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生死輪迴處,書法家的前世今生

2021-01-15 大布施

宋朝的大居士、大書法家黃庭堅,是江西修水縣人二十六歲中進士,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知州。

一天,他在午睡時夢見自己走出州衙門來到一個村莊,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婆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案上供一碗芹菜面,口中喊著某某的名字,黃庭堅走到近前,看到那碗面還熱氣騰騰的,很好吃的樣子,他不自覺地就端起來吃,吃完回來。一覺醒過,口裡還有芹菜香味。

這個夢做得非常清晰。當時他認為只是做夢,也就不在意。

第二天午睡,夢境和前次一樣,醒來後也是口裡有芹菜香味。他心中感到很詫異,便走出衙門,按夢中所能回憶的道路走去,這樣一直走到老婆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看到的竟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就問她:「您有沒有在外面喊人吃麵?

老婆婆回答:「昨天是我女兒祭辰,她生時愛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她的祭辰,我都要在門外喊她吃麵。」

黃庭堅問:「您女兒死去有多久?她說: 「二十六年了。」

黃庭堅一想,自己正好是二十六歲,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生辰,就又問她女兒在生時的情況,家裡還有什麼人。

老婆婆說:「我只有一個女兒,她在生時喜愛讀書,信佛吃素,很孝順,就是不肯嫁人,在二十六歲那年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她說她還會回來。」

黃庭堅問:「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

老婆婆指著一間房說:「就是這一間,你可以進去,我給你倒茶。」

黃庭堅走進房裡,看見靠近牆邊有一個鎖著的大柜子,就問:「這裡面是什麼?」

全是她的書。

黃庭堅說:「可以打開柜子看看嗎?」

老婆婆說:「我不知道鑰匙在哪裡,所以一直未打開。」

黃庭堅心裡想了一想,憶念起鑰匙的位就說是在那裡。果然打開書櫃,發現裡面有許多文稿,黃庭堅仔細閱讀,原來他每次應試的文章都在裡面, 一字也不差。

這時他完全明白, 他是回到前世的老家,於是他跪在地上叫母親,說自己就是她女兒的轉世。然後,回到州街門,帶人來接母親奉養終身。

黃庭堅居士前世喜愛文學,這種串習直接影響到今世,連寫的文章都一樣;前世對母親孝順,孝順的習氣也相續到這一世,母親喜愛清潔,他就親自為母親洗便器,直到做官以後,也從未改變,他的孝行被後人尊為二十四孝之一;而且,前世他信佛吃素,這一世也是學佛吃素,參禪獲得成就。

由此可以相信,今生只要在善業上努力串習,來世不必要特別策勵,自然就會趣入善法,這是法爾規律。

如果這一世沒有好好修集布施、尸羅等的善業資糧,雖然今生生在富貴之家,具有健壯的體魄,瀟灑的儀表,有地位、有權勢、有億萬家產,但是沒有修集善業資糧,來世就會窮困潦倒。相反,雖然種姓、相貌、財富、地位等都很下劣,社會地位低下,養家餬口都很困難,但是只要具足布施、持戒、安忍等功德,便能從此世開始,如夏季江河不斷流注,最終將充滿大海一樣,命終之後,下一世的前景燦爛,安樂會極大幅度地增長廣大。

因此,對以善不善業感生來世樂苦的道理,應當發起定解,心中應產生堅固不移的認識,在此定解的基礎上努力斷惡行善,我們應當生起明辨業果相的智慧,而且此後自己在行為上應當契合業果的規律:就是以小發展為大的規律。

舉例說明,譬如科學家是從對自然界細微之處觀察分析開始最後才能作出偉大的成就,同理,學習諸佛菩薩的清淨經論,如果每一句都能如理地聽聞、觀察,業一旦增長廣大,就會使智慧越來越深廣、越來越敏銳。

再如,我們不離自己的生活,作好每一個利益他人的行為,漸漸發展,利他心會越來越強烈,利他的行為也會越來越精純,真正的菩薩就是這樣逐步行出來的。又如念佛,每一聲佛號都把地念好,句句在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從最基本的當下一聲佛號下手,力極功深,淨業就會堅固,最後整個極樂世界都可以由淨念而現前再如,對自己的上師、道友,能從細微之處開始觀功德,發展下去,清淨的信心就會逐漸養成,自己的修行也會不斷上進。如果是說法的法師,可以從對他人善心開演一分道理出發,以利他心踏踏實實來做,最後就能對無邊眾生作大法施。

