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時間 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2021-01-08 新京報電子報

  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樣的窘境:當鬧鐘響起的時候,立刻按下暫停開關,縮回溫暖的被窩裡繼續打盹,當我們再次醒來的時候,往往發現時間已經流逝,甚至因此錯過了早上去公司的班車,或是朋友間難得的聚會。唉,為什麼時間從不歇歇腳,與我們一起打會盹呢?

  當我們悔恨交加的同時,也會回想剛剛睡著時做的夢。夢裡的情景千奇百怪,有些與生活相關,有些是超現實,還有些純屬噩夢。有一個問題一直在那裡,卻很少被人提起: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現實五分鐘,夢境一小時

  夢境中的時間,遠比現實時間流逝得更慢。這是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時的第一感覺。很多時候午後小憩半個小時,就能經歷一段很長的夢境。有時在夢中「感受」了幾十年的歲月蹉跎,忽然醒來看見熟悉的天花板,才茫然若失地意識到只是一場夢。與一些朋友探討後,我發現自己對夢中時間的感知也是身邊很多人的體驗。

  經典文學對夢境的描述,似乎為我的判斷提供了更多依據。唐代傳奇小說《枕中記》描述了「黃粱美夢」的故事,講的是唐開元時期的一名叫盧生的書生落榜之後,垂頭喪氣回家。一天在邯鄲的旅店裡,盧生遇到了呂洞賓,呂仙人就給了他一個瓷枕。盧生睡在瓷枕上就入夢了。在夢裡他迎娶了大家閨秀,中了進士,一路高升,最後成為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中書令,封為燕國公,他的五個孩子也是個個高官厚祿。

  盧生在朝枚之年壽終正寢。斷氣之時,盧生一驚而醒,這才發現飯館主人煮的黃米飯還沒熟呢,而他明明已經歷了榮華富貴的一生,連每個孩子的名字、每一次升官的場景都歷歷在目。

  與「黃粱美夢」相似的「南柯一夢」典故也來自一本唐代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講述了淳于棼做夢到大槐安國做了南柯郡太守,享盡富貴榮華,醒來才知道是一場大夢。原來大槐安國就是住宅南邊大槐樹下的蟻穴,南柯郡就是大槐樹南邊的樹枝。雖然只是一場空歡喜,卻似只在須臾之間感受了歷經滄桑的人間冷暖。

  「世上只半日,夢中二十年」的感受,也在《紅樓夢》描述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場景中得以體現。賈寶玉在太虛幻境中遊玩奇景,一口氣就聽了十二支曲子。值得注意的是,賈寶玉做夢之前,書中提到秦可卿吩咐小丫鬟們,好生在廊簷下看著貓兒狗兒打架。而寶玉從夢中驚醒後,又道:「卻說秦氏正在房外囑咐小丫頭們好生看著貓兒狗兒打架」。可見,意思是曹公深知夢中時間的秘密。寶玉在夢中如同過了幾日,而在現實中卻是一句話都沒說完的瞬間。

  普通人對於夢境時間的模糊體認,在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盜夢空間》中得到了更為具象的演繹。在電影中,夢境時間與現實時間設定了一個精確的比例:「現實中的5分鐘,相當於夢境裡的一小時」。

  與此同時,諾蘭還為電影中的超現實世界做出了一個設定:時間可以在夢中膨脹,隨著夢境越來越深,時間流逝的速度越來越慢。比如在第一層夢境中,時間慢了12倍,在第二層,時間又慢了12倍,相當於比現實中慢了144倍,而在第三層,時間的速度竟比現實世界慢了1728倍。

  諾蘭在紀錄片《夢:潛意識的電影》中也提出了自己對夢境時間的理解:「我一直覺得我的大腦運轉得比現實中要快。在我看來,時間在夢中流逝得更慢,我會昏昏欲睡10分鐘,但我會做1個小時的夢。」人腦的潛力在睡眠時被釋放,人腦的運作加速,所以在主觀上,夢境的時間就變長了,這是諾蘭與《盜夢空間》對夢境時間的解釋。

