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5首巔峰詞作:年少不知詞中意,知時已非少年人!

2021-01-09 快讀好書

在蘇東坡將餘力投入詞的創作之前,北宋詞壇一直是柳永的天下,所謂「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但蘇東坡來了,一出手,就打破了「詞為豔科」的窠臼,豪放詞與婉約詞從此各佔半壁江山,而宋詞也成為與唐詩雙峰並峙的文學體裁。以下五首堪稱蘇東坡的巔峰詞作,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代詞宗的絕世風採吧!

《江城子·密州出獵》

——世事多變,唯有豪情不變!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詞人口中的「老夫」,此時不過38歲,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失意於密州太守任上。當年的密州是個窮鄉僻壤,蘇東坡曾有詩說他那時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從這首詞來看,人人鮮衣怒馬,一派豪放之氣,哪有半點兒寒酸氣?都說「詞為豔科」,那是詞未到東坡!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這份曠達,不可救藥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烏臺詩案」塵埃落定,蘇東坡走出囚籠,遠赴偏僻的黃州,成了一名無職無權無收入的罪官。雖是罪官,但蘇東坡這種人,從來不缺朋友。有天跟朋友一起郊遊,趕上一場突如其來的風雨。本是一件狼狽事,可是在灑脫的蘇東坡看來,這世間卻是「也無風雨也無晴」。不論境遇高低,心境始終如一,人生在世,這難道不是該有的境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最好的詞?我只是想我弟弟了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同樣作於密州太守任上。這是一年的中秋節,蘇東坡喝了很多酒,醉得不輕。此時的他父母雙亡,髮妻王弗也已不在人世,在這月圓之夜,他最思念的人,是和自己天各一方的弟弟蘇轍(字子由)。

「嗟餘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蘇東坡和這位弟弟的感情非同一般,也成就了這首千古名作。著名詩詞評論家胡仔在《漁隱叢話後集》中評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千年已逝,每到中秋之夜,這首詞還是被人們反覆傳唱,「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寄託著多少人闔家團圓的美好願望呵!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冷到骨子裡的孤獨,是成熟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北宋時代的黃州,是長江邊的一座美麗而貧窮的小鎮。蘇東坡貶謫到此地後,寄居於定惠院,他和僧人們一起吃齋,儼然成了一名苦行僧。一天,他夜望星空,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在這靜謐的月夜,只見到孤鴻的縹緲身影,這高傲的鳥兒不肯棲息於光禿禿的樹枝,只能不停地飛來飛去。這孤鴻,就像是蘇東坡的化身,他內心的愛恨無人領會,而他又不肯隨世浮沉,於是只能獨自品味那份孤獨。

《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風流英雄夢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當年這首詞一出,真可謂驚世駭俗。千載之下再讀之,耳邊猶有風雷之勢。何等的胸襟和氣魄,何等的才華,才能寫出如斯文字?此詞虛實相生、情景交融,寫景則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壯美無比;寫人則有「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英雄蓋世;最後發「人生如夢」之感慨,意境悠遠,繞梁三日。

後人如此評柳永詞的婉約與東坡詞的豪放:「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一出,豪放詞從此大放異彩,也改變了詞為「小道」、「詩餘」的尷尬地位,怕是柳永也要向蘇東坡道聲謝呢!

蘇東坡的5首巔峰詞作:年少不知詞中意,知時已非少年人!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更多精彩國學內容,歡迎關注「一起讀詩詞」!

往期精彩: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讀蘇東坡禪詩三首,心如止水

李白一首名詩惹爭議,有人評「神變不可方物」,也有人說不該寫!

