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群星榜:這些二流詞人,卻寫出了一流的詞作

2021-01-09 小仙說詩詞

昨天小仙給大家貼了唐詩群星榜:

>>>每一顆星星,都在努力發出光芒——唐詩群星篇

今天繼續給大家說詩詞。

宋詞和唐詩並立,是古典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全宋詞》收錄兩宋300年間的1300多位詞人的20000多首作品。

這裡面有些詞人和詞作是我們很熟悉的,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等。但是還有更多的詞人,我們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他們和他們的詞作,也是宋詞中不可或缺的星光。

今天小仙就給大家分享幾首由不出名的詞人所創作的經典宋詞。

離亭燕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這首詞由北宋詞人張昇創作。張昇在歷史上的資料並不多,《全宋詞》中僅收錄其兩首詞作,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金陵是六朝古都,也是歷代詩詞文人常常遊覽的地方,誕生了許許多多的經典詩詞,比如: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金陵五首》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韋莊《金陵圖》

張昇的這首《離亭燕》就是一首寫景兼懷古的詞作,此詞上片描寫金陵一帶的山水景色,前兩句寫全景,後兩句寫到人文景觀,下片一氣貫下,由純粹的景物描寫轉向帶有人事活動的景物描寫,抒發懷古幽情。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筆法冷峻,格調沉鬱,豪氣內藏,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

「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被後世諸多引用,比如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裡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就是出自這裡。

鷓鴣天

一點殘紅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南宋詞人周紫芝,可能是大家非常陌生的一個名字。

其實他也是南宋的詩詞大家,自號竹坡居士,有《竹坡詞》集傳世,存世150首。不過此人沒什麼氣節,和當時的奸臣如秦檜等多有交往,還曾向秦檜父子獻媚,因此歷史上的評價較低。

不過這首《鷓鴣天》卻寫得相當好。這是一首秋夜懷人詞。起寫夜闌更深、獨守殘燈之苦;接著用溫庭筠《更漏子》詞意,雨聲引起人離別情懷。下片先追憶當年歡聚的情景,最後回筆寫眼前之悲苦,清歌已渺,舊夢難溫,不由得感舊傷懷,垂淚不已。全詞情景相生,清麗婉曲。

之前小仙給大家說過,梧桐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一種意象:

>>>中國文化的底蘊:古詩詞中的常見意象(下篇)

這首詞裡就出現了。在這裡,梧桐表示的是一種思念的悽苦與孤獨。相關的詩詞有: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白樸還有一出著名的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就是根據白居易的《長恨歌》改編的,是元代四大悲劇之一。

清平樂·春晚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汙,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王安石有一個叫王安國的弟弟。和王安石相比,王安國的官位、名氣等都要小得多。不過他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文學家。

王安國的政見和哥哥王安石不同,他是比較保守、反對新法的。可是後來保守派上臺後,他卻受到牽連被罷官,後來平反重新召回京城的時候,他卻去世了。

王安國的才學為當世之人所稱道,不過如今他存留的作品僅三首而已,這首《清平樂》就是其中之一。

此詞上片以倒裝句式描繪暮春蕭條的景色,抒寫惜花惜春的情意,表達了作者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惆悵情懷;下片抒寫暮春傷逝念遠的幽怨,以暮春紛飛的楊花不肯飛入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表達了作者不親權貴的品格。全詞情景交融,清新婉麗,曲折多致,筆法精妙,堪稱傷春詞中的佳作。

沁園春

鬥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二公者,皆掉頭不顧,只管銜杯。

白雲「天笠飛來。圖畫裡、崢嶸樓觀開。愛東西雙澗,縱橫東西水;兩峰南北,高下雲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爭似孤山先探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這是一首很特別的炫技詞作,作者是南宋詞人劉過。

公元1203年,辛棄疾在紹興做官,派人請劉過一敘。劉過因為有些事情耽誤了,沒去成,於是他就在杭州西湖仿照辛棄疾的風格,寫了這樣一首詞。這首詞內容並無深意,不過引用了很多名人詩詞典故,想像奇特,豪放清奇。其中引用的典故有:

鬥酒彘肩:《鴻門宴》樊噲的典故;

坡仙老:蘇軾,有寫西湖的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香山居士:白居易,有寫西湖的句子「東澗水流西澗水,南山雲起北山雲」;

林和靖:林逋,曾在杭州西湖孤山隱居,有寫梅花的經典句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據記載,辛棄疾收到這首詞後,高興得差點跳起來,「竟邀之去,館宴彌月,酬唱甚歡,臨別並致厚贈」。