所以,明白此理之後,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貫徹實行,應當說好每一句話,愛護好每一個生命,節約好每一滴水,走好每一步路,用好每一分錢,盡好每一分心。如果一切都是以遵循因果的方式趣入,一定是功德日日增長,過失日日減少,不必等到十年百年,日日有上進之相。了達了業決定的道理,我們一顆浮躁妄動的心就會平靜下來,自己會明白:作人應當安分守己、素位而行,因為眼前樣樣是業,離開現前的身口意,哪裡會有真實的修行呢?所以,深信因果的人就會注意當下修行,不是離開當下還有業的取捨,不是離開鮮活的生活還有修行。所以,應當實實在在地來行善,每天對親人、朋友,對所接觸的有情都要有善心,對身邊的每件事,都要盡責任和義務,從點滴作起,才能獲得決定勝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而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這就是因果的輪迴。今生繁華落幕,來世再開始。  ——題記    這裡的春天不像春天,今天細雨,冷冷的風,薄薄的悽涼。一個人聽雨,一個人呆在這個另類的世界,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又仿佛早已習慣一切。望天,空曠。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前世因,今世果,每一次相遇都是冥冥中註定的因果。 你身邊出現的人,註定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他一定會教會你什麼,或許前世你跟他有緣,今生續,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前世的債,今生來還,然而,這輩子種下的因,下輩子來還,所以,生而為人,一定要人心向善。 自然因果,人為因果,因果循環,生生不息,有因必有果,如果種下前世的因,那麼無論經過多少個輪迴,都擺脫不了今生的果。
  •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前世今生真的存在嗎?
    生死就是輪迴,於是有了前世有了今生。很多人特別相信有前世今生,很多人不相信生命無限、輪迴轉世之說。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存在的。關於因果輪迴的宇宙人生真相,其實從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因為人有了生,就會有死,有了生死,大家就要思考生死是怎麼來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甚至要思考能不能夠了脫生死,不生不死,這些問題。
  • 天人轉世輪迴為魚 佛陀揭秘無比殘酷前世因果
    ,佛陀揭秘無比殘酷前世因果(資料圖) 有一天,佛陀帶著弟子經過市集時,看見一位賣魚的老人,一邊鬥量賣魚,一邊哀嘆地說:「老天爺!這個前世的天人,因為專修空想觀,修成了空定,卻執著這個想出來的空,無法歸於本心。雖然得壽八十億四千萬劫之久,然而,卻不能讓自己的罪業消弭,在福壽用盡時,定力也跟著消失,仍要受輪迴果報之苦! 阿難不解的問道:「像帝釋天一樣尊貴的飛行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廣,為何仍不能免於業報呢?」一旁的魚此時張著空洞的雙眼,似有所感。佛陀答道:「禍福其實只是暫時的假相,並不能長久!
  •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啟示》
    (美)魏斯 著 譚智華 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年4月前世與來生人終有一死,肉體消殞後是否有靈魂存在,生命又可否輪迴?布萊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為我們做出了回答。1980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凱薩琳,在催眠治療中發現了生死輪迴的秘密,病人和醫生的生活從此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斯醫生頂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將神奇的治療過程寫成此書。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今生的夫妻情緣,乃是前世的因果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佛教中尤其注重「緣」的作用。佛陀告誡我們要一切隨緣,此話怎講呢?佛說世間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這裡提到了「因」和「緣」這兩個字,「因」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前因,也即是已經埋下的種子,而「緣」就好比土壤,空氣,陽光和水分等自然條件,這些都是促成種子生長發芽的因素,佛說「因果循環」,生死輪迴,有了前因並不一定就能結果,需要各種條件,還需要時間,這也就是「隨緣」了。
  • 生死啟蒙課:魏斯談前世今生
    生死啟蒙課:魏斯談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16堂生死啟蒙課》資料圖《前世今生——16堂生死啟蒙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是一本全世界範圍內的超級暢銷書。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對於具有「現代意識」的人來說,肯定是匪夷所思的,但對於熟悉佛教思想的人來說,其實就是佛家所說的靈魂的輪迴,他們對這些早就熟知。1980年,魏斯醫生迎來了一位27歲的患者凱薩琳。凱薩琳長期焦慮、恐懼。魏斯用18個月給她做傳統的心理治療,療效不大。於是改用催眠療法。沒有想到催眠喚醒了凱薩琳對前世的很多回憶。她曾經是德國飛行員、美國奴隸、西班牙妓女等等。
