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2020年A股:實體經濟支撐下的牛熊邏輯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研究員:孫華秋 雷小豔 陳佳鑫 楊晨 郭吉桐

編輯:孫華秋 郭吉桐

策劃:李乾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2020年註定成為中國乃至人類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人類健康遭遇考驗,商業活動顯著受阻,全球經濟蒙受重創。而中國這艘經濟巨輪,面對疫情的嚴峻挑戰,在一系列政策舉措的「護航」下,成功抵禦前期陣痛後,乘風破浪、穩步前行,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球經濟陰霾下的一抹「中國紅」異常亮眼。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往往相得益彰。這一必將載入史冊的一年,值得我們回顧、總結與凝視。我們試圖通過復盤,剖析與呈現2020年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我們看到,疫情衝擊之下,全球各國政府迅速出臺各類救市舉措,中國經濟也在短暫陣痛後迅速復甦,GDP增速走出V形反轉,前三季度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省份達到25個,多數上市公司也在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挫後,二季度、三季度開始企穩並實現了正增長,展現出了強大的防險能力、抗壓韌性和發展活力。

同時,在全球流動性寬鬆、通脹預期、海外疫情尚未看到拐點的背景下,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的性價比持續提升,北上資金大舉掃貨A股,成為2020年A股的重要參與力量。統計顯示,2020年A股三大指數漲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居前列。其中,創業板指以64.69%的漲幅高居榜首,大幅領先位居次席的納斯達克指數(43.44%);深證成指和上證綜指則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八位。

從行業層面看,休閒服務、電氣設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等代表著消費升級、科技創新的行業漲幅居前;從區域層面看,河北省、陝西省上市公司平均漲幅居前,廣西則受多家退市風險警示股拖累,平均漲幅墊底;從市值層面看,漲幅居前或翻倍個股,多為大市值(市值在150億元以上)個股,「大小分化」的結構性牛市特徵顯著,A股呈現明顯的美股、港股化趨勢。

2020年,讓我們一起銘記,並堅定前行。

一、2020年A股綜述:不懼疫情衝擊,三大股指表現亮眼

危中尋機,困中破局。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疊加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全球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中國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前三季度GDP為722786億元,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由負轉正、同比增長3.2%,三季度同比增長4.9%。我國經濟走出低谷並穩步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實體企業的持續復甦。

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Wind數據顯示,2020年A股三大指數漲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居前列。其中,創業板指以64.69%的漲幅高居榜首,大幅領先第二名的納斯達克指數(43.44%);深證成指和上證綜指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八。

2020年註定將以「極為不平凡的一年」而載入史冊。為此,時代商學院通過梳理過去一年A股的發展脈絡和邏輯,盤點出三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抗疫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引爆了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以及在線教育、雲辦公、外賣等無接觸類經濟的需求,業績增長成為了相關行業個股市值上漲的主要驅動力。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休閒服務、電氣設備、食品飲料、國防軍工、醫藥生物五大行業是2020年漲幅前五的行業。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得力,抗疫成效顯著,二季度全國各地經濟活動開始逐步恢復,企業也持續復工復產,消費的內生需求和出口貿易的恢復,極大地增強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韌性,進一步推升A股市場大漲。

其中,市值增長最為顯著的行業是受益明顯的食品飲料行業,增長規模達3.64萬億元,市值規模由2019年第五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二位;其次是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電子等行業,市值增長規模均超2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受益股英科醫療(300677.SZ)以1428%的年度漲幅,奪得2020年最牛個股(剔除新股後)頭銜。

關鍵詞二:正增長

在逆全球化和外部環境惡化的背景下,中國正在發揮超大規模內需潛力,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突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過去一年,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各行各業優秀公司的競爭力不斷提升,推動了核心資產牛市。

從經濟增速看,前三季度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省份達到25個,經濟恢復的態勢明顯。在實現正增長的省份中,22個省份經濟增速跑贏全國。

從資本市場看,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表現也與宏觀經濟基本一致,多數上市公司在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挫後,二季度、三季度開始企穩、復甦,三季度多數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關鍵詞三:全球流動性寬鬆

2020年3月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和經濟增長陷入衰退,全球各主要央行迅速出臺大規模救助政策,開啟史無前例的寬鬆浪潮,實施一攬子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大幅度降息、大規模資產購買和多項非常規政策工具,而且歐洲多國進入負利率時代,進一步推高了風險資產的價格。

