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紅白喜事一般隨禮多少?看一下我們膠東農村

2021-01-09 鄉村靈子

這個事情沒有辦法一刀切,紅白喜事隨禮多少,要根據對方跟自己的親疏關係,感情深淺決定。自己家的侄子侄女和外甥結婚,作為至親的長輩,肯定要多拿一些。鄰居家有喜事或者是普通朋友同事,則要根據當地的習俗來往,總不能人家都隨二百,你隨五十吧,基本上都是鴨子過河隨大流。再者,貧困地區跟經濟發達地區的人情往來,應該也不一樣。

前些年的時候,農村經濟條件都比較貧困,如果誰家娶媳婦嫁閨女,親戚之間也就是隨禮幾十塊錢。朋友之間結婚互送禮物,也不過是暖瓶或者是床單之類。那個時候什麼東西都便宜,禮金少,吃飯喝酒也同樣花錢少。最近這些年,隨著農村經濟條件提高,農村紅白喜事的禮金也在逐漸的提高。只不過在農村有一種奇怪的現象,越是朋友之間隨的禮,好像比親戚之間還要多。

去年我有一個朋友的兒子結婚,婚禮現場設在鄉下舉行。當時我覺得有些奇怪,這個朋友家的經濟條件不錯,為什麼不到縣城的酒店裡舉辦婚禮,而是在村裡舉辦喜宴要招待大家。到了朋友家以後,堂屋的客人很多,來來往往的人很嘈雜,而他們兩口子又要忙著招待客人。為了清靜,我就一個人坐在他們家的廂房裡。無意間看到他們的禮金本子放在桌上,我看了一下,明白了為什麼他們家選擇在鄉下舉辦婚禮。

鄰居們的禮金大多也就一百塊錢,多的二百塊錢,我隨的六百塊錢應該算是多的了。在農村無論誰家辦喜事,只要是隨了禮金,一般情況下,都是全家大小都去吃飯喝酒。不算孩子一家最少也是兩個人,這要是去酒店辦酒席的話,目前酒店最低的婚宴標準,每人也是一百二三十塊錢,這樣喜主家就得賠慘了。不過在鄉下舉辦喜宴就會省很多,每戶隨禮一二百塊錢,在村裡吃酒各項花銷都能夠縮減,跟酒店相比,怎麼也不至於賠的太多。

再說一下白事,我記得前些年我們膠東老家這邊,不論是去親戚家或者是鄰居家參加葬禮,大家通常都是提一個燒紙,一打啤酒,你來我往大家都是一樣。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都覺得只提一打啤酒一個燒紙,去吃飯有些不好意思,大家就都掏100塊錢給事主。再後來這幾年參加葬禮,就由100塊錢漲到了200塊錢。直到現在,我們膠東當地白事禮金還是200塊錢。

