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6首納蘭性德曾經遺失的詩作欣賞

2021-01-09 讀書影響生活

在很多版本的《納蘭詞》中都沒有這六首詞,最近在一本書中看到有補遺卷這一部分,翻開看看,的確是鮮為人知的作品,今天與大家分享這六首詞,看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秋風寧為翦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夕陽西斜,晚霞爛漫,漁人悠然收竿,首句就是這樣的一幅畫面展開在人們的面前。下一句是由落日的顏色寫到秋風的聲響,從寫人到寫荷花,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述颯颯秋風的涼意。

「人淡淡,水蒙蒙」是一個空遠淡漠的遠景,人影稀疏,煙水迷離,笛聲悠揚輕輕。從這裡可以看出這首詞的詩情畫意可見一斑。

菩薩蠻·過張見陽山居賦贈車塵馬跡紛如織,羨君住處真幽僻。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面風。功名應看鏡,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間,與君高臥閒。

納蘭與張見陽交情很深,在《飲水詞》中有很多篇是寫給張見陽的。這就是其中一篇。

這一日,納蘭來到好友的住處,看慣了俗世繁花對張見陽的居所很是羨慕,一心嚮往之情化在筆端就寫成了這首《菩薩蠻》。

納蘭詞總是這樣,淡淡幾筆,像是嘴角一抹輕笑,卻掩飾不住眼中的落寞神色,讓人讀到結尾的時候,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南鄉子·秋莫村居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裡陂。飛犬雜鳴雞,燈火瑩瑩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

普通的暮秋山水田園風光,在納蘭的筆下,總能在有聲有色、亦動亦靜間散發著空曠寂寥的味道。

紅葉是北方秋天的標誌,此時此刻紅葉落滿寒溪,這也預示著寒冬將至,一年即將走到盡頭。平凡的鄉村生活,狗吠雞鳴是必不可少的生活點綴。這首詞少了一些淡漠,多了一絲惆悵,果然還是應時應景之作,果然還是納蘭的肺腑之聲。

雨中花樓上疏煙樓下路,正招宇、綠楊深處。奈捲地西風,驚回殘夢,幾點打窗雨。夜深雁掠東簷去。赤憎是、斷魂砧杵。算酌酒忘憂,夢闌酒醒,愁思知何許。

開頭第一句以為又是納蘭描繪與戀人點滴的溫婉柔情之作。看到「驚回殘夢」才明白,那個看似美好的開頭,不過是夢中的情景。而這樣凌亂不整的夢,卻也要被西風夜雨驚斷,醒來時只聽得窗外秋雨聲。

午夜夢回,與納蘭一樣被驚醒的還有鴻雁。鴻雁受驚在雨中悽慘地飛著。在古詩詞中鴻雁經常和失意、孤苦、悽涼聯繫在一起,納蘭詞中鴻雁也不例外。

滿江紅籍甚平陽,羨奕葉、流傳芳譽。君不見、山龍補袞,昔時蘭署。飲罷石頭城下水,移來燕子磯 邊樹。倩一莖、黃棟作三槐,趨庭處。延夕月,承朝露。看手澤,深餘慕。更鳳毛才思,登高能賦。入夢憑將圖繪寫,留題合遣紗籠護。正綠陰,青子盼烏衣,來非暮。

當俞伯牙遇見鍾子期時,一首《高山流水》流傳於世。當納蘭遇到自幼聰穎、四歲能辨聲率,十幾歲詩詞曲通曉的曹寅,又豈是一曲《高山流水》能奏盡兩人之間綿綿情意?同是深宮內苑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情到深處自是真,華美辭藻典章故事之下字句間流露的是一片真切。透過這一首《滿江紅》的浮華讚頌,能看到的,是納蘭、曹寅之間說不盡的情誼。

浣溪沙(郊遊聯句)出郭尋春春已闌(陳維崧),東風吹面不成寒(秦松齡)。青村幾曲到西山(嚴繩孫)。並馬未須愁路遠(姜宸英),看花且莫放杯閒(朱彝尊)。人生別易會常難。(納蘭性德)

這是上文中提到的六個人所作的聯句,這六個人是康熙十八年三月清王朝為漢人專設了博學鴻詞科會試,錄取的限數五十人裡,其餘四人都已經入選,唯獨姜宸英本來已經擬定受薦鴻博,不想卻因失期而罷,心情頗為沮喪,這篇正是作於當時。