在全球放寬流動性、通脹預期、海外疫情尚未看到拐點的背景下,隨著中國經濟快速恢復,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人民幣資產在全球的性價比持續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是價值窪地」的信號愈加強烈,外資加速流入中國。

2020年,北上資金大舉掃貨A股,成為股市重要的參與力量。統計顯示,北上資金2020年的成交額為21萬億元,同比增長116%,連續4年增幅超過100%,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突顯成長價值的創業板指更是從2019年年底的1798點上漲到2020年年底的2966點,漲幅居全球股指之首。

數據顯示,A股市場合計有436隻個股2020年股價翻倍(2020年新股的計算基準為該股上市首發價),其中5隻漲幅超10倍,19隻超5倍。

二、行業漲幅榜:休閒服務漲幅登頂,房地產墊底

本報告以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年漲幅為排名依據,分別列示A股市場各行業2019年、2020年、截至2021年1月6日的年漲幅,並按照2020年漲幅降序排名,結果如下表所示。

根據排名結果,不難發現,在當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行業的漲幅呈結構分化的特徵,2020年,排名第一和倒數第一的行業漲幅相差超1倍。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升級與老齡化(休閒服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家用電器行業)、高端智能製造產業(軍工、汽車、電子行業)和供給側改革產業(化工、有色)三大板塊的部分行業均自2019年開始每年保持了14%以上的年漲幅。

其中,休閒服務、電氣設備、食品飲料是2020年漲幅前三的行業, 也是2019—2020年累計漲幅前三的行業。而受政策限制發展的行業中,房地產業首當其衝,成為2020年跌幅最大的行業。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基於2020年漲幅前二和跌幅最深的行業,時代商學院試圖剖析股市運行背後的實體經濟發展趨勢。

1.休閒服務業漲幅居首

休閒服務業能躍居2020年A股行業漲幅榜的榜首,或許有點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對依賴出行的文旅行業產生了衝擊性的影響。但由於中國政府在極短時間內控制了國內疫情,並從上至下出臺政策大力支持文旅行業的業務復甦。

以免門票和隨心飛為推手,文旅行業經濟自2020年二季度從周邊遊、跨省遊開始迅速反彈。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5.9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2020年上半年,5.9萬家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196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下降6.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7.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在經濟內循環和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政府對免稅牌照加快擴容、持續推進海南自貿區發展與離島免稅政策制定, 以中國中免(601888.SH)為首的「免稅概念」上市公司成為資金追逐的重點標的。

作為休閒服務業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中國中免以220.13%的漲幅穩居休閒服務業第一,錦江酒店(600754.SH)以83.32%漲幅位列第二,而西域旅遊則以年漲幅134.53%成為該行業年度漲幅最高的新股。

2.超30家電氣設備公司股價翻倍

2020年,電氣設備行業內207家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股價翻倍,其中5家為2020年上市新股。此外,翻倍股不乏隆基股份、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鋰電池領域內的龍頭公司。

由此不難發現,電力新能源技術、太陽能轉電能技術、電力汽車技術成為電氣設備行業內新興技術領域。

2020年前三季度,電氣設備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3.22%,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0.25%。

2020年通信、新能源、電網建設等電氣設備行業的新興領域進入商業化轉型替代節點,因為有強大業績支撐,電氣設備行業上市公司股價上漲明顯。

3.房地產跌幅最大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嚴峻考驗的同時,政府堅持了房住不炒的宏觀政策調控理念,房地產政策並未出現鬆綁,各地政府反而紛紛出臺限購、限貸和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等限制性政策。

此外,銀監會還在銀行系統內嚴查房地產貸款亂象,住建部和央行則加強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管監測。

這在實質上進一步加劇了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緊張。如泰禾集團出現債務違約,該公司以46%的跌幅位居行業倒數第三。

房地產上市公司股價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地產行業的長期趨勢。未來,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力將逐步下降,金融屬性逐步削弱,更多地回歸到房地產行業本身的商業屬性。

三、區域漲幅榜:河北平均漲幅近50%,廣西表現最差

按省份劃分,河北、陝西、安徽的上市公司平均漲幅皆超過40%,河南、江蘇的漲幅也接近40%,是2020年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最好的5個省份。

從前三季度GDP來看,平均漲幅前五的省份的GDP皆已在三季度恢復正增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多數超過全國增速(0.7%)。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雖然經濟增速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歷經一季度的下滑,到二季度的企穩,再到三季度的全面復甦,投資者信心得到極大增強,五個省份的上市公司在股價上也取得不錯的漲幅。

