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裝死」到底有多好用?它們分分鐘死給你看

2020-11-29 澎湃新聞

原創 SME SME科技故事

少年,渴望力量嗎?想變成催眠大師嗎?現在你只需要一隻雞,催眠大法就能速成。

首先緊握雞身,使其雞頭朝下,雞喙點地,然後再用粉筆或手指在地面上拉出一條痕跡。待雞安靜下來再把手鬆開,你將會獲得一隻的「呆若木雞」。

被「催眠」 的雞

當然,這並非真正的催眠,它利用的是動物面對威脅時的恐懼本能。你一頓猛如虎的操作,讓它誤以為是掠食者近在眼前,於是便陷入了假死狀態(Thanatosis)。

英國心理學家吉布森(Hamiton Bertie Gibson)在其著作中就提到,雞被催眠最長時間的終極紀錄為3小時47分。

1646年,德國學者Athanasius Kircher就觀察到了一隻因恐懼進入假死狀態的雞

在自然界會裝死的動物有很多,它還有個專有名詞叫做「強直靜止」(tonic immobility )。

而這是種防禦策略,廣泛地存在哺乳類、鳥類、爬行動物、魚類和昆蟲身上,「死法」更是千姿百態。

央視節目《挑戰不可能》中的5歲小女孩先後「催眠」(嚇懵)了狗、蜥蜴、雞、青蛙、蜘蛛,被瘋狂吐槽

正因為假死太常見了,反而成就了一批所謂的動物「催眠大師」。他們將一個原本簡單的動物本能,弄得神乎其技,充滿了神秘色彩。

有一位創業開養雞場的大哥,甚至靠「催眠雞」的營銷手段將土雞賣出比當地市場高出一倍的價。而那些買雞的,也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遇到潛在威脅時,動物腦海裡會立馬出現兩個信號——「戰」或「逃」,也叫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這就像是大腦已經寫好的程度,你會二者擇其一,讓身體會迅速做出反應,以更好的保護自己。

但事實上,在「戰」不過,也「逃」不了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還可以能會陷入第三種狀態——僵直不動(freeze)。

樂高小人展示的Fight、flight、freeze

當被近距離的接觸或感受到即便被攻擊時,被捕食者的強直靜止就可能會被觸發。但這種狀態也並非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決策,反而是種非自願的防禦機制。

它們是真的像被點了穴一樣身體僵直,無法動彈。但其腦子仍在飛速轉動,對周遭環境的變化也保持著警惕。

表面上看這隻兔子很享受淋浴,但事實上它已經因為恐懼而進入假死狀態,兔子很容易有應激反應不建議盲目洗澡

事實上,人類在巨大的壓力和威脅面前,也會產生類似的強直靜止反應。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太緊張,站在演講臺上腦袋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說不出?

另外,人類在受到侵害時,也經常發生暫時性的麻痺狀態。有研究人員曾與300名受過性侵的婦女交談發現,其中70%在遭到襲擊時,經歷了很明顯的強直靜止。她們會陷入麻痺狀態,無法尖叫、無法反抗,身體完全不受控制。同樣,上過戰場的士兵也同樣有過類似的經歷。

只是關於動物假死還有很多謎團。因為動物裝死這事兒,本身還挺詭異的,疑點重重。

假死的動物就像在拿自己的生命當賭注在進行一場豪賭。而這場豪賭的輸贏,也完全取決於捕獵者的覓食模式。

假死青蛙

首先,裝死個體本身很難把握捕獵者會不會對死掉的個體失去感興趣。如果假死無法讓捕獵者失去興趣,那麼想靠假死矇混過關的小可憐將錯過最佳的逃跑機會。這反而讓捕獵者的狩獵工作來得更容易,一不小心自己就會從「假死」直接變成「真死」。