一首為應試而寫的詩,只完成三分之一,卻成《唐詩三百首》中名作

相關焦點

  • 蘇東坡做夢夢見一個女人,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夢中繁華,夢醒悽涼,悲情無限。記夢詞最廣為人熟知便是蘇東坡那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字字句句沉痛悲戚,哀情難以自抑,可謂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實際上,除了這首悼念亡妻的記夢詞,蘇東坡還有一首少有人知的記夢詞。
  • 這首詞是柳永的巔峰之作,被蘇東坡讚譽「不減唐人高處」
    柳永可以說是第一個對宋詞進行變革的詞人,他對詞調的創作、對語言的運用、對景物意象意境的組合、對寫作手法的創新都對兩宋詞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世評家甚至給出了「學詩當學杜詩,學詞當學柳詞」的讚譽!這等讚譽是毫不為過的,自柳永以來,北宋凡填詞之人必學柳永。乃至蘇東坡作出他的第一首豪放詞時都曾說: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可見這「柳七郎風味」已成當時詞中之範。
  • 很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是少年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的大文豪 ,他詩詞俱佳,留下許多名作。有人喜歡「大江東去」的豪邁,有人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有人喜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他一生豁達不羈,放蕩形骸,在中國的文壇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 林夕給陳奕迅寫的這首歌,獲譽「粵語詞作巔峰」,連本人都無法超越
    林夕給陳奕迅寫的這首歌,獲譽「粵語詞作巔峰」,連本人都無法超越一說起陳奕迅來,他可是一名很有才的歌手呢。他到目前為止已經創作演唱了幾百首的歌曲。但是他有一首歌是別人給他寫的,這首歌被譽為粵語詞作的巔峰,這首歌就是由林夕作詞的《人來人往》。
  • 蘇東坡《水龍吟》詞賞,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水龍吟》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作,全名是《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作者不僅對楊花形狀,飄忽不定的狀態進行了生動的描寫,而且把自己的人生際遇也附在了楊花身上,提升了詞的內涵和品位,使其成為一首傳世佳作。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怎樣的?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蘇軾,絕對是個很優秀的詞人,身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既能豪邁恢宏、也能婉約清新,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個人覺得他可以坐上宋代詞人的頭把交椅。
  • 宋詞中最饞人的兩首詞,讀完恨不得立馬吃一口
    唯有蘇東坡,這個舉世聞名的大吃貨,寫過多首橘子詩詞,其中一首還被選入小學課本,幾乎人人會背。且先看第一首《贈劉景文》: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首《贈劉景文》想必大家都曾在小學時背誦過。
  • 晏殊經典詞作12首,每一首都是典雅流麗、膾炙人口、流傳千古之作
    據說他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詞,但大部分已散失,現僅存《珠玉詞》136首。因此他自然沒有愁苦之詞,也沒有遊山玩水或羈旅愁苦如柳永、張先諸人的作品,他的詞作相對來說題材較為狹窄,很多作品令人感覺沒有新意。他的很多詞是在酒席上或壽筵上臨時即景之作,不是仔細推敲出來的,由此也可以見出晏殊才思之敏捷。下面我們通過12首詞來感受晏殊清新秀麗的風格。
  • 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雪滿頭
    少年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 少年是青澀感性,為賦新詞強說愁; 年少時不知光陰似水, 再回首,只嘆白了少年頭。
  • 《生查子》:是陳亞用中藥名稱寫成的,詞作好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陳亞《生查子》詞意圖陳亞好以藥名為詩詞,他在舅舅家長大,因為他的舅舅是一位有名的醫生,陳亞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他不僅熟悉中藥材的名稱,而且深諳醫術。據宋代詩話記載,陳亞曾寫有「藥名詩」一百多首,可惜很多都散迭了,沒有流傳下來。現在僅存陳亞詩文26篇,其中有詞作4篇。
