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了,尚未確認的還有5000多顆。為了研究這些系外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科學家提出了宜居性的概念。那麼,有沒有最不適合生命生存的系外行星呢?答案是有的,科學家表示,這顆星球用地獄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宜居性的概念是以地球為模板發展起來的,科學家甚至提出了超宜居性的概念。而與之相反的是,惡劣的環境不適合生命的存在,系外行星K2-114b就是這樣一顆環境惡劣的星球。它是一個巨大的熔巖行星,質量是地球的5倍,其軌道非常接近於母恆星,位於距離我們200光年的寶瓶座中。
它的母恆星是一顆橙色主序星(K星),一般來說,K星是最適合容納生命的世界。但是,系外行星K2-114b卻悄悄相反。我們知道,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大約為1.5億公裡,可是這顆系外行星離其母恆星的距離只有150萬公裡,比日地距離近了100倍。如此靠近恆星使它的地表溫度非常高,從地表到幾十公裡深的地方都是巖漿。
如此近的軌道也造成了它運行速度非常快,它一年的時間只有7個小時。還有一點,這顆系外行星被潮汐鎖定了,也就是說它永遠只有一面能照到陽光,而另外一面則永遠黑暗。這就造成了兩邊溫度相差巨大,在面向陽光的那一面,巖石被蒸發成氣體,然後在溫差的驅動之下,以超音速飛向黑暗的那一面。然後在溫度降低之後形成巖石雨落下。
這麼複雜的環境是我們能想像到的最接近地獄的地方,所以行星K2-114b不可能存在生命,對吧?有一些科學家不這麼想,他們認為在這類行星中可能存在特殊的微生物。這些生物將生活在熔巖流中,並將利用熔融矽酸鹽巖石的化學複雜性,來開發為生命提供能量的熱梯度。
事實上,很多科學家都不相信它上面有生命的存在,因為整個環境確實非常惡劣。但是,地球早期的環境也是如此,剛開始地球也是一個充滿了熔巖的海洋。因此,這樣對比之後許多人相信,雖然現在沒有生命存在,但它還會進行演化,最後可能像地球一樣演化出生命。科學家對此還是非常贊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