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庸之妻》以現實主義手法讚美女性生命力頑強與自我意識覺醒

2021-01-09 自在小姐

文|自在小姐

圖|網絡

在二戰後的廢墟上,日本許多作家流派盛放一時,此時一些作家的作品正好呈現出相同的特徵和傾向,他們反對社會呈現出來的病態,厭惡普世價值觀,他們試圖衝出思維的牢籠,用頹廢的文字表明自己的反抗,日本文壇將這一流派稱作「無賴派」。

太宰治作為「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作為日本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他面向現實,追求客觀性、真實性,採用寫實的手法,重視細節的真實,寫出了不少反映當時社會的作品,《維庸之妻》是其晚期的短篇小說,真實再現了二戰後日本民眾的生活狀態,具有高度的現實性。

女性文體是太宰治創作中的一大特徵。太宰治一生總共創作了167部小說,其中以女性獨白體創作的有16部,《斜陽》《維庸之妻》《女生徒》《皮膚和心》等作品均令人印象深刻,都是以女性獨白體創作的。

《維庸之妻》以女性視角講述了,在戰後國民情緒整體頹廢的大環境下,女主人公女性意識覺醒,試圖衝破生活的重壓頑強反抗,但最終失敗的故事。

太宰治使用現實主義手法讚美了女性生命力頑強與自我意識覺醒,這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真實的小說。本文將根據現實主義特點對其進行解讀。

一是細節的真實性。

現實主義作品是以形象的現實性和具體性來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讀者觀眾如入其境。

小說全篇幾乎都是對話與自我獨白,但也不乏精彩的細節描寫,開篇丈夫深夜回家翻箱倒櫃然後睡去,作者以「聽」這種形式,來反應丈夫的行為舉動。

其中有這樣幾個動詞:「狂亂的踹著粗氣」、「重重的坐在」、「呼哧呼哧的踹息」,通過這些詞語一個粗鄙的、急躁的、略帶有自我的人物形象躍然於紙上,襯託出妻子在家中地位低下,又活的小心翼翼。

榮維的妻子劇照

丈夫半夜回家全然不顧妻子和孩子是否睡著,就開始了叮叮咚咚的翻找東西,可以說在丈夫的眼裡是沒有家人存在的,這也反映出該男子家庭責任感缺失襯託出妻子婚姻生活的不幸。

另一處環境細節描寫,是對女主人家的描寫,作者用了很多形容詞:「黴變的」、「殘破不堪的」、「斑駁的」、「破舊的」來形容家中的慘澹。

寒冷的冬天沒有暖氣只能靠多穿衣服來取暖,榻榻米太髒只能用破舊的漏出棉絮的坐墊,女主人在同討債人的談話裡一度辛酸落淚,體現出女主人生活困苦,家徒四壁,無依無靠,心中充滿悲傷與無奈,但又無能為力的狀態。

通過對主人公的居住環境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女人是一個頑強的,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在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人,這也為後來該女子女性意識的覺醒埋下了伏筆。

而這些細節真實的反應出了二戰後的日本民眾生活的狀態。

1、民眾變得急躁,對所有事情漠不關心。多年來日本民眾被灌輸狂熱地支持天皇的思想,並相信日本帝國是無懈可擊的,而隨著帝國的失敗,人們開始不適應新的生活。

2、飢餓主宰了日本人的生活。戰爭和惡劣天氣,導致了當時的日本大米產量急劇下降,捕魚量也比當時的正常水平低了 40%。而在戰爭進入最後的階段,日本無法從中國或韓國採購食品,導致供應短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現實主義把個性和共性的完美結合的文學形象稱為典型形象,典型形象被視為現實主義特點之一。文中包含兩個典型人物。

1、大谷一個沒落貴族詩人

在戰爭剛剛結束後的初期,傳統價值破滅,對現實的不安和對未來的迷茫造就了一批極具反抗意識的文學作品,坂口安吾在《墮落論》中喊出「生存吧,墮落吧」的口號,道出了戰後混亂失序狀態下日本人的心聲。

大谷即是這樣的人,不忠、偷盜、酗酒、厭世,認為「女人沒什麼幸福不幸福的」,他頹廢、對生活的充滿失望,想死卻又求死不成,他說:「我自打出生起,便一直在想著死……可我總是死不了,有股奇怪的力量,就像恐怖的神靈般,總在阻止我尋死」。