從經濟增長速度看,河北省GDP在二季度當季實現正增長之後,三季度繼續保持增長並明顯加快,推動前三季度累計經濟增長速度實現了由負轉正,增長1.5%,這個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

河北上市公司長城汽車(601633.SH)是此次經濟復甦的一個縮影。一季度疫情衝擊下4S店大面積關停,其一季度銷量為15.03萬臺,同比大降47%。從二季度開始,被疫情抑制的汽車市場開始復甦,長城汽車二季度銷量為24.48萬臺,同比增長16.7%;三季度銷量進一步擴大到28.56萬臺,同比增速達23.39%,增長勢頭迅猛;2020年1—11月,長城汽車已完成了96.15萬輛新車銷售的任務,同比增長0.75%,完成了年度銷量目標的94.26%。從資本市場上看,疫情的衝擊已基本消退,銷量的快速復甦帶動長城汽車2020年股價大幅上漲339.7%。

陝西上市公司平均漲幅為46.6%,位列全國第二,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其先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的帶動。2020年,陝西省漲幅超100%的上市公司共12家,其中4家屬於航天航空裝備行業,3家屬於新材料行業,此外還包括光伏、半導體、醫療服務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在經濟轉型的當下,先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更受投資者熱捧,也反映了陝西在先進產業上的實力已不容小覷。

以陝西2020年漲幅最高(剔除新股)的上市公司隆基股份(601012.SH)為例。該個股2020年漲幅高達277%,當前市值已突破4000億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業。該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片供應商,市場份額超40%,位居行業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08%,淨利潤同比增長82.44%。

雖然2020年多數省份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亮眼,但亦存在部分表現不佳的省份,其中,廣西2020年的上市公司股價平均漲幅為-7.7%,位列倒數第一。

多家遭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是廣西上市公司股價整體表現不佳的推手。數據顯示,廣西38家上市公司中包含7家遭退市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其中*ST天夏2020年跌幅達84.7%,為廣西上市公司中跌幅最大的企業。

近年來,資本市場加大退市力度的趨勢愈發清晰,並在2020年年底正式發布了退市新規,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退市趨嚴加上註冊制下新股發行加速,殼價值下降,市場對退市風險警示股的炒作熱情下降,導致退市風險警示上市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市場趨於健康發展。從這一角度看,廣西需加強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建設。

四、基金收益榜:頭部基金偏愛大市值個股

1.大市值個股漲幅居前

根據統計,2020年共有436隻個股的股價實現了翻倍(2020年新股的計算基準為該股上市首發價),其中5隻漲幅超10倍,平均市值為562.35億元;19隻超5倍,平均市值為562.35億元。

436隻個股中,巨無霸企業(總市值在3000億元以上)有15隻;總市值在1000億—3000億元、500億—1000億元區間的上市公司分別有50隻、89隻。

其中,五糧液、寧德時代、海天味業、金龍魚、中國中免位居市值前五,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述五家公司總市值均在5000億元之上,全年漲幅均在120%以上。

從市值分布來看,若剔除164隻2020年新股,其餘272隻個股的平均市值為640.65億元,中位數為218.77億元。

在這272隻個股中,市值超150億元的大市值公司有173家,佔比63.6%;市值在50億—150億元區間的中市值公司有83家,佔比30.51%;市值低於50億元的小市值公司有16家,佔比5.88%。

可以看出,2020年,剔除新股後的上市公司中,大市值公司數量是小市值公司的10.81倍,大市值公司股價翻倍的概率遠高於小市值公司。

2.頭部基金重倉大市值製造業個股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統計,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10431隻基金產品中,全年基金漲幅遙遙領先的產品為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金信核心競爭力混合,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農銀工業4.0混合及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緊隨其後,上述三隻基金產品期間漲幅分別為182.35%、160.84%及157.38%。

2020年度,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的全年漲幅均在125%以上,平均漲幅為141.90%。

從前十排名基金重倉股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基金重倉的個股都是製造業的股票。位居榜首的金信核心競爭力混合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億緯鋰能、通威股份及晶澳科技;而排名第二的農銀工業4.0混合基金和排名第三的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前三大重倉股一致,分別為寧德時代、應流股份及振華科技。

從漲幅排名前十基金的第一重倉股情況看,基金最偏愛的是寧德時代,為三隻基金的第一重倉股;其次為隆基股份,為兩隻基金的第一重倉股。

同時,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寧德時代及隆基股份等股票還出現在其他漲幅排名前十的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之列。

