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偉業,人才為本。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強調「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明確要求「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人才是最活躍的要素,是決定戰略成敗和國家興衰的最根本的要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人才問題和人才工作,多次強調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點。比如,2013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歐美同學會成立一百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徵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沒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難以順利實現。中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也是一個智力資源大國。「十四五」期間,各級黨組織更應以開放的態度廣泛吸納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
要建立健全組織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制定配套措施,完善人才津貼發放、優秀人才評選獎勵、人才評價激勵等服務保障體系。要完善組織人才關心關懷制度,對人才做到政治上關愛、精神上鼓勵、生活上關心、工作上關懷,營造良好的關心人才氛圍。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第一位置,以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為重點,健全人才工作體系,提升人才工作的層次和質量,聚天下英才助推高質量發展。(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