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離層中的帶電氧可能為系外行星提供生物標誌物

2021-01-11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1992年1月9日天文學家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兩顆行星圍繞著一顆距太陽2300光年的脈衝星運行。這兩顆行星後來被命名為Poltergeist和Draugr,是第一個被證實的「系外行星」——太陽系外的行星,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恆星運行。科學家們現在知道2794個恆星系統有3728個系外行星,每一個都有一個問題:有其他生命嗎?波士頓大學的天文學教授Michael Mendillo問道:我們還能問什麼更重要的問題呢?我不知道科學上還有什麼更吸引人的問題。幾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尋找這些遙遠的系外行星尋找生命的跡象,主要是尋找最基本的分子——水。但是Mendillo和他的同事們有不同的想法。

對外星生命的搜尋主要集中在克卜勒-186f等系外行星上,這裡顯示的是在「宜居帶」中存在水的m級恆星。但是「並非所有的可居住區域都是平等的,他指出一些系外行星危險地靠近它們的恆星,使它們暴露在危險的輻射中,這可能會阻止我們所知的生命,地球的宜居地帶有一點好客。圖片版權:NASA Ames/SETI Institute/JPL-Caltech

在2018年2月12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天文學的保羅·威瑟斯(Paul Withers)和博士候選人保羅·達爾巴(GRS』18)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建議研究一顆系外行星的電離層,這是一層最薄的大氣層,它正在用帶電荷的粒子快速旋轉。找到一個像地球一樣充滿了單氧原子的,或許就找到了生命,或者至少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就是這樣。波士頓大學天文學教授、空間物理中心主任約翰·克拉克說: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到達過這個點——直到最近的15年,在那裡我們可以看到其他恆星周圍的行星。現在正處在探索地球以外生命的階段,這是我們的一次偉大的智力冒險。

他們的工作開始於Mendillo和Withers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資助,以比較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ionospheres。(除了水星,所有的行星都有它們,因為水星離太陽很近,所以它的大氣層完全被剝離了。)同時,該團隊還在與美國宇航局的MAVEN任務進行合作,試圖了解構成火星電離層的分子是如何逃出這個星球的。從太空時代的早期開始,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行星的電離層有很大的差別,BU小組開始關注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地球會如此不同。當其他行星把它們的離子球填滿由二氧化碳或氫氣引起的複雜帶電分子時,地球保持簡單,大部分氧氣充滿了空間。它是一種特定類型的氧單原子帶正電荷。

我們太陽系的大多數行星在其較低的大氣層中都有一些氧氣,但地球有更多,大約21%。這是因為在過去的38億年裡,許多生物都在忙著將光、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糖和氧(即光合作用的過程)。摧毀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大氣中的氧氣將在幾千年的時間裡消失殆盡。所有這些由植物釋放出來的氧氣並不僅僅停留在地球表面。對大多數人來說,呼吸的氧氣,並不是活躍的分子。然而對化學家來說,氧氣是一種野性的、令人興奮的、危險的野獸。它不會靜止不動,它與幾乎所有能找到的分子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反應非常迅速。在今天的地球上,過量的氧氣分子,以O2的形式,向上漂浮。當O2在地球表面超過150千米的時候,紫外線會把它一分為二。單個氧原子漂浮得更高,進入電離層,在那裡,更多的紫外線和x射線從它們的外殼中剝離電子,讓帶電的氧氣在空氣中流動。地球表面的O2的豐度與其他行星不同,在天空中產生了大量的O+。

在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從月球發射的10分鐘的紅外線。明亮的黃色是來自原子氧(O)的「晝光」,在陰暗面上,從電離層的原子氧離子(O+)中產生的「夜光」帶可以在赤道附近看到。圖片版權:NASA

Mendillo說,這一發現表明,尋找外星生命的科學家可能會縮小他們的搜索範圍。保羅·達爾巴(Paul Dalba)正在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他與BU助理教授Philip Muirhead合作,加入了研究小組。「達爾巴對恆星系外行星系統的認識真的很有幫助。目前大多數科學家都在關注m級恆星——銀河系中最豐富的恆星——以及在「宜居帶」中環繞它們的行星,那裡可能存在水。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需要水。但是科學家們不知道一個星球到底需要多少水來維持生命。如果我們只有地中海那就夠了嗎?我們是否需要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如果你看電離層,不需要知道這個數字。只需要知道,如果最大的電子密度與氧離子有關,那麼你就把它釘住了——你有一個行星,那裡有光合作用和生命。

