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年少莫讀納蘭詞,人生最苦是相思

2021-01-10 艾晨書館

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道出人世間多少情愫、期願和哀嘆。

「家家爭唱納蘭詞,納蘭心事誰人知?」寫下這樣詩句的人有著怎樣的心事?

他一生中的知己是誰?這樣一位才子,又是為何在三十一歲時就去世的呢?

正如徐志摩所說

「成容若君度過了一季比詩歌更詩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他櫓聲的後面,以標準的凡夫俗子的姿態張望並豔羨著他。但誰知道,天才的悲情卻反而羨慕每一個凡夫俗子的幸福,儘管他信手的一闕詞就波瀾過你我的每一個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火焰盛開,可以催漫天的茶蘼謝盡。」

1

明明可以拼爹,卻偏要靠才華

大雪落了好幾天,整座北京城都被籠上了一層白色的帷幕。

花紋錦繡描金邊的羅帳內,一個長相秀美的女子正沉沉睡著,臉上還略帶憔悴之樣,旁邊躺著她剛出生不到一天的孩子。

她是明珠的夫人,英親王第五女覺羅氏。她的丈夫明珠才二十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他為這個孩子取名「成德」。

出生在冬季,這個孩子也自然而然地有了「冬郎」的小名。

二十多歲時,為了避皇太子的名諱,他改名叫「性德」。作為一名漢文化的忠實擁護者,他還給自己取了字,叫「容若」。

所以,不管是納蘭成德、納蘭性德、納蘭容若,抑或是他的漢人朋友們口中的「成容若」,都是他。

納蘭容若是滿洲正黃旗人,不同於《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八旗子弟,納蘭容若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四五歲學習騎射,而且聰敏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是名副其實的「濁世翩翩佳公子」。

父母很注重對他的教育,更是請來名士大儒顧貞觀作為納蘭容若的授課老師,納蘭容若自然也是不負眾望,不僅因此收穫了一枚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更是在十歲時就寫出了《梅梢雪·元夜月蝕》的佳作:

星球映徹,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短短幾句,用典頗多。首句以「星球映徹」之景寫起,可謂獨具匠心。

元宵之夜本應月圓,卻偏偏出現了月蝕,納蘭借用神話和傳說,不僅描繪了月蝕的全過程,還給這一過程增加了神話色彩,讓一切看起來那麼順其自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真切如此,他小時候就做到了。

十歲能吟,十八歲就中舉似乎也成了意料之中的事。畢竟納蘭容若不是仲永(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他的才情也不允許他做一個「泯然眾人」的碌碌無為之輩。

似乎是這一路順利得有些過分,連老天爺也有點嫉妒,要給他來點小磨難。

十九歲準備參加會試的時候,納蘭容若突染寒疾,沒能參加殿試

比起古話說:「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這磨難,已經是手下留情了。

或許也可以說,這並不算磨難,而且算是老天爺的偏愛也未嘗不可。

在其後的兩年時間裡,他並沒有鬱鬱寡歡,而且還主持編撰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還編成了《淥水亭雜識》,沒有浪費大好年華在官場中磨滅心性,何嘗不是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三年後康熙十五年的殿試,納蘭性德毫無意外地考中了二甲第七名進士。

又因文武雙全,一年後被皇帝委派為三等御前侍衛後晉升為一等御前侍衛。

徐乾學曾經贊他:「有文武才,每從涉獵,鳥獸必命中」。

2

知音難求,知君何事淚縱橫

在那個年代,詩文嚴謹,被當成是正經的立言之途。

詞因為通俗,又流行在市井酒肆之間,常有浮華之語,都是些花前月下之詞,上不了臺面。由此也一向被正統的文人們看不起。

但是就在納蘭性德十七歲那年,發生了一件中國詩詞史上的盛事——秋水軒唱和。

周來浚到京城拜訪世交好友孫承澤,一些名流聽了消息也紛紛前去拜訪。

其中一名訪客曹爾康見牆壁上寫著不少酬唱的詩詞,一時心血來潮,寫了一首《金縷曲》。唱和的詞需要步韻,難度非常大。其他來訪的文人名士們技癢,也紛紛用《金縷曲》這個詞牌寫出了不少詞。

這場盛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乃至於天南地北的文人騷客們的這消息之後也紛紛表示要參加,全國一時間投書如雲,曹爾康大概也不會想到他的一時興起竟然成為改變整個康熙初年文壇風氣的導火索。