從這些被重倉股票的市值分布看,50億元市值以下及50億—150億元的股票數量分別僅為2隻與6隻,剩餘52隻股票的市值均在150億元以上,而在3000億元以上的「巨無霸」股票就有8隻。

需注意的是,這60隻股票的平均市值為1688.21億元,可見,基金更偏愛重倉市值較大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0年年末,基金重倉股票中,市值位列第一的個股為貴州茅臺,市值達25098.83億元;而基金最為偏愛的重倉股票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的市值則分別為8179.02億元、3477.57億元。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他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

相關焦點

  • 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 基因圖譜大曝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基因圖譜大曝光回顧2020年的A股市場,經歷過挑戰,也迎來了珍貴機遇。風雨過後,曙光初現,2021年,令人更加期待。2020年12月31日,A股繼續紅盤收官。
  • 復盤2020年A股:272隻翻倍股的市值邏輯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華秋1月4日,時代商學院發布《2020年漲幅翻倍個股超400隻,你中了嗎?(附榜單)》,基於A股4000多隻個股在2020年的漲跌幅情況,統計得出漲幅在100%或以上的個股榜單。
  • 7年54股走出長牛行情 多屬大消費行業
    7年前的2006年12月12日,上證綜指收報2218.95點,與今日收盤點位基本持平。7年間,A股經歷了兩輪完整的牛熊周期大轉換。回顧6124點,歷史高位像是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然而,儘管股指自2007年以來大幅下跌,卻仍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價成功穿越牛熊周期,再次回到歷史高位甚至創出歷史新高。
  •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被低估的低價龍頭股,再度逢春,爆發在即!
    所以盯好老楊每晚9點的復盤牛,錯過就是大菜!老楊十幾年股齡,歷經牛熊轉換,跟著老楊不會讓你一夜暴富,但是讓你輕鬆跑贏散戶和大盤,始終走在市場前沿,穩穩的賺錢。想進老楊復盤圈的朋友,私信老楊【上車】兩字,每晚會定時發送第二日的復盤牛!作為景點及旅遊概念龍頭企業,黃山旅遊企業,爆發在即!
  • 復盤創業板28隻星宿股:從一飛沖天到泯然眾人
    創業板28隻星宿股,是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在創業板至今已上市的700多家公司中,28星宿股上市時間最長,是創業板個股中很值得我們跟蹤關注與研究的方陣之一。創業板28隻星宿股,是2009年10月30日第一批在創業板上市的28隻股票。
  • 透視牛熊股:3天漲4倍牛股引爆白酒股 新能源汽車還要火多久?
    (原標題:透視牛熊股:3天漲4倍牛股引爆白酒股 新能源汽車還要火多久?)過去一周,滬深股指集體上漲,北向資金淨買入84.84億元,連續第7周保持淨買入。
  • 開局「十四五」 金牛再奮蹄 四大投資邏輯精耕2021新機新局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到2020年年底,A股千億市值個股數量已達到132隻。龍頭股市值「天花板」不斷抬高,貴州茅臺突破2.5萬億元、五糧液突破1.1萬億元。部分5G、新能源汽車、光伏等代表經濟結構轉型的高新技術企業脫穎而出:寧德時代市值突破8000億元,首次躋身A股前十,比亞迪、隆基股份等成為資金追逐的熱點。
  • 龍虎四牛與四熊
    為穩定棉花供給,公司自2018年5月開始踏入期貨市場,一度因投資期棉而出現巨虧。公司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1.36億元,同比下滑39.31%。7月,公司公告擬7500萬元至1.5億元回購股份。最新消息,報導稱全球紡織訂單大量湧入中國。二級市場上,該股短線強勢三連板,節後股價累計漲近五成,追高需謹慎。  白雲山(600332)周五上漲10.01%。
  • 興證策略張憶東:壓制銀行股估值的「三座大山」能否被推翻
    復盤歷史規律:經濟復甦是驅動銀行股短期估值修復的關鍵  我們復盤2011年至今中國銀行股估值系統性下降的數年行情,每一次經濟復甦均帶來銀行估值的階段性修復。、資產更健康,銀行股盈利和估值提升帶來絕對收益  首先,隨著經濟復甦,三季報業績預示著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的壓力下降。
  • 指數趨勢上漲,2021首周指數牛,2018年1月行情要重演?