相關焦點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在農村裡,紅白喜事自然是很常見的,所以這遇事隨禮自然也是少不了的。而農村和城市不同,在一個大集體下,只要村民們之間很熟悉,隨禮也是面面俱到的。那農村老家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呢?
  • 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在農村當中,無論是辦喜事,還是辦白事,都是非常隆重的,而且也會有隨份子錢的習慣,我們知道,結婚的時候,如果你去參加婚禮,肯定是要隨份子的,如果是參加葬禮,同樣也是需要隨份子的,也就是說,紅白喜事都要隨份子,那麼在農村參加紅白喜事,隨多少禮錢最合適?200塊錢夠嗎?
  • 在農村紅白喜事隨禮200元,全家人都應該去吃席嗎?
    隨禮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民間習俗,農村有,城裡也有,尤其是農村的「隨禮」項目更多、內容更複雜,也更有特色,更是不堪重負。婚喪喜慶、紅白喜事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要宴請自家的親戚朋友,所以禮金也有多有少,這個是沒有固定標準的,各地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普通關係(一個村住著)一般最低都是100,關係好點的就是200、300以上,再多就是親戚和有特殊關係了。
  • 農村怪相:村裡的紅白喜事,不少人只隨禮不吃酒席
    提要:農村怪相:村裡的紅白喜事,不少人只隨禮不吃酒席說到農村的酒席的問題,科學興農對此事也是深有體會的,就在今天本人有兩位朋友要辦喜事,一個是給孩子辦滿月酒,一個是結婚,兩位朋友的關係都還算可以,前些天也隨了禮錢,但本人和妻子都沒有選擇前去吃酒席,只是通過電話和網絡表達了一下祝福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給多少錢?聽聽大家怎麼說!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段子,有一個人去酒店訂宴席,服務員問他是紅事還是白事?結果他直接懟回去,說你們家跟閻王爺有親戚啊,白事有提前一個月預定的嗎?雖然只是一個段子,其實真的就反映出了在農村裡面紅白喜事的一種說法叫做紅事叫,白事到。也就是說如果家裡有結婚的喜宴的話,一般是要先自己去通知親戚朋友,到時候到場。
  • 農村「份子錢」10年時間漲10多倍!農民「砸鍋賣鐵」隨禮變負擔!
    導語:農村「份子錢」10年時間漲10多倍!農民「砸鍋賣鐵」隨禮變負擔!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人情味濃,禮也濃。村裡人都會遇到紅白喜事,這也是祖上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風俗,而隨禮錢也算是村民之間相互幫扶的美德。而最近這些年這些傳統美德卻完全變了個味。
  • 現在去農村參加紅白喜事,一般隨份子錢都是多少
    農村雖然地區不一樣,導致有一定的差別,但現在,這個差別似乎隨著農村和城市之間的信息流通越來越頻繁,其差別似乎有縮小的趨勢。其實份子錢怎麼給,這裡面的學問也大了,尤其南方人在這方面的忌諱很多。北方人的忌諱就沒這麼多,但是一般隨禮也不會給400的,單雙數倒是不是特別在意。紅事的話禮金也是最少兩百,朋友有伍佰,親戚也是根據關係來定的但是在我們那不管是紅事白事禮金都是透明的,如果太高調的話會給別人一種壓抑感,所以都是大眾化的,要是想多給也是私下給的。一家人做喜事,請一班親戚,這些親戚,遠近都差不多,按照農村的規矩,往往是應該份子錢都一樣多。
  • 說說農村紅白喜事上的總管
    在農村,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辦得最大的事莫過於就是紅白喜事了,而要把紅白喜事辦好,就得有一個人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在我們農村,辦事的主家就要請這樣一個人,而這個人就被稱為總管。可別小看了總管,主家要想把事辦好,全在總管一人身上。
  • 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錢合適,你知道嗎?
    「隨禮」似乎成為咱們生活中都不可避免的事情,紅白喜事要隨禮,結婚生子要隨禮,慶生滿月要隨禮等等,村民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在隨禮的過程中慢慢的變得更近,記得小時候,不論是誰家有喜事,隨上20塊錢就可以隨便吃,因為那時候日子過的清貧,等到誰家辦喜事,美美的吃上一燉肉別提有多高興了,所以,隨禮是一種風俗一直一種人與人的交際方法
  • 農村在遇到紅白喜事,隨份子是100元,你們認為是多是少?
    文/隨風飄散農村在遇到紅白喜事,隨份子是100元,你們認為是多是少?在農村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請客吃飯的,不管是喜事還是百事都是如此,在以前的時候如果一戶人家有事情的時候,那麼基本全村人就會趕回來為那戶人家幫忙或者是吃飯,不過他們也不是白吃的,他們需要隨份子,也就是給錢,以前農民都不計較這些東西,一般給個幾塊幾十塊的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攀比,隨份子的錢是越來越多了。