  用科學探究夢境時間之謎

  人在夢境中的時間變得更長,後來研究者把這種體驗稱為「時間擴大效應(Time Dilation Effective)」。為什麼我們感覺時間在夢裡流逝得更慢呢?各類學術研究對此並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記載了很多夢例,不少夢例的夢境時間與現實時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其中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夢例,做夢者的夢境中出現了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種種殺戮景象:他在夢中被帶上了法庭,在那裡他看到了羅伯斯皮爾、馬拉等法國大革命時期的英雄人物。他為自己辯護,並沒有博得同情,在經歷了很多說不清楚的事件之後,他被宣判死刑,好多人簇擁著他走向刑場的斷頭臺。他被劊子手綁在木板上,木板翻起,鍘刀落下。他感到自己身首異處,然後在極度害怕中醒來,發現床的頂板落下來了,正好砸在頸椎上,就像夢中鍘刀砍他的脖子那樣。

  圍繞這段奇特的夢例,後人產生了很多猜想。一種猜想認為,在被砸醒前,做夢者是在隨意地做夢。碰巧在被砸中的瞬間,夢中情節正好進行到「鍘刀落下」。換言之,夢境時間與現實時間的一致完全是巧合。

  另一種猜想則認為,整個夢的過程都是在他被床的頂板砸中的瞬間發生的。因被砸中的刺激,他的腦海中產生了這個夢。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從感受到外界刺激開始做夢,到被外界刺激驚醒,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如何產生這麼豐富的夢境?

  還有一些學者則通過研究「清醒夢」來試圖揭開謎團。所謂「清醒夢」,就是那些可以控制自己沉睡的大腦,操縱自身夢境的人。人類通過清醒夢對沉睡的大腦進行的觀察已經超過了100年。生活於19世紀的法國侯爵德埃爾韋·聖德尼被認為是早期夢境的研究者之一,他在13歲時就發現自己擁有操控自己夢境的能力,此後數十年間都在反覆測試沉睡中大腦的極限邊界。他在夢中嘗試了出軌,甚至從大樓跳下以體驗死亡。

  當代研究者通過研究「清醒夢」測試夢境中自我意識的水準。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Daniel Erlacher開展了一項實驗,邀請了一些有經驗的「清醒夢」受試者來到他的睡眠實驗室,並完成各種任務,比如:一旦他們從夢境中清醒,他們需要步行10步,數到30或描述一個常規動作的具體步驟。

  為了記錄這些行動持續的時間,記錄者用眼球的活動來代替靜止的身體。通過這種方式,受試者可以轉動他們左右眼的眼球來釋放行動開始和結束的信號。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室也會測量他們大腦的活動和肌肉的運動,以確保他們不是假裝睡著了。

  根據Erlacher的實驗發現,受試者會用高於現實生活中一半的時間來完成這些常規活動,而他們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些行動在夢裡已經變成了慢動作。受試者自認為夢境裡時間流逝的感覺和現實中一模一樣。

  另外一些研究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睡眠研究員威廉.德蒙特(William Dement)進行了多次研究,他發現人在做夢時眼睛在眼皮下快速移動,所以他能夠通過觀察睡眠者的快速眼動,來監測他們的睡眠並記錄夢的長度。在記錄這些信息之後,德蒙特會叫醒做夢者,讓他們寫下最近一次夢的描述。他認為較長的夢比較短的夢需要更多的詞語來描述。通過實驗結果,德蒙特認為,夢中的時間與現實生活中的時間幾乎完全相同。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拉伯奇(Stephen LaBerge)則用多導睡眠圖來測量實驗對象的大腦活動、肌肉張力和眼球運動,有了這些信息就能知道一個人處於哪個睡眠階段。根據他的判斷,做夢與清醒時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一樣的。