    首先從市場結構和行情結構看,2018年帶頭的還是以金融地產、兩桶油為首的傳統權重品種,機構拉升權重品種的邏輯還是全面看好實體經濟對這些大象公司業績的正向反饋,也就是絕對利潤上。而從去年9月底開始啟動的一波結構牛,帶頭的是一些機構看好的行業的龍頭品種,包括光伏、新能源車、白酒、軍工等等,他們背後的邏輯是行業內景氣度的相對確定性,也就是估值水平之上。
  • 2021年股市投資機會 2021年股市走勢預測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全球經濟深度衰退,一邊是各國競相印鈔催生股市樓市繁榮,2020年投資品非常態通脹,堪稱貨幣幻覺下的扭曲牛市。從中國宏觀調控前瞻性來看,擴張性調控政策最多催生兩年A股牛市,拐點是貨幣緊縮信號到來。2021年A股上升空間有限,更多是跌出來的結構性機會。
  • 穿越牛熊三年收益超80%!怎麼做到?大滿貫選手分享選股理念!
    而外資加倉的個股中,基本上集中在消費電子、製藥以及食品家電等板塊,這些都是最容易誕生白馬股的大消費行業。消費板塊一直是被機構看好的板塊,不同於鋼鐵、煤炭等容易受累於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周期性板塊,業績和市場表現比較穩健,因此消費板塊也是價值投資者們的親睞之地。
  • 復盤23家機構2018年中國經濟預測,他們看錯了什麼?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新年伊始,各家券商的分析師開始公布各自對2019年的宏觀經濟預測數據。這個時候,我們自然會關心,過去的2018年,他們的預測成績單如何?看對了什麼,又看錯了什麼?
  • 4月24日異動股點評:誰是農村電商概念龍頭 盤點四牛與四熊
    摘要 【4月24日異動股點評:誰是農村電商概念龍頭 盤點四牛與四熊】供銷大集(000564)周五上漲10.20%。公司曾用名西安民生,目前是海航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中國供銷集團下屬的新合作商貿連鎖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 經歷多次牛熊轉換 他們述說不同年代的財富故事
    一批敏銳捕捉到經濟發展脈絡,苦心鑽研基本面的基金經理嶄露頭角,優異的投資業績令投資者刮目相看,這也是公募基金第一次扛起A股價值投資大旗。基民李強:我趕上了大牛市2006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上證指數一路高歌猛進,觸摸到6124.04點的歷史高點。在這場財富盛宴中,公募基金大放異彩,逐步走進千家萬戶。
  • 2020年降準降息空間將如何影響房價和經濟?
    其次,過去降息一般都是一步到位,藥方子彪悍,但現在你看央媽的態度,文火慢慢的煨,慢慢的煨……為什麼不大火猛炒,道理也簡單:雖然降息的邏輯是對衝內外部風險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但是,畢竟豬價在那兒頂著,大家都看著呢,大幅降息難免被一群人指著豬價說,這事兒跟你降息脫不開關係。所以,都不容易。
  • 12張圖透視2017年十大牛熊股 這一年發生了什麼?
    有19隻個股2017年跌幅位於60%~70%之間。  具體來看,跌幅最大的前10個股中有3隻*ST股,其中,*ST中安以69.65%的跌幅扮演2017年的「熊大」。*ST中安今年5月31日復牌,到今年結束僅78個交易日就以23個跌停打破此前新都退(17跌停)創下的A股跌停記錄。
  • 林採宜:買股票 擇股和擇時 哪個更重要?
    無論是發達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就長期投資而言,擇股收益遠遠超出擇時收益。其中發達市場擇股收益超出擇時收益的現象更為顯著,主要原因發達市場波動率相對較低(比新興國家低5%)。 從短期看,A股市場中市場預期導致估值變動是影響擇時收益的關鍵因素。
  • 漲價帶飛股價:29隻乳業股5天市值增逾千億 一杯奶貴了多少?
    2020年10月16日,熊貓乳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產品為煉乳,奶油、奶酪等其他乳製品的業務仍處於起步階段。2017-2019年,濃縮乳製品的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7.95%、75.15%以及72.03%,主要為煉乳產品的銷售收入。」
  • 地產股1月8日收盤日報:正榮服務收盤下跌3.41% 報收於3.07元/股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20年半年報營業收入為4.44億元,淨利潤為0.61億元,每股收益為0.09元,毛利1.55億元,市盈率33.11倍。機構評級方面,目前暫無機構對該股做出「賣出、減持、持有、增持、買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