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對飲料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上班族們會拿著一杯咖啡在路上行色匆匆;逛街的小女生們會拿著一杯奶茶或者果汁等等。大街上的飲品店的生意也是絡繹不絕。
我們在購買飲料的時候,商家都會給配備一根塑料吸管,但是就是這一根小小的吸管,對環境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根據相關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來看,在2019年,我國的塑料製品的產量達到了8184.2萬噸,其中,一次性塑料吸管的產量是3萬噸,大約生產了460億根吸管,平均每人均使用吸管的數量超過了30根,為32.9根。
雖然只是一根小小的吸管,但是它的回收利用難度十分之大,並且每一根吸管的降解時間都特別長,甚至需要長達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降解。我們都知道,在環保的這條路上,「限塑減塑」是一條必經之路,無論使用一次性吸管能在日常生活中給我們帶來多大的便捷,我們都不能夠讓它毫無節制地破壞環境。
「禁管令」
如今,隨著溫室效應等問題越來越嚴峻,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綠色、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逆的時代大趨勢。之前我國就出了一條「限塑令」,如今,我國又推出了一個新禁令。
今年的1月份,我國的國家發改委以及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一則《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其中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的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國家的這一項新規定被稱作是「禁管令」。
除此之外,今年的7月份,我國的相關部門還印發了一則《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這則通知中再一次提出了這項「禁管令」。此外,這則《通知》還明確規定了禁止的範圍,其中不包括牛奶、果汁等食品的外包裝上自帶的塑料吸管。
如今,距離「禁管令」的正式實施只剩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了,那麼,那些奶茶、飲料餐飲行業等需要大規模使用吸管的行業,你們做好準備了嗎?
替代產品
一次性塑料吸管已經不能夠再進行使用了,那麼到底該用什麼樣的吸管來進行代替呢?怎樣才能夠達到環保而又實惠使用的目的呢?
現在,提到最多的,已經投入使用的就是——紙吸管了,但是對於紙吸管,也是具有很多缺陷的,很多人也存在著擔憂和不滿。
首先就是,紙吸管的材質備受詬病,紙質用品是十分容易溶解的,如果時間長了就會泡軟甚至是泡爛,這樣一來,飲料中就會摻雜上紙的味道,從而影響飲料的口感。
其次,紙吸管適合的溫度是有限的,一般來說,是不適合用在溫度超過40℃的飲料中的,因為溫度越高,紙溶解的就更加快,這樣消費者誤食吸管的風險也就會變得更高。有些商家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會在紙吸管上面覆上一層薄膜,但是這樣的話,也就不是可降解的吸管了,也就失去了「禁管令」的意義了。
最後就是消費者的體驗感十分不好,因為紙吸管是沒有回彈性的,這樣的話,對那些愛咬吸管的人就十分不友好,給他們帶來了不好的體驗感。
除了紙吸管之外,還有其他的替代產品。例如竹吸管、麥秸稈吸管、不鏽鋼吸管、矽膠吸管、玻璃吸管、純鈦吸管等等。但是這些習慣都不在商家的考慮範圍內,因為成本太高了,讓消費者自己在逛街的時候包裡常備著吸管也不太現實。
根據對市場的了解,目前還出現了一種聚乳酸吸管,也叫做PLA吸管,它是從植物資源中所提取出來的原料加工製造而成的,是市場上新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它的成本問題以及性價比問題仍然是它進入不了主流市場的一大原因。
根據相關了解可知,一次性的塑料吸管的價格大約是0.01元一根,紙吸管的價格大約為0.03元一根,PLA吸管的價格大約是0.05元一根。
「限塑令」在我國已經施行將近十幾年的時間了,但是實行的效果卻始終不如人意,有些地區甚至還出現了從「限塑」到「賣塑」這樣的一個怪現象。那麼,「禁管令」會不會步入它的後塵呢?
本文由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