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直面傳媒
來源:米筐投資
1
央媽操盤手們最近很忙!
8月20日,降低1年期LPR加點6BP;
9月20日,繼續降低1年期LPR加點5BP;
11月5日,調降1年期MLF中標利率5BP;
11月18日,下調7天逆回購利率5BP(四年來首次);
11月20日,下調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5BP。
雖然,幅度不大,但是頻繁小幅降息操作,特別是處在豬價高高在上的環境下,央媽能頂著壓力這樣操作,已經給市場釋放了一個堅定的信號——降息周期已到來。
雖然易綱行長表示要珍惜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不急於較大降息,但當前穩增長和降成本都需要降息。
左手增長,右手通脹,孰輕孰重,還是得掂量清的,央媽也不容易, 大夥多理解。
如今在生產、消費、投資、創新都萎靡的數據壓力下,如果不降息,大家都很難受。
所以,降吧!
2
但是,這一輪降息會不會像過去降息周期一樣,對房價產生反彈刺激?這就得好好說叨說叨了。
所謂大家詬病的「大水漫灌」,就是降準降息的操作,但要知道,過去降息,是降的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所以神州大地雨露均沾。
而現在的降息,是在利率傳導鏈條上的「節段」性調整降息。
比如MLF利率、OMO(逆回購)利率等是央行對商業銀行的利率調控,說白了,這種降息是為了解決金融機構負債成本壓力。
至於商業銀行願意不願意把這些低成本資金給居民和企業部門,原則上講,人家商業銀行說的算。
其次,過去降息一般都是一步到位,藥方子彪悍,但現在你看央媽的態度,文火慢慢的煨,慢慢的煨……
為什麼不大火猛炒,道理也簡單:雖然降息的邏輯是對衝內外部風險造成的經濟下行壓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但是,畢竟豬價在那兒頂著,大家都看著呢,大幅降息難免被一群人指著豬價說,這事兒跟你降息脫不開關係。
所以,都不容易。
再說,日本早都陷入負利率泥潭了,歐元區也半隻腳也邁進負利率區間裡,美聯儲在負利率門口那兒偷偷摸摸徘徊著,只有我們還離了好幾步。
但在國內債務槓桿高、房價高等多種掣肘下,低息促穩增長的信用擴張是當務之急。
並且在未來,隨著全球實際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趨勢下,利率逐漸走低是大趨勢,誰也不能逆改。
這不是央行們能主導的,而是對經濟下行需要低利率需求的一種貨幣政策確認!
3
為什麼經濟下行,利率必然下行?
很簡單,成本衝擊!
全球經濟史源遠流長,像我們目前身處的滯漲階段,歷史出現過多次。要等滯漲的矛盾徹底消退,是需要時間的,而我們現在根本耗不起。
原因是經濟跌速過快。
由於一季度天量社融,實體經濟的槓桿率飆升了將近5個百分點,本來就是去槓桿階段,目標還沒完成,槓桿率又上來了。所以419政治局會議上,「結構性去槓桿」又被重提,而我們的經濟特性是靠債務和槓桿推動的,只要去槓桿,經濟馬上掉。
再加上5月份之後對岸的川大爺對於關稅問題反覆加碼,生產、出口和投資情緒受到了打擊。
而這節骨眼上,包商銀行又由於信用風險被託管,這一下就把中小銀行成本高,風險大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大家還記得十九大提出了一句重要的話叫什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所以,一切操作的邏輯都能打通。
為了穩定金融市場,為了給金融機構解決負債高成本的壓力,傳導去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扶持中小微企業與民企,給4000家中小銀行補充負債成本。
所以,央媽才降息!
看懂了麼,同志們!
4
再說降準這事兒。
2011年之後,降準這事兒就沒停過,大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從21.5%降到現在的13%。
降準,信用擴張機制,讓銀行能放出更多的錢去貸款,這毫無疑問就是給市場錢,對於降準帶來的貨幣政策寬鬆,大夥的質疑比降息更猛烈。
「但是我們的存款準備金和其他國家比,並不高啊!」路口大爺抽了口旱菸幽幽的說道。
其他國家地區,歐元區2.0%,日本0.05-1.3%,瑞士2.5%,智利為4.5%,美國視存款量在0-10%之間。
「你看,我說的沒錯吧。」路口大爺說道。
「未來降準空間還有多少?」我趕忙追問。
「現在還在降準大周期的中途,未來幾年還有五個點以上空間。「路口大爺把菸絲壓緊,用火柴把旱菸點燃,猛抽一口說道。
我覺得我要相信路口大爺。
5
所以,2020年,大家不用過度悲觀。
2019年10月的經濟數據已經是這段時間階段性低點了。
以目前四季度的政策組合(行政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來看,2020年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明年2季度豬肉價格也將出欄高峰期而價格下跌,這給貨幣政策留下了更大的空間;同時,專項債擴容,各地基建領域將得到資金大力支持;大量房屋竣工交房,裝修家具家電等行業也將迎來大年;在「因城施策」的調節下,2020年上半年,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將逐步放鬆調控,房地產也將迎來小陽春。
別忘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元年,十八大報告當時提出的「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標是要說什麼也要實現的,大家自己拿計算器算算。
對了,2020年降準降息,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