  • 農村白事程序複雜,大部分在城裡上班,好多程序不會走怎麼辦?
    農村過白事比紅事複雜的多,人常說十裡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在城裡的人往往對鄉村的白事程序不是很了解,害怕在前往弔唁的過程中發生違反鄉俗的事。其實這不用怕。前往弔唁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事。只要看著別人怎麼做就行了。一般不會發生大的問題。二是作為主家,自己家辦白事。農村在外工作的人往往父母都在農村老家。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
  • 農村隨禮容易得罪人的兩個細節,別到時候落人口舌,導致關係破裂
    現在距離春節已經沒有多久的時間,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就到了農村辦酒席的「旺季」,村裡每個人都會趕著過去湊個熱鬧,不過在吃飯之前隨份子錢,這還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在農村,其實很多酒席都只是為了收份子錢而已,給多給少都少都要意思一下,並且在你以後辦酒席的時候,別人也會還給你,所以說對於這個東西,農民朋友倒是並不介意
  • 現在農村去吃酒席,份子錢拿多少合適?
    如今農村吃酒席,份子錢給多少比較合適?文/農夫也瘋狂正所謂「十裡不同鄉,百裡不同俗」,在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經濟條件也有差異,因此去吃酒席隨禮也就有所不同了。那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份子錢會比較合適呢?這裡農夫說一下自己當地的情況!
  • 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份子錢比較合適?
    農村的人情往來是比較多的,往往一辦酒就是幾十桌,不管是什麼親戚都得來。而來喝酒的話就需要隨份子錢了,那麼現在農村給多少錢會比較合適呢?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給多少份子錢比較合適?在農村酒席是有紅白喜事的,給的份子錢自然都不一樣的。
  • 農村人去親戚家吃大桌,隨禮200元,到底誰會吃虧?
    農村人平時外出打工掙錢,沒到年底就是各種喜宴扎堆兒舉辦的時候,現在的年輕人朋友之間的禮金,最少五百元,一些親戚差不多都是200元,這段時間,粗略地算了一下,隨禮居然隨了五千多元,都說坐大桌吃得過癮,嘴是過癮了,肚子也吃圓了,面子也掙足了,可兜裡卻空了,我在外辛辛苦苦打工一個多月的工資就這樣吃沒了。
  • 農村掌管紅白喜事的人不是村幹部,卻非常的受尊重,原因很溫暖
    為什麼農村紅白喜事上管事的人,在村裡沒什麼官職,卻深受人們尊重?說起這農村紅白喜事上管事的人,有的地方把他稱為『理事』,有的地方把他稱為『主事』。所謂千人吃飯,一人作主,任何一樁像樣的事情,操辦起來都得有人來主張,來拿主意,來作決斷。
  • 農村紅白喜事出多少人情合適?老農:每年紅包不少於3萬塊!
    2020-06-18 05:57:48 來源: 靈魂健身 舉報   最近在網上看了一個段子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放在農村,我覺得這倆字最貼切的解釋應該是農村約定俗成的處事標準,說得再直接一點就是當農民家裡的親戚或者是同村關係要好的人如果家裡有生老病死、喬遷升遷之類的事情的時候,就需要帶著禮金上門慰問,這就是農民口中的隨禮過程。
  • 農村生活中常有的1件事,村村都存在,讓不少農民很苦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生活中常有的1件事,村村都存在,讓不少農民很苦惱。昨天才吃完村裡的酒席,份子錢60元,這是一位堂哥家有了孫子,就隨了這麼多錢,是不是覺得有些低啊?但這就是當地農村的標準,根據不同的酒席,不同的關係,份子錢隨多少的都有。在農村隨份子錢這個事物,本身就是意思一下,大家也都是相互的關係,隨的太多了,對於農民來說就有了壓力,當然富裕的地方除外。
  • 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隨禮也是有門道的
    文/+兜兜兒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隨禮也是有門道的其實送禮也是很講究的一件事情,今天小編就講講關於隨禮的俗語。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指出。大家知道,以前的時候,農村裡的人都比較淳樸,做事也很簡單方便,平常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吃飯飯,就會很開心,隨禮的人更是甚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進步,各種事情都變得很繁瑣,隨禮的人更是逐漸多了起來。像是結婚、孩子滿月、過個生日,不管是什麼事,都喜歡叫上親戚朋友喝幾杯,敘敘舊。而且一般都會去隨禮,可是這隨禮並不簡單,有很多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