  如果夢境時間與現實時間是一致的,為什麼我們會有夢中時間變慢的錯覺呢?研究者認為,夢境時間變長,實際上是因為人腦在睡眠時運轉變慢,因此夢中的事件很難組織起連貫的邏輯線索,因此我們回憶的夢境常常是「閃回式」的,由跳躍性的片段組成而缺少細節。

  在夢境中,大腦可以在瞬間將許多情景在夢境之中實現,許多毫無聯繫的場景和事件可以拼接在一起,因此人們常常感覺自己做了很長時間的夢。就像一部電影只需要90分鐘就可以講述跨度20年的故事,並不是因為電影在快進播放,而只是電影的情節省略了多餘的細節。

  遺憾的是,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很難有定論。當代科學告訴我們,人類平均每晚會做3到5個夢,有的人睡覺期間做夢的數量高達20個。而在長達8小時的完整睡眠中,大部分的夢往往發生在2小時的快速動眼睡眠期。科學實驗只能捕捉受試者能夠回憶的夢境,而大部分更多的夢境將隨著我們醒來而被徹底地忘卻。

  撰文/李永博

相關焦點

  • 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有一個問題一直在那裡,卻很少被人提起: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1月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1版~B05版「主題」B01| 時間:在鐘錶內外「主題」B02-B03丨生活時間:與標準「逆行「「主題」B04丨夢境時間: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 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清醒夢|做夢者|弗洛伊德|夢例...
    唉,為什麼時間從不歇歇腳,與我們一起打會盹呢?  當我們悔恨交加的同時,也會回想剛剛睡著時做的夢。夢裡的情景千奇百怪,有些與生活相關,有些是超現實,還有些純屬噩夢。有一個問題一直在那裡,卻很少被人提起: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
  • 在夢裡勤奮努力,現實中卻玩世不恭,夢與現實如何區分
    我道:「聽說你的夢境很有趣,能跟我多講講嗎?」  他道:「當然可以,我很喜歡夢境之外的這個世界,蠻有趣的,還有很多像你一樣好玩的NPC。」  我問道:「NPC?那是遊戲裡才有的東西吧!為什麼說我是NPC呢?」  他道:「沒什麼,就是打一個有趣的比方罷了,你喜歡夢境嗎?」  我想了想道:「我喜歡美夢,不大喜歡噩夢吧!
  • 夢境和現實是相反的嗎?
    在街頭巷尾,當有人做了惡夢的時候,總會聽到別人說,別怕別怕,夢是反的,做了惡夢表示好事呢。也有人發現,當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夢境的時候,現實其實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也就印證了夢是相反的一個說法。那麼,為何又有人說,夢好真,夢見什麼發生什麼呢?這個時候,夢又成正的了,到底夢是正是反呢?好的,居士來給大家說說夢裡的道理。
  • 夢境和現實是相反的嗎?夢並不簡單,來看看專家的解釋
    每個人都有主觀性,這體現不同人面對同樣的情況時,會有不同的思考和想法,從而做出不同的行為選擇。就以做夢這件事來說,大多數人在經歷了噩夢之後,醒來會對自己說「夢與現實是相反的」,因為這句話的流傳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 夢和現實真的不同嗎?為什麼我總覺得現實中的事情在夢中發生過
    就像時鐘一樣,它悄悄地流走,不再回來了。那麼為什麼,為什麼大多數的夢不同於記憶一樣能留在腦海裡呢?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假設其中我們只是一段數據或是我們的現實實在是夢境,所以「夢境」的抹除是為了讓我們回歸「正常」,從而更方便更合理的規劃我們每天的行程,更有利於上一層次的事物觀測呢?更重要的是我們對這一個抹除毫不在意,你有在意過你昨晚做過什麼夢嗎?