作為一個淪為生活底層的人,大谷呈現出反對社會的病態,厭惡普世價值觀,用頹廢來表明自己的反抗,這是戰後日本民眾普遍的特點。

2、大谷妻子一個傳統日本婦人

雖然日本也曾經歷過母性氏族社會的時期,在日本歷史上,還出現過幾任女天皇。

但隨著婚姻形態的變化和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父權制逐漸取代了女性的社會地位,男尊女卑的道德發展到達頂峰,江戶川時代中期的武家女訓書《女大學》更是集中體現了賤視婦女的觀念。

1946年作為投降條件的一部分,日本制定了新的和平憲法,1947年又制定了新的民法,各項法律和法規都在性別平等的大前提下得到了修正,增加了具體保護女性合法權益的規定,日本女性的法律地位從此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隨著事態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妻子從最初柔順的形象到為夫打工還債,到主動打工開始自我意識覺醒到後來與外人發生關係,到最後說出「沒人性也不錯。我們只要能活著就夠了。」我們能看到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的轉變。

此時太宰治筆下的大谷先生的妻子不是一個普通的妻子,而是萬千個重獲新生的大谷先生的妻子,即使是描寫大谷先生也不僅僅是寫他一個人,而是要藉助這個人物寫出一切戰後頹廢的沒有生機的人。

三是歷史性的維度。

作者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從作品的場面和情節中真實摹寫複雜的社會關係,並且反映出複雜的社會關係的矛盾運動過程

文中的酒館——椿屋便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椿屋是一個靠投機產生的違規操作的商業場所,客人們喝的是通過地下交易弄來的摻了水的酒。

而來酒館的客人既有像大谷一樣生活頹廢的文人,也有像大谷妻子一樣依附於男人生存的女人,還有借喝酒之名談地下生意的投機商,酒館裡濃縮了當時各種社會問題,真實的反應出戰後複雜的社會關係。

通過在酒館打工、接觸社會大谷妻子開始自我升華。

「我去了趟理髮店,做了個頭髮,還買了些化妝品,重新縫補了一下衣服,還向老闆娘要了兩雙新襪子,心中積壓已久的痛苦心事,一掃而空」。

從一個髒兮兮的主婦開始變得在乎自己的外表,學著打扮自己,找回自我,這反應出一個女人的內心深處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

但她的自我意識僅僅限於得到大谷的青睞,這顯示出了她轉變的矛盾性。

把人物置身於一個政治、社會、經濟的具體的總體現實中刻畫達到了「充分的現實主義」的高度,太宰治巧妙的了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太宰治的時代,受戰敗頹廢思潮的影響,日本人尤其是男性集體「生而絕望」,對現實虛無不振,反觀女性開始變得積極的去適應社會,對未來充滿希望,更有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

然而太宰治就是屬於「生而絕望」的那一類人,他不允許有大谷妻子這樣刺眼的陽光存在,所以在《維庸之妻》裡,妻子積極的生活,善意的收留雨中的客人,卻遭遇了不幸,文章的最後大谷妻子說:「沒人性也不錯,我們只要能活著就夠了」。

小說最終又以「喪」結尾,讓讀者看過之後心情沉重,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但他的「喪」正是對當時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

結語

由此可見,小說從細節的真實性、形象的典型性、歷史性的維度三個方面顯示出太宰治面向現實,重現現實,追求客觀性、真實性的寫實手法。

他重視細節的真實,在人物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中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及發展變化,進而表現出一個時代的趨勢。

表面上這篇小說是關於兩性共處的探討,但實則是描述女主人女性意識的覺醒,作者試圖通過文章讚美女性生命力的頑強同時反應出反戰思想。

女人,純粹理想主義的化身,太宰治通過女人的視角來展現自己的理想主義和對頹敗世間所殘存的真善美的追求,又通過不斷地遭受挫折,來諷刺日本社會的冷漠,舊道德主義和傳統美感的缺失,預想通過鳳凰涅槃找到新生。

太宰治善於用辛辣的文筆剖析人物和社會,他在作品中對真善美不懈的追求和誓要保全自身品格的意志展現得淋漓盡致。

借用奧野健男的話來說:「太宰的作品總擁有著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太宰筆下生動的描繪都直逼讀者的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註:燁伊譯《維庸之妻》,武漢出版社

