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顯政府主責,讓每一份工資及時到達農民工手中

2021-01-17 中國青年報

春節即將來臨,農民工的工資問題也更加引人關注。2020年12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匯報,要求強化措施落實,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報酬。

2020年是全國各地貫徹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第一年,年底歲尾也是檢驗貫徹實施條例是否有成效的關鍵時間節點。其實,早在2020年11月11日,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印發了《關於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通知》還明確「兩清零」目標,即「2020年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以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節前動態清零」。

從全國曆年已發生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大量案例來看,地方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國有企業的項目以及各類PPP項目投資金額大、項目工程所需勞動力多,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佔比也較高。要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就必須強化屬地政府主責,一方面強化追究相關承包商或其他僱傭人的責任,並進行失信聯合懲戒;另一方面強化工程建設項目方,即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部門的主體責任,將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工資問題責任具體到人。

具體而言,第一,強化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工程項目合同中的民事責任。在工程建設合同中,雖然理論上作為發包方的政府或公共部門和承包方的企業的地位是平等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但在實踐中,發包方總是處於優勢地位,主要表現為合同價款的支付上不對等。為此,應該在建設工程項目的合同條款中,強化政府部門或其他公共部門支付合同價款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即不僅要在合同中體現出甲方及時支付合同價款或提前預付款項,還應該約定甲方有督促乙方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義務和責任。

第二,強化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貫徹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的義務和責任。作為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法律政策是其法定職責。這就要求其不僅要承擔及時支付合同價款、全面履行合同義務的民法責任,也要貫徹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督促承包方及時支付農民工工資、保障農民工合法權利的行政責任。

第三,強化各級人民政府查處並制裁惡意欠薪的執法責任。各級人民政府要依法查處重大欠薪案件,公開曝光相關違法行為,並對相關負責人依法約談、督促整改,對構成犯罪的還要嚴厲懲處。與此同時,還應該不斷健全農民工工資專用帳戶、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等制度。

「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報酬」,殷殷期待當有迴響。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始終把「不能拖欠、剋扣農民工工資,維護好農民工合法權益」落到實處,並形成法治化和制度化的保障。確保每一份工資能夠及時到達農民工手中,不止在年底,也要在日常。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相關焦點