後來,納蘭容若遇到顧貞觀,如同伯牙遇上鍾子期。

年少的納蘭性德,哪裡按捺得住自己的興奮與激動,他在一幅命名為《側帽投壺圖》的畫上寫下了《金縷曲》,送給了顧貞觀。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一句「德也狂生耳」,頗有豪氣,整首一氣呵成。此詞一出,轟動一時,人人爭相傳誦。在現在人們的印象中,納蘭詞大致都是纏綿悱惻,清雅哀婉的。也不止一次地有人拿他跟李清照,李煜作比較,也有人說《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是納蘭容若。但是誰又知道納蘭容若骨子裡也是一個狂放不羈的人。

據歷史記載,納蘭容若不幹政事。為了幫知己營救吳兆騫,他破例了。

「五載為期」,是納蘭容若對顧貞觀的承諾。

顧貞觀與吳兆騫是至交,而納蘭容若和吳兆騫這兩人兒根本不認識,納蘭容若生前也未曾見過吳兆騫一面。但是本著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的原則,納蘭容若早已把吳兆騫當成是自己的朋友。

順治十四年,發生了著名的「丁酉科場案」,吳兆騫被人誣告受了牽連。

第二年接受檢查和複試的時候,他竟因為心中氣不過,交了白卷。

最後不但被革除了「舉人」的名號,全家都被發配到了寧古塔那個不毛之地長達23年之久。

顧貞觀心中不忍,但奔走多時,仍毫無進展。案子是順治皇帝親自定下的,誰又敢說一個不字,康熙皇帝自然也沒有翻案的打算,救好友難如登天。

但是納蘭做到了。

「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閒事。」抱著這樣的決心,五年之後吳兆騫終於安全地回到了中原。能把救素昧平生的人當作目前最重要的事情,這是何等的義氣啊!

顧貞觀和納蘭容若合力救出吳兆騫也一時傳為佳話。也是在這一年,父親明珠大學士賞識顧貞觀的才華,禮賢下士,聘請顧貞觀為兒子納蘭性德授課,兩人從此亦師亦友。

人海茫茫,得一知己如此,人生無憾矣!

3

情深不壽,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容若的生命中出現過五個女子:

青梅竹馬的小表妹;第一任妻子盧氏;存在感極低卻為他誕下長子的妾室顏氏;父母安排下的續弦宮氏;和他有著共同語言的江南才女沈宛。

青梅竹馬的小表妹在家族的安排下入宮為妃嬪,年少時最初的悸動終是無緣。有了稱心如意的妻子盧氏,顏氏縱然柔如溪水,也難以撩撥他的心弦。續弦宮氏是推辭了三年之後為了傳宗接代的無奈之舉。縱然宮氏是滿清八大貴族之一瓜爾佳氏的後人,圖賴的孫女,也依舊得不到容若的心。而沈宛,更像相知相惜的紅顏知己。

納蘭容若始終念念不忘的,是盧氏。

盧氏是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明珠和覺羅氏為兒子定下的這門婚事可以說是門當戶對,萬眾矚目。康熙的心腹重臣和封疆大吏結為親家,這強強聯手,父輩們都甚是滿意,兩家人也頗為期待。

而婚禮的主角,納蘭和盧氏,也在婚房裡一見傾心。

「蜀弦秦柱不關情」,「旋拂輕容寫洛神」……這些《納蘭詞》裡少有的輕快之作都是在此時寫下的。

每天盧氏都會細心地替他整理書桌,再在書桌上擺上一瓶時令的鮮花。閒時兩人會聊聊天,作作畫,真想時間就在此定格,直到永遠…..誰知道這樣美好的時光,只有三年而已。

康熙十六年,盧氏有了身孕,四月臨盆。這本是天大的喜事,誰料一個月後,盧氏感了風寒沒撐住,最終在五月三十那天撒手人寰。

「憔悴去,此恨有誰知」,納蘭容若心痛不已。

執子之手,還未偕老,你就已經棄我而去,這讓我如何不難過?「辛苦最憐天上月」,月光將彼此思念的兩個人連到一起,可是此刻月光也無法將你我相通,因為你已經不在人間。我也想「不辭冰雪為卿熱」,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