納蘭喜結好友,沒有門第觀念,且友人多是漢族才子。這一群人熱熱鬧鬧,出城賞春,並馬看花。聯句結尾的「人生別易會常難」性情中人脫口而出的性情中句,不經雕琢,如璞玉,卻渾然成器。

納蘭性德的六首詞分享就是這些,希望大家可以喜歡。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納蘭性德的這首詩經常被誤讀為愛情詩,其實他是在規勸自己的朋友
    作為我國歷史上享有盛譽的文人,納蘭性德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而他的作品也同樣驚豔了歲月。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就是納蘭性德的代表作之一,也被很多人引用和化用。我們通常將這首詩作為愛情詩來解讀,不可否認,他著重描寫的確實是深閨婦怨,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挖掘起背景和來歷的時候就會發現,道光十二年的《納蘭詞》當中這首詩下面還有一個副標題——「擬古決絕詞,柬友」,意思即是這首詩是在模仿前人的作品,是為了送給一位朋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 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年少莫讀納蘭詞,人生最苦是相思
    首句以「星球映徹」之景寫起,可謂獨具匠心。元宵之夜本應月圓,卻偏偏出現了月蝕,納蘭借用神話和傳說,不僅描繪了月蝕的全過程,還給這一過程增加了神話色彩,讓一切看起來那麼順其自然,「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真切如此,他小時候就做到了。十歲能吟,十八歲就中舉似乎也成了意料之中的事。
  • 月亮月亮你別睡,憐我人間惆悵客——納蘭性德
    這樣的冷雨秋風中,不由得想起一個人,一個心事重重,惆悵滿懷的人——納蘭性德。提及納蘭性德,結緣於他的那首《木蘭花》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曾火熱了那麼些年,至今仍舊熱度不減。這自初讀就令人不禁唏噓的詩句,飽含著一個個令人難以釋懷的愛情故事。初時以為就是在嘆息「愛而不得,得而不惜」的愛情,後來才明白是為勉勵好友顧貞觀所作。
  • 18首唯美納蘭性德詩詞,句句入心,百看不厭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1. 聒碎鄉心夢不成。2. 秋雨,秋雨,一半因風吹去。3.
  • 最美不過納蘭詞,納蘭容若的哪一句詩觸動了你?
    其中,納蘭性德的詩詞更是由於其唯美無雙而收到大家的喜愛。「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了。不過要說明一下,雖然這是七言八句的文學作品,但卻並非詩歌,而是一首詞。此外,「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詩句。
  • 歷史上的今天1655年1月19日中國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出生
    在358年前的今天,1655年1月19日 (農曆臘月十二),中國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出生。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大詞人。1655年1月19日出生 。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
  • 人生若只如初見:最美納蘭詞,緬懷最愛的表妹,祭奠死去的愛情
    (納蘭性德,字容若,葉赫那拉氏)這首長得像詩的詞,是納蘭性德非常重要的一篇代表作。標題中,《木蘭花》又作《木蘭辭》,是詞牌名,所擬之《決絕詞》則是古體詩的一種,其主旨主要是以女子口吻控訴男子薄情,進而表達決絕之意,比如卓文君的《白頭吟》。而「柬」的意思則是「給……信札」。
  • 納蘭性德最悲情的詞,4個字道盡愛情多少無奈,最後一句欲哭無淚
    貼在納蘭性德身上的標籤太多了,他是大學士納蘭明珠家的長子,是家族的希望;是正黃旗人眾多公子哥裡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他是才子,十七歲入國子監,十八歲考中舉人,十九歲做貢士;他是康熙最寵愛的後生小輩之一,數次出巡都把他帶身邊;他是文武全才,20幾歲就成了京中一等侍衛。
  • 康熙與納蘭性德同時愛上了這個女子,但她卻獨伴青燈空度餘生
    其實,這跟她與康熙帝、納蘭性德之間的故事有關。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的講一講沈宛與納蘭性德的故事。主要分為兩個版本。一、《康熙秘史》的版本:因為,沈宛驚羨於納蘭性德的才華,傾心於他的人品,於是,暗下決心非他不嫁。但是,納蘭性德卻鍾情於自己的表妹。不久之後,宮中進行選秀,表妹變成了慧嬪。無奈之下,納蘭性德被迫與表妹分離,這時,沈宛便陪伴在他身邊,安慰他。
  • 風雪交加的天氣,納蘭性德寫下一首詞,在外奔波之人讀後落淚
