身:被貶來貶去的黃庭堅將雙腳伸出了欄杆
    黃庭堅的父親黃庶也考中進士,延續了家族榮光。黃庭堅幼年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有一次,他的舅舅、北宋政要李常到他家裡來,看到書架上許多書,隨手抽了幾本出來提問。黃庭堅竟然對答如流,無所不通。李常非常驚奇,認為他的學業一日千裡,進步神速,是千裡之才。黃庭堅7歲的時候,寫下了那首《牧童詩》: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 人是否有前世今生?湖南100多人輪迴轉世,至今都覺得不可思議
    佛教講述人是六道眾生之一,今生要好好修行,以免來世墮入惡道。早年報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坪陽鄉發生100多位輪迴轉世人,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說出自己前世是什麼,並且準確說出了家鄉的人名,地名,景物,這事報導出來後,一時婦孺老幼皆知,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詳細情況,大家可以百度一下。
  • 黃庭堅看不慣鄰家美女下嫁貧民,寫下兩首酸溜溜的詩,卻成為經典
    宋朝時,文人們作詞頗多,故而我們常將「送」與「詞」連在一起稱為「宋詞」,其實,宋朝也出現過不少作詩的大家,比如陸遊、黃庭堅……今天咱們要讀的詩便是黃庭堅的作品。黃庭堅出生書香世家,其祖父黃湜那一輩兄弟十三人中有十人中進士,其父黃庶也是宋代官員、北宋詩人,而黃庭堅自己成就更勝於祖輩與父輩,是北宋響噹噹的大文豪之一,他孝順的故事更是被收入《二十四孝》故事當中,侍奉母親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黃庭堅曾遊學於蘇軾門下,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不過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黃庭堅的仕途並不順利。
  • 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金字招牌 ——重慶市彭水縣隆重推出《黃庭堅黔州...
    為提升地方文化、振興經濟,在深層次推動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旅遊文化的金字招牌,由重慶九黎旅遊集團獨家投資打造的高端文化產品《黃庭堅黔州詩文集》和《黃庭堅黔州書法集》,最近由江西美術出版社和山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並向全國發行
  • 12星座是什麼妖轉世?前世無緣,今生無分,但願有來世!
    看看你的星座是什麼妖轉世?前世無緣,今生無分,但願有來世!命運對於人們來講,總是一種很難猜測的東西,可能是因為早在出生的時候,一切就註定了吧。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12星座是什麼妖轉世?前世無緣,今生無分,但願有來世!巨蟹座:水妖既然是水妖,一般就不是很喜歡何人打交道,總是在自己舒適的小空間中帶著,見到人類的第一反應就會是先躲開。當然巨蟹座也屬於比較執拗的一種人,他們往往會針對一件事情鑽牛角尖,並不喜歡將自己內心中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說到底還是害羞和靦腆。
  • 初讀不知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話說回來,打歸打,過去我們所承受的那種痛苦其實只能怨自己,這種苦痛與「大仇」不應該全怪罪到魯迅先生的文章上面。經歷了這麼多年,其實回過頭來細看,現在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在處處挨著現實的皮鞭,就連逃你也是逃不過去的。這就是魯迅文集的魅力,哪怕是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也一樣,當初老師叫我們背下來是有原因的,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初讀不知書中意, 再讀已是書中人!
  • 黃庭堅的「道」——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
    老子在道德經中將道闡發為萬事萬物運動發展的總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我對黃庭堅生平做了一些了解,認為他對於道家學說不止是道理上的認同更是情感上的依附。文人士大夫從小受儒家道家百家雜說各種思想薰染。讀聖賢書,立君子品 ,進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退則江湖之遠。像莊子陶淵明,與大道附同,和自然為伍 。而大多數人往往進亦猶退亦憂,怎麼辦呢?
  • 狐仙轉世為人的特徵
    不過,如果有以下這些特徵,就能斷定,這個人一定是狐仙轉世!一起來面相圖解看看,究竟是哪些特徵!  臉小而尖  狐仙轉世之人,不管自己的此生直系親屬面相如何,他們的臉蛋一般都相對來說小一點,並且,在下巴部位的特徵十分明顯,一般都是尖尖的。而且,如果是轉世為女人,這種面相的女生,也會給人非常靈動的感覺,遠超相似長相的女生所能表達出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