另外,劉過還有一首很出名的詞作《唐多令》,裡面有一句經常被少男少女所引用: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意思和辛棄疾的那首《醜奴兒》一樣: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北宋詞人李之儀的這首《卜算子》是網際網路上經常出現的情詩之一。

李之儀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他早年曾拜師範仲淹的兒子範純仁,後來成為蘇軾的門人,蘇軾很欣賞他的才華,他有四十多首和蘇軾唱和的作品。

在文學方面,他擅長寫小令,注意從民歌和古樂府中吸取營養,講究「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這首《卜算子》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明清時期文學評論家認為,李之儀的作品,長調接近柳永,小令接近秦觀。

卜算子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這是北宋詞人王觀的代表作,原題為《送鮑浩然之浙東 》。

作為一首送別詞作,這首作品獨樹一幟,沒有沉湎在離愁別緒之中,而是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設喻巧妙、情趣盎然,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這首詞尋常送別詩詞的消極想法。主要表達了詞人心中對鮑浩然的不舍與留戀,以及對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王觀曾在22歲時考中進士,由於當時的主考官是王安石,所以當時被認為是王安石的門生,高太后對王安石變法不滿,於是找了個藉口將王觀罷官,之後再未出仕。

王觀在歷史上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他把自己的詩詞集子命名為《冠柳詞》,意思是在柳永之上。不過他的很多作品,在後世評論家看來皆格調不高,但是這首《卜算子》卻為後世激賞。

宋朝的詞人和他們的經典作品還有許許多多,限於篇幅,小仙今天暫時和大家說到這裡。明天繼續和大家聊詩詞!