當然,這假設「生命」至少有點類似地球上的生命,它不僅需要水和氧氣,而且還需要一定的溫度範圍,可能是磁場,以及其他因素,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意識到,也許沒有考慮過的生活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驚訝。還有一個問題,至少目前是這樣的:科學家們還沒有探測到任何外行星上的電離層的工具。如果你看看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太空望遠鏡,就會有很多可能。我認為在未來十年裡,我們將有技術來做這個實驗。Mendillo希望他的團隊的工作能夠為這一領域的進一步研究、開發和探索提供支持。僅僅把電離層用作籤名是一個吸引人的想法。還沒有觀測能力但我很樂觀,我們將此作為一個挑戰。

知識:科學無國界,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Nature Astronomy內容:經「博科園」判定符合今主流科學來自:波士頓大學編譯:中子星審校:博科園解答:本文知識疑問可於評論區留言傳播:博科園

相關焦點

  • 磷化氫,生物標誌物,和……金星生命?
    巖質天體大氣中的PH3是目前認可的一種生物標誌物(biosignature),按我們目前的認知,地球大氣中的微量PH3全部都和人類活動或者微生物活動有關。這意味著我們在內太陽系地球以外的巖質行星上確認發現了一種新的生物標誌物。另一方面,PH3在金星這種氧化性環境中易發生反應,難以穩定存在,這就意味著金星至今還有穩定的機制在生產PH3。
  • 最接近地獄的系外行星,環境非常惡劣但可能演化出生命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了,尚未確認的還有5000多顆。為了研究這些系外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科學家提出了宜居性的概念。那麼,有沒有最不適合生命生存的系外行星呢?答案是有的,科學家表示,這顆星球用地獄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 頭髮中可以檢測出精神分裂的生物標誌物
    研究人員在人的頭髮中檢測到精神分裂的生物標誌物。(精分的小編頭皮一緊真的是太興奮了)這意味著在未來可以通過對頭髮樣本進行簡單的分析來確定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症。頭髮中隱藏的秘密人類的毛髮中隱藏了許多的秘密,像是結核病、腸胃病、貧血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都能夠通過頭髮窺看一二。那麼精神分裂跟頭髮會有什麼關係呢?
  • 美媒:人類或發現系外行星射電信號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探測到可能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輻射》的報導稱,通過使用一個射電望遠鏡陣列觀測宇宙,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爆發。這可能是第一次採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射電輻射。
  • 2019十大系外行星發現:存在水蒸氣和雲層系外行星
    2、流浪系外行星可能環繞黑洞:2019年10月,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模型發現一顆類似海王星的系外行星不受恆星引力作用,竟然環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運行,這些系外行星可能存在於吞噬光線的黑洞邊緣,距離黑洞大約10-30光年,該行星運行時存在一個由冰凍灰塵構成的尾部結構。依據該模型預測,這種貪婪黑洞可能是數萬顆流浪系外行星的宿主。
  • 奇特的系外行星發現為神秘的「第九大行星」提供了理由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推理太陽系中有一顆「第九行星」,它有著奇怪的軌道,現在有更多的證據表明這是可能的。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確定,距木星336光年的一顆系外行星HD 106906 b的軌道非常偏心,它的軌道經過其雙星系統碎片盤的邊緣,每15000年繞一圈。就好像木星穿越了柯伊伯帶。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16日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利用荷蘭的射電望遠鏡低頻陣列,研究人員發現,大約距太陽系51光年遠的系外行星系統——牧夫座τ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顯示出一個重要的射電信號。這是了解該行星磁場的一個獨特的、潛在的窗口。
  • 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暴
    天文學家日以繼夜地使用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中的無線電波。日前,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來自牧夫座的射電暴,這可能是人類首次收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的射電暴。這項研究由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傑克·特納(Jake D.
  • 系外行星的成分,科學家們揭示了什麼?
