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小提琴過10級 "小提琴女生"一曲進清華(圖)

2021-01-12 高考網

  初一的時候,張天慈的小提琴就已經過了10級,在業餘選手裡面已經是級別最高的了。也正是因為在小提琴上的優異表現,她被清華大學降60分特招錄取。7月26日,張天慈參加了清華大學藝術團交響樂隊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司職小提琴手的她當晚表現堪稱完美。作為一名尚未入校的2009級新生,演出之前,她其實只跟樂隊合練了一個星期。

  6歲緣定小提琴

  用張天慈自己的話來說,她和小提琴之間有著天生的緣分。在她6歲之前,說不清楚小提琴長什麼樣,但6歲時第一次接觸小提琴之後,她對小提琴的喜愛便一發不可收拾。此後的12年,小提琴伴著她走過了每一天,見證了她走向每一個成功。

  張天慈6歲的時候,當警察的媽媽覺得該讓她學一點什麼。「沒有藝術細胞,生活就少了很多情趣。」一次,一個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玩,無意中說到孩子正在準備小提琴考級的事。「小提琴音色很優雅,大小適中,擱在肩上也不費勁,應該適合張天慈。」

  第一次親密接觸小提琴,張天慈就表現出了與眾不同。她學著老師的樣子,把小提琴的一段擱在肩上,久久不願放下,一直到培訓課結束,她都不願意離開。從此,張天慈開始了她的小提琴生涯。然而,時間一長,新鮮感消失之後,練習小提琴仿佛成了張天慈的累贅。因為處在基礎階段,她需要不停地重複練習一些曲目的片段,對一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孩子而言,難免會感到枯燥和乏味。以至於張天慈8歲生日的時候,許下的生日願望是,讓小提琴從生活裡消失。

  但是,看到張天慈兩年來的明顯進步,媽媽逼著她堅持了下來。12歲時,她拿下了小提琴業餘選手的最高級別——10級。

  社調獲政府認可

  在常人的印象中,拉小提琴的女孩子都比較文弱,喜歡安靜和獨處,但張天慈卻是一個例外。

  高二那年寒假,張天慈組織了一個社會實踐小組,調查錦州市民對錦州城南擴的看法。張天慈帶著小組的成員深入到多個社區做採訪和發放問卷,同時也去了多個政府部門,了解市政府對錦州城南擴的規劃。張天慈說,在社區做採訪時,他們特別注重一些上了年紀的市民的看法,「畢竟他們在這裡生活了更長的時間,對這個城市有著更深的感情。如果他們對錦州南擴也是積極的看法,這才說明這些政策深入人心。」

  跟小組的成員一起忙碌了大半個月後,張天慈整理出了一份兩萬多字的社會調查報告並提交給了市政府。「後來這個報告得了錦州市的社會調查報告一等獎。領獎的時候,主持人說,這個報告立意新穎,獲得了市政府的認可。」

  在學校,張天慈是班長和校團委組織部長,經常在公眾場合演講。張天慈說,這增強了她的心理素質和與人交流的能力,「大概也是清華願意降分錄取我的原因。」

  西班牙名曲助成功

  去年11月份,清華大學發布了將舉行文化藝術冬令營的消息,有意報考清華大學的藝術特長生經過嚴格選拔和認定後,根據等級不同,這些學生將在高考中享受下調20至60分優惠錄取的政策。張天慈第一時間獲知消息並進行了準備。

  今年1月份,張天慈來到清華並進入最後的藝術測試環節。她演奏的曲目是《流浪者之歌》。這是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薩拉薩蒂的名篇,講述吉卜賽人流浪世界的悲慘和他們昂揚的精神姿態,需要採取多種表現手法,對小提琴手的要求極高。張天慈按照自己熟悉的旋律演奏完畢後回到錦州,開始了緊張的複習,準備迎接高考。3月份,她收到清華大學寄來的特快專遞:她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測試,獲得了降低60分錄取的資格。7月份,她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錄取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沒有被最喜歡的商科專業錄取,她仍然感到有小小的遺憾。

  英才檔案

  張天慈簡介

  張天慈,錦州中學,6歲開始學小提琴,初一時通過小提琴業餘組最高考級10級,2009年1月通過清華大學藝術特長生特招考試,獲降低60分錄取資格。高考成績622分,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材料科與工程專業錄取。

  對話英才

  演出狀態很完美

  記者:高考之後都做了些什麼?

  張:高考之後先是估分填志願,然後去北京新東方學了10多天的英語。

  記者: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有什麼想法?