  • 鐘錶時間:操控時間的幻夢
    1月8日《新京報書評周刊》B01版~B05版「主題」B01| 時間:在鐘錶內外「主題」B02-B03丨生活時間:與標準「逆行「「主題」B04丨夢境時間:夢裡的時間和現實中的一樣快嗎?「主題」B05 | 鐘錶時間:操控時間的幻夢詳見:"我快沒時間了!""我沒空!":我們的時間是如何加速的?
  • 《夢與現實》:夢裡的美好,現實的悲慘,也不過彈指一揮間
    引言夢與現實,似乎不可能互相統一,將現實中求而不得的希祈,通過種種夢境表達出來,正是夢與現實的巨大反差,才給了我們一種別樣的美感讓人對這篇短小的散文流連忘返,沉醉其中,不能自已。現實也許是殘酷的,黑暗籠罩的社會,裡面充滿了憤憎,不滿,種種不滿的情緒;而適意的夢境裡,如月光一般的陽光在樹林裡像精靈一樣的穿梭,蝴蝶們似那翩翩起舞的女郎,爭相在麝香的花叢裡起舞,熱烈的親吻著麝香豌豆那蝶形花,就仿佛是在親吻自己最愛的那個姊妹,濃濃的愛意在這個花園裡悄悄溢出。夢境的美好,現實的酷實,無非是對美好的嚮往,以及對舊事物的一種否定。
  • 夢裡出現和別人發生矛盾的夢境有何寓意?這5種夢境你有過嗎
    之前講過一篇關於解夢的事情,最近有讀者諮詢說,他在夢裡夢見了和別人打架,問我這些夢到底有什麼寓意,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五種在夢裡打架的夢境,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有何寓意,看看你有沒有出現過這種夢境。第一種,如果你在夢裡夢到了自己毫無緣由的就被別人打了一頓,又或者打你的人是陌生人,你根本不認識,這種夢境預示你在現實生活中,近期可能會遇上一些小挫折,有點倒黴,這段時間你要多多注意身邊發生的事,儘量不要惹禍上身。
  • 奧地利物理學家:夢裡發生的事情或是真的!夢境與現實是疊加態!
    奧地利物理學家:夢裡發生的事情或是真的,夢境與現實是疊加態!做夢是一件非常尋常的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但是大夥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時候往往夢境結束,仍然對夢境記憶猶新,甚至經常有人說,在做夢的時候那個感覺非常真實,甚至不像是夢境一樣。
  • 論莊周夢蝶中的現實與夢境,哪一個才是真實?
    一時間,莊子竟跌入了夢境的迷霧中,無法自醒。現實與夢境,究竟相差幾何?當我們置身於夢中情景,或者深陷夢中時間的時候,我們也曾忘記過現實的存在,一如莊周化作蝴蝶忘卻了自己。盧生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一生,醒來的時候,主人蒸的黃粱還沒有熟。榮華富貴,子孫滿堂,竟然只是一場夢幻。假如盧生就這樣永遠活在他的美夢裡,那麼現在的這個書生豈不是變成了一場夢,榮華富貴豈不是成了他的現實?
  • 夢境內容的來源及夢的意義
    夢境的內容是哪裡來的?這些內容有什麼意義?可以控制自己的夢境嗎? 對夢境的合理態度是什麼?本文主要涉及這些內容。本文內容不具有學術和專業層面的價值,只是表明個人看法和觀點,主要觀點放在了文章的最後。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夢(或噩夢)的產生原因,是單純的生理原因,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夢就只是生理現象的反映,那麼夢的內容除了生理意義以外,就沒有意義了。
  • 現實中能「盜夢」嗎?《周公解夢》更有依據?
    影片講述了一群「盜夢人」通過進入別人的夢境竊取商業情報獲利的故事。現實中難道真的能「造夢」、「植夢」、「盜夢」嗎?  我省心理專家對這些疑問給出了解答。專家表示,通過一些特定的儀器設備,確實可以監測到睡眠中的人是否在做夢,但是對於夢的內容則無法知曉。現實生活中的「盜夢」,其實是輔助患者治療的一種手段,醫生們不會用這種方法來套取「秘密」。
