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皮(1887~1939年),字錦皮,號虎亭,福建惠安縣崇武鎮靖江村人。祖輩以漁為生。10歲後隨父親李目和叔父李兜上冬海船,由「吃公粥」。李兜去世,李皮被公推繼任。那時他才28歲,是當年崇武冬海老口中最年輕的一個。李皮擔任老口後,該船年年高產。他擔任冬海老24年間,獲閩浙兩省舟山冬汛釣業生產評比第一名達18年,第二名4年,第三名2年,其中連續奪冠12年,業績空前,轟動閩浙兩省漁業界。李皮在民國28年(1939)不幸病逝。
李皮在生產上既注意吸取前輩的好經驗,又善於發揮創新。他熟記閩浙沿海的漁場、航線情況和潮汐變化。注意總結經驗,因此分析漁情十分準確。他任人唯能,當時主持舢板操作的「後手」都是舢板主自任,奪高產的關鍵在於櫓手要頂風逆流堅持生產,能迅速操舟追趕魚群。李皮的船產量超人,關鍵都在冬至過至春節前後。此時天氣嚴寒,近海水淺冰冷,外洋水深暖和,魚群都遊向北外深水區。李皮掌握這一規律,並結合具體的魚情水色,加以靈活運用,在多數漁船停港時,他卻靠自己的膽識和船上人的配合,堅持到外洋生產,所以年年捷報頻傳。李皮的這一經驗是在他去世後人們才悟出來的。
海狀元李皮的故事
崇武的冬海船不知從什麼年代開始,每年海季煞①都評出一舟宗②、二舟宗、三舟宗的船,由漁業公會發給三角形大紅旗。得一舟宗旗對崇武人來說,不輸讀書中舉人、進士,當船老大的人人想。後來,出了個李皮舟代,連得一、二十年的一舟宗,上下幾百年,再沒第一人,沿海討海人,都稱他為海狀元,有的說李皮真本事,有的卻說他是好運氣。李皮的上輩人很窮,李皮從小就學討海。十歲出頭冬海船吃公粥③、做在笨、當櫓手。他一生從來沒說過一向不吉利的話。有一年討水尾海時,船撞破在岞頭,他從浪縫裡鑽出來,差點沒命,可是口裡還「"好!好!」沒叫一聲苦。因為他太老實厚道,有的人把他當成傻瓜。
舟宗旗評選
李皮二十多歲時,他當夥計的那隻冬海船幾年生產都極差,換了幾個船老大還是這樣。這一年,全船人去南門帝爺宮卜杯,請關帝爺出主意給誰當船老大。全船人一個一個給關帝爺選,卻沒一個中意。後來有一個人開玩笑說:讓皮阿當看關帝爺要或不。。想不到卜下去關帝爺卻連出三信。大家都說,關帝爺可能是瞌眠了。但是再卜還是三信,大家就叫李皮當船老大。第二天清早,李皮獨自去帝爺宮抽籤,請教關帝爺。關帝爺出了一支第一籤,籤題叫"漢高祖入關",籤詩是:「巍巍獨步向雲間,玉殿千官第一班。富貴榮華天付汝,福如東海壽如山。。解籤的人對李皮說,這支籤好是極好,就是高不可攀,求財恐怕有名無實,要命大的人才能得到。他又說:「關帝爺這樣指點,就看你自己有沒有膽量當這個船老大了。」李皮想了想,說:「當!」。他真的當了船老大,也真的得到了榮華富貴。
崇武漁民勞作場面
李皮連年得一舟宗旗,在浙江舟山討冬海的沿海四省漁民都聞名他。當年,浙江台州出了一群海匪,專門在海面搶劫漁船。一次,李皮的船被海匪抓去了。海匪頭聽說是崇武李皮大的船,十分歡喜,就叫把李皮留下,讓船回去。手下海匪都說:「留一個人有啥用,不給吃還會餓死。」外海匪頭說:「你們不懂,李皮的身價抵得十隻大船,不怕他們不拿錢來贖。」海匪把李皮帶到一個很偏僻的山村,把他關在一間四面都是曠野的小屋裡,大門上了鎖,三頓派人從一個小窗口弄點給他吃,然後就都去吃喝玩樂,就等崇武人拿錢去贖。
李皮被海匪抓去後,他的船出去討海都抓不到魚,全船人很著急。李皮關在屋裡也很著急,就想辦法逃出來。一天夜裡,他悄悄從那小窗爬出來溜到旁邊的草叢中。這時,天黑得象一塊黑布,沒有月亮,也沒有星光,四面金是田地,看不到道路,也分不清東西南北。李皮不管這些,隨便往前跑。他跌倒了又爬起來。突然,前面有一點小小的火光,象是一盞燈。他想,有燈就有人家,就向燈火的方向走去。·他一腳高一腳低地亂走,卻走上一條大路,就順著大路走去。那盞燈火永遠在面前,可是又一直追不到。
迎接歸船的場面
李皮不知走了多久,前面的燈突然不見了。他抬頭一看,才知道天已蒙蒙亮。這時,遠遠傳來浪聲,他順聲走去,不多久就到海邊。海邊泊一隻小船正要開船,他趕緊爬上去。船上的人問他要去哪裡?他也不知道現在自己的船在哪裡,就說:「隨便,你們去哪裡我就去哪裡。」船一上的人看他真可憐,就把他帶走。那隻船開離那個所在,走了一天,起風了,就到附近一個港口去泊。剛好李皮的船出去討海回來,也到這個港口來泊。船人看見李皮回來,都非常歡喜。後來聽李皮講一路的情形,大家都說:「到底李皮命大,神明也來相幫助。」
李皮回來後,海路又好起來。這一年,他們船又得一舟宗旗。
註:
①煞:結束。
②一舟宗:「舟宗」現字已不流通,即討海漁獲第一名。
③吃公粥:小孩上船,只給吃飯不給錢,不算勞動力
來源:崇武文化
惠安民間傳說
更多惠安民間傳說
可後臺回復關鍵詞
【惠安講古】
往期回顧:
惠安講古 | 螺城:吳厝圍為何無吳姓?
惠安講古|螺城:北門「槍臺」曾經炮火連天麼?
惠安講古|螺城:百年沉浮的「鐵羅漢」茶
惠安講古|螺城:惠安敗家子「呂舍」的故事
惠安講古|螺城:下廖自古傳說多,國公出不成出土公
惠安講古|螺城:下廖本是天子地 太爺挖石斷龍脈
惠安講古|螺城:南門那條血流成渠的「青海巷」
惠安講古|螺城:觀音樓聖堂古廟的由來
惠安講古|螺城:東關出了個進士,卻不用考試!
惠安講古|螺城:置縣螺城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