  張:先是在網上知道的錄取結果,拿到錄取通知書之後做了一些轉專業的準備工作。

  記者:為什麼要申請轉專業?

  張:對商科更感興趣一些,而且那也是第一志願。但是,因為自己的史地政成績不好,最後沒有參加面試,專業沒轉成。

  記者:什麼時候知道的要去國家大劇院演出?

  張:清華打來電話,讓我到清華參加交響樂隊的排練。我當時並不知道要去國家大劇院演出,是去之前一天才得到的消息。當時很緊張,但真正上臺之後,卻有一陣莫名的興奮,然後狀態很好,演出很完美。

  記者:對即將到來的清華生活有什麼設想?

  張:有一些大致的規劃,希望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仍然能有小提琴相伴,然後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讓自己更快地成長。

相關焦點

  • 70歲老人自學小提琴 每天練琴10餘小時已過10級(圖)
      王明佐在練習小提琴  半島網7月6日消息 悠揚的旋律、嫻熟的指法、專注投入的神情……與之相伴的是婉轉動聽的名曲《梁祝》,而正傾情演奏的是今年已70歲的西韓社區居民王明佐。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位小提琴演奏者竟是自學成才,而且是在退休後才接觸的小提琴。去年他還通過了小提琴10級考試。
  • 鋼琴十級!小提琴十級!杭州這位小學生是怎麼做到的?
    老師們介紹這次測試時,特地提到一位男生,他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九級證書,同時也有浙江省藝術特長水平等級證書(小提琴A級)。  建蘭中學負責音樂招生的金老師說,「我們通常說的考級都是指參加省音協的考級,最高十級。這位同學的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九級,和小提琴A級,水平都很不錯,肯定達到了我們通常講的十級水平。」  這位學生叫邵潤澤,是杭州市聞濤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年13歲。
  • 南京9歲音樂神童張聖 鋼琴小提琴均達10級
    這個夢想住在蛋裡的胖胖小男孩,展示了他的過人之處——僅憑小提琴手拉琴的動作,就通報出曲名。儘管這一技能最終未能通過Dr.魏的審查,認為難度較低,但是小張聖在舞臺上自信的表現,以及同時獲得鋼琴10級和小提琴10級的成績,還是讓觀眾由衷讚嘆。一位專業音樂人士表示,一個9歲的孩子能學一種樂器達到10級水平,已屬不易,想在兩種器樂學習上同時達到10級,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70歲考過小提琴十級
    70歲考過小提琴十級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6.08 星期三     本報訊 美國有一位「摩西奶奶」,77歲開始作畫,80歲即在紐約舉辦畫展,作品開始暢銷歐美,近日,山東青島出了位「摩西爺爺」,65歲開始學小提琴,不久前,70歲的他拿下了業餘小提琴十級證書,連他的老師都自嘆不如——王大爺一天要練7、8個小時的琴,那份執著和毅力是很多年輕人都比不了的。
  • 小提琴真的很難學會麼?
    有興趣大家可以找圖或者視頻留意一下 都是夾琴留下的繭子 我曾經也有…決定不走專業練琴少了之後就慢慢消失了…小提琴的姿勢是要求琴頭和鼻頭同一高度的 所以左胳膊要一直努力舉著琴 有人問為什麼不能舉低一點 因為舉低一點會看起來特別醜特別猥瑣 以我們小提琴老師的話來說就是:掃地雷的 接下來就是肢體表達 大師演奏如痴如醉的一個原因就是大師的肢體表達很豐富 激動時高揚琴頭 低回時下降琴頭
  • 小提琴的把位劃分
    小提琴的把位及其劃分,是從演奏和教學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便於學習和掌握它。所謂把位,是指左手手指在指板按弦上相對隱定的按音位置。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如何選擇一把好的小提琴?老朱手工小提琴音色、音質怎麼樣?
    什麼樣的小提琴才是好琴?又如何能夠選擇一把好琴?很多愛琴之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像問讀完哈姆雷特的感受一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不同的答案,但是真正實用和幫助性的建議缺失很少。所以很多人到最後唯一選擇根據品牌來選決定。那麼一把好的小提琴會具備哪些條件呢?
  • 他小提琴10級,用音樂作宣講,從"理工男"跨界成為文科博士!
    他是從通信工程專業轉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跨界博士;他是電子科技大學藝術團學生交響樂團的前任團長,小提琴10級;他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首批博士生成員之一;他是: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生呂明陽。9年藝術團今年28歲的呂明陽出生在雲南昆明。
  • 小提琴的各個把位詳解
