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隨風飄散
農村在遇到紅白喜事,隨份子是100元,你們認為是多是少?
在農村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請客吃飯的,不管是喜事還是百事都是如此,在以前的時候如果一戶人家有事情的時候,那麼基本全村人就會趕回來為那戶人家幫忙或者是吃飯,不過他們也不是白吃的,他們需要隨份子,也就是給錢,以前農民都不計較這些東西,一般給個幾塊幾十塊的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攀比,隨份子的錢是越來越多了。
有的人隨份子的錢都在幾百以上,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煩惱,不知道自己給多少合適,給少了,自己面子過不去,但是如果給多了,又覺得心痛。不過在小編的家鄉,人們隨份子的錢在一百也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那戶人家是辦結婚或者是生孩子的酒席的話,那麼這還是需要看孩子的,如果自己家裡有兩個孩子,而另外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那麼就需要隨兩份的錢,因為兩個孩子的人家需要辦兩次喜事,而他們家只需要辦一次。其實這主要是為了不讓人家吃虧。
但是如果是白事,如果主人家都是非常傷心的,所以村裡人一般都是去幫忙,在隨禮上大約也是在一兩百左右,因為白事畢竟不是喜事,所以主人家是不會大辦的,飯菜也不會非常多,所以一般就是一家之主去就可以了,等人下葬了以後就可以直接回家了。還有的地方,在白事的時候一些人是不會再主人家吃酒席的,一般等到人下葬了以後就可以走了,不過在小編的家鄉,主人家還是需要請客吃飯的。
還有在小編的家鄉,不管是喜事還是白事,關係一般的人只要給一百元錢就可以了,如果關係比較親近的人那麼就會給多一點,但是也就兩百左右,主要給多少還是需要看自己的意願,沒有人會強求給多少的,不過有些人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選擇給多一點。
在你們家鄉,你們隨份子是多少錢呢?你們認為給一百是多了還是少了,像話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說出自己的想法。