  • 鏡心論道五——能查前世今生因果的三世相法
    《三世書》是傳說中一本可以看到你前世,今生和後世的書,據說是起源於佛教的《三世因果經》,擁有悠久的歷史與演化,是傳說中可以推演問者的前世、今生及來世命緣的算命奇書,三國蜀相諸葛亮著《古三世書》,查前、今、後三世命歷。
  • 請問佛教的高僧:「我又記不得前世,為何還要背負前世的因果?」
    我們都知道,佛教常常講前世今生。並且不僅僅是佛教會講,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也常常提到這樣的話題,並教育我們一定要多多行善。但是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不記得自己過去生的,更是看不到後世。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難以主觀感受來判斷前生來生是否存在。
  • 佛說:前世今生,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令你如夢初醒
    莫非前世那一眼,只為今生見一面。佛說:前世今生,我在佛前熟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落下一顆憂傷的淚。佛看到我那憂傷的淚珠,說到:「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當我遇到對方的時候,我問:冥冥眾生中,與我有緣,幾經輪迴的那個人,是你嗎?答案盡在,以下紅塵往事中。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你將如夢初醒。人生不易,生活如果想像得過於優美,經歷的風雨,則會給你當頭一棒。在佛教文化中常講「放下」二字,果真能放下,就會更好地擁有,這是因果循環,有舍才有得。世間萬事萬物,皆不離因果關係。
  • 前世今生,那些關於輪迴的事
    關於人前世今生的實證不勝枚舉,在《因果輪迴實錄》《世界奇聞錄》《有些人不是通過觀察、研究後做出判斷不相信輪迴的,而是根本不了解,順口就說「不相信」、「不存在」,這樣的人都是不講道理的人。若是仔細研究這些故事或公案,會發現其有很強的說服力。 還有一個回憶前世的公案。1926年,印度新德裡誕生了一個女孩子,名字叫項蒂 德芭,她在學會說話後,經常講述自己前世住在瑪特拉城(印度的另一個城市),家裡開著商店,客人很多。
  • 「因果通三世」,99歲高僧:想知道前世如何,看今生2樣東西足以
    導語佛說因果通三世,在佛教當中,我們是有投胎轉世這個說法的。對於投胎轉世這個話題,肯定是與我們的佛教有關係,與我們生活當中的哲學有關。就在我們的佛學當中,佛學經常講著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而且佛經裡面經常會提到"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其實對於佛教的這句話來理解的話,我們都能夠簡單地推出一個人的前世今生的果報是如何的。
  • 愛情有輪迴,前世的因,今世的果
    愛情有輪迴,前世的因,今世的果日有輪迴,日出日落;年有輪迴,春夏秋冬;愛情有輪迴,前世今生。人的一輩子,都有定數,遇上誰,愛上誰,有因有果,有輪迴。三生石上有三生,緣定三生,這輩子的情,上輩子的債;這輩子有相欠,來生一定還。人的一輩子,遇到的人很多很多,然而,想遇到自己愛的,有恰好愛上自己的人,真的很不容易。
  •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緣分也有因果
    前世,奈何橋上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人海當中一擦肩;前世,忘川河邊一千次守望,才換來今生紅塵之上一相逢;前世,百年修行,才換來今生共走一段,互陪一程;前世,千年修德,才換來今生兩情相悅,長相廝守。佛說:愛情也有輪迴,緣分也有因果。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邊前世照片,女校的算術教師;右邊今生照片,某部門總監,負責無線手機產品(這個要算術嗎,呵呵)邊前世照片,女校算術老師;右邊今生,某部門主編左邊前世照片,女校的圖書館管理員;右邊今生照片,某部門經理。左邊前世照片,女校音樂教師,女的;右邊今生照片,某部門員工,男的。
  • 前世的緣分,今生的重逢!
    前世相欠的人,今生才會遇見,若不相欠,就不會遇見,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場相見,冥冥之中誰牽引著誰,彼此遇見,或者擦肩。塵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每一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都是前世你認識的人。上一世虧欠,這一世繼續,上一世離開,這一世遇見。今生遇見,愛恨皆是緣。
  • 因果輪迴善惡有報
    三世因果經真經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果,欲知後世果, 今生做者因;因果有真假, 眾生細辨清,假經圖金銀, 真經為民生。善男善女細端詳, 聽念三世因果經。三世因果事非小, 真言細語實非輕。今生做官為何因, 前世公道正義身。前世修來今世果, 紫袍玉帶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