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盈瑩的MBTI分析|她會成為「負面」現象級嗎?
01
個人感覺,藍盈瑩應該是MBTI中的ESTJ類型:
E外傾,通過與其他隊員組成小團體,吸收足夠的涉外能量;S實感,將重點聚焦在根源處,通過「掌控業務技能」和「表現能力充沛」,來獲得所需;T思維,性格強硬,過于堅持「個人理解」,從而疏忽他人感受;J判斷,主觀性過強,有點單細胞,一個人做事可以井井有條,但團隊共事,很容易出現「計劃障礙」的情況。其實,這種性格,是最適合社會生存的一種性格,努力、熱血、積極、上進,無一不是「摸爬滾打」過程中,最急需的核心屬性!
但從節目來看,這種性格或許適合藝術行業,但並不適合「群像類」綜藝節目,可能這就是她「風評」兩極分化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喜歡藍盈瑩的朋友,可能大多數都是在校的學生或是職場小妹,很容易被她「精力旺盛」和「做任何事都勇往直前」的狀態所吸引。
02
記得,藍盈瑩曾在之前的節目裡提出過一個疑問,她說,其實自己很想和姐姐們一起討論,但覺得自己太冷血了, 別人都在哭的時候,自己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
其實,她並非沒感情,而是會刻意或無意的「偷換重點」,並且不願主動與他人換位思考,從而導致姐妹彼此無法在第一時間感同身受。
所謂後知後覺,不過是沒有共情罷了!
說實話,當時看這段的時候,有點吃驚,鄭希怡之所以感慨了這麼一大段,白冰之所以順勢解圍,黃齡之所以幫忙鋪臺階,不都是為了幫著藍小姐緩解「冷血言論」的尷尬嗎?
然而,藍盈瑩確立了一個「不會哭」的flag!
個人感覺,藍盈瑩可能是真心想和大家討論「共情力」的問題,但她並沒有表現出真心的狀態,她不是因為想要學習才去索取,而是因為別人有僅她沒有,所以才想著學習。
03
可見,這是典型的「爭強」心裡,別人沒有而我有的東西,就是優勢;別人都有而我沒有並且因為沒有二導致自己處劣勢,就必須擁有!
另外,對於白冰的「打賭」建議和大家的解圍,如果藍盈瑩本心是為了提高共情力,那她此時說「自己會哭」,才是最正常的邏輯。
這就好比,一個小孩問大人,「我是不是不乖」,大人回答他,「你沒有不乖,只是有時候比較淘氣,但我相信你一定會很乖的」。然而,小孩的回答是,「好!老子堅決不乖!」
從藍盈瑩不削的表情來看,她這種狀態已經不是單純的「爭強」,而是一種「道之所在,千萬人吾往矣」的求勝心。
可能從她的角度來看,既然是有比賽性質的綜藝節目,那成為王者才是最終的目的,成王敗寇,新老通吃,離開的是「弱小」,留下來的才是「強者」,比賽就是優勝劣汰的遊戲,前浪為後浪開路也全都是必然,有勝者就會有敗者,所以不需為他們哭泣、不必為她們遺憾。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或許她最開始提起「不哭」的話題,就是為了後面這個「捏腳」梗。但是,別人跟你掏心掏肺的時候,你用這樣玩笑的方式去回應,真的OK嗎?
不過,這一段感覺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地方,前面白冰還在幫藍盈瑩「因為哭不哭的事」解圍,但卻沒想到最後真正哭的人竟是她自己。
其實,藍盈瑩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耿直,從選隊員時的表現就能看出,她是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
很明顯,她是出於「必勝」的心態在進行取捨!
04
藍盈瑩的強硬,一方面是堅持的態度,一方面是堅持己見,還有一方面是將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不僅會反駁隊友的建議,還會反駁老師的指導;她會強迫隊友做事,還會給隊友帶來壓迫感。
其實,這種邏輯很好理解,說白了就是「我覺得我可以,那你為什麼不可以?」
憑良心講,看前兩期時真的挺喜歡她的,而且之前看《精英律師》時也對她存有很多好感,可《乘風破浪的姐姐》初選之後,就突然開始對她喜歡不起來了,一時間也想不出原因為何會這樣,直到看了第四期後,才終於明白!
菲茨傑拉德曾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寫道,「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我覺得她就是太喜歡評價別人,也太喜歡支配別人,她的這種思維體系或許很適合個人,但絕不適合這種結構複雜且需要協同作戰的團隊。
有時候,會覺得藍盈瑩很適合做商人,但相比較張萌的「人情練達 」又少了一點味道,可能她天生就適合做演員吧?只為演員而生,只做演員就好!
現在,藍盈瑩的「風評」有所好轉,相信她絕不會成為「負面」現象級!
Pick姐姐|張雨綺「強大即是溫柔」
Pick姐姐|迷人的「真香怪」靜靜子
Pick姐姐|黃齡的「好身材」被大多數人忽視了!
醒醒吧!沒人說努力是壞事,但請注意方式和方法!別人也是明星!
論「唱跳」能力,肯定是張含韻更有優勢吧?
好啦,關於《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話題,就先聊到這裡啦,如果你知道更多關於娛樂圈正能量的事情,就趕快在評論裡跟大家分享吧!喜歡我的小夥伴也請關注我吧!記得轉發、評論、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