    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低把位時,手指按弦由拇指和食指形成的「杈子」作支點;而在高把位時,指按弦的支持點就只有拇指一個。
  • 自學小提琴培訓教程,是否能學會小提琴?
    隨便在網上一搜,就可以找到眾多的小提琴培訓教程,有些同學希望能通過這些小提琴教程自學小提琴,那麼小提琴是否能自學成功呢?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小提琴培訓這個行業,一千個小提琴老師就會有一千個小提琴學習的方法。
  • 如何挑選優質小提琴?手工小提琴與機械小提琴的區別
    小提琴不是一種普通的樂器,它不僅可以用來演奏音樂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它還是一種藝術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小提琴最早在大約16世紀時出現於歐洲的義大利。從16到18世紀,義大利相繼出現了阿瑪蒂、斯特拉迪瓦裡、瓜奈利等三位制琴大師,他們做的琴確定了現代小提琴的製作標準。現代的制琴師基本上都是仿造他們的琴型來製作小提琴。
  • 詳解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
  • 小提琴把位與小提琴換把技巧詳解
    可以這樣說: 在演奏小提琴的整個過程中,小提琴換把和小提琴把位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同時也是貫穿於學習和演奏始終的難點。許多樂曲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好的演奏。完全是因為換把不過關。把位不嫻熟所致。即使是交響樂團的演奏員,也常常需要把演奏曲目中的有關換把和特殊把位的段落拿出來進行熟悉練習。
  • 學小提琴,為什麼一把位那麼重要?
    小提琴常用的基本把位是第一把位至第七把位,其中1-4把為低把位,5-7把以上為高把位。在一個把位上,左手4個手指能奏出一組音,每變換一個把位就會產生新的一組音。把位的劃分,通常以左手第一指(食指)在琴弦上的按音位置為準,並以自然音級往上推算。
  • 不得不了解的交響樂團樂器——小提琴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第三樂章 (指揮:西本智實) 一般交響樂團的樂器根據演奏方法分為以下幾組:用弓拉的弦樂器是一組,用嘴吹的管樂器又是一組,這一組樂器由於構造的材料不同還可以分為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兩組,用手來敲打的叫做打擊樂器
  • 小提琴的類型有哪些?五弦琴聽說過嗎?
    巴洛克小提琴儘管有幾種弦樂器,如紫羅蘭,被認為是小提琴的早期祖先,但制琴師在15世紀開始製作我們認為相當標準的小提琴。巴洛克時代的小提琴與其更現代的後代相比有幾個不同之處,最顯著的是指板更短,頸角較淺,橋較小。和現代小提琴相比較,巴洛克有著較松的琴弦,張力因此顯得較小,而且巴洛克有著較低面平的琴橋,所以演奏複音音樂會更加的輕鬆。
  • 小提琴和鋼琴哪個好學,小孩子學哪個更好?
    遇到過很多家長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到底要讓孩子學小提琴,還是讓孩子學鋼琴?其實,這個問題真的是很簡單,沒有必要糾結。眾所周知,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小提琴被稱為樂器皇后。可見兩種樂器都是屬於樂器屆頂端層次,相比較中國傳統樂器的「千年琵琶萬年箏,一桿嗩吶吹一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名家探討中小提琴教學之道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
    原標題:名家探討中小提琴教學之道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   如何讓小提琴變得「簡單易學」?12月9-13日,中央音樂學院將舉辦中小提琴藝術節。該活動將特別邀請重慶市小提琴教育新生代實力派張又教授現場講解。
  • 小提琴音準多難搞?
    試問誰彈過鋼琴?電子琴也行,有沒有發現彈錯一個音是可以被輕而易舉聽出來的。 兩個相鄰鍵也就是半音差別,就可以明顯聽出哪裡彈錯了。半音是音程最小單位,對應在小提琴上,半音可能也就是兩釐米。音樂的美感就是看音之間頻率,即所謂「音程」。和諧的純四度音程和不和諧的增四度相比,只差半音。和諧的純五度和不和諧的減五度也一樣。因此半音之隔,對錯懸殊巨大。
  • 小提琴課堂:盤點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
    大家好,我是活潑開朗、有才華又有氣質的小提琴愛好者伊人,我會每天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關於小提琴的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練習小提琴要學會的7種方法。如果你想學好小提琴,你必須注意練習小提琴的方式方法。這是學習者經常遇到並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和條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