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朱鎔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
接下來的記者招待會上,一句「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今常被提起。
1998年3月19日 九屆一次會議
「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999年3月15日 九屆二次會議
「過去的一年我感到非常難,這個困難超過了我預料的程度。第一,我原來沒有估計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這麼大;第二,我國發生的歷史上罕見的特大的洪澇災害也超出了我的預料。但我感到滿意的是,我們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依靠全國人民的努力,我們站住了。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了一句:『來之不易』呀!」
2000年3月15日 九屆三次會議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後,全國人民能說一句,他是一個清官,不是貪官,我就很滿意了。如果他們再慷慨一點,說朱鎔基還是辦了一點實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2001年3月15日 九屆四次會議
「至於說我什麼時候退休,退休以後幹什麼,我在1998年的時候就講過,我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現在還是這樣做。不過請大家不要誤會,死而後已,不是說我要老呆在總理這個位置上。我只是說,只要我活著,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2002年3月15日九屆五次會議
「我比1998年是不是顯得疲勞,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評論。不過我想時間已經過去四年了,人總是要老的嘛。」
「關於我本人,除了我確實是在埋頭苦幹以外,我沒有什麼優點,我不希望別人學習我,特別是某家香港報紙說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學習我。
但是這家報紙說得不對,桌子是拍過,眼睛也瞪過,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板凳絕對沒有捶過,那捶起來是很疼的。
至於說我這樣做是為了嚇唬老百姓,我想沒有一個人相信他這種說法。我從來不嚇唬老百姓,只嚇唬那些貪官汙吏。」
「我想提醒一點,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中從來沒有向中國人民道歉過,在1995年村山首相籠統地向亞洲人民表示歉意,但在所有的正式文件中都沒有向中國人民道過歉,因此不能說中國沒完沒了地要求日本道歉,道歉不道歉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但我們希望你們考慮這個問題。」
2001年6月6日 告別清華演講
「每個清華人都負有責任,建設這個國家。為學,要扎紮實實,不可沽名釣譽;做事,要公正廉潔,不要落身後罵名。」
2002年11月19日 為會計學院題詞「不做假帳」
國家會計學院成立,朱鎔基為其題詞,當說到這裡的時候,朱鎔基說:「我很少為人家題詞,因為我的字很醜」(笑聲、掌聲)……「但是我送他們四個字『不做假帳』……」「我希望每一個從國家會計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要永遠牢記這四個字的校訓。」
2002年11月29日 香港
「若香港搞不好,不單你們有責任,我們也有責任,香港回歸祖國,在我們手裡搞壞,我們豈不成了民族罪人?不會的!」
「我們問心無愧!」--最後一次記者會側記
「我們問心無愧!」,2002年3月15日,面對800名中外記者和海內外的電視觀眾,中國總理朱鎔基用鏗鏘的聲音說。
這是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最後一次記者招待會。4年前,朱鎔基曾在同樣場合發表了那段著名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講話。
有記者提出,總理看上去比4年前略顯疲勞。朱鎔基搖頭一笑,似乎不予承認。他把個別海外媒體送予的「赤字總理」這一「榮譽稱號」「奉還」。
「本屆政府留下的是2.5萬多億的優質資產,它將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長期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他說。「我為此感到自豪,」這時,73歲的總理有點激動起來。
在一個多小時的記者招待會中,總理近十次重複「有信心」、「我堅信」。
總理當天幾乎涉及到了他在歷次全國人大記者招待會上回答的主要問題。在5次記者招待會上,他一共回答了68個問題,其中有一半以上有關經濟。提問最多的一次是在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那次有16個問題,其中6個有關臺灣問題。
在記者會過程中,網絡上評論洶湧而至。不少網民說:「他得到了人民的愛戴。」
在記者招待會現場,法蘭西西部報記者梅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朱總理很勇敢,很智慧,是一位竭盡全力為中國做好事的總理。香港記者林偉評價朱鎔基「是一位很懂經濟,誠懇實在的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