相關焦點

  • 李清照霸氣側漏的詞作不少,這首為桂花討公道,14個字傳誦千古
    其實我們細細琢磨,每一種花,都是在他們的詞作中被賦予了很多精神、品格,以至於後世對這些花也有不同尋常的偏愛,所以桂花成了墊底的那個。至此,李清照看不過去了,寫了一首詞,為桂花打抱不平。這首詞叫《鷓鴣天·桂花》,藏在角落裡面的桂花終於有了出頭之日。
  • 宋詞精選起名:300個出自宋詞中的名字,個個溫文爾雅
    好名字講究意境,從宋詞中挑選的名字最能滿足這個要求。宋詞中佳作無數,無數文人墨客將自己心血詠成詞作,如琢如磨。每一句都伴隨著文人的風尚和才情,彰顯了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文學結晶。文採斐然,清雅動人。還在為起名煩惱的父母們,可以將眼光停留在宋詞上,從中為孩子挑選一個溫文爾雅的名字,讓孩子盡顯風流韻致!
  • 《生查子》:是陳亞用中藥名稱寫成的,詞作好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宋詞意境作為「一代文學」的宋詞有著很高藝術境界和藝術審美,直到今天,當我們重讀宋詞的時候,也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薰陶、和感染,可以這樣說,宋詞是有生命力的。現在僅存陳亞詩文26篇,其中有詞作4篇。這四首詞作都是以藥名寫成的《生查子》詞,所以《生查子》詞後都有相同的小序「藥名閨情」,意思就是說,他寫的這些詞的題材是描寫閨情的,但是以藥名入詞,所以就叫「藥名閨情」。陳亞,《生查子》詞意圖陳亞的四首《生查子》分別如下:其一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郎讀。
  • 3首李清照冷門愛情詞,寫出女子的柔情,留下千年閨怨
    這首詞的開頭處直接點出了「蕭條」二字,寫的是非常應景,也寫出了李清照的內心,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心頭的煩惱;種種惱人的天氣,此刻,若是丈夫陪在愛人身邊,相信即使是天氣非常不好,二人也將非常開心吧。但李清照的愛人不在身邊,又加上本身就惱人的天氣,更是令人煩惱,這也是王國維提過的「有我之境」。
  • 宋詞詞牌釋義:《浣溪沙》,最為常見的詞牌名,經典詞作甚多!
    #詩詞欣賞#宋詞跟唐詩區別在於,宋詞詞牌名非常多。雖然宋詞是盛於宋代,但是從歷史上來看,最早不晚於齊梁就有了詞的含義,唐代的溫庭筠原則上被稱為「宋詞」鼻祖。很多詞人喜歡用這個,經典之作也非常多,比如晏殊、李清照、蘇軾、秦觀等等均有以《浣溪沙》為題的經典詞作,而且很多傳誦久遠。而且更重要的《浣溪沙》更傾向唐詩的組成結構,都是七字為一句。表達上更連貫更一氣呵成。而且易記。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厲聲教的《浣溪沙·甲戌年夏夢曲院荷花》、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宋詞有多美?  當你拿起宋詞,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這些詞牌名,「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已有無限詩意在其中了。  宋詞,藏著千年的風情,那一岸曉風,蕩出無盡的情感;那一彎殘月,漾出無解的憂愁;那一曲簫音,吹散了唐風!
  •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味宋詞中的別樣春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品味宋詞中的別樣春天宋詞與唐詩分屬於古代文學領域中的兩種不同體裁。如果探究其根源其實也出自於《詩經》,只不過是一種經過變體之後的文學形式。實際上從文學角度去分析,「詞」其實就是一種詩的別體,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萌芽於南朝興起於隋唐。但無論是南朝還是隋唐「詞」這種文學體裁,都未曾達到過宋朝時期的繁榮程度。
  • 宋詞精選起名:這些宋詞裡的女孩名,個個雍容和雅、韻致楚楚!
    宋詞最為清雋婉麗,讀起來琅琅上口,自成曲調。品宋詞,便如同與一個溫婉端莊的女子攀談,情感融入進句中娓娓道來,才氣四溢,賞心悅目。因此,從宋詞中為女孩起名最為合適,宋詞更貼近女孩的氣質,雍容和雅,韻致楚楚,更具古典風韻和文思才華。
  • 男孩詩意取名大全:400個霽月清風、傲雪凌霜的宋詞精選好名
    今天,江南易林為大家從宋詞中挑選了400個精選好名,個個霽月清風、傲雪凌霜,希望各位不要錯過,趕緊收藏起來!最後,江南易林祝願大家都能找到合適的名字,也希望各位能夠多多支持,加一下關注,能看到更多精彩文章呀!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三連。宜勝出處:釵頭羅勝寫宜冬-鷓鴣天-全宋詞「宜勝」在句中可以理解為準備好釵頭棉衣就可以過冬天了。
  • 宋詞的第四個裡程碑--辛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以前的詞作,或豪放或婉約,大都界限分明,互不混淆,到李清照開始有柔中帶剛之作,但還是以婉約詞為主。而辛棄疾的部分詞作卻有剛柔合一的傾向。這類詞,表明上運用婉約詞慣用的綺麗詞句,纏綿情調,但字裡行間卻透露出詞人壯烈的情懷,沉痛的感情,具有豪放詞的強健骨力,外柔內剛,剛柔並濟。
  • 李清照心高氣傲自有道理,不屑前人之作,自己寫出這篇梅花詞
    李清照卻不將這些虛名看在眼裡,在自己的文中將他們幾個是批了個體無完膚。李清照這篇文學評論性質的文章,在當時為她招來了很多議論,甚至在生活上也有些許麻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的這篇詞論對詩詞方面的剖析的確比較深刻到位,在文藝批評上價值頗高。
  • 一念梅花落,一夜相思長,這首深情宋詞讓你想起了誰?
    如果你也有難以忘懷的人,就讀讀這首宋詞,一字一句都是思念。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翰林風月三千首,寄與吳姬忍淚看。劉著此人在南宋文壇上並不起眼,史書中關於他的介紹很少,只知他大概在宋徽宗年間進士及第,靖康之變後,不知何故沒有跟隨宋王室南遷,而是留在了金人統治下的北方。
  • 宋詞的詞牌和內容是否有關?《沁園春·雪》的「沁園春」代表什麼
    近年來,唐詩宋詞再現學習欣賞熱潮,這是好事,但受限於以前語文課堂教學詩詞知識的常識缺失,以及網絡古典詩詞知識介紹的碎片化,很多朋友常有疑惑,比如:宋詞的詞牌和內容是否有關?《沁園春·雪》為什麼要用「沁園春」?對於這些疑問,六甲番人在此試舉例子解釋一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蘇東坡的5首巔峰詞作:年少不知詞中意,知時已非少年人!
    但蘇東坡來了,一出手,就打破了「詞為豔科」的窠臼,豪放詞與婉約詞從此各佔半壁江山,而宋詞也成為與唐詩雙峰並峙的文學體裁。以下五首堪稱蘇東坡的巔峰詞作,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代詞宗的絕世風採吧!《江城子·密州出獵》——世事多變,唯有豪情不變!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 蘇軾被貶海南,一首宋詞寫當地立春之景,前11字中有3個「春」
    但是在蘇軾生活的那個時代,這些地方都還沒有真正得到開發,被貶到這裡幾乎等同於被流放。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蘇軾面對這些都能從容應對,一首首宋詞表達出其內心的曠達。比如下面這首宋詞,就寫海南當地立春之景,表達自己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前11字中有3個「春」字。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