而且假死的狀態,也並不能降低捕食者定位或識別獵物的感官能力,更無法增強獵物在遭受攻擊時的抵禦能力。很多時候,這種強直靜止狀態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被吃掉的風險仿佛還更大了。

假死小鳥

不過,從演化的結果來看,裝死這一策略大概率還是有用的,總體利大於弊。如果一些捕食者有延遲進食、對死物不感興趣,甚至難以分辨靜止物的情況,那麼被捕食者就有可能逃脫。

而事實上,服從也確實能讓自己受更少的傷害。強直靜止的狀態能抑制捕食者的進一步攻擊,讓捕獵者制服獵物的動作減輕。

再如,不少頂級捕獵者會對四處逃竄的獵物更感興趣,比如你家的貓,最愛的還是那支充滿靈魂的逗貓棒。如果當貓追著一群老鼠過來,若其他老鼠同伴都在沒命的逃跑,那麼被嚇到動彈不得的小老鼠反而更有可能活下來。

同樣,裝死發生的情況也大多屬於「最後的極限一搏」,待捕獵者放鬆警惕,再找機會逃命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而假死。或許真能讓一些動物苟到最後。

自然界中,演技最了得的還屬北美負鼠(Didelphis virginiana),它們值得一個動物界的奧斯卡。

它真的沒死

北美負鼠是棲息在北美洲唯一的有袋類動物。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美洲大陸,還生存者負鼠的有袋類同伴。

只是後來因食肉動物崛起等原因,這些沒什麼抵抗力的有袋類紛紛滅絕,走向末路。唯獨負鼠肩負起了整支有袋類的命運,在美洲大陸上頑強生存,與赤狐、狼、美洲豹、短尾貓等頂級捕獵者周旋。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北美負鼠的數量依然呈增長之勢。這其中,懂得裝死,就是他們生存的一大學問和優勢。

《冰河世紀》中裝死的負鼠

別看北美負鼠種群數量龐大,它們是妥妥的位於「食物鏈低端」,幾乎任何體型比它大的動物都是天敵。所以負鼠只能晝伏夜出,靠捕食昆蟲、蝸牛、鳥類等過活,偶爾還會吃一些植物。此外,離開樹的庇護,在地面行動的北美負鼠也很笨拙,防禦能力很差。

當被敵人追趕到窮途末路時,它們便會哐當一聲倒地,進入假死狀態——眼睛緊閉、嘴巴微張、小舌一吐、肚皮鼓脹、尾巴耷拉著繞成一個圈,紋絲不動。

狗來了,只能裝死的負鼠

為了更逼真,北美負鼠在倒下時身體還會微微發顫,哆嗦著的同時呼吸和心率放緩、體溫下降。此外,它們肛門附近的腺體還會分泌出一種惡臭的黃綠色黏液,味道像極了高度腐敗的屍體。如果不知道,還真以為它已經死了三天三夜,屍體都發臭了。而這往往也能捕獵者望而卻步,難以下咽。

正因為北美負鼠浮誇的演技,人們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裝負鼠」(play possum),用來形容某些人裝聾作啞、充耳不聞的行為。

裝死的豬鼻蛇

與負鼠裝死方式比較類似的還有豬鼻蛇。遇到捕獵者時,豬鼻蛇會先虛張聲勢,將頸部肋骨撐開發出恐怖的嘶嘶聲,宛如被眼鏡蛇附體。

但當虛張聲勢沒用時,它們則會果斷進入假死模式,腹部朝上翻出,嘴巴張開將信子吐出,甚至還會滲出血滴。而豬鼻蛇也像負鼠一樣自帶化學武器,會散發出一種令人極其不悅的氣味,十分勸退。

所以說,動物假死並非純粹的倒地不動,它們還會通過各種策略讓自己變得更難以下咽。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自然界有的動物已經學會了利用其他動物的「強直靜止」來捕獵了。

