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範偉已經轉到大屏幕上,遇到了一個特別喜歡的角色,但是他不敢去演。由於角色設置是40來歲,範偉本來就長得很急,不敢用這張50多歲的臉部鏡,他怕影響電影的效果。
有一點悲傷,他真的很喜歡看電影,可惜命運並沒有給他在這行起步的機會。跌跌撞撞千辛萬苦之後,他才踏進了電影的殿堂,並證明了自己確實適合當演員。遺憾的是,年紀也大了,臉上已洋溢著滄桑歲月。
有時,範偉還會翻看自己年輕時的錄像,「像一個光溜溜的肉球」,多麼青澀、光鮮。他嫉妒自己曾經擁有的青春,轉念心中又浮現了一層淡淡的憂傷。
生活中有不幸的事,十常八九。範偉不是一個無法想像的人,事實上,他覺得自己已經夠幸運了。
範偉
一九六二年九月二日生於遼寧瀋陽。父親在工廠當宣傳員,母親在商店當店員。舊範家有一個傳統,在東北地區人們通常稱之為「苞面肚、毛料褲」。範偉父母就是喜歡餓著肚子,還要花錢買面子的人。
相較於兄妹,天性敏感的範偉,更好地繼承了「好面子」的特質。最為廣泛的,大概是鞏漢林借錢不還的事了。
那年鞏漢林與範偉到大連出差,老婆很疼的鞏漢林為了給金珠買一條時髦的裙子,向範偉借了300元。三百六十塊不多吧?那相當於範偉當時10個月的薪水。
後來,鞏漢林把裙子拿回來送老婆,同時又把借錢的事忘得一乾二淨。可範偉忘不了,可他也不好意思說,姐姐給他出了個主意,要他到鞏漢林的家裡來串門。
範偉走了,又花了一個月的工資,給孩子買了個洋娃娃,在經過一陣寒暄後,他又空手而回。然後買上水果,再去一趟,這回鞏漢林還記得。鞏漢林很不好意思,範偉坐在那裡,也很不好意思。
範偉是一個善於相處的人,他總能準確地捕捉到別人的情緒變化。這個敏感又善於觀察的人,為他以後當演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句俗語說得好,這就是「上帝賜給我們食物」。
可是他離吃這口飯還有幾年呢。天哪,對範偉的態度好象是個慢吞吞的人,他老人家先要「苦心」,先讓他在外面轉轉。
範偉的父母,就像很多東北人一樣,都是愛好文藝的。她們盼望她們的孩子,將來能走上正軌。很小的時候,範偉被母親送去學習舞蹈,結果是別人都可以劈叉,範偉也只能叉腿。母親見他不是這種人,便又送他去學唱歌,結果…也就是這麼回事。
堅持不懈的母親非常不甘心,「我就是不信,還找不到一種可以學習的方法嗎?」隨後,範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向瀋陽曲藝團演員陳連仲學習相聲。
一九七八年,湖北省曲藝團來瀋陽招聘演員,範偉很順利地通過了考試。真是一個幸福的家庭,想著這一連串板上釘釘的事情,還會有什麼錯嗎?所以,在全家的歡呼下,範偉也把學習也給退掉了,想要去湖北開始演藝生涯。
誰知,在家等著通知的範偉,遲遲沒有等待任何消息。這種狀態是可取的,一片空空的喜悅,然後砸在地上。沒有學習,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的16歲少年,在瀋陽待不下去了。在距瀋陽200公裡之外的錦西縣,他不得不去曲藝團。
縣曲劇團的環境非常艱苦,但是範偉在這裡學會了一個「獨門絕技」——吞蚊子。那時,範偉和同事到農村去演出,晚上,臺上的燈光打得雪亮,臺下的鄉親們看得津津有味,蚊子在臺上飛舞。
說到興起,範偉和搭檔一張大嘴,蚊子忽地飛來飛去。運氣好的話,當然還有營養豐富的蛾子什麼的。演得太大了,不能耽誤演出,範偉他們就默默地把蚊子蛾吞下去,再不動聲色地繼續演下去。
上帝雖然有時捉弄人,但通常不會讓有心人失望,特別是那些有心力和努力工作的人。
範偉於1983年加入瀋陽曲藝團,又回到瀋陽。當他在曲藝團演出時,火力全開,不僅有演出,還有創作。一連串的節目獲獎,讓範偉開始走上舞臺。
回憶範偉的同事時,範偉說,當時範偉不愛出來玩兒,身為一個東北人,也不喜歡社交應酬,一下班就住在自己那3、40平的小屋裡,沉思創作。
此時此刻,範偉,與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相見還不到10年。
範偉與趙本山,1995年共同登上央視春晚舞臺,那也是他第一次,也是他第一次,登上那個舉世矚目的、光彩奪目的、閃耀著光芒的舞臺。
那年他與趙本山合演的《牛大叔大鬧天宮》獲得了小品類二等獎。小貼士很貼心,但是範偉,長著一張大眾臉,卻沒人特別記得。此後,範偉還曾為的哥認得他,暗自失落了那麼一會兒。
六年後的2001年,範偉迎來了輝煌時刻。與趙本山、高秀敏合作的《賣拐》劇照爆紅,範偉終於進入無數國人的視野。
正是在那年啊,他在趙本山的電視連續劇《劉老根》中扮演藥盒。表演自然流暢,人物造型細節豐富,眼前一亮,原來這個「頭大頸粗」的男人,還有那麼多的可塑性。
範偉,40歲,完全紅了。這位老範氏的小兒子,給家人帶來了極大的榮耀。你要知道,那時的春晚簡直就是萬人空巷,千家萬戶都要排成一排坐,認認真真地看過之後才去點鞭炮迎新年。