我是@自在小姐 自由自在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相關焦點

  • 論女性題材電影的現實主義創作
    《嘉年華》將女性視角瞄準現實世界,直指當下的社會語境,反映現實,牽引起人們對社會問題、女性問題的追問和反思。影片塑造了一個反映特定社會現實的現實主義女性形象,該形象兼有典型化的社會性意義和人性化的個體意識,體現了自我與外在現實世界的雙重觀照。
  • 現實主義為何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最近許多作家的創作談都說到了生活之於創作的源泉作用,這是「共識」,但筆者又感到,有些作家似乎存在著一種難以言說的矛盾心態。按照現實主義的創作法則,作家和生活的關係,是反映和被反映的關係,而不是各為一方的平等「對話」關係。 那麼,現實主義是否「陳舊」和「過時」了呢?如果我們研究一下中外文學的發展史,就會得出如下結論:現實主義歷久彌新,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其一,現實主義源遠流長,縱貫古今。
  • 《找到你》|女性視角下的現實主義悲劇
    一、男性缺位下的女性獨立整部影片聚焦女性在現實主義下的悲劇,是一部見證女性意識崛起的,再現社會主義現實在女性身上所施加的矛盾與選擇的作品。兩位主角的兩種選擇:重事業和重家庭似乎都逃不開悲劇化的案臼。影片本著「人文關懷」「人道主義」的精神將孫芳所處的現實處境一點一點的描摹出來,通過回憶-現實交織的手法充分體現導演對「孫芳」的同情,也見證著孫芳女性獨立意識崛起,走投無路下做陪酒女、殺夫、利用小混混到計劃「報復」社會,以及最後跳海等都是因為「孩子」,為了「孩子」,這種「反差」式的人物形象,使角色脫離表象化的設計,成為一個有血有肉、有大悲的生動鮮活的典型進城務工的女性形象。
  • 《生命力頑強的綠色仙人掌》松心契-聯合拍攝
    生命力頑強的綠色仙人掌【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聊城業餘攝影師餘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安徽區域拍攝生命力頑強的綠色仙人掌【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佛山業餘攝影師柴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臨沂區域拍攝生命力頑強的綠色仙人掌【高清圖第3幅】本作品是來自東營業餘攝影師季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江蘇區域拍攝
  • 開啟新媒介現實主義 切近網絡文學發展實際
    實踐證明,只有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立場,作品才會具有永久生命力。我們期待更多的現實主義網絡文學作品及理論觀點。●在新媒介語境中,現實主義傳統應該得到重新重視與強調,賦予其新的生命力。●新媒介帶來了新的現實與新的想像力,必須將這種新現實與新的想像力融匯於現實主義中,我們可稱之為新媒介現實主義。
  • 盤古開天闢地是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不是宇宙大爆炸
    人類的自我意識從此產生。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把「天、地、人」分開的人,給他編了個神話,叫盤古開天。當然,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漸悟過程,也有可能是一個群體的頓悟過程。而且這個覺醒過程並不是只發生在我們的先祖身上,它發生所有原始人身上,是人類智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一個必然結果。人類自我意識產生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 意識的覺醒有多重要?此文給你精準剖析,趕緊學
    01自我意識的覺醒已經具備朦朧的獨立意識,對自我存在的意義進行初層探討。自我認同是指個體依據個人的經歷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是人類自有文化以來心理生活的重要內容。只有當個體自我認同感加強時,人才會具有明確的主體意識,而不是受制於現實環境的性格有缺陷的人。「原罪」是指人類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朦朧的覺醒:邊緣人生的臨終懺悔,「邊緣」一詞源於西方,後因其自身內涵的不穩定性及各國國情的不同而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
  • 演員「十誡」:尋回藝術的生命力
    演員「十誡」:尋回藝術的生命力 2020-06-25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自強不息,最難對付的三大星座,有勇有謀,更不缺少頑強的生命力
    他們自強不息,可以說最難對付,他們有勇有謀,具備著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白羊座:事業以及人生上的巨大突破白羊座的這類人,不管在誰眼裡看來,都是非常值得交往,值得信賴,甚至說依賴的人。而說白了,這也無一不是因為,他們大多具備著這樣良好的人格,以及特徵。