無論是在野外、人工飼養還是實驗室中,人類很早就發現鯊魚這種頂級捕獵者也會發生假死。

將鯊魚翻轉過來,並刺激它們鼻子周圍的皮膚,就可能會觸發鯊魚長達15分鐘的假死狀態。而利用鯊魚的假死,也能讓研究人員在制服鯊魚時也能減少鯊魚的掙扎,降低雙方受傷的概率。

不過也有人認為,鯊魚的這種強直靜止並不是因為恐懼,而是與繁殖相關。有研究顯示,雄性在獲得雌性的交配權後,也會翻轉雌性的身體以引起強直靜止,從而讓整個交配過程變得更順利、輕鬆。

但無論如何,智商爆表的虎鯨似乎早已看穿一切,並學會了利用鯊魚的假死來獵殺它們了。

遇到鯊魚,虎鯨並不會貿然廝打開戰,而是衝過去將其撞翻,用嘴咬住鯊魚好讓它進入強直靜止狀態。

1997年,就有人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拍攝到了這場虎鯨「智取」大白鯊的珍貴畫面。在這種狀態下的鯊魚,輕鬆就成了虎鯨的盤中餐。而另外一個虎鯨「催眠」獵物的例子則發生在紐西蘭,受害者則是一條黃貂魚。

97年搏鬥現場

可見,裝死還真不是萬能的,「最終解釋權」還是在捕獵者手上。最後順便闢個陳年老謠,在野外與熊狹路相逢「裝死」是真的不管用。如果遇到的是一直飢餓或是生病的熊,裝死大概率等於直接送飯盒。

