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雞年,會有兩個立春三個屬相

2021-01-18 瞭望

 一年又到頭,問候大家!

 農曆丁酉這個雞年,會有兩個立春、三個屬相,你知道嗎?

 雙春之年:2017年的立春在2月3日,2018年的立春在2月4日。在農曆幹支紀年中,這兩個立春節氣都出現在丁酉雞年中,分別為農曆正月初七和十二月十九,成為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的「雙春年」

 「一年三屬相」:今年有兩個立春,所以在農曆正月初七23點34分1秒之前出生的寶寶屬猴,之後出生的寶寶屬雞,而在農曆十二月十九以後出生的寶寶屬狗

 「雙春之年」被民間認為非常喜慶,宜婚嫁:)

王越:北京地理學會秘書長,北京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2017年是農曆丁酉雞年。中國古代把雞稱為「五德之禽」,《韓詩外傳》說,它頭上有冠,是文德;足後有距能鬥,是武德;敵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類,是仁德;守夜不失時,天明報曉,是信德。


古人把金雞比喻為太陽,把玉兔比喻為月亮,稱「玉兔金雞」。漢族民間更將雞視為吉祥物,定農曆初一這天為「雞日」,開年第一天家家以紅紙剪雞作窗花,留有金雞啼叫、金雞獨立、聞雞起舞、雞鳴而起、雞膚鶴髮等成語。傳說金雞是一種神雞,「蓋扶桑山有玉雞,玉雞鳴則金雞鳴,金雞鳴則石雞鳴,石雞鳴則天下之雞悉鳴,潮水應之矣。」後為報曉雄雞的美稱。中國大陸最權威、最專業的電影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農曆雞年,以金雞啼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


  

  我國古代採用幹支紀年曆法,它以甲、乙、丙、丁等十個天幹,與子、醜、寅、卯等十二個地支按序相疊組合。天幹在上位、地支在下位,從甲子開始,依次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依次類推排列共計六十組,通稱「六十花甲子」。這六十組與年相配,六十年循環往復一次;與月相配,六十個月(五年)循環往復一次;與日相配,六十日循環往復一次;與時相配,一百二十小時(古人兩小時計一個時辰)循環往復一次。如此循環往復,年、月、日、時各有自己的幹支紀曆。用天幹和地支搭配紀年的方法相傳自黃帝時期已經應用,近代在殷墟考古中也發現過丁酉等六十甲子表的殘片。

圖自北京首都博物館(張靜瑾/攝)

  

  幹支紀年不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而是以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所以早年間立春又名春節、正月節、芒神節,是為春天的開始。


相傳芒神居住在東方,為司春之神,在民間祭祀儀式和年畫中為頭有雙髻,手執柳鞭,春天騎牛的牧童,亦稱芒童。「芒」字本義是穀類植物種子殼上或草木上的針狀物,象徵著萬物的生育和成長。為迎接芒神的到來,民間在立春這天有東郊迎土牛、迎農祥、浴蠶種等許多「迎春」的風俗習慣。


明、清之際,迎春儀式更成為上自帝王將相,下自平民百姓,全民參與的重要民俗活動。清《燕京歲時記》:「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立春日,還有喝春酒,吃春盤,赴春場比賽跑馬的習俗。1912年,孫中山宣布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曆(即陽曆),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稱陽曆「新年」為元旦。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1913年(民國二年)7月,時任大總統袁世凱擬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並於1914年正式易名農曆新年為「春節」相沿至今。

  

  以立春為歲首的幹支紀年,與二十四節氣休戚相關。「二十四節氣」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以觀察這裡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為基準,作為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並為多民族所共享。


中國古人將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等統稱「二十四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又以五日為一候,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各候以一個物候現象相對應,如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河流的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立春: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三候,魚陟負冰。陽氣已動,魚漸上遊而近於冰也。雨水:初候,獺祭魚。此時魚肥而出,故獺先祭而後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動。是為可耕之候。」這種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曆法,最完整的記載見於公元前2世紀的《逸周書·時訓解》,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使「二十四節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生活中煥發出新活力。

  

  2017年的立春在2月3日,2018年的立春在2月4日。在農曆幹支紀年中,這兩個立春節氣都出現在丁酉雞年中,分別為農曆正月初七和十二月十九,成為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的「雙春年」。因為今年有兩個立春,所以在農曆正月初七23點34分1秒之前出生的寶寶屬猴,之後出生的寶寶屬雞,而在農曆十二月十九以後出生的寶寶屬狗,出現了一年三屬性的現象。中國傳統認為「雙春」是雙喜臨門,特別適合年輕人結婚,給人以非常吉慶的感覺,是個好年頭。LW


