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0展示」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020-12-01 瀋陽晚報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原為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兩等小學校,坐落於大東區東順城街育才巷12號,「開本邑教育之先」,培養出大批英才。1910年秋至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在此地度過了三年學習時光,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他在這裡立下的高遠志向。

重修:再現周恩來少年讀書生活

1978年,中共遼寧省委和瀋陽市委決定在該址建立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對兩樓一堂進行修復。1979年,在前教學樓前建起一座周恩來同志的全身石雕像,在前教學樓二樓開闢展覽室,陳列周恩來的照片和他書寫的手稿及用過的桌椅等文物。1979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瀋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進行了大規模的重新修繕和布展,整修後共分五部分:前門房、操場、前木樓、禮堂和後木樓。前木樓展出周恩來的雕像、圖片資料及其讀書時所用的書籍文物,後木樓全面恢復當時教室的原貌,「修舊如舊」,並綜合運用現代化展示手段等,重點突出周恩來在東關模範學校的學習生活,翔實再現了周恩來光輝的一生。

追憶: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離開江蘇淮安,隨伯父周貽賡到瀋陽上小學,至1913年春,周恩來在這裡度過了三年學習時光。當時,東北是帝國主義在華爭奪的重點,白山黑水間,生死存亡時,周恩來開始了艱辛深沉的求索。1912年10月,他在《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紀念日感言》中寫道:「吾全校之諸同學乎。吾人何人,非即負將來國家責任之國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國民之學校耶?」

在這裡,周恩來經歷了辛亥革命,接觸了進步教師,閱讀了進步書報,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響,並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1913年,周恩來考入天津南開中學,離開瀋陽。

周恩來後來回憶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

今日,步入紀念館,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周恩來就讀的教室和課桌、他少年時代撰寫的作文、在學校拍下的照片……踏著一階階紅色木製樓梯,推開一扇扇券拱式紅木門,我們似又重新回到百年前那讀書琅琅的午後時光——

「你是為什麼而讀書?」周恩來站起身,鄭重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大悅:「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穿越了歷史煙雲,激勵一代代學子報效祖國,奮發前行,成就了無數國之英才。言猶在耳,須臾不忘。

指尖瀋陽、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姜虹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 高杉

相關焦點

  • 紅網行動小劇場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上)
    > 編者按:紅色資源是鮮活的歷史,承載著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 先總理雖已逝世45年,但當年那句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依然激勵到如今
    你為什麼要讀書? 為了考上好的大學? 為了一份好的工作? 為了一個美好的前程? 110年前,12歲的周恩來還在讀師範大學時被當時他的校長問起為什麼而讀書,周總理清晰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周恩來總理胸懷大志 一生「俯首甘為孺子牛」
    永懷路情思3月5日,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瞻仰周恩來紀念館,看到了西廳的牆壁上,有一行蒼勁的大字「俯首甘為孺子牛」。我一下子明白了,這是魯迅先生的詩句。敬愛的周總理不正是人民大眾的一頭牛嗎!我漫步在永懷路上,陷入了無限的沉思中。
  • 從「少年強則國強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淺談不愛學習的命理結構
    從毛爺爺的「活到老學到老」到周爺爺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從梁啓超的」少年強則國強「到鄧爺爺的」科學技術是D一生產力。無不都在詮釋著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偏偏有那麼一群人天生就不愛學習。那麼不愛學習在命理中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呢?一般來說會是四柱中缺少官印而致,尤其是印星,它是首要的看學歷的十神之一。
  • 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苦難的中華兒女飽受磨難。在敵強我弱的局面下,中國人民英勇抵抗。鮮血,灑在中華大地......不能忘,不敢忘,傷疤刻在中華兒女的心中,不忘恥辱,警鐘長鳴!>2019年4月4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老戰士代表與少先隊員向抗戰英烈獻花。
  • 讀書的子醜寅卯
    「從來不問這個問題的人,不是讀書的人。」雷達說。 偉人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智者答:讀書對於智慧像體操對於身體(愛迪生);於丹答:讀書是為了心靈的圓滿;胡適答:讀了書便可以多讀書…… 看似各有不同,其實都有共性,所為就是所愛。 最幸福,莫過於相守所愛,一輩子。醜所以,讀你真正想讀的書,讀你會一口氣讀完的書,讀你點著蠟燭也要讀的書。哪怕只是養花手冊,抑或是本漢語詞典。
  • 讀書如初戀般溫暖,如沐春風(經典必讀)
    01我的快樂會回來的周恩來總理從小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理想,所以後來成為了國家級領導;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出了傳奇不朽的《史記》,被後人傳唱至今;再看看歷史上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的人們,為了讀書可以奮不顧身;再想一想宋濂為了讀書,「常趨百裡外」為了求學 ,「此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如人」。
  • 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這盛世,如您所願!
    年少時  他寫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  青年時  他給同學留下「願相會於中華騰飛世界時」的臨別贈語  50多年革命生涯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祖籍浙江紹興。  他少年立志為中華崛起而發憤讀書。青年時代在天津南開中學讀書,後赴日本求學,探求新的道路。
  • 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十裡長街送不走心中的思念
    導讀2021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45周年紀念日。富國強兵是周恩來一生重大求索之一,一如少年時所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先前,他的學弟學妹為他寫了一封信,請他看看今日之中國。
  • 大平原(一百六十)|周恩來的黃河情懷
    周恩來12歲離家,從讀書追求革命真理到投身無產階級革命和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都未能再回故鄉一趟,「想來母親墳前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親恩未報。」他期望死後將骨灰撒進「母親河」,以報答生他、養他的母親;同時,祖國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他回歸了母親河,也就回歸了大地,回報了祖國(注2)。
  • 段永朝:以讀書紀念生活——2020年終讀書盤點
    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少年時就百思不解至今的問題,「為什麼西方歷史上,有太多的偉大人物,都活得很悲催?」當然這是今天的表述方式。當年我自問的一個問題很直接:為什麼西方有那麼多自殺的天才?獨身的天才?鬱鬱而終的天才?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匯總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解析:此處五個「知」字,前四個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後一個同「智」,是「智慧」的意思。這是孔子教育大家對學習應該持有誠實的態度。4、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譯文】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裡,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厭倦。
  • 關於讀書的詩句 形容多讀書有益的詩句
    關於讀書的詩句整理分享,書是我們的好朋友,沒有書籍,就不能打贏思想之戰,就像蜜蜂只在勤勞地採蜜,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那麼關於形容多讀書有益的詩句都有哪些呢?一起來欣賞
  • 借勢99公益日,希望工程 幕天同閱助力鄉村少年「讀書很猛」
    本文轉自【中國網】;在剛剛落下帷幕的2020年99公益日活動中,「希望工程 幕天同閱」項目為助力鄉村少年「猛讀」,發起了主題為「我讀書很猛」的公益活動。活動特別邀請馬天宇、張予曦、莫西子詩三位知名藝人作為「猛讀大使」,一起為項目發聲,支持鄉村孩子閱讀成長。
  • 讀書也要掌握主動權
    讀書也要掌握主動權  張輝 • 2018-08-03 17:11:35 來源:輝哥奇譚 E4918G1
  • 從國學宿命論分析,五讀書的意義
    人生之所以成功有,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修身之說,我們今天就讀書論開始說起。 中華文明五千年,對文化的傳承是根深蒂固的,對文化的渴望也是有目共睹的,為了子女成為龍鳳,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管是城鄉鬧市,還是邊遠山村,各種輔導班,學前班,特長班諸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