原標題:《動物「裝死」到底有多好用?它們分分鐘死給你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動物那麼厲害逼得猞猁要裝死?裝死可就真死了!
    上面是搜索"猞猁 裝死"的檢索結果。猞猁,通常指的是歐亞猞猁,中型貓科動物,雄性20-25千克,雌性15-20千克。可擊殺100多千克的成年雄鹿,也會主動搜捕幼狼、赤狐等別的食肉動物,是天生的殺手。這樣一種精緻的中型猛獸,居然被造謠者描繪成遇到敵害就裝死的慫貨。
  • 大自然中為了活著而「裝死」的動物,甚至能讓自己的心臟停止跳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俗話說得好,好死不如賴活,生命對於每一種生物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因為失去了以後就很難再得到。
  • 動物界最會裝死的動物,呼吸都可以停止,這演技必須給一百分!
    對這些別說是大人,可能連小孩子都看夠了吧!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一下世界上演技最高的動物,他們最擅長的就是裝死了,而且演技絕對是100分,不服來戰。這個演技超高的動物,就是老鼠的遠方親戚,負鼠。負鼠大多生活在拉丁美洲,體積不等,年幼的時候和老鼠一般,而年長的則有貓一樣大。
  • 動物裝死之謎,其中有大學問!
    動物裝死之謎 動物行為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在各種情況下出現假裝死亡的現象,而且在不同的物種機制似乎有著不同的用途。 雖然大多數物種假裝死亡是為了躲避掠食者,但也有一些物種將這種行為用於捕獲獵物,而另一些物種甚至利用這種行為來求愛。
  • 有哪些動物在國外泛濫成災?國內吃貨兩眼放光:分分鐘吃滅絕!
    ,所以,在中國的地界上,還真的挺難有什麼動物能真正泛濫起來。不過眼光轉向國外,外國人的烹飪技術就比較乏善可陳了,而且外國人普遍覺得野外的東西不太安全,(不像我們國人一廂情願的以為野外的就是天然的就是好的)這就直接導致他們無緣享受很多天賜的美食,這也導致國外動不動就會發生某些動物泛濫成災的情況,甚至政府都得話費大把的金錢和精力去進行抓捕和滅殺。
  • 森林驛站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
    最近玩森林驛站這款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給出的選項有瓢蟲、蠍子和瓢蟲,大家知道答案哪個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帶來的森林驛站8月25日的答案了,感興趣的玩家就來看看吧。
  • 「多圖」可愛搞笑動物貓咪狗子表情包
    動物是個神奇的物種,你以為它們只會餓了就喵喵叫,兇了就汪汪吠?它們可是小機靈鬼。不信就來看看吧。哦?偷吃東西誰能強過狗子?不光偷吃把食物叼走,還把無辜的小貓咪叼到桌子上。貓咪:主人,不是我,我沒有啊。遇到危險先裝死是第一法則,這條法則不光在人類世界適用,動物世界也依然有效。看看這精湛的演技,走遠後還要探探頭以保真假,不得不說是只謹慎的老鼠了。好可愛的一個大型動物啊,讓我摸摸舉高高,啊……我沒了。哥,還喝嗎?都給我整困了。有瓜吃?豎起我的小耳朵,趕快趴下找個舒服的地方。什麼?
  • 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 一起來看看吧
    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8-25 06:2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 一起來看看吧 哪一種動物遇到危險會裝死來逃避?
  • 盤點野生動物的防禦生存之道
    負鼠---裝死怕過誰負鼠擅長裝死,並因此落下了不好的名聲。根據聖地牙哥動物園的研究發現,負鼠裝死的表現並不是它們想用就能用的,而是面對危險的一種「不自主」行為,類似於被嚇暈了感覺。當負鼠裝死的時候,會露出牙齒,在嘴裡起泡沫,並從肛門腺分泌出一種難聞的液體,這些表現使它看上去已經死了,有助於阻止掠食者。
  • 鯨魚在動物中算聰明的,但它們的智商有多高呢?
    所以,雖然鯨有一定的自我認知能力,在動物中算聰明些的,但並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更沒有邏輯思維,它們的生存活動主要是靠遺傳和本能。這一點我們從越來越多的鯨受到人類活動幹擾,產生擱淺自殺等行為就能夠看出。隨著人類在海中利用聲吶技術越來越廣泛,對這些使用聲波探測生存的海洋動物產生了很大危害。特別是近代軍事活動,軍艦的聲吶功能很強大,頻率範圍也很廣,從次聲波到超聲波都有。這些活動嚴重幹擾了鯨類的生活,越來越多的鯨魚擱淺和自殺。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鯨魚的智力並不高,它們無法分辨和應對這些聲波,從而減少對自身的傷害。