    愛國詩人陸遊,生活在詞人滿地走的宋代,他的強項卻是詩歌,而且留下近萬首詩,詩歌總數量力壓群雄,在歷史上排名第二,而第一名乾隆皇帝,詩歌數量雖然高達四萬餘首,但質量遠不及陸遊。到了清代,當別人埋頭研究小說的同時,納蘭性德獨闢蹊徑,鍾愛於詞作,因此成為整個清朝最著名的詞人。
  • 納蘭性德,滿族漢化的奠定者,六首詩詞盡顯其才!
    ——他就是納蘭性德。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一度因避諱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之後又改回納蘭性德之名,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 詩詞丨納蘭性德深情的一首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詩詞丨納蘭性德最深情的一首詞,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納蘭性德,清朝著名詞人。他出身豪門,一生淡泊名利,善騎射,好讀書,他的詞更一個「真」字取勝,他的一生也因一個「情」字撲朔迷離。
  • 十四首有關納蘭容若的經典詩詞,太美了!
    ——《採桑子》納蘭容若6、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採桑子.塞上詠雪花》納蘭容若7、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容若 《虞美人》納蘭容若8、謝卻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 納蘭性德最悲苦的詩詞:「霜冷離鴻驚失伴,有人同病相憐」
    在那首著名的詩詞當中,元好問看到一隻大雁被獵人射下來,另外一隻大雁則為其殉情。這給當時只有17歲的元好問帶來極大的震動,所以在寫出那樣的詩句。詠嘆他們的情真意厚,情意連綿,在今天也被很多人運用到愛情的表達之中。在元好問之前或者之後,很多詩人詞人都注意到了天空中的孤雁。這一意象分別賦予它不同的價值和意義。杜甫的筆下有這樣主題的古詩。
  • 王安石的這首登高詩作,意境深遠,最後一句,成為後人的座右銘
    今天我們欣賞的是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這首詩體現了王安石寬闊的胸襟和不畏困難的精神。《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淺譯:聽說在飛來峰的最上面有一座高塔,凌晨雞鳴的時候就能看見東方噴薄而出的朝陽。不要怕天空飄著厚厚的浮雲遮擋我們的視線,只因自己站在了飛來峰的最高處,一切景色盡收眼底。
  • 寒衣節,這6首懷念詩詞,字字誅心,句句斷腸!哪首更能打動你?
    包括《遣悲懷三首》《春遣懷八首》《離思五首》共十六首都是寫給妻子韋叢的。我們今天選取其中的一篇。元稹在這一篇當中說:我曾經看過滄海,所以見到其他的水都不再動心。我曾經見過巫山的雲,而其他的雲也都無法再進入到我的眼睛。我屢次在花叢當中,都懶得回頭看,一半原因是因為我修道,沒有了人間的好惡,一半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曾擁有過你。唐朝:白居易微之就是元稹。
  • 李煜有一首詞,六百年無人能及,納蘭性德鬥膽仿寫,比原作更驚豔
    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一重山》,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 這首詞不好仿的原因在於:一方面,詞中具有多個重疊意象的使用;另一方面,李煜不用一個連接語,只淡淡幾筆,就將主人公的相思寫得淋漓盡致。 700年後,李煜的這首詞傳到了納蘭性德的手中,便被仿成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
  • 新婚之夜,納蘭性德寫給愛妻的詞,開篇7字讓人讚嘆,驚豔了世人
    納蘭性德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些許悲傷和難過,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可是,卻成了「感性」、「悲傷」、「難過」的代名詞。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能夠與武沾上邊的,都是血氣方剛的存在,可是納蘭性德偏偏將柔情盡徹底。作為康熙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可以說是仕途一路綠燈,當時皇帝遊巡時很多次都帶著他,俗話說「職場得意,情場失意」,納蘭性德在「情」字方面,可以說是付出生命的代價。
  • 不怕生壞命,就怕改壞名,納蘭性德一字之差,會影響命運走勢嗎?
    實際上,從納蘭成德到成為納蘭性德,純粹是避諱……避當時的太子諱。「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改了名字,還給他自己起了一個「字」:漢化十足的「成容若」……名「性德」、字「容若」也!不過個人還是喜歡「納蘭公子」的稱呼……公子世無雙、也是公子多情。二、少有文採小名冬郎……冬季出生的男孩子,這就是明珠相爺家大公子的專有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