  • 安義全力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
    本報安義訊(通訊員盧作德 胡榮魁)今年春節期間,南昌市安義縣在縣信訪局設立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聯席會議辦公室,從人社、住建、公安、法院、工業園區、城投等單位抽調人員實行聯合辦公,通過實行領導帶班、錯時延時服務等制度,及時預防化解可能引發農民工矛盾激化的隱患、協調處理農民工工資投訴案件。
  • 【新聞1+1】農民工:解決欠薪,安心過年
    今年春節也是一樣,去年底中辦國辦發的文件中就提醒要「重點強化欠薪違法懲戒,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同時相關部門也開展了春節前針對農民工工資的專項執法行動,截至到上周,有一個數據已經出來,我們來看一下。  從2018年11月1日到2019年1月18日,各地共查處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8萬件,為38.9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待遇57億元。
  • 被搶手機、被踢皮球,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
    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1月7日消息,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備受關注。來自河南、湖北的200餘位農民工2016年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建築工地務工,至今工資未結清。日前,部分農民工前去討薪,卻遭遇踢皮球。
  • 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
    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備受關注。來自河南、湖北的200餘位農民工2016年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建築工地務工,至今工資未結清。日前,部分農民工前去討薪,卻遭遇踢皮球。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查發現,該建築工程無證建設長達5年,有關部門監管不嚴給欠薪埋下禍根,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根治農民工欠薪強制手段落實不到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政策「最後一公裡」尚需落實到位。
  • 記者親歷農民工「討薪難」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歲末年初,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備受關注。來自河南、湖北的200餘位農民工2016年在河南省鄭州市一建築工地務工,至今工資未結清。日前,部分農民工前去討薪,卻遭遇踢皮球。報告顯示:李建分三次向張家兵所帶領的工人支付工資60.5萬元,加上張家兵之前墊付的264萬元,166名農民工工資已全部結清。「當時為了拿到一部分錢,我被迫承認結清了農民工工資。其實,李建許諾的60.5萬隻到帳了40.5萬,我墊付的錢也遠不到264萬,農民工工資還有很多沒結清。」每當春節臨近,那些跟著張家兵幹活的「老夥計」都要登門要帳,張家兵只能一遍遍做解釋,卻拿不出錢來。
  • 快過年了,全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企業」(最新批次)
    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用人單位依法規範用工,全國各地人社部面向社會及時公布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重大違法行為「黑名單」,重拳打擊違法欠薪行為,引導用人單位「不願欠」「不能欠」「不敢欠」。趣塗料(趣塗網)認為,欠薪企業從本質上反映出該企業經營困難、或者不誠信等問題。
  • 法苑時空 | 我院民一庭法官路驪珠走進電臺解讀《保障農民工工資...
    我國有近3億農民工,他們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工資是農民工的保命錢、活命錢和養命錢,必須保證他們辛苦勞動之後能及時足額取得勞動報酬。該條例自5月1日起將全面貫徹實施,從此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有了法律武器。
  • 力保農民工按時足額領到薪金
    徐 駿作(新華社發)□ 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各地區要做到「兩清零」,即2020年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以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節前動態清零。□ 記者梳理發現,近期江蘇、河南、遼寧等多地相繼發文,部署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
  • 他們為14名農民工追回工資
    他們為14名農民工追回工資 2020-08-22 2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倡導廣大農民工朋友不返鄉不流動在務工地過年的一封信
    遷西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遷西縣總工會遷西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倡導廣大農民工朋友不返鄉不流動在務工地過年的一封信廣大農民工朋友及縣內各類企業請外地在我縣務工的廣大農民工朋友,儘量留在務工地過年,以減少感染風險;所在務工企業(單位)要顧全大局,對在當地過年的農民工,保證工資及時足額支付,對節日期間加班職工落實補貼政策;並且積極履行疫防責任義務,全力支持服務農民工在務工地過年,為他們提供防寒保暖以及吃、住等生活服務,實現「疫情防控有保障,穩定就業有收入」,感受到「在家過年」的溫暖。
  • 28名農民工的笑容與淚水
    半年工資打水漂28名農民工心慌了2020年11月23日,張某等十幾名農民工來到永壽縣勞動監察大隊反映,幹了半年多的活兒,眼看過年工資卻拿不到。工作人員樊洋詢問情況、做筆錄,並給欠薪公司發出整改通知書,責令一周後支付所欠薪資。七天過去了,工資依舊沒有著落。縣勞動監察大隊將情況通報到縣檢察院。
  • 工資4000元不變,農民工還「挑三揀四」不知足?農民說出實情
    工資4000元不變,農民工還「挑三揀四」不知足?農民說出實情2020年打工市場並不平靜,部分企業招工難,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工人,但也有一些農民工找了半年了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今年最熱的詞彙一定少不了「復工」,很多農民渴望市場早日恢復以往的樣子,這樣找工作才能更容易一些。
  • 忻州出臺10條措施破解農民工欠薪難題--山西青年報2020年05月29日...
    本報記者 陳曉平 通訊員 郝偉     為進一步做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確保農民工及時、足額取得勞動報酬,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於5月26日出臺專門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提出十項具體工作措施,在全市法院深入開展 「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集中辦理」活動。
  • 疫情期間線上追薪 河南高院通報10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
    【典型意義】按時支付農民工工資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全省法院堅持「四快三優先」原則,「快」字當頭,本案人民法庭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加快訴訟進程,提高訴訟效率,及時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5.線上立案高效審判異地農民工欠薪案【基本案情】2020年9月11日,原告程某在被告高某工地上打工。
  • 網曝一工地農民工慘遭毒打:眾目睽睽下拖進屋暴打,傳出陣陣哀嚎
    有網友爆料說,被打男子是建築工地的農民工,因討薪問題被包工頭拳腳相向。網上有傳聞稱,農民工被毆打的原因是經濟糾紛。為什麼農民工索要工資的情況經常發生?如果問中國哪個行業最困難?毫無疑問,應該是農民工,尤其是年紀大的農民工。視頻中的這名男子,年紀看著是個青壯年,屬於有家庭有娃的階段了,被打後,他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休息一下。他在這段時間內如何賺錢?
  • 大齡農民工去哪裡找工作好?專家提出2點建議,農民工都拍手叫好
    作家志農俊關注農民工,也關注老年農民工。在鴻溝中生存農民工大多從事技術含量低的普通工作,主要依靠體力和經驗。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民工在五六十歲的時候,特別是五六十歲以後,外出找工作非常困難。為什麼老年農民工很難找到工作?
  • 司法部發布2019年度法律援助維護農民工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法律援助律師接受指派後,在缺乏強有力證據的情況下,及時轉變辦案方案,變訴訟為調解。本案在上海市四家法律援助中心多方努力協調爭取下,最終促使某家政公司同意調解,向農民工支付拖欠工資,案件取得良好效果。近期,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對本案進行了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 央視追問:農民工何時不再「憂酬」與「煩薪」?你被欠薪了嗎
    喬志峰農民工何時不再「憂酬」與「煩薪」? 2019年至今,檢察機關為農民工討薪3.4億餘元,辦理支持農民工起訴民事案件25635件。又到歲末年終,農民工最樸實的願望便是帶著辛苦錢回家過年,但每年這段時間也是勞動維權高發期。
  • 學者:農民工工資不上升 閒置勞動力難轉成人口紅利
    作者: 章錚如果農民工的工資水平不大幅度上升(至少增加50%),則鄉村勞動力帶著所照看的老幼病殘進城後,就算不在城裡買房,他們進城後邊照顧家人邊工作所增加的收入,往往還抵不上進城後所增加的日常生活的開支。因而「家屬留鄉村」、部分勞動力閒置,無法轉變成人口紅利,就成為現有工資水平下農民工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狀態。
  • 為了237名農民工兄弟,檢察官帶氧氣瓶翻3座海拔5000米達坂……
    達坂(山嶺)「馬上與勞動監察部門對接,帶上氧氣瓶,儘快動身,讓152名農民工兄弟安全下山......」聽完分管副檢察長對一起發生在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的建築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線索匯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檢察院和田分院領導立即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