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天髓》是古代中國命理學著作,相傳為宋人京圖撰,也有人說是明初劉基所作。清代道光年間,任鐵樵畢生研究命學,針對當時命理學偏離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的正理,混亂蕪雜,偏重于格局和神煞的問題,結合一生命理實踐分篇增注,闡微發隱,正本清源,並以大量時人命造作為例證,這才掃除迷誤,使命理學返回大道,並更加成熟。此書一出,一時洛陽紙貴,人們爭相傳抄,作為經典應用,並世代秘傳。被古人推崇為命理學中的聖經。
《滴天髓》是古代中國命理學著作。該書文中大多用駢文,言簡意賅。民國命理學家徐樂吾《子平真詮評註》序中所說:"此中舊籍,首推《滴天髓》與《子平真詮》二書,最為完備精審,後世言命學者,千言萬語,不能越其範圍,如江河日月,不可廢者。"又說: "後學者研究命學原理,得此二書,不致於誤入歧途。"
孫衡甫刊行的《滴天髓闡微》分四卷,編輯框架以《通神論》、《六親論》為兩大綱,《通神論》包括:天道、地道、人道、知命、理氣、配合、天幹、地支、幹支總論、形象、方局、八格、體用、精神、月令、生時、衰旺、中和、源流、通關、官殺、傷官、清氣、濁氣、真神、假神、剛柔、順逆、寒暖、燥溼、隱顯、眾寡、`震兌、次離,共34章;(六親論)分為夫妻、子女、兄弟、何知章、女命章、小兒、才德、奮鬱、恩怨、閒神、從象、化象、假從、假化、順局、反局、戰局、合局、君象、臣象、母象、子象、性情、疾病、出身、地位、歲運、貞元,共29章,任鐵樵在書中共引512個命例。
《滴天髓》屬於命理學中最深奧古籍,文中大多用駢文,加之言簡意賅,今人研究時不免生澀難懂。古人著書立說,"喜故為要渺之詞,蹈玄妙之積習,後學之士,卒難了解"。雖有任鐵樵、徐樂吾二人潛心作注,見解足以讓人振聾發聵,但他們二人畢竟距離我們今人很遠,他們的行文,也不適合今人閱讀,正如徐樂吾先生所說,"文辭優美,義理亦精深,非初學者所能領會,且文字故意藏頭露尾,亦為識者所不取。"所以,為了讓現代的人能夠順利的了解《滴天髓》的風採,很有重新作注的必要。後有周易學者卓飛宏結合自己命理實踐,用白話文分篇註解,並穿插了自己對命理的看法著成《滴天髓白話詳解》。
《滴天髓》以命理論盡百態人生。任鐵樵論五行生剋衰旺顛倒之理,固極玄妙,而尤以旺者宜克,旺極宣洩,弱者宜生,弱極宜克二條最為精湛。至雲人有厚薄,山川不同,命有貴賤,世德懸殊,此又以天命而合地理人事言也。故其為人論命,嘗曰某造純粹中和,太子宰相;某造仕路清高,才華卓越;某造經營獲利,勤儉成功;某造背井離鄉,潤身富屋;某造貪婪無厭,性情乖張;某造揮金如土,破家亡身;某造不事生產,必有後災;某造出身貧寒,為人賢淑;某造青年守節,教子成名;某造愛富嫌貧,背夫棄子;某造若不急流勇退,能無意外風波?某造蒲柳望秋而凋,松柏經霜彌茂。袞褒斧貶,莫不各具苦心,大義微言,要皆有關世道。古之君子所謂既沒而言立者,其在斯人乎。"
五陽皆陽丙為最,五陰皆陰癸為至。
五陽從氣不從勢,五陰從勢無情義。
甲木參天,脫胎要火,春不容金,秋不容土,火熾乘龍,水宕騎虎,地潤天和,植立千古。
乙木雖柔,刲羊解牛,懷丁抱丙,跨鳳乘猴,虛溼之地,騎馬亦憂,藤羅系甲,可春可秋。
丙火猛烈,欺霜侮雪。能煅庚金,逢辛反怯。土眾成慈。水猖顯節,虎馬犬鄉,甲來成滅。
丁火柔中,內性昭融,抱乙而孝,合壬而忠,旺而不烈,衰而不窮,如有嫡母,可秋可冬。
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靜翕動闢,萬物司命,水潤物生,火燥物病,若在艮坤,怕衝宜靜。
己土卑溼,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
庚金帶煞,剛健為最,得水而清,得火而銳,土潤則生,土幹則脆,能贏甲兄,輸於乙妹。
辛金軟弱,溫潤而清,畏土之疊,樂水之盈,能扶社稷,能救生靈,熱則喜母,寒則喜丁。
壬水通河,能洩金氣,剛中之德,周流不滯,通根透癸,沖天奔地,化則有情,從則相濟。
癸水至弱,達於天津,得龍而運,功化斯神,不愁火土,不論庚辛,合戊見火,化象斯真。
一個修行人,如果你真的想修,你內心不要看別人,只看自己。讓自己身心打開,別人說你什麼,你都接受。不要反抗、不要為自己辯護。你敢接受,就把自己的量給打開了。這個時候,你就變成了一個大的容器。你有了這個大的容器,就能夠得到宇宙的力量。不只是某一個明師的力量。你得到了宇宙的力量,自然就把這個明師的力量也包含進去了,把他融入到你的範圍裡面去了。但是大家都做不到,你能做到,你當下就是一個成道者。你能做到多少,就成就多少;能夠做多久,就成就多久;你敢做一天,你這一天就是道。
修道的根本方法,就是把心量打開。把自己的雜念死掉、把自己所有的念頭都要死掉。只有做到這樣,你靈魂裡的那股力量才談得上會出現。人為什麼會活得不愉快?活得很累?因為你思想裡有很多東西都沒有達成。你的想法太多,說出來大家都不接受,所以你覺得很累,覺得大家跟你不和諧。你什麼想法都沒有、什麼理想都沒有,這時你會覺得跟誰都合得來,誰的意見都好。在轉變自己的觀念的時候,是很難,自己的心確實很痛,尤其是對方在指責我們的時候,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心都是很痛的。你只要想進步,你就必須要這樣痛,你真的把我執放下了,發覺也沒什麼。如果你帶有抵抗的心,那麼這種反彈的力量就會更大。修行,次第來講,就是要否定、否定錯誤的思想、否定錯誤的語言、否定錯誤的行為,要成道就是一個自我否定的過程,把我們的一切煩惱習氣破除,一絲不掛,一無所有,你當下就成就了一切的所有,這就是證道法門。聽經聞法就是在破執、證道破除煩惱習氣!破除我們的妄欲!
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過去、現在、未來;道活在無生無死、不生不滅這種境界中,你看似他在生滅,他都在定中。這是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修行的目的就是回到本來面目去,講回是方便說,丟下迷惑顛倒,破除習氣,當下就是。一念所現。皆道妙真性。這是真正打開你心量的大智慧。明白了這個道理,還有什麼理由不接受當下現前的一切呢?大道無外,小道無內,隨緣自在。接受了一切就是接受了當下真正的自己。這時候,你就獲得了真正的大法!你當下就是整個宇宙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