刊於《瞭望》2017年第5期

☞ 「花開富貴」添喜氣,春節買花指南

☞ 古詩裡,那年春節 | 我們的祝福


掃描二維碼,關注瞭望微信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瞭望APP

給你權威的新聞洞察力

相關焦點

  • 屬相應從立春開始計算
    本報訊  (記者秦暉)大年初一,全國媒體關於醫院裡《「狗寶寶」搶閘出生》的報導熱鬧非凡,可是日前有民俗學家指出,人們對中國屬相的計算方法是有誤的,屬相應當從立春開始計算。此外,包括新年、新一天的開始,人們都有不少誤解。
  • 2017雞年幾點幾分立春?這個雞年「雙春日」可不多見呢~
    很多人已經發現這個雞年是閏年,長達384天
  •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
    2017年什麼時候立春?2017年為什麼有兩個立春?2017年2月3日農曆正月初七立春有人說2017年是兩個立春,兩個六月,是個「雙春兼閏月」。那麼什麼是「雙春兼閏月」?是的,2017年是雙春兼閏月,首先2017雞年有兩個農曆六月,一個正六月,一個閏六月,一正一閏,所以叫做閏六月。什麼叫「雙春」呢?
  • 2017雞年除了有兩個立春 還有兩次日食和兩次月食
    2月3日將迎來立春。天文專家介紹,農曆雞年裡包含有兩個「立春日」。  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的時間一般都在公曆年2月4日前後。  農曆雞年為何會有兩個立春日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要協調農曆年和陽曆年之間的時間,每隔兩三年就會在農曆年中安排一個閏月。
  • 從今天(立春)到春節期間出生的人到底屬相是雞還是狗?
    今天立春,但是關於屬相的問題馬上就來了。中國民間用12種動物對應12個地支,以方便記憶,稱為屬相或生肖:子屬鼠、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兔、辰屬龍、巳屬蛇、午屬馬、未屬羊、申屬猴、酉屬雞、戌屬狗、亥屬豬。屬相與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簡稱幹支)相關。
  • 屬相是按立春還是除夕算 屬相是立春還是春節算
    按照我國一直沿用的陰曆來計算的話,屬相應當以立春計算,只不過隨著傳統文化的流失,很多人都以陽曆新年的元旦或者陰曆新年的正月初一來區別自己的生肖屬相,這是不正確的。  1、農曆算法  以除夕為分界點,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曆新年(大年初一)為起點計算生肖的方法出現比較晚,最早記載出現在北宋,現在很多人比較認同這個。
  • 立春是屬相更替節點?專家:大年初一才是
    立春剛過,網上傳出一則「屬相的更替是以立春為節點」的說法,不少年輕夫妻聽後直呼不解,難道我們之前用的屬相都是錯的?有網友據此說,那今年立春前出生的孩子屬雞,立春後出生的孩子就應該屬狗了?  立春剛過,網上傳出一則「屬相的更替是以立春為節點」的說法,不少年輕夫妻聽後直呼不解,難道我們之前用的屬相都是錯的?有網友據此說,那今年立春前出生的孩子屬雞,立春後出生的孩子就應該屬狗了?
  • 立春後生的孩子才屬狗? 專家:屬相應以農曆年為界
    今年是狗年,這一年出生的人應該屬狗,而究竟自哪天開始算起點,卻有了不小爭議,有民俗學家認為:狗年應從立春算起。同樣是民俗學家的趙書認為:生辰屬相應以農曆大年為界線。民俗學家葉春生教授提醒公眾,大家很容易犯一個常識性錯誤,生肖是從立春而不是從正月初一農曆新年就開始的。
  • 我的認知裡一直覺得屬相是以立春為界,屬相是按什麼劃分的?
    屬相到底是按什麼來劃分的,這個央視臺都有專樣節目講過的。這個問題有幾乎80%以上的人都會誤解吧。只有到立春後才是鼠年的開端,我們再看一下2020年的立春時間:2020年的立春時間是2020年2月4號的17點04分,也就是在這個點這個分之後出生的,才是屬於鼠寶寶的,也是這個時間界點之後才到鼠年。故而要是寶寶出生時間是2020年2月4號的16點、或者是17點,那麼就都是屬於豬寶寶的。若是2020年2月4號的17:10分或17:20分出生,才是屬於鼠寶寶哦。
  • 屬相不以春節為界 立春後才屬雞?我可能屬了假生肖
    昨天立春,不少網友表示「真正迎來了雞年」……等等,大年三十過後不就是雞年了?我看的「雞年春晚」是假的???更糾結的是很多春節前後出生的人,想界定自己的屬相就出問題了,比如今年春節,小孩在2月2日(正月初六)出生,在研究黃曆的人眼裡屬猴,只有在2月3日立春之後出生的人,屬相才是雞。
  • 庚子年為何會是雙春年?立春和春節有何關係?生肖該從立春算起?
    今年是己亥年,明年是庚子年,正月初一是公曆2020年1月25日,立春是正月十一,按照傳統說法,明年是「雙春年」,那麼,什麼是「雙春年」?「春節」和「立春」又有何關係?生肖鼠從什麼時間開始算起?
  • 今日立春百年一遇 2017年"雙春年"雞年不一般