  • 我看蘇東坡的《洗兒》詩
    蘇東坡,才華蓋世的大文豪,他留給後世有兩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多首詞以及散文無數。按照如今的網絡流行語,蘇東坡就是擁有無可爭辯的話語霸權和粉絲擁躉感召力的「超級網絡大咖」。他的詩,「有為而作」,豪放恣肆,揮灑自如。他的詞,「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 詞入宋朝,才是巔峰,最美的宋詞,最牛的詞人
    詞始於南梁,形成於唐代,五代十國後開始興盛,至宋代達到頂峰。詞入宋,發展到鼎盛狀態,成為一種完全獨立並與詩體相抗衡的文學形式。文學史上,詞以宋稱,體現了宋詞作為一代文學的重要地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宋詞中那些巔峰作品。五代十國時期,倚聲填詞更尉為成風。西蜀與南唐二地,經濟文化最為發達,成為詞人匯集的兩大基地。
  • 蘇軾賦閒時一首詞,前面平淡到如同嚼蠟,最後一句卻一鳴驚人
    蘇東坡,這位北宋的大文豪,從他出生直到今天,一直都是華夏兒女最喜愛的文人之一,這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蘇軾是一個博學多能、舉世罕匹的文藝通才,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詩歌或者是散文,甚至是詞作都是有著其獨有的成就,可以說像哆啦a夢一樣無所不能。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之陸遊詞鵲橋仙
    ——陸遊詞 鵲橋仙釋當年在華麗的燈光下縱情地博弈,騎著駿馬獵射馳騁,誰還記得我當年豪壯的軍旅生活?那些無聊酒徒有許多如今都封了官爵,只有我等願意隱居江邊做漁翁。江邊有八尺輕舟。撐著低低的三扇篷,獨自享受長滿蘋草的水邊景色。鏡湖本來就屬於像我這樣的閒適之人。又何必非要「官家」賜與不可呢?
  • 「詞中之龍」的一首律詩,熱血激昂卻少有人知!
    「詞中之龍」辛棄疾便是其中典型。辛棄疾一生立志收復河山,卻屢屢遭到朝廷主和派打擊,熱血被澆,壯志難酬。他的詞作雖大多滿腔熱血、慷慨激昂,卻透露出無奈的悲憤。「看試手、補天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等等豪壯之語既激昂熱情,又難免無奈悲憤。愛國至此,豪放至此,確不愧「詞中之龍」的稱號。
  • 蘇東坡最冷門的一首《江城子》,卻缺了三個字,你能補上嗎?
    說到《江城子》這個詞牌,相信每個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蘇東坡的那兩首《江城子》,一首「十年生氣兩茫茫」情意纏綿、字字血淚,說盡無限悽涼;另一首「老夫聊發少年狂」則慷慨激昂,奔放酣暢,寫出胸中壯志豪情!其實,蘇東坡一生寫過很多首《江城子》,只不過都被兩首經典之作的光芒掩蓋,以致鮮為人知。比如其《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就是一首絕佳之作。
  • 4首描寫秋雨的詩詞,讓人多愁善感
    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說起愁詞,似乎大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沒辦法,這幾個疊詞放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愁緒,直接讓人印象裡塞滿了愁思。只要看過這首詞的朋友,很自然都會被這幾句感染,自然而然就背下來了,刻在心裡了。整首詞寫了晚年李清照的悽涼生活,特別是秋天秋雨,還是黃昏的秋雨,一點點,一滴滴,全部都是愁,讓孤獨的李清照情何以堪呢?
  • 大老粗皇帝給老婆寫情信,不經意寫出了千古佳句,蘇東坡愛不釋手
    蘇東坡是中國著名語言大師,他的文章、詩作、詞作多為佳品,創造出的名詩、名句不計其數,如「春宵一刻值千金」、「多情卻被無情惱」、「春江水暖鴨先知」、「十年生死兩茫茫」、「大江東去」、「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明月如霜,好風如水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是什麼讓國學大師林語堂如此盛讚蘇軾呢?正是源自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兩首詞,抒寫和歐陽修的師徒之情,其深情感人肺腑!
    對蘇東坡的一生影響最大的人, 除了父母之外,就要屬恩師歐陽修了,還在少年求學時,蘇軾就對歐陽修、範仲淹等名家心嚮往之,嘉佑初年,蘇洵攜子進京趕考,蘇軾得到了主考官歐陽修的特殊稱賞。當時的歐陽修已經是文壇盟主,一代宗室,竟然對一個初出茅廬的少年如此讚賞,的確有慧眼識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