由相聲到小品,由小品到電視,範偉走出一條漂亮的「兩步走」,走出一條美麗的路。但任何事情都有得失之分。範偉紅了之後,一些大小的煩惱也隨之湧現。人紅酒局多,何況你範偉又是東北人,又長得很會喝酒,還是很會逗人笑的喜劇演員,大家對場合都有想當然的判斷和期待。
但他們很快感到失望。範偉的一生不會喝酒,也不會逗人開心,坐在人群中,拘謹得讓別人緊張,更讓自己不安。這位臺上臺下臺下臺下,逗笑萬千觀眾的男士,在他的酬勞中上演著大寫的「尷尬」,敏感的他,為別人的失望感到內疚,慢慢的,索性就更宅了。
範偉是個非常戀家的人,在家就輕鬆自在。
1988,範偉戀愛年。在朋友的介紹下,他26歲,認識了瀋陽市兒童醫院的護士楊寶玲。範偉一見鍾情,苦苦追尋了兩年,終於與美人魚擁抱在一起。1990年4月10日,兩人攜手走進婚姻殿堂,30年的婚姻生活,範偉從默默無聞到聲名顯赫,兩人的婚姻依然穩定如盤石,恩愛如初。
男子漢有財不窮的法則,在範偉這裡破例了。和楊寶玲的出色有關,和兩人的緣分有關,和範偉對待人生的態度更有關。他這番折騰,全在追求事業。
中年的範偉,下一步就要踏上一條不太好的路。
在春晚的連年爆滿中,範偉和趙本山的小品《花千骨》如日中天。按普通人的想法,應該趁熱趕緊圈錢,但範偉做了一個沒人理解的選擇。
他決定離開春晚,繼續探索大銀幕的道路,並且選擇了一部非常小眾的文藝片。
關於不再和趙本山合作的小品,外界一直有傳言。範偉每次被問到是否與趙本山有不正當關係時,都露出了百口難辯的尷尬。小品舞臺上的表演壓力,他說,他已經越來越受不了了,每一次下臺都令人汗顏。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他希望在沒有被觀眾討厭之前離開,他希望做一些更適合自己的事情。提到趙本山,他堅定地說,今天沒有本山大哥就沒有我,我們一家人也不會來北京定居。
名與利的是非,從來無止境,真假莫辨。特別的情況下,怕是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道。但是,我願意相信範偉的話,因為他的後路,跟他講的一般都不會有問題。此外,他還繼續出演趙本山的電視劇。
時光與心,可以改變一切。由於喜劇片的形象深入人心,範偉在大屏幕這條路上,走的並不順利。反覆出現的角色,刻板印象,不屬於科班出身的資歷,在影壇站穩了腳跟,這是很容易的。
範偉是有名的演員,以最低的姿態,像周圍的人觀看學習,一點點地磨礪著舞臺表演的痕跡,他摸摸索索,試著前進,那段時間,他演過各種角色。
又接了爛片,出了醜,他深深的迷惑不解。「那時不僅感到疲倦,而且感到絕望,」他說。可想而知,即使在最絕望的時刻,他也沒有想到要放棄。
他非常喜歡電影!「電影這玩意兒,真的很吸引人,就像在夢裡放一個人一樣,」他說,這種感覺,讓人上癮。
慢慢地,範偉扮演的角色開始閃亮起來,他的表演也開始讓人刮目相看。導演黃建新說:「好演員,敏感,細膩,能體味,會表現,這些範偉都有,難得的是他還活著。」正是他那張臉,往那兒一放,自然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使人覺得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範偉塑造的角色中,最成功的是小人物,最平凡的中國人。他表示,這些快樂來自於茶餘飯後的歡樂;而痛苦則來自於家庭成員的痛苦。
塑造小角色的困難,在於真實。由於小人物無處不在,所以特別需要說服性和可信度,才能使他們成為藝術形象。
範偉是個信奉「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理念的人,每個角色他都會提前很長時間準備。那本記事本密密麻麻地寫著,處女座的他,嚴肅地說著,正如金馬獎評委許鞍華所說:「真誠到可怕」。作為加拿大蒙特婁最佳男演員的金馬獎影帝、開羅國際電影節特別獎、上海電視節最受歡迎男演員、金鷹獎最受歡迎男演員、北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範偉一步一步地,把這些榮譽和榮譽做得更好。
在今年十月一日的國慶檔,範偉扮演了一名鄉村教師,讓無數觀眾流下了眼淚。有一次,導演徐崢很感動,他說,那場在大雨中跌倒的戲,範老師幾次跌倒,全身都溼透了,總是態度溫和謙遜,沒有半點怨言。
據了解,範偉在前幾年拍攝時,受過重傷,胸骨骨折,足足在床上躺了四個月,才能站起來。這以後留下了後遺症,現在腰站久了還是會疼,別說生怕摔到地上。
範偉會不會覺得痛苦?怪不得,他來得太晚了。他是自己的心上人,時至今日,他已年近花甲,仍有美好的夢想要實現。
自從看到範偉在電視上扮演的初見「藥盒」,我就很好奇,範老師這個藥盒裡到底有什麼藥?現在我想我明白了,這裡面應該有三分天賦,三分用心,三分運氣,還有一份平常心。
範偉,真摯地祝福他演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