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英特爾、AMD、微軟、蘋果等來自美國的電腦軟硬體企業壟斷著全球市場。採用自主可控計算機進行替代一直是我國的努力目標。2018年中興事件後,這一進程加快。
近日,金融時報爆出中國將在3年內用國產電腦替換機關事業單位的外國電腦。目標是2020年替換掉30%,2021替換50%,2022年替換剩下的20%,因此該政策有「 3-5-2」的外號。預計將有2000萬至3000萬臺電腦被更換。
隨著國產自主電腦使用規模的迅速擴大,自主可控信息產業成為一片發展前景巨大的藍海。
目前,我國自主可控國產信息企業有四大巨頭,分別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簡稱中電子)、中國電子科技產業集團(簡稱中電科)、華為和中科院。中電子旗下信息產業主要有中國長城、中標軟體(麒麟作業系統)等。中電科主要有申威CPU晶片、普華作業系統和深度作業系統等。華為則有鯤鵬處理器、麒麟晶片、昇騰晶片、鴻蒙作業系統等。中科院旗下有龍芯中科和中科曙光等。
近幾年山西省暨太原市致力於將太原打造成為中國主要的自主可控信息產業生產研發基地。目前中電子、中電科、中科院、華為四大信息產業巨頭已經齊聚太原。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在山西綜改區,山西百信與華為共同建設的年產60萬臺臺式機生產基地的第一條生產線已經投產,該生產線可年產10萬臺計算機整機。9月份該生產線生產的基於華為鯤鵬構架的首臺國產自主可控臺式機「太行220s」正式面世。與「太行220s」同時面世的還有該基地生產的自主伺服器「恆山」。另外5條生產線則正加緊建設中。
2019年9月4日在太原召開的華為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峰會
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峰會正式亮相的太行220s電腦
中國電子科技產業集團
中電科正在綜改區建設中國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園產業園。該項目由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電子裝備智能製造產業基地、光伏新能源產業基地這「一中心三基地」組成。其中碳化矽材料產業基地是中國前三、世界前十的碳化矽生產企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
中電子旗下的中國長城正在太原不鏽鋼園區建設中國長城智能製造(山西)基地。該項目由計算機整機製造基地、適配中心及大數據產業園組成,涵蓋計算機零部件及整機研發製造、軟硬體產品研發適配以及大數據中心建設運營等產業。其中計算機整機製造基地規劃產能為年產200萬臺計算機。
中電子旗下的作業系統企業中標軟體在太原的公司已經進入正常運行階段。山西百信與華為合作生產的太行220S電腦搭載的作業系統即是中標軟體提供的。
正在建設的長城智能製造(山西)基地
中國科學院
中科曙光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亞洲第一大高性能計算機廠商。中科曙光山西先進計算中心一期已經於2018年投入運營,並於當年實現盈利。該中心總部基地和自有數據中心接入了全國範圍多個計算中心先進計算資源,構建起面向全國的先進計算服務能力。目前中科曙光二期項目已經啟動。二期項目為高端通用安全可控整機研製與應用示範基地,將創建獨立的山西本土信息化整機品牌,研發、設計和生產伺服器、工作站等高端計算整機產品。基地整機規劃產能100萬臺,起點設計產能5-10萬臺,並將不斷引入工業機器人、數位化管理平臺、工業物聯網等新模式、新技術,建成後將成為「立足太原,面向山西,輻射全國」的高端計算整機品牌生產基地。
中科院旗下的龍芯中科與中電子旗下的中標軟體、山西百信「共同建設了太原安全可靠科研攻關與技術應用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