    系外行星的研究歷程是什麼?這個星球太金屬了。在「超級木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鐵鈦蒸汽。圖解:系外行星2M1207b與太陽系行星木星作比較,儘管它的質量是木星的四倍,但重力壓縮了它的物質,使它相對較小。數據來源:維基百科/奧達隆在發現我們的太陽系以外的星球期間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真正有趣的顧客!
  • 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系外行星發出射電信號?脈衝來源仍存在不確定性科技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通過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脈衝串。
  •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NGTS:發現一顆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  CHEN • 2021-01-13 16:33:27 來源:前瞻網 E1469G0
  • 天文學家檢測到或由系外行星發出的射電信號
    該信號可能是第一次從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收集到的射電脈衝。研究成果發表於12月16日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在這幅牧夫座τ b系統的藝術效果圖中,線條代表看不見的磁場,它保護這顆熾熱的星球不受太陽風的影響。
  • 中國發現的首顆系外行星獲名「望舒」 寓意是什麼?
    釋疑1太陽系外行星系統的名字大多什麼樣?數字+字母構成編號名稱發現並研究太陽系外行星是現代天文學研究最前沿、最熱門的領域。近20年來,天文學家已發現了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4000多顆太陽系外行星系統(exoplanet),其中有些行星與地球較為相似,可能適於地外生命的生存乃至文明的繁衍。
  • 諾獎專題——系外行星尋蹤
    它作為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讓全世界的學者和公眾為之震動。今天我們將為大家講述這顆著名行星的故事。So?系外行星的命名是依據如下規則進行的:從b開始(不用a,可以理解為a是恆星本身),依據發現的先後順序依次編號為b、c、d……對於同時發現的行星,依據行星到恆星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編號為b、c、d……1它是如何被我們發現的?
  • 美國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其天空有3個太陽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星或許並不悠遠,據澳洲科技新聞網(ScienceAlert)7月28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固態系外行星,從這顆行星上能夠看到三個火熱的紅色恆星。在廣闊的世界中,恆星經常與其它恆星共舞,圍繞著一起的重心旋轉。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系外行星。
  • 天文學家探測到來自系外行星的無線電輻射信號,距地球約51光年
    Turner說:「我們提供了在無線電領域發現系外行星的第一個線索。」「信號來自Tau Bootes系統,該系統包含一顆雙星和一顆系外行星。我們的理由是地球本身的排放。從無線電信號的強度和極化以及地球磁場來看,這與理論預測是一致的。」
  • 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獲BV百度風投A+輪投資
    )北京】9月5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BV百度風投,融資金額暫未披露。據宸安生物腫瘤免疫事業部合伙人孫雙午介紹:「目前,宸安生物的高效質譜流式細胞技術能夠同時完成包括PD-1、PD-L1、LAG3等幾十種蛋白質的單細胞表達水平分析,並可以同時對淋巴細胞、單核細胞、MDSC等特異性標誌物進行檢測。
  • 趴窩兩年多後,飛馬座XL發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
    > 【綜合消息】諾格創新系統公司的飛馬座XL空射型火箭10月10日由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起飛的L-1011載機攜帶到高空,發射了NASA「電離層聯繫探測器
  • NASA發現超熱系外行星,表面溫度趕超太陽
    多年來,美國宇航局(NASA)一直對廣闊的宇宙做著不厭其煩的搜索和確認,為的就是找到第二顆「地球」以及可能存在的任何外星文明。截止到11月6日,美國宇航局已經發現了8757顆系外行星,其中4084顆外星行星已經得到確認,4673顆尚待確認。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總會有各種各樣令人驚嘆的發現。
  • 人類依舊孤獨|深度解析「金星上發現生命標誌物」背後的故事
    第一個以溫室效應解釋金星表面異常高溫的是著名行星科學家、科普作家卡爾·薩根;令人略感意外的是,也正是他,卻認為金星上空的大氣中可以允許微生物存在,原因是高空大氣中有相對涼爽的區域,而金星曾經有過大約 20 億年的液態水時期,可以孕育出生命。——這次發現「生命標誌物」磷化氫,正是在卡爾·薩根所「預言」的範圍內。但這並不意味著其結果更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