  • 控制夢境的三部曲,分析如何控制夢境,暢遊夢境不再是「夢」
    首先是識夢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做的很簡單,就是分別出自己在做夢。如果看過電影盜夢空間,你一定不會忘記那個小陀螺,那是主人公的「圖騰」,也就是他識別夢境的工具。這種判斷夢境的方法很好理解,在現實中陀螺會停止轉動,而夢境中陀螺會一直轉下去,只要你在現實中經常轉一個陀螺,慢慢的它會進入你的潛意識,在夢裡你也會拿出這個陀螺來轉,這個時候你就識別了掌握夢境的「圖騰」。
  • 夢和現實情況的關係
    夢其實是一種創造,在其中我們大多都不會重複生活的一切,並沒有關係到生活的勞累、快樂和痛苦。它更多的是把我們從生活的幹擾中解脫出來,我們的夢浮現的更多都是我們完全陌生的東西,但其中卻也與現實有著許多聯繫。夢只是符合了我們的心境,而現實情況在夢境中則以象徵形式表現了出來。
  • 深度剖析:夢裡出現的各種人物,到底是誰?|夢境雜談
    在很多心理諮詢當中可以發現,其實大部分心理問題都是跟人際關係有關,我們的壓力、情緒等等都是在跟人的相處中產生的,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各種連接,才會產生各種精彩和問題,就算是獨來獨往的人、與世隔絕的人,也是在與人的不斷交往中,才選擇這樣的人生。我們現實中避免不了和人打交道,自然在夢中也避免不了,大多數夢境都會有其他人物的出場。
  • 夢和現實,真的有關係!
    文|期待出現的奇蹟大家好,我是期待出現的奇蹟,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一聊「夢」。筆者曾經做過一個夢,那是一個涼爽的清晨,湛藍的天空不時的飄過朵朵白雲,筆者起床後同往常一樣簡單的梳洗後,背上雙肩包出門上班去。路過一條又一條小巷,在人群中穿行。突然天空中傳來一聲沉悶的悶雷聲,筆者抬頭一看,一大片烏雲從遠處籠罩過來,又是一陣電閃雷鳴,環境瞬間變得漆黑一片,就像是天黑了一般,視線所及處只有街邊店鋪的燈光。
  • 史上超級燒腦神劇,夢中夢中夢中夢,四層夢境!《盜夢空間》
    小編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時,被裡面重疊紛雜的夢境搞得暈頭轉向,被夢境中時間的轉換單位和方法整的一個頭兩個大,對夢境中的現象與現實中某些現象有著千絲萬縷而又模糊不清的關係驚嘆不已。首先,我們的男主小李子即片中的道姆.科布登場,科布是一個經驗老道的盜夢者,他能侵入別人的夢境從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於是乎,他入侵了齊藤的夢境,想獲取一份重要資料,不料,科布潛意識裡的亡妻卻總是阻撓他的計劃,在行動中,他的亡妻捉住了他的搭檔,無奈之下,在夢裡只好結束他的搭檔的生命。
  • 夢境與現實交織繁複,掌握夢的代碼才能讀懂潛意識
    ——卡爾·榮格每個人每天都會做夢,人的一生由現實與夢幻兩部分組成,正如每一天都是白晝與黑夜的交替並行。每天的夢境,都像是一部由夢者自導自演的優秀電影,有時夢者在夢境中甚至經歷了完整的一生,各種複雜糾纏的關係,超越時空的限制、隨機切換的場景和身份等等,跟現實差距太大,時常讓夢者琢磨不透。
  • 智商開發靠夢境?它有什麼意義?關於夢境的,4大特徵以及如何控夢
    為什麼說不清楚呀,很難嗎?額,這個嘛其實我也不是很懂,我們先不要管這個問題了吧,1900年,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和精神病醫師弗洛伊德開創了「夢學」的研究,在科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時間,世界各國的學者們紛紛從生理學、心理學和醫學等多種方面探尋做夢的機制,找尋夢與現實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