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其實是一種創造,在其中我們大多都不會重複生活的一切,並沒有關係到生活的勞累、快樂和痛苦。它更多的是把我們從生活的幹擾中解脫出來,我們的夢浮現的更多都是我們完全陌生的東西,但其中卻也與現實有著許多聯繫。夢只是符合了我們的心境,而現實情況在夢境中則以象徵形式表現了出來。可以說,有很多夢都是我們的「補償夢」,是心靈自愈的方式。
人在夢中,是與清醒意識有密切聯繫的,但我們的正常記憶在夢境中是消失了的,並不會受到清醒時的生活影響。我們的夢總是連接著前不久的潛意識,我們的夢總是與白天的經歷有著緊密聯繫,雖然白天的景物和事件並不會出現在夢中。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夢境確實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最常夢見的通常是我們投入最多或者說是思考最多的東西,是這個千思萬想造就了我們的夢。
但是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夢,夢的內容或者多少都跟一個人的個人性格、年紀、知識水平、生活習慣、生活經歷等有關係。一般來說也是因為過度的想而讓夢境誕生,雄心勃勃的人會夢見自己已經贏得皇冠或者其他;墜入愛河的人會夢見甜蜜的另一半……所有沉睡在記憶中的欲望和厭惡、恐懼,都會在過度思索後被激活在夢裡面,也就產生了夢。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有這樣一段故事:「薛西斯遠徵希臘之前,受到軍師的忠告,打消了遠徵希臘的念頭,但這一念頭卻一再出現在夢裡。波斯老解夢師阿爾塔巴努斯中肯地向他進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如果一個人專一地追求一個目標,頭腦總是思索著這個目標,所有的專注都是這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會進入我們的夢中,如果我們會做夢的話。「我們白天所思考的,會在夜間的夢裡繼續進行。」
夢是與現實相隔絕的,也是與現實相互滲透的,這點最大原因就取決於個人的想像力和現實承受能力。如果一個人對於現實痛苦的承受能力較低而想像力又更為豐富,那麼他的夢中,現實在夢境的表現是非常抽象的;而一個人對現實痛苦的承受能力非常強又不具備很強的想像力,在他的夢中,現實則更多的表現在夢中。無論在夢中呈現了什麼,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來自於現實。不管夢境看起來多麼荒誕、離奇,它都不會完全脫離現實世界。
但夢是我們現實的「補償」,是心靈的自愈,它來源於現實,也一定程度上超脫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