    網絡配圖  「今年中國的立春準確時間落在北京時間2月3日23時34分,經度在東邊的日本就要仍在2月4日迎接立春了。」今日立春百年一遇,此外,這個雞年還是閏年,長達384天。王玉民指出,「雙立春」和「無春年」都是農曆年「置閏」,導致年長伸縮造成的。中醫專家指出現在開始要注意養陽氣。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通常2月4日是立春的正日子,但是今年的立春卻是2月3日。有報導稱,3日立春很罕見,「上一次發生在1897年,距今120年,而再下一次則發生在2021年。」
  • 雞年有兩個「立春日」 2月3日立春很罕見!
    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並不均勻,而且歷年的長度也不同,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因此節氣的具體時間就會有微小的變化。  對於同一個節氣,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滯後6小時或5小時,遇到閏年則要在此基礎上提前24小時。這樣,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個節氣在平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滯後1天;在閏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提前1天。這樣一來,同一個節氣的起始點就有3個不同的公曆日期。
  • 玄虛子:竟然有人一輩子搞錯生肖屬相!你的生肖有沒有錯?
    可在這麼多年的實踐中,以及現在網友們的諮詢中,玄虛子卻發現,真是有不少朋友弄錯了自己的生肖,有的人甚至錯得很徹底,從出生到死亡都不清楚自己居然弄錯了自己的屬相,就這麼糊裡糊塗了一輩子。 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而是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人。
  • 今天立春創造多項紀錄 生肖應以春節為據還是立春?
    今天是丁酉雞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圍繞著這個「立春」網上產生了許多熱鬧的討論。「今年是『雙立春』,不宜結婚,容易『梅開二度』!」「春節在立春之前,期間出生的寶寶屬雞還是屬猴?」……圍繞這個「不平靜」的立春日,記者採訪了北京古觀象臺的王玉民博士。
  • 2018年立春當天如何開運?
    在這一刻之前出生的寶寶依然是屬雞的,立春之後則都是屬狗的。那麼在立春之後我們做些什麼事情可以開運呢?更多原創命理在李雙林易學網。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2018年那些人不順,大家可以在公眾號查看並參考我之前的文章《2018年哪些人容易有災難?》,然後對應一下自己的八字,看在2018年自己是否會有不順。至於屬相,則屬羊,屬牛,屬狗,屬龍,屬雞的人需要注意,這些生肖會犯太歲,容易運氣波折。
  • 馬年現兩個「立春」更宜婚嫁? 專家稱正常曆法
    據了解,因含有一個「閏九月」,整個農曆馬年共計384天,時間跨度較長,因此一年內出現了兩個「立春」:一個在陽曆2014年的2月4日(農曆馬年正月初四,農曆新年期間),一個在陽曆2015年的2月4日(農曆馬年臘月十六,歲末)。這種現象被稱為「一年兩頭春」。  針對這一現象,有人認為一年「雙春」,結婚是大吉;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雙春」代表桃花多,影響愛情穩定,即便是夫妻也會鬧離婚。
  • 這個雞年有384天!農曆六月出生的人有福了…
    雞年的農曆六月有些特別,因為它有一個「閏六月」。這一年有兩個農曆六月,從陽曆6月24日至8月21日,共59天。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中國的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4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 春節後、立春前出生的新生兒,屬相怎麼算,到底屬鼠還是屬豬?
    是中國人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十二生肖的依據是幹支紀年法。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比如:以子醜寅卯對應鼠牛虎兔。如子年就是鼠年,申年就是猴年,巳年就是蛇年,辰年就是龍年等。在幹支紀年法中,分界線是立春。如果認同這種觀點的,在立春前出生的孩子,屬相都屬上一年的。
  • 今天立春日就是2018年了,有哪些講究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立春日,所以從今天開始就是真正的2018年了。每年年份的計算是從立春開始的,一般正常情況下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或者2月5日。立春與立夏、立秋和立冬合併稱為「四立日」,這四天的地球的黃赤夾角一樣,這個時候的磁場是最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