  • 做牛到底有多累?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在過去,在古人看來做牛做馬可是一個輩分相當高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可能淪為人們的食物,但唯獨牛和馬這兩種動物,古代的人卻捨不得吃。普通人捨不得吃也就算了,就連坐在紫禁城的皇帝,太后也不能隨便吃。
  • 125分鐘電影,刪除到了110分鐘!李連杰的這部電影真的低估了
    文:李連杰劉德華125分鐘電影,刪除到了110分鐘!7.3分真的低了2007年,陳可辛導演的電影《投名狀》上映,好評如潮。陳可辛捨棄了自己最為拿手的「抒情」敘述方式,以戰爭場面的寫實呈現,加重了對於歷史背景和人性主題的凸顯,投名狀,是契約精神還是如鯁在喉?
  • 夜路遇到一隻碰瓷貓,它撞上車後翻肚皮裝死:快賠償罐罐
    貓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最近是冬天了,天氣非常寒冷,為了生存下去,外面的一些流浪貓也變得親人起來,為了食物,它們有時會主動跟人類親近的。貓也是很聰明的動物,在外面流浪的貓咪們更加懂得喵生的不易,為了生活,它們可是非常努力的,有些成精的流浪貓還會找人類「騙吃騙喝」呢。
  • 花枝鼠跟家鼠不是同一種動物?錯,它們就是馴養型的褐家鼠
    當然,鼠類跟人類的關係還遠遠不止如此,它們當過四害、造就過喵星人、催生過捕鼠產業,還在影視界嶄露過頭角——大家基本都知道米老鼠、貓和老鼠、藍皮鼠、舒克貝塔、一隻耳這些耳熟能詳的鼠類動畫形象。咱們今天要說的,是齧齒動物在寵物界混得風生水起的另一著名成員:花枝鼠。花枝鼠的中文名字有些意義不明,當初是哪位大佬翻譯的也難以溯源了,反正現在國內養花枝鼠的人們都這麼叫。
  • 「見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到底什麼意思?遇蛇該怎麼辦
    你怕蛇嗎?似乎對於蛇很多人都是非常畏懼的,人們認為蛇不僅是一種外形上看起來非常恐怖的動物,而且蛇還是一種實力非常恐怖的動物,蛇的速度非常敏捷,彈跳能力以及纏繞能力都非常可怕,並且有些毒蛇的毒性也是讓人會極度畏懼的,可以說蛇真的是大自然中一種強大的存在,另外,蛇這種動物的強大還表現在它在這個世界上的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身影,因此,蛇與人類之間總是會有不少的交集,隨著蛇與人類之間一些故事的流傳,
  • 這些生肖動物,八月份愛運氣好,分分鐘單給你看
    過去,可能會有很多麻煩和爭吵,但現在他們會好起來的,他們的脾氣有了很大的改善,自然,他們會相處得更融洽。他們願意為彼此做更多的事付出甚至可能會結婚。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動物,最好不要去付出。十二生肖雞:對於生肖雞來說,他們很少把愛情當作自己的,所以他們的感情不會有轉折點。也可以看出,他們的愛情運氣比較好,兩人的關係比較穩定,很少吵架。
  • 從各種動物的尾巴長度,看它們如何進化的,以及它們的善良程度!
    我們從蜥蜴和青蛙,可以看到它們身體裡的脊椎,已經是反了過來的。霸王龍、腕龍、鱷魚,它們脊椎也是反了過來的。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到,它們拖著的那一條大尾巴,是不可能翹起來的。所以我們看到鱷魚是在左右甩尾巴的,甲龍也是以甩尾的方式,去攻擊霸王龍,來保護自己。可以看出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很大的一個分別就是尾巴。哺乳動物認識到,一條巨大的尾巴是無用的,所以它們就都將尾巴大大地縮小。
  • 老虎和獅子打起來,到底誰更厲害?看完這些你就會有答案
    這裡提到強者,就有一個困擾大家很多年的疑問了。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厲害呢?這兩種動物在人類眼中一直都是兇猛的存在,而獅子一直被稱為"百獸之王",那麼獅子真的比老虎厲害嗎?記得小時候喜歡玩的鬥獸棋嗎?在那裡,獅子是最厲害的一個,所以從小到大我們可能都會在潛意識裡認為,獅子才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再看看小時候的動畫片裡,老虎也總是會被兇猛的獅子嚇跑,可現實真的如此嗎?
  • 「動物復仇記」:可能會超出你想像的動物報復人類的7個真實案例
    在很多人心裡,都會認為動物的智商很低,和我們人類遠遠不能相比,的確,從科學角度來講是這樣,然而這並不是說,動物就很笨不聰明,其實它們也懂得好壞善惡,遇到熱心的人也會充滿感激,而面對那些試圖殘害它們的盜獵者們,則是會進行兇猛的報復,是的你沒有看錯,在世界上遭到動物報復的人類,其實還是有一些的
  • 過來人經歷告訴你:動物比你想的聰明!不信?你看——它們很會「欺軟...
    「鳥兒只是看起來乖巧,實際上可調皮了,所以我們要盯著監控,防止它們打群架。」吳豔玲對河南商報記者說。 監控視頻中偶爾出現一絲異樣,她便會快速地打開相應的區域,然後利用經驗來預判動物的需求,從而決定接下來是否採取行動。 「你別看我現在說得頭頭是道,其實加上實習我才工作了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