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稱遁甲,乃能役九星。——(清)錢澄之
常看玄幻、修真類小說的朋友,想必你對「九星」這一詞並不陌生。
你是否也注意到了,根據不同的小說題材和背景大綱,這「九星」其實有不同的意義和出處。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九星之說,源於古人對宇宙星辰的自然崇拜,是將天文學和古代神話結合而來的產物。
西方人所說的大熊座,在我國古代樸實的勞動人民眼裡是個明亮的勺子,上面有我們常說的北鬥七星。
古人給那七顆常亮的星星起了非常氣派的名字,分別是:天樞(對應大熊座α)、天璇(對應大熊座β)、天璣(對應大熊座γ)、天權(對應大熊座δ)、玉衡(對應大熊座ε)、開陽(對應大熊座ζ)、瑤光(對應大熊座η)。
在道教文化中,人們給這七星分別匹配了七位星官:北鬥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對應天樞星),北鬥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對應天璇星),北鬥第三福善祿存真星君(對應天機星),北鬥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對應天權星),北鬥第五丹元廉貞罡星君(對應玉衡星),北鬥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對應開陽星),北鬥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對應瑤光星)。
然而出於對「三、六、九」的傳統意識,人們又將武曲與破軍之間的兩顆更暗、甚至常年不見的星星,封為「左輔」和「右弼」,湊滿了九星,並解釋為「北鬥九星,七見二隱」。
這就是「九皇星君」和「九曜星君」的由來了。
在風水學中,九星有著解釋萬象、卜測兇吉的功能。
一種是「九宮飛星」,根據《易經》,《河圖》、《洛河》的佔卜法則推演地理風水。
九宮按照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中一乾一兌一艮一離一坎一坤一震一巽的排列順序飛移。
所說九星分別是:一白(貪狼),坎卦,屬水;二黑(巨門),坤卦,屬土;三碧(祿存),震卦,屬木;四綠(文曲),巽卦,屬木;五黃(廉貞),無卦,無屬性;六白(武曲),乾卦,屬金;七赤(破軍),兌卦,屬金;八白(左輔),艮卦,屬土;九紫(右弼),離卦,屬火。
傳說「九宮飛星」可以佔斷宅墓空間的方位吉兇。
另一種很出名的是基於《奇門遁甲》的天盤九星。
這裡的九星又有了新的名字,依次為天蓬(對應貪狼星)、天芮(對應巨門星)、天衝(對應祿存星)、天輔(對應文曲星)、天禽(對應廉貞星)、天心(對應武曲星)、天柱(對應破軍星)、天任(對應左輔星)、天英(對應右弼星)。
《奇門遁甲》中將一切事物的成敗歸納為天時、地利、人和、神助、格局這五大因素,佔測時需運算天、地、人三盤,並根據具體時局,轉動各盤,然後按照局面進行局象分析,最後推演出事態的性狀與走向。
由於起局方法不同,奇門遁甲存在不同的分派,目前最常用的是時家奇門的排宮法,聽說精準度非常高,能算到具體時辰。
古代玄學向來充滿神秘色彩,行踐之人必然飽讀奇書,他們的知識量絕非常人可比。
不過在當今社會生活中,人們更多地寄期望於自己「腳踏實地」,遵循因果,順其自然;也有不少人熱衷於探求玄學的神奇,希望這些朋友在研究大自然規律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提防故弄玄虛的「神棍」哦。
(圖源自網際網路,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