盧氏死後,納蘭容若寫了許多悼念亡妻之詞,讀之無不肝腸寸斷。有了你,心中便只容得下你,再也容不下別人了。你走了,別人也進不來。

納蘭容若不是不知道顏氏甚至續弦的宮氏的情意,只是,他已經無處安放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還能看見你的一顰一笑。「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誰知道這麼快,這樣的畫面就只能存在於腦海裡,夢裡了,隨著她的離去和秋的落葉一樣飄零,消失不見了……

康熙二十四年,妻子忌日這一天,容若走完了他短短三十年的人生。一直困擾他的寒疾奪去了他的性命,他過世的那天很是巧合,竟也是五月三十日,正好是盧氏的忌日。

有人說他是情深不壽,其實也不盡然,從他的詞中可以看出寒疾由來已久。「曾記年年三月病」,「年年」二字可見端倪。

第一次會試也是因為突發寒疾而沒有參加。寒疾常年糾纏,終是帶他走了,他與他心心念念的盧氏,說不定能在另一個世界見面了……

他走了,仿佛一顆璀璨的流星划過天際,美好而短暫,留下了人人爭相傳誦的飲水詞,也剪碎了一地的殘香與嘆息……

納蘭性德身後被譽為「清代第一詞人」,在中國詞壇上都極富盛名,在中國文學史上亦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

這位至情至性的翩翩公子,300年後仍令無數世人傾倒,國學大師們的讚譽也毫不吝嗇:

王國維: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梁啓超:容若小詞,直追後主;季羨林:在這群燦若列星的詞家中,我獨獨喜愛納蘭性德。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655年1月19日中國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655年1月19日中國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出生 2013-08-23 15:2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8首唯美納蘭性德詩詞,句句入心,百看不厭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1. 聒碎鄉心夢不成。2. 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3.
  • 《納蘭詞》6首納蘭性德曾經遺失的詩作欣賞
    在很多版本的《納蘭詞》中都沒有這六首詞,最近在一本書中看到有補遺卷這一部分,翻開看看,的確是鮮為人知的作品,今天與大家分享這六首詞,看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就是這樣的一幅畫面展開在人們的面前。
  • 最美不過納蘭詞,納蘭容若的哪一句詩觸動了你?
    其中,納蘭性德的詩詞更是由於其唯美無雙而收到大家的喜愛。「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了。不過要說明一下,雖然這是七言八句的文學作品,但卻並非詩歌,而是一首詞。此外,「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句。
  •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美納蘭詞,緬懷最愛的表妹,祭奠死去的愛情
    作為清朝最深情的詞人,納蘭性德留下驚豔佳作無數,其中傳頌最廣的兩句當屬「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全詞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這樣的冷雨秋風中,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一個心事重重,惆悵滿懷的人——納蘭性德。提及納蘭性德,結緣於他的那首《木蘭花》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曾火熱了那麼些年,至今仍舊熱度不減。這自初讀就令人不禁唏噓的詩句,飽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釋懷的愛情故事。初時以為就是在嘆息「愛而不得,得而不惜」的愛情,後來才明白是為勉勵好友顧貞觀所作。
  • 納蘭性德最悲苦的詩詞:「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
    最著名的莫過於元好問筆下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就是詠嘆的大雁。在那首著名的詩詞當中,元好問看到一隻大雁被獵人射下來,另外一隻大雁則為其殉情。這給當時只有17歲的元好問帶來極大的震動,所以在寫出那樣的詩句。詠嘆他們的情真意厚,情意連綿,在今天也被很多人運用到愛情的表達之中。在元好問之前或者之後,很多詩人詞人都注意到了天空中的孤雁。
  • 納蘭性德最悽美的六句詩詞,看哭了多少痴情人!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一、人間所事堪惆悵,莫向橫塘問舊遊。出自清朝納蘭性德的《於中好·獨背殘陽上小樓》,意思是:人世間事事皆令人傷感,切莫向江南打聽友人的境況。二、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山一程》,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麼沒有這麼煩亂的聲音呢?
  • 納蘭性德公認最深情的一首悼亡詞,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雖然到了清朝時期詩詞開始在沒落,但是有一位詞人卻又是橫空出世,那便是清朝中期的納蘭性德,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描寫愛情,並且每一首都無比的深情,也足以令人驚豔。雖然清朝是一個比較落後的時代,可是在文化上依舊自信,納蘭性德作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一位詞人,也是寫過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尤其是他的那一系列的悼亡詞,每一首都是經典,特別是他的這首《臨江仙·寒柳》,更是被公認為他最好的一首悼亡詞,整首詞描寫得極為抒情,也很是傷感,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濃濃的愛意,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納蘭性德最悲情的詞,4個字道盡愛情多少無奈,最後一句欲哭無淚
    貼在納蘭性德身上的標籤太多了,他是大學士納蘭明珠家的長子,是家族的希望;是正黃旗人眾多公子哥裡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他是才子,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做貢士;他是康熙最寵愛的後生小輩之一,數次出巡都把他帶身邊;他是文武全才,20幾歲就成了京中一等侍衛。
  • 新婚之夜,納蘭性德寫給愛妻的詞,開篇7字讓人讚嘆,驚豔了世人
    讀到這裡,我想發問一句:是不是自古以來,什麼時候都是看臉的時代呢?只可惜,不能目睹盧氏芳容,真的是非常遺憾。02紫玉釵斜燈影背,紅綿粉冷枕函偏。更是表達出好物配佳人的意向,最動人之處便是最後一句「想看好處卻無言」,本來美若天仙,應當被誇贊不已,但是此時,詞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無言勝過千言,表達出內心的激動和小心翼翼,以及對妻子的愛憐和傾心。下片就是洞房花燭夜的描述,新婚之夜,誰的妻子不是最美的?知識納蘭性德寫下來了,良辰美景,佳人相伴,他成了世間最幸福的人。
  • 最痴情的十首詩詞,用情至深莫過如此!
    愛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有時候也是最令人傷感的。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都至少有一次是為了某個人,而歡喜而落寞。愛一個人,如痴如狂,夢裡夢外都是他。極致的痴情,註定是最為受傷的,自古痴情終成空。無論是納蘭性德,還是陸遊,亦或是你我,都曾為了情而悲喜。
  • 納蘭性德,滿族漢化的奠定者,六首詩詞盡顯其才!
    導讀他要求「無論大武官、小武官,都要認真去讀,如果不讀,就要受告誡、懲罰。」國內興辦了「八旗官學」、「左右翼宗學」、「八旗覺羅學」、「八旗義學」等官辦民辦教育機構,一時間,八旗子弟崇尚漢文化蔚然成風。——他就是納蘭性德。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後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我們來讀一讀:《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雖然600多年裡無人敢仿李煜這首《長相思》,但是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到清朝卻引起一位少年才俊的興趣,此人便是清朝第一名詞手「納蘭性德」,這首詞在他的手裡便被仿成另一首經典的《長相思》,更是讓後人難分高下。詞中這樣寫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這是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一年創作的一首詞。
  • 詩詞丨納蘭性德深情的一首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詩詞丨納蘭性德最深情的一首詞,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納蘭性德,清朝著名詞人。他出身豪門,一生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他的詞更一個「真」字取勝,他的一生也因一個「情」字撲朔迷離。
  •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絲絲縷縷纏繞心頭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絲絲縷縷纏繞心頭文/雨小荷(河南)人生苦,相思更苦,相思無從寄時更是苦上加苦。因為相思苦,所以便心生憂愁。誰解相思苦,誰懂相思意?怕只怕無人能解,也無人能懂。王維在春天的風裡吟唱:「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晶瑩剔透的紅豆,多像心中湧動的相思,泛著紅豔的色彩。清朝的納蘭性德寫道:「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相思相望卻無法相親的相思,甚是折磨人。都道相思苦,人卻又難免相思。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絲絲縷縷繞心頭。
  • 納蘭性德最美六句詩詞,帶你走進他的世界!
    納蘭性德,清朝著名詞人。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文元賞識,推薦給內閣學士徐乾學;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成為貢士;康熙十五年,賜進士出身。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一、休為西風瘦,痛飲頻搔首。不要因為秋節來到、光陰流逝而感傷。
  • 風雪交加的天氣,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在外奔波之人讀後落淚
    到了清代,當別人埋頭研究小說的同時,納蘭性德獨闢蹊徑,鍾愛於詞作,因此成為整個清朝最著名的詞人。納蘭性德並非寒門出身,他是葉赫那拉氏,正兒八經的滿洲正黃旗人,父親納蘭明珠官職顯赫,康熙時期的權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等要職。母親更不得了,英親王的愛女,名副其實的格格,所以納蘭性德屬於皇親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