  • 朦朧詩:詩歌中的新詩潮,詩人自我心靈的反思與尋覓
    而這種反思,不僅僅是對自我的反思還有對那個時代發生的一切的反思,尤其是對"五四"人文主義的繼承以及發展,他們呼喚人道主義以及人性的回歸。在那個政治革命的年代,人性的壓抑是最大的特徵,隨後八十年代的詩人,便清晰的展現出覺醒、獨立、思考的全新特徵。
  • 生命力頑強,且靈魂最有深度的三個星座,用力的活著,不枉這一生
    然而有些人終究可以稱得上是意外,他們生命力最為頑強,且靈魂最有深度。他們從來不會放縱自己,而是用力的活著,於是從來不枉費自己來這世間走一遭。之後,不妨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他們看起來不動聲色,實際上無一不是具備著頑強的生命力,他們雖然不吵不鬧,但實際上更加代表著,他們擁有著更深的靈魂深度,以及內涵。不過但凡對於粗淺的外人而言,根本無法看到而已。
  • 承受得起大風大浪的星座,生命力頑強,風暴之中依然能夠堅挺
    但這幾個星座的人卻是例外,生命力很頑強,即使在暴風雨中也能夠堅挺。雖說從表面上你壓根看不出來他們太強勢,太霸道的一面,但實際上瓶子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只不過這樣的生命力需要逼自己一把才能展現出來。如果他們只是在舒適圈裡踏步的話,那他們這種力量和勇氣都只會被磨滅。
  • 女性佔研究生人數半數,「女強男落」開始嗎?女性獨立意識覺醒?
    在職場上確實存在著一些隱形的性別偏見,女性出差不方便,要休產假,要照顧家庭...等原因,在職位競爭中女性確實不在優勢,隨著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高學歷要求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女性通過自身對學歷提升,增強對自己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也就可以理解這一現象。但為什麼男性又在學歷競爭中變落呢?可能源於男性的基因上的先天弱勢造成的,女性發育速度比男性快1-3歲。還有就是女生更加適合目前的教育體制。
  • 擁有頑強生命力,勇士般無畏的四個星座,敢於迎接大風大浪
    導語:擁有頑強生命力,勇士一般無畏的四個星座,敢於迎接大風大浪「樹根雪盡催花發,池岸冰消放草生。」牆縫中的小草,即使每天面對疾風暴雨,仍然頑強的生存著。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雖然命運可能無法選擇,但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學會去樂觀對待所有的事情,即使身處逆境中,也要像小草一樣不屈不撓,頑強生長。敢於迎接大風大浪,最終將迎接美好未來!
  • 現實主義文學創作:如何守正創新出精品
    石一楓 著有長篇小說《紅旗下的果兒》《心靈外史》《借命而生》等,曾獲魯迅文學獎  弋 舟 著有長篇小說《跛足之年》《蝌蚪》等,曾獲魯迅文學獎  張 楚 著有小說集《中年婦女戀愛史》《七根孔雀羽毛》等,曾獲魯迅文學獎  現實主義不僅是一種創作手法,也是作家認識世界、觀察時代、理解生活的一種方式,同時體現出作家表現真實
  • 南交點落天秤座,今生的課題自我意識覺醒
    除了人際關係的相處之道,這個人可能還對藝術與公正感興趣,哪怕他力求公平公正的這件事情跟自己沒有關係,他也會高舉正義的大旗,幫人打抱不平,對於一般人來說,還可以說是好管閒事。也許你會發現,自己在小的時候竟然能表現出很高的藝術家的創造性才能。這些都是前世給你帶來的業力或禮物。我們來詳細說說南交點落天秤給我們帶來的業力問題。
  • 中國特色文學理論中的現實主義
    1917年,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中提出:「惟實寫今日社會之情狀,故能成真正文學。」同年,陳獨秀在《文學革命論》中提出著名的「三大主義」:「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 波士頓動機機器人的驚人舞姿能成為其自我意識覺醒的前夜嗎?
    早在戰國時期的《墨子.魯問》中,就有如下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另有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不管木鵲還是木牛流馬是否真實存在,它們都是我國古代對人類終極工具的設想和嚮往。
  •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宗教故事反思下,自我成長與覺醒之路
    而黑塞作品多用意識流手法,夢境,情緒、人物和物品多富含寓意,為方便表達和說明作品的主題,更須深刻體會。所以,本文將從作品主題,宗教故事和寓意運用三個方面深入解讀該作品,讓我們一起隨著作者的筆觸去探索自我成長與覺醒之路。
  • 關於批判現實主義的理解
    現實主義不把積極的審美屬性推到現實界限之外,而把現實本身解釋為美和醜、崇高和卑下、英雄與自私以及優美與庸俗的鬥爭,把這種鬥爭視為生活規律和生活發展的動因。它勇敢地尋找那些具體的社會歷史力量,它們產生、形成對立的審美性質,使之相互碰撞,並且能夠解釋人類生活中審美價值及反價值的辯證法